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靖康之耻标志着北宋的灭亡 这事是因为金朝的错吗

靖康之耻标志着北宋的灭亡 这事是因为金朝的错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161 更新时间:2024/2/2 4:01:19

还不知道:靖康之耻的原因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靖康之耻"都是金朝的错吗?其实是钦宗作死,背信弃义

"靖康之耻"是发生在我国北宋末年最标志性的事件,金国攻破北宋都城汴京,将宋朝的宋钦宗、宋徽宗两位皇帝以及赵氏皇族、妃嫔宫女、大臣百姓将近10万人,全部裹走,这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朝一次极其典型的进攻事件,这也标志着北宋的灭亡。

其实我们一般来看,都认为是金国的主动进攻,而北宋难以抵抗,所以才造成了这样的耻辱,但是历史真相并非如此,严格的来说,北宋末年的皇帝一个比一个奇葩,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但是在政治、军事以及治国方面,如同低能儿。

"靖康之耻"的定性确实是金国发起的一场侵略战争,但是挑起战争的却不是金国,反而是北宋,宋钦宗在这一件事情之上要负主要责任,他最大的错误就是作死,在明知自己的军事实力远不如金国的前提下,不选择奋发图强,反而贪图小利,贪图了小利也就罢了,还背信弃义。

金国崛起之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便和宋钦宗签订了海上之盟,其中有最为重要的两点,首先就是金和宋两国联手灭辽,辽国灭亡之后,燕云十六州归还宋朝,其次就是双方都不得接受对方国家内部的反叛势力,这两条条约,第一条是对宋朝有利的,归还燕云十六州,而第二条是对金国有利的,因为金国内部有很多的汉人,很多都想回到宋朝。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条约对两国都有一定的利益。

先不说宋朝连金灭辽的战略正确性,我们直接说结果,在金人牵制了辽军主力之后,宋军开始进攻燕云十六州,但是还是打不过,最终还被金人拿下来了,但是此时的完颜阿骨打虽然看出了宋军的羸弱,但是依旧算是遵守了条约,将燕云十六州洗劫一空之后,有敲诈了一笔钱财,便将完整的燕云十六州归还给了宋朝。

总的来说,宋朝在得到了燕云十六州之后,这绝对是个好事啊!这样整个北方就有了屏障,而此时宋朝最重要的便是强军和发展,但是宋钦宗不以为然,认为燕云十六州在手,即使金人前来攻打,自己也能一战,所以对于金人的态度是比较的。

而这个时候,金国平州守将张觉率领5万大军以及10万百姓逃归北宋,按照之前签订的条约,北宋是不能收留的,但是宋钦宗觉得有便宜能不占吗?于是不止是收留了张觉,H还给他封了个节度使,这一下子捅了金国的马蜂窝,于是金国大军南下,要求宋朝交出张觉和10万百姓,事情就此作罢!

而这个时候的宋钦宗有点慌了,于是杀了张觉,但是又不愿意放10万百姓,这基本上是背信弃义的行为啊!你说既然收留了张觉,那么金人来要的时候,要么就硬气的,死扛,张觉等人自然帮你死守燕云,要么你全交出去,也算给金人一个交代。

结果是既怕有不想,结果导致了金人大举南侵,而宋钦宗在杀掉张觉之后,整个燕云十六州的人都感到寒心,基本上没有什么防守!

标签: 历史北宋靖康之耻

更多文章

  • 越灭吴之战经过如何?其对历史的格局有哪些影响呢?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春秋,勾践

    越灭吴之战是发生在中国春秋晚期战国初期吴和越两诸侯国间的战争。越国虽然在开始时处于弱势,并一度亡国,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经过一系列战争后攻破吴都吴城,吴王夫差自杀,吴国灭亡,而越国的声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越王勾践称霸,成为历史上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位霸王。吴越恩怨春秋后期,当中原诸侯的争霸接近尾声时

  • 三晋伐齐之战经过如何?其对战国格局的影响有哪些呢?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战国,三晋伐齐之战

