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揭秘历史上的好水川之战,李元昊带西夏军大败宋军

揭秘历史上的好水川之战,李元昊带西夏军大败宋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127 更新时间:2024/1/7 1:15:44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元昊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李元昊(1003年—1048年),党项族,

银州米脂寨(今陕西米脂县)人。1038年,35岁的李元昊正式称帝,建立西夏王朝,定都于兴庆(今宁夏银川市)。

李元昊建立西夏后,为了能够掠夺更多的邻国财富,转移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并迫使宋朝承认他所建立的西夏王朝,发动了一连串的对宋战争。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正月,李元昊率10万大军发动了著名的“三川口之战”。三川口,在今陕西省延安市枣园,也就是延川、宜川、洛川三条河流的交汇处。

这次战役虽然爆发在三川口,但李元昊的主攻目标却是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既是宋朝西北边境的军事要地,也是西夏出入的要冲。因此,成为李元昊对宋战争的第一个目标。

在三川口战役中,李元昊大获全胜,随后兵临延州城下,并在城下与赶来救援延州的宋军名将刘平大战一番,虽然最后擒获了刘平,但在西夏其他各路军队失败的消息不断传来之下,再加上寒冬来临时,天降大雪,西夏军队补给不足,李元昊无心再战,下令撤军。

宋朝则在三川口大败后,重新认识了西夏的国力,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宋仁宗先是撤换了延州知州范雍,将临阵脱逃的守将黄德和斩首,然后提拔户部尚书夏竦[sǒng]为陕西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让他们共同管理军事防务。

1041年二月,李元昊再次率领十万大军大举攻宋,他把主力埋伏在六盘山下的好水川口(今宁夏隆德),另一部分攻打怀远(今宁夏西吉东部),声称要攻打渭州(今甘肃平凉),诱宋军深入。

韩琦得知西夏大军已经到达怀远城后,急忙派大将任福领兵应战,同时又任命耿傅为参军,桑怿为先锋。令朱观、武英、泾州都监王珪等各率所部,在任福的指挥下,共同抵御夏军。

为了确保对西夏战争的胜利,韩琦在任福出发前交待得一清二楚:自怀远城经得胜寨(今宁夏西吉东南)直趋羊牧隆城(今宁夏西吉兴隆镇),出敌之后对西夏军发动攻击。各堡垒相距才四十里,道路便利,辎重在近,审时度势,能打就打,不能打就出敌后据险设伏,敌退回时进行攻击。

临行前,韩琦再三叮嘱任福:“及行,诫之至再。又移檄申约,苟违节度,虽有功,亦斩!”

李元昊到达怀远城后,从谍报获悉宋将任福已经带兵向北进发,于是命大军趁夜色朦胧,向西南方向推进,在羊牧隆城南、瓦亭川东山地摆好阵势后,静待宋军的出现。

宋将任福和先锋桑怿、参军耿傅等率领轻骑数千,翻过六盘山,到达笋头山西麓时,遇上宋将常鼎、刘肃与夏军正在酣战。他不知是计,随即参战,斩西夏兵首级数百。夏军丢盔弃甲,抛下牲畜,假装败逃。桑怿、任福随后追赶,当晚,驻扎在好水川。

与任福、桑怿相隔五里远的地方,宋将朱观、武英在此驻扎,他们与任福、桑怿约好明日在好水川会师,一举歼灭夏军。

佯装败逃的夏兵,一直与宋军保持四、五里的距离,引诱其追赶。任福忘记了临行前主将韩琦的吩咐,而是兵分两路对西夏穷追不舍。

第二日,朱观军在北,任福军在南,沿好水川继续追赶,一直追到笼竿城北,发现中了李元昊的诱兵之计。任福大惊,准备冲出包围,率兵沿好水川向西奔逃。

出六盘山后,宋军士兵在路边发现有很多密封的泥盒,内中有跳动的声音。宋兵大奇,打开后,数百只系哨的鸽子冲天而起,在宋军上空久久盘旋。

一直静候的李元昊见鸽子飞起,知道宋军已进入埋伏圈。决定用分割包围的战术歼灭宋军。他命将军克成赏率领5万人马围攻正在驻扎的朱观、武英所率的宋军;自己则亲自率部围歼任福、桑怿等宋军。

任福所率的宋军早已人困马乏,饥渴交迫,大战之下,渐渐不支。任福下令突围,军左冲右突,都没能破围而出。

桑怿力竭战死,任福被夏兵围困,身中十余箭,血流如注。见大势已去,宋军小校刘进劝任福投降自免,任福大叫:“吾为大将,兵败,以死报国耳! ”

任福继续挥动兵器与夏兵决斗,面部中枪后,任福无法再战斗,以手扼咽喉自尽,其子任怀亮也战死。

在任福军被困的同时,朱观、武英的部队也陷入重围。两军隔山虽然只有五里,却早已失去了联系,彼此不知对方的情况。

夏军分左右两翼包抄朱观、武英。幸好王珪率领的千余步兵及时赶到增援,渭州都监赵津率骑兵也同时到达,才摆脱被围的困境。

宋军将四路大军合兵一处,准备向夏兵发起反攻。不料,李元昊在歼灭任福所部后,从背面杀来。宋军顿时腹背受敌,乱作一团。

此役宋军几乎全军覆灭,王珪、赵津、武英、耿傅均战死,只有副将朱观率领1000余人,退守一处围墙之内,四向拼杀,得以幸免。

好水川之役,宋军损失惨重,阵亡一万余人,任福以下几十名将校全部战死。宋廷震惊,宰相吕夷简连连惊呼“一战不及一战,可骇也!”

