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卡莱会战:罗马血战帕提亚 帕提亚吊打巅峰期的罗马军团 罗马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卡莱会战:罗马血战帕提亚 帕提亚吊打巅峰期的罗马军团 罗马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360 更新时间:2024/2/13 20:17:25

公元前53年,罗马和帕提亚帝国在卡莱附近进行了一场重要战役,最终,罗马军被全歼。主帅克拉苏被俘杀,此战是罗马帝国最耻辱的战斗之一,也是罗马与帕提亚帝国之间最早以及最惨重的失败。

公元前1世纪左右的罗马三巨头时期,是罗马共和国发展的一个巅峰期。这一时期,罗马刚刚彻底打败了世仇迦太基,征服了西班牙、西欧和非洲大片土地,镇压了斯巴达克斯的奴隶大起义,从而形成了一个国土面积空前广阔、军事实力空前强大的庞大国家。

然而,就在这个强大的国家试图再亚洲进行领土扩展时,却遭遇了东方另外一个强大国家的阻挡,结果不但一支庞大而精锐罗马军团全军覆没,连其统帅,罗马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也被俘虏斩首,可谓是罗马军团历史上最惨痛的失败之一。而打败罗马这个国家正是古代的伊朗——帕提亚帝国。

帕提亚帝国,被当时的汉帝国称之为安息,是古波斯帝国的一支帕提亚人建立的。他们在希腊人统治的塞琉古帝国时期开始造反,最后成功推翻希腊人的统治,励志要复兴波斯帝国的庞大版图,其统治者自称“万之王”。由于帕提亚人一支保持着游牧习俗,也拥有基因优良的战马并能生产精良的锁甲,因此其在军事上形成两支在当时极具特色的兵种——帕提亚重骑兵和帕提亚弓骑兵。

帕提亚重骑兵几乎是当时各大帝国中仅有的成建制的重骑兵。由于当时还没有马镫,骑兵控制马匹的难度很大,因此只有训练水平非高的骑兵才能身披重甲作战。帕提亚重骑兵与战马均批上铜制或铁制的铠甲,骑手还要带上铁手套、铁护腿或头饰,所骑乘的战马可能会增配铁面帘与护颈。

这样的防护力在当时可以用极度奢华来形容,普通兵器很难对其造成伤害。其主要武装是一支大约四公尺长的长矛,使用时须双手握持,这时骑士以双膝控制战马的行进方向。副武装则有长剑、战斧或弓矢。战斗时,帕提亚重骑兵经常担负正面冲击任务,以密集队型冲向敌军撕开防御阵型。

当然,这样的重骑兵成本无论是训练还是装备在当时都是极高的,任一个帝国都难以大规模普及。就算是帕提亚帝国也只能维持一支数量有限的重骑兵部队,而且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担任。帕提亚帝国的主要作战力量则是帕提亚弓骑兵,由轻装的骑手和战马组成,他们只穿较少的盔甲,携带的主要武器为弓箭。由于负担较轻,因此机动速度极快。战场上,帕提拉弓骑兵担负的任务就是一边机动一边不停地把箭雨泼向对方,敌军步兵是无法跟上其速度,而如果是骑兵来追,就一边撤退一边保持距离在马背上扭腰转身张弓回射追兵,这就是著名的安息人战术。

不可一世的罗马军团就是与这样的敌人开战的。公元前54年秋,经过精心准备,罗马“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率领七个罗马军团共七十个步兵大队约重步兵35000人,骑兵5000人,轻步兵4000人,渡过幼发拉底河开始了对帕提亚帝国的入侵。一些史学家认为其至少还得到仆从国至少40000人规模军队的协助。

对罗马共和国来说,一次动用七个军团在当时无疑是一支非常强大军事的力量。由于罗马军团几乎一直战无不胜,克拉苏因此非常颇为自负,他甚至给帕提亚帝国前来和谈使者说,一切等到他与他的军队进驻塞琉西亚之后,会亲自在该城的宫殿中向帕提亚国王解释清楚的,其傲慢的态度可见一斑。

为了抵抗罗马军团,帕提亚帝国采取了正确的策略。一方面,其主力部队避开罗马军团,在国王带领下往北进攻罗马的仆从国亚美尼亚王国,剪除罗马侧翼威胁;而另一方面,一支由精锐重骑兵和弓骑兵组成的精兵则由帕提亚名将苏雷率领,缠住罗马军团主力。

