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洋务运动初期的清王朝:从骡子列车到蒸汽列车

洋务运动初期的清王朝:从骡子列车到蒸汽列车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194 更新时间:2023/12/10 12:13:21

洋务运动是清廷学习西方器物以图自强的一场自救运动,但是清政府有心理障碍,觉得夷狄的东西我们不能用。

李鸿章1872年第一次正式提出来,跟恭亲王说要修铁路,他觉得修了铁路对运兵很有好处。恭亲王也觉得应该修,但是阻力太大了,不敢提出来,后来李鸿章提了,结果一片反对之声,谴责他的说他是“汉奸”。

但李鸿章有经验,他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建了北洋水师,北洋水师需要煤,朝廷同意他挖煤。李鸿章后来也没打报告,他挖了煤之后修了一段9.8公里长的铁路。他在上报给朝廷的时候用一些中国人最熟悉的词来报告,说修了新马路,因为确实没有规定这种东西必须叫做铁路,朝廷也没有介意。

李鸿章也没有用蒸汽机拉煤,而是用几匹骡子拉一个车厢,车厢里有煤,在铁轨上拉了9.8公里,完了再卸下来。他想有个适应过程。但是负责修唐山煤矿和小铁路的英国工程师一看觉得太荒诞了,你修了铁轨,却用骡子拉着车皮。正好唐山煤矿有个锅炉,当时没有用,他没有报告给李鸿章,把它改装成一个蒸汽机车弄到铁轨上了,铁轨上拉了长长的车皮,还装满了煤,这是1880年的事。但蒸汽机会响,把大多数人吓得魂飞魄散,觉得这是妖魔鬼怪,马上就报告给了朝廷。这下朝廷知道了,原来你李鸿章是修了一个铁路用来运煤,就让李鸿章把铁路拆了。李鸿章打马虎眼,他知道政府最忌讳的就是蒸汽机车,他就把蒸汽机车撤掉,又恢复到用骡子拉车皮。

转机发生在1884年马尾海战,一个福建水师的失利就暴露出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的问题,因为没法增援。这时候左宗棠、李鸿章抓紧这个机会跟朝廷打奏折,说一定要建海军衙门,朝廷到现在才知道建海军衙门的重要性方才同意。

海军大臣相当于现在的海军司令,慈禧当然用了她最信任的醇亲王奕�X来当海军大臣。他一上任,李鸿章就对他说,我的北洋水师很强大,请你到天津来视察北洋水师。奕�X一视察北洋水师,他没想到现代化的军舰这么厉害,大炮打得又很准,海浪那么大,他觉得站在军舰上非常威风。李鸿章就借这个机会说,为什么军舰能在海上跑那么快,就因为他要靠锅炉的动力来推进。但是我们这一次检阅用的煤靠骡车,你要打起仗来,还用骡子拉煤吗?跟不上的话,这些军舰在港口就等着挨打。

奕�X曾经也是反对修铁路的,这时候他才明白修铁路运煤的重要,李鸿章就跟他建议说,你应该用海军的名义给朝廷打报告,中国应该大规模修铁路。奕�X说,我现在提了,反对的力量会很大,现在不是时候,但是我支持你,你先把到唐山的铁路抓紧时间修。有他的支持,李鸿章也不用打报告,大张旗鼓就这么修起来了,把这一段铁路就修到了天津北洋水师的码头。1888年醇亲王奕�X觉得时机成熟了,他用海军司令部的名义给朝廷打了报告,说军队有个军舰,有了码头,需要修铁路运到码头。这个奏折就到了朝廷上,慈禧让各位大臣讨论,应不应该修铁路。因为奕�X权力很大,这时候反对的和赞成的意见就半对半了。

这时候地方大臣张之洞就出来表态了,他觉得应该修铁路。在诸多大臣的赞成下,慈禧在1889年下令全国修铁路。从李鸿章1872年提出来到慈禧1889年同意,中间经过了17年。清王朝始终坚持自己天朝上国的面子,总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才愿意做一点点改变。

标签: 历史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王朝王说

更多文章

  • 孔甲养龙:史上第一位真龙天子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刘邦,太阳,春秋,高兴,大学,孔甲养龙,孔甲

    中国的帝王都爱自称真龙天子,他们总认为自己是龙在人世的化身,受到上天的庇佑。这其实是中国古代图腾文化的延续,也是帝王们乐此不疲的运动的标的。即使天下大乱,各位龙子龙孙们各显其能,大打出手之时,也会对自己龙的身份不离不弃。其实,他们完全忘了龙只存在于虚幻之中,不过是中华先民众多原始图腾的杂烩。我们今天