宋仁宗一怒之下,将夏竦降为豪州通判,将韩琦贬为秦州知州,范仲淹为户部员外郎、知耀州。

此战,李元昊运筹周密,预先设伏,诱宋军就范,发挥骑兵优势,突然袭击,一举获胜,是一次成功的伏击战。

西夏大获全胜后,李元昊踌躇满志,他命随军参谋张元题诗以记之:

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

满川龙虎辈,犹自说兵机。

在这首寥寥二十个字的五言诗里,李元昊把宋军将领藐的是一无是处。

更多文章

  • 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的吕布都吃过哪些败仗呢?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三国,吕布

    若是要论谁是三国时期第一的武将,肯定很多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吕布的名字。吕布之勇猛,在三国中少有人是他的敌手,曾经一个人就能和张飞关羽两人周旋,由此可见其武艺的高超。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武艺高超的人,曾经却也吃过不少败仗。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经败在一个人的手下三次,这个人就是曹操,他三破吕布大军,最后擒杀吕布

  • 二战爆发后的西班牙,为何没有加入德意日轴心国阵营对同盟国作战?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二战,法西斯,西班牙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二战爆发后,法西斯统治下的西班牙为何选择中立,没加入轴心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西斯统治下的西班牙为什么选择中立,没有加入德意日轴心国阵营对同盟国作战?这的确是一个值得二战历史爱好者讨论的话题。总体来看,结合西班牙自身的情况和当时的国际环境,

  • 本来能抵挡清军的“夷丁突骑”,为何没阻拦清军呢?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明朝,吴三桂

    军队的强弱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国家整体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其中能在军队称得上精锐二字的部队,那更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高度最为突出的代表。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支名叫“夷丁突骑”的部队,便是明末时期仅存的精锐部队了。那么这支“夷丁突骑”的战力究竟有多强呢?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仔细的剖析一下。首先,

  • 汉中之战曹魏这边夏侯渊战死 刘备对此损失了多少人才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汉中之战,刘备

    你真的了解汉中之战刘备伤亡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中国历史上天下纷争最多的时代当属三国时期了,自从董卓扰乱朝纲后,天下诸侯都纷纷打起了自立为王的想法。后来董卓被推翻,天下陷入了短暂的混乱。乱战结束,天下形势明朗,魏蜀吴三足鼎立。而曹操一直都将刘备当成了自己眼中钉,为了除去刘备,曹操多次交战

  • 著名的“王敦之乱”最后为何是以和平收尾呢?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晋朝,王敦

    可能是史上最莫名其妙的叛乱:不篡位不换皇帝,最后还主动投降?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王敦起先对司马睿的成功登基有着绝对的功劳,然而司马睿的一系列操作却让他逐渐对这个皇帝失望。而就在此时,司马睿的一项人事安排终于将王敦逼上了反路。这项安排,就是派戴渊、刘隗统领扬州奴(南渡来的贫民,无以为计只好卖

  • 演义中一身是胆的赵云,历史上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三国,赵云

    东汉末年群雄并立,很多诸侯都纷纷选择自立山头从而趁机夺取天下。而众多武将谋士也纷纷出世跟随名主,建立自己的丰功伟业。赵云在三国中是一个具有争议的人物,很多人都认为赵云在三国演义中武力值被夸大了,那么到底正史中赵云是否真的如此厉害?《三国志》虽然是正史,但它在人物记载非常的模糊,而三国演义又太过于不切

  • 三国时期诞生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典韦能排第几?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三国,典韦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逐鹿中原,诞生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各各身怀绝技,上演了一场场热血肝照的故事,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三国里的十大猛将。1.典韦:典韦力大无穷,使一对大铁戟,杀入敌群,犹如坦克一般,令敌人望风披靡。在短暂的一生中,四次凭借勇猛,救了曹操的性命。临死前一战,典韦疯狂到手提两名军人奋勇迎敌,身中数

  • 元朝版本的“赤壁之战”,朱元璋是如何“借东风”的?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元朝,朱元璋

    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就是一场惊天赌局,胜者荣登九五,败者死无葬身之地,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元末朝廷腐败,民不聊生,豪杰揭竿而起,大浪淘沙,经过战火的洗礼,最后剩下最大的四股势力,一是北方的元朝,二是南方左部分的张士诚,三是南方右部分的陈友谅,四是南方夹在中间的朱元璋,其中陈友谅

  • “富贵险中求”,郭嘉兵行险着冒险偷袭袁绍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三国,郭嘉

    郭嘉是三国第一谋士?用兵太险,曾经差点让曹操灭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天下谋士哪家强?很多人还是要来三国看看到底谁最强。三国的杰出人物太多了,谋士自然也有许多。从袁绍那里到其他势力,特别厉害的谋士不下十人。这些最顶尖的谋士之中,后人根据他们的表现,提出了各种排名,有的说诸葛亮最厉害,

  • 明朝起义军首领高迎祥亲自尝试“子午谷奇谋”,最后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明朝,高迎祥

    诸葛亮遗留了这件东西,他人捡到后,被明朝皇帝斩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话说提起明代末年的农人叛逆军,人人都晓得李自成、张献忠,有个义军领袖,名气和影响都远超这2人之上,他若不死,进京师做天子是轮不到李自成的。这团体就是明末义军晚期统帅、被朝廷称为“流贼魁首”的高迎祥。高迎祥是陕北安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