    三晋伐齐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初期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前后耗时2年,以三晋胜利而告终。是役齐康公被联军所俘虏,与三晋之君一起朝见周天子。齐康公并请求封三晋为诸侯。次年,九鼎声响,三晋成为了诸侯。背景前405年,齐国卿大夫田悼子去世,齐国发生内乱,田布杀死了公孙孙,田会就在廪丘(今山东鄄城县)反叛,投靠赵国

  • 伊阙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对战国格局的影响有哪些呢?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战国,伊阙之战

    伊阙之战是前293年秦国将领白起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击败魏、韩、东周三国联军,擒杀联军主将公孙喜的战役,此战秦国共斩首敌军24万。背景前295年,赵武灵王死后,秦国主动调整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同年,秦昭襄王免去赵武灵王所信任的楼缓的相位,改用魏冉为国相,又主动与楚国修好,援助楚国粮食五万石。

  • 长坂坡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长坂坡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长坂坡之战,过程

    长坂坡之战发生于东汉建安十三年,地点在今宜昌当阳附近的长坂坡,战斗双方是刘备和曹操。曹操率领五千精锐骑兵追击刘备军。刘备军被曹操军击溃,仅有数十骑逃走。此战,刘备辎重军队损失惨重,两个女儿被曹军将领曹纯俘虏。刘备因张飞据水断桥赢得逃亡时间,而甘夫人和刘禅在赵云的保护下幸免于难。战后刘备放弃转往江陵的

  • 邯郸之战经过如何?对春秋战国的格局有何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春秋,邯郸之战

    邯郸之战发生于前年-前年年间,是战国时代秦国攻打赵国与赵、魏、楚三国联军在赵国国都邯郸进行的一场城池攻防战争,严格来说是长平之战的延续。结果,秦国受到了自商鞅变法后少有的一场大败。背景前年九月,赵国主力部队在长平之战中被尽数歼灭,全国上下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十月,秦军再次攻占上党郡,并且兵分两

  • 牧野之战,武王为何能克商,摧垮纣王17万大军?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牧野之战

    你真的了解XXX牧野之战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商纣王17万大军被周武王的5万联军打得落花流水,商纣王最后引火自焚而死。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历朝历代儒家文化的渲染,牧野之战成了武王伐纣的正义之战,以有道之君伐无道之君,周武王万古留芳,而商纣王却遗臭

  • 淝水之战中“风声鹤唳”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晋朝,淝水之战

    大家好,我们将在这一站中来介绍我国历史上一次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西晋末年,中国历史进入了割据局面,淝水之战就是东晋与前秦之间的一次战争。战争后我国南北朝开始了长期的割据分裂。西晋末年,统治者腐败无能,社会动荡不安,我国进入了分裂割据的南北朝时期。公元317年,晋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江

  • 武都之战: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曹魏和蜀汉的巅峰对决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武都之战,蜀汉

    武都之战,蜀汉一方云集了张飞、马超等大将,而曹魏一方也有曹洪、曹休、曹真、张既等大将。就武都之战来说,可以说是曹魏和蜀汉的巅峰对决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汉中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战役。就汉中之战来说,顾名思义,是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

  • 马邑之战结果如何?又有哪些历史影响呢?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汉朝,马邑之战

    马邑之战即马邑之围。马邑之围又称马邑之战、马邑之谋,是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元光二年)西汉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策划的对匈奴的一场诱敌歼灭战。就在匈奴单于快要进入汉朝的埋伏圈时,守卫烽火台的亭尉,向匈奴单于透露了汉军包围计划,致使匈奴军未达到包围圈就撤退了。结果匈奴四处出兵侵扰汉朝边境,以报

  • 疏勒城之战的胜利有多可歌可泣?最后仅剩13人存活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疏勒城之战,东汉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疏勒城之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平十七年冬,汉平帝下令,由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和骑都尉刘张,领兵一万四千人,征伐车师国。对西域诸国出动这么大规模战争,在两汉历史上都不多见,彰显了汉明帝切断北匈奴爪牙的决心。这次战争中,大显神威的是耿秉。他率领所部纵横千里,深入车师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