  • 管仲重金求鹿 兵不血刃就制伏了楚国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管仲,春秋,高兴,管子,桓公

    有“春秋第一相”之称的管仲,是一位打经济战的高手。《管子·轻重篇》收录了管仲靠“重金求鹿”而使楚国大败的趣闻。 齐桓公把南方的楚国看成称霸事业上的“假想敌”,但楚国的军事力量很强,这让齐桓公很头痛。 管仲告诉齐桓公:要称霸,办法很多,未必要打,运用市场的手段即可。 没过多久,楚国市面上突然出现了一

  • 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投江以身殉国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屈原,张仪,白起,远离,竹筒

    楚国的大夫屈原屡次三番劝楚怀王联合齐国共同抗秦,可是楚怀王专听接受秦国张仪贿赂过的靳尚和公子兰这一伙人的话,受秦王的骗,到秦国去,被扣押在咸阳,公元前296年死在秦国。太子横立为国君,就是楚顷襄王。他反倒重用靳尚、公子兰这批一味向秦国迁就让步、割地求和的人。屈原担心楚国要亡在这批人手里,心里非常苦闷

  • 画眉张敞与五日京兆:西汉的风流能吏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汉武帝,霍光,汉宣帝,春秋,高明

    本文摘自《帝国的溃败》,作者:张鸣,东方出版社 西汉中叶,官场上出了不少的可人,排第一的,当属张敞。张敞留名后世,在于一份参奏,说他身为朝廷命官,在家里给妻子画眉,不成体统。汉宣帝虽说是个明白人,听了这话,却也当回事了。不过,他没像昏君一样,稀

  • 靠跳舞发迹的安禄山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唐玄宗,杨贵妃,安禄山,李广,创造

    相传,范阳节度使安禄山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但是,总也得不到重用。一天,听人讲起飞将军李广的故事,这个大男人不禁泪如雨下——难道我注定要和飞将军一样,终生玩命却得不到任何回报?他想起了自己的一个家丁不久前向他介绍的那个叫做杨国忠的地痞无赖,那人鬼精灵得很,说不定会有什么主意。可是家人跑遍了大大小小的酒

  • 武丁资料介绍:商朝国君,商朝著名军事统帅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武丁,小乙,战争,边安,甘盘

    武丁:商朝国君,生率年不详,商朝著名军事统帅。子姓,名昭。商王小乙之子。相传少年时期遵父命行役于外,与平民一同劳作,得以了解民众疾苦和稼穑艰辛。继位后,勤于政事,任用工匠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出土的武丁时期甲骨卜辞有“中师”之名,当

  • 曹操简介_一代枭雄曹操生平简介:日本人狂热尊崇的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曹操,孙权,曹丕,刘备,诸葛亮

    曹操简介: 曹操(汉末魏王、曹魏奠基人)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

  • 古典入学仪式在春秋淹城举行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孔子,春秋,知礼,历史,王大

    中国江苏网8月24日讯(记者韦轶婷)“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等相提并论。古代的儿童一般四至七岁入私塾读书,称之为“开书”、“破学”或“破蒙”,为传承这一文化瑰宝,8月22日,由中国江苏网和常州淹城春秋乐园联合主办的“小小学霸,以礼入学” 古典入学仪式在淹城春秋乐园举办。本

  • 清代名臣沈葆桢“穷不可耐” 家里曾雇不起下人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曾国藩,林则徐,石达开,高兴,战争

    沈葆桢仕途三十余年,平乱、保台、造船、建设南洋舰队,官儿做得越来越大,经手的银子也越来越多,晚年几乎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筹款上。但是,他个人及家庭的经济状况又怎样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惟穷不可耐耳”。特殊遭际使得这位晚清的一代名臣多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烙印。道光二十年,对沈葆桢来说,可谓喜忧参半。斯年,他

  • 唐朝金城公主和蕃,慧能创立禅宗南派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唐中宗,神秀,文选,严诸,左传

    金城公主和蕃景龙元年(707)四月,唐中宗允诺吐蕃赞普弃隶赞的请求,将雍王守礼(章怀太子之子,中宗嫡侄)之女封为金城公主,嫁给赞普。吐蕃皇太后因当时北方为患,为避免腹背受敌,派大臣悉薰热进献方物,为她的孙子求婚,中宗被迫许婚。景龙三年(709)十一月,吐蕃赞普派遣大臣尚赞咄等1000多人前来迎娶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