利用克拉苏急于决战的心理,苏雷采取了诱敌深入的策略,引诱罗马军团穿越了人迹罕至的沙漠。遍地黄沙与酷热高温以及不断有骑兵骚扰,使罗马士兵很快耗去大量体力,并且士气开始低落。在费尽千辛万苦穿过沙漠到达卡莱附近后,罗马军团还没来得及修整,周围的侦察兵就纷纷报告发现大规模敌军的消息。原来以逸待劳的帕提拉帝国军队早已在此给克拉苏布置了一个巨大陷阱了。

不过尽管如此,克拉苏依然充满秘之自信,因为他相信罗马军团强大的战斗力能够击败任何敌人。他把军团布置成了一个空心大方阵,四周为重步兵,远程兵力和部分骑兵在中间作为预备队。在军官们统一指挥下,罗马军团的空心大方阵缓缓地向帕提拉军队出现的方向碾压过去。

当帕提亚军队以线性队列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克拉苏的嘴角应该露出了笑容。因为他发现对方军队的人数并不多,远远不如自己麾下这支罗马军团。虽然对方都骑着战马,但令他担心的重骑兵似乎并不存在,所以,胜利似乎并不遥远。可惜,这样的笑容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帕提亚战鼓发出让人恐惧的声响,对面的帕提亚骑兵纷纷抛下蒙在人和战马上的披风,一瞬间,一大片金属铠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帕提亚重骑兵!”罗马军团的士兵们几乎每个人都心中一颤,但还没等他们平静情绪,战斗立马就开始了!当庞大的重骑兵迎面冲锋来,对最前面的迎击的步兵来说,犹如面对山崩般的感觉,尤其是当战马踏破盾牌,长矛穿人体的时刻。重骑兵第一次冲锋就给罗马士兵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不过罗马军团也不愧是当年的百战之师,虽然伤亡惨重,但重步兵们开始靠拢以形成更密集更坚固的队型,士兵们手中的长盾彼此紧紧靠着组成盾墙,队型不见散乱。

不过,这样的收缩却给了帕提亚弓骑兵两翼包抄的机会。这些骑兵高速插到罗马方阵周围,进入设射程后马上张弓射击,把箭雨从四面八方泼向了方阵。帕提亚弓骑兵使用的复合弓威力极大,对护甲率不高的罗马士兵伤害很大,再加上由于罗马军团阵型非常密集,所以几乎每一支箭都会射中并造成伤害。此刻,罗马军团立刻就陷入悲惨的境地之中,如果坚守阵型不动,那么在漫天箭雨下,受伤的人数只会一直增加;而如果散开阵型让士兵向前冲锋,那么不但帕提亚弓骑兵会一边拉开距离一边在马上转身张弓射击风筝掉追兵,而且还会给帕提拉重骑兵冲破阵型的机会。

两难之下,克拉苏的儿子小克拉苏站了出来,他带领预备队骑兵果断冲出来去驱赶帕提亚弓骑兵。可这支勇敢的部队在追出不久以后就遭到了帕提亚重骑兵的围攻,罗马骑兵悲惨的发现自己的武器在还无法刺穿对手的护甲时就被敌人的弓箭和长矛杀死。这支可怜的骑兵很快被团灭,带头的小克拉苏的头颅被帕提亚军队砍下挂在长矛尖上。胜利的帕提亚骑兵挑着人头在残的罗马方阵前来回奔驰。

看着儿子的头颅,克拉苏的心理防线一下就垮了,于是决定入夜后带残兵全军撤退。不过,步兵在骑兵面前想安然撤退通常都是一个幻想。撤退很快成了溃退又变成了屠杀,几天内,数不清的罗马士兵被帕提拉骑兵砍死在逃跑的路上,尸体堆满了道路。除了死在战场上的,还有很多死在沙漠和阿拉伯人手里里,七个罗马军团基本全军覆灭。不过,据一些民间传说,其中有些罗马军团在此战中成建制逃跑后流落到了西域,在帮助大宛对抗汉军交战时战败被俘,最后被汉武帝特赦安置在了甘肃地区。当然,这个故事很有趣,不过至今未找到确凿可靠的考古证据。

而克拉苏本人也被俘后被砍下头颅和右手,并被快马加鞭送到了帕提拉国王处,“三巨头”之一由此损落,罗马在西亚的扩张步伐大大减缓了。若干年后,恢复了元气的凯撒大帝曾一度准备为这支罗马军团报仇,不过历史还是开了个玩笑:这一作战计划引起其政敌的恐慌,导致其还未动身便被刺杀。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湖口之战:太平军扭转战局的关键之战 石达开的绝地逆袭 以少胜多打败曾国藩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

