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清代左右都御史是同级官,但拍板权为何却在左都御史手中?

清代左右都御史是同级官,但拍板权为何却在左都御史手中?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196 更新时间:2024/2/2 10:58:15

“都御史”最初设立是在明朝,作为当时都察院的长官,其拥有很大权力,主要职责是监察百司。清朝立国后,在确立监察体系时沿袭了明代制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实际上,清朝在尚未入关时就设立了都察院专门负责监察百官,顺治以后设置了左、右都御史,选满汉官员各一人充任。清代的左、右都御史具体职责分工不同,因此权力也有不同。

清代的都察院较明代更加完备,监察力度也更大,更能适应专制皇权的政治需要。作为皇帝的耳目,清代都察院的监察范围十分广泛,除皇帝以外,上至亲,下至小吏,百司事务可谓是无所不察。

例如官员升黜、赋税征发、科举吏治、刑事审理等民生军政事务,均在都察院的监察范围之内。按《清史稿》的相关记载,都察院的监察任务主要可分为两大方面:一为官纲纪,二为官员风纪。

监督官常纲纪主要体现在检奸纠失、参与刑审、弹劾不仪等方面。例如,都察院有职责检查注销各关系衙门的件案卷;参与议奏皇帝交办的大事;监察科举考试,监察弹劾文武百官;会同刑部、大理寺审理死刑其他重大案件;举报在祭祀、经筵、朝会、临雍等朝廷重要政治场合行为不合礼仪者,等等。

纠察官员风纪则主要体现在监督考察朝廷文武百官的吏治情况方面,这不代表仅仅只是纠察官员腐败贪污那么简单,其职责具体到文官的政绩考核、武将的官级评定,甚至于官员的工作效率、出勤情况等细节也在都察院的监督范围之内。

除此之外,都察院作为国家最高监察机构,其监察人员也需受监督,而作为都察院长官的都御史便有职责监督各僚属工作之功过。

另外,除了监察范围广以外,都察院的监察权利也是很大的。除了普通的常规监察之外,都察院还会通过档案文书等方面对官员工作实行突击抽查。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都察院可以直接对违规官员实施逮捕并进行处罚,通常只要是非涉及重大刑事的案件,都察院均有权直接审理卷宗或参与审判。由此可见都察院权力之大。

并且,清代都察院长官的设置也是有定数的。其中设有左都御史满汉各一人,他们是都察院的主官,全面负责都察院各项事务;另外还有左副都御史,同样为满汉各一人,是左都御史的助手。

除此之外,清代的都察院还设有右都御史和右副都御史,但是其职责范围通常在地方上,因此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由总督、巡抚等地方大员兼任。

由此可见,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虽然级别相同,都为正二品官,但是职责、权利却大大不同。首先就工作所在地而言,左都御史作为都察院的实际理事长官,主要负责中央方面的监察事务,因此左都御史是京官。

然而,右都御史则主管地方上的监察事务,因此通常由地方督抚长官兼任,属于地方官。

从职能上看二者也有区别。左都御史自设立便是国家最高监察机构的最高长官,其职责范围十分广泛,并且拥有很大的实际权力,除了负责都察院的各项监察工作以外,左都御史还是“九卿”之一,这代表着其拥有参与朝政以及军国大事的商议与决策的资格。

可见,左都御史这一职位并非虚职,其主要职责是监察,但却也不只限于监察。另外,这也反映出清代的左都御史不仅拥有很大的权力,而且在当时庞大的官员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而右都御史最初与左都御史同级,都是正二品,只是在权力方面比左都御史稍弱而已,但是由于之后左副都御史与左都御史之间的协作关系越来越紧密,左副都御史的职责渐渐扩大,以至于右都御史最终成了地方上督抚的兼职头衔。

并且两者的官职品级也渐渐有了区别,虽然最初两者同级,但到清末,左都御史已经为从一品,而右都御史的品级却仍是正二品。

总之,清代左、右都御史之间实际差别很大,不是简单的左右之别。简单来说,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左都御史从设立伊始便一直都是中央最高监察机构——都察院的实际长官,并且权力很大。

而右都御史却渐渐演变成了地方大员的荣誉兼衔。由此可见,虽然清代左右都御史长时间内是同级官,但都察院内的拍板权却始终在左都御史手中。

标签: 历史清代左右都御史

更多文章

  • 商鞅,吕不韦和李斯都对秦国有功 三人最后为何都没有得以善终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商鞅,吕不韦

    对秦国名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商鞅、吕不韦、李斯三人都对秦有功,为何最后却没能善终?秦国自秦孝公开始,秦国每一位君主的身边都有一位或者多位大才辅佐,如秦孝公时期的商鞅;秦惠文王时的张仪、公孙衍、司马错、樗里疾;秦武王时的甘茂;秦昭襄王时的魏冉、范雎等;秦庄襄王和秦始皇时

  • 封建时期,最后一个在清朝时拥有太子名号的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清朝,太子

    太子是皇帝册立的最高官职,他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最高领导人,因此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命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中国的太子历史由来已久,在封建时代,太子是国之储君,地位仅次于皇帝本人,拥有监国摄政的权利,居住的地方被称为东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封建时期唯一一个在皇帝在世时

  • 嘉庆急于杀和珅,在他看来还有哪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嘉庆,和珅

    和珅最大的失误,也是最致命的失误,“没想过大靠山乾隆死了我怎么办。”和珅的失误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被抄家不说,最后还丢了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病死,嘉庆即位。次日,和珅即被革职拿问。正月初七,和珅就被交刑部审讯,府邸也被查抄。正月十一日,嘉庆

  • 李承寀:邠王李守礼之子,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

    李承寀(cǎi)(?-758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曾孙,章怀太子李贤孙,邠王李守礼子。至德二载(757年),授宗正卿、沙州牧,册封敦煌郡王。带领仆固怀恩进入回纥和亲,迎娶毗伽公主,引入回纥兵马平定安史之乱。乾元元年(758年)六月,去世,追赠司空。下面小编给大家

  • 在康熙皇帝临终之际,隆科多为何对胤禛毫不迟疑的支持?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隆科多,胤禛

    清康熙四十七年,身居太子之位长达30多年的爱新觉罗·胤礽,被康熙皇帝以“不法祖德,不遵朕训,肆恶虐众,暴戾淫乱”为由废黜了其太子之位,康熙帝诸位皇子对皇位的争夺逐渐公开化、明朗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太子之位出现空缺,除了最先跳出向皇储位置发起冲击的皇长子胤褆,就属皇八子胤

  • 李贤: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深得父皇李治的喜爱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

    李贤(655年1月29日—684年3月13日),字明允,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女皇武则天次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贤容貌俊