    1855年,太平军于江西九江附近的湖口与湘军进行的一场决战,此役中石达开指挥太平军重创湘军水师,湘军水师损失殆尽,失去了主动权。一举扭转了西征的不利战局。使整个西征战场上的形势为之一变。1853年5月,已在长江下游站稳脚跟的太平军挥师西下,进行西征,意图巩固下游地盘,同时攻破安庆,九江等战略要地,为

  • 对手过于强大时,如何应对?看看这些以少胜多的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不论是在人生的道路上,还是在战场上,我们都会遇到对手,那么如何对手过于强大,我们该如何应对呢?看看这些以少胜多的战役。当初,我军从一支微不足道的半武装部队。部队编成、教育训练程度和装备比较落后,因而产生了毛主席的一系列战术原则“敌进我退”、“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敌驻我扰”等,在此基础上,又产

  • 成皋之战:楚汉战争中最关键的一战 以刘邦的胜利为结束 此战是历史上著名的后发制人 疲敌制胜型的经典战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

    成皋之战是楚汉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仗。它使楚汉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彻底的改变,项羽的失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此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后发制人、疲敌制胜型的经典战例。楚汉战争期间,成皋经过楚汉双方的反复争夺,频频易主。先是项羽绕过荥阳、击破成皋;接着,刘邦从宛县北上,复夺成皋;再接着,项羽陈大军于成

  • 崖山海战:辗转漂泊后的决死一战 大宋王朝的绝响 十万军民投海殉国的悲烈壮举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公元1279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了大规模的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崖山海战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战争的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此次战役之后,赵宋皇朝的陨落,同时也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

  • 洛阳虎牢之战:秦王李世民的惊世之战 李世民一战定中原 为唐朝奠定统一天下的基础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

    洛阳虎牢之战发生在公元620年七月至四年621年五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洛阳、虎牢关各个击破王世充军、窦建德军。李世民一举平定窦建德、王世充两大集团,统一中国北方,奠定唐朝版图基础。公元618年,终结了南北朝长期分裂的隋王朝,在第二任CEO的混乱管理之下隋朝帝国只经营了37年便宣告覆灭了。此时天下四方

  • 青年毛泽东,不为众人做知晓的第一战,率100多学生收降3000名正规军,无一人伤亡!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在我国近代历史上世界军事界公认的十大军事家中,有两个中国人,第一位是兵家法祖孙子,紧接着就是毛泽东,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青年毛泽东,不为众人做知晓的第一战,率100多学生收降3000名正规军,无一人伤亡!毛泽东16岁的时候,离开家乡,进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比起有钱人家子弟,他很穷,年纪也大

  • 彭城之战:刘邦和项羽首次正面交锋 项羽三万人击败刘邦五十多万人 奠定了其军事地位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公元前205年四月发生的彭城之战,是刘邦自起兵以来遭到的最大的惨败,楚军依靠项羽坚毅果敢的指挥,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时间回到2000多年前的彭城,百姓们正在

  • 真实的长坂坡之战:不止有赵云七进七出 张飞断桥 真实的历史比演义更传奇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

    建安十三年,刘备在长坂坡被曹操击溃,携民众逃走。此战,刘备辎重军队损失惨重,两个女儿被曹纯俘虏,刘备因张飞据水断桥赢得逃亡时间,而甘夫人和刘禅在赵云的保护下幸免于难。战后刘备放弃转往江陵的计划,转为前往江夏和刘表长子刘琦会合。说起长坂坡,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白马银枪赵子龙,百万军中七进七出,单骑救

  • 东兴之战:一招大雪配裸衣 以弱胜强 一波击溃了魏军 诸葛恪一战成名 也为后来诸葛恪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公元252年十一月,魏国出动15万大军,兵分三路,向东吴的东西两个方向进击。其中,东路军以司马昭为都督,领兵7万,直逼东兴。东吴以太傅诸葛恪为统帅,率军4万,迎击向东兴进攻的魏军。魏军战败。司马昭因此战的战败而被削去侯爵,诸葛恪则在吴国的声望达到了顶点。东兴之战是发生在三国时期公元252年,魏吴两国

  • 霍去病抗击匈奴 孤军千里挺进大漠 扭转了对匈战争的战略格局 迎来大汉帝国辉煌的一页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

    霍去病是西汉名将,霍去病横扫漠北、马踏匈奴,每战皆捷,为大汉帝国强力扭转了对匈战争的战略格局。霍去病的横空出世,扭转了大汉“谈匈色变”的悲催景况,迎来帝国辉煌的一页。让大汉帝国牢牢掌握了对匈战争的主动权。初战:小试锋芒、崭露头角元朔六年,霍去病尚不满十八岁,以骠姚校尉衔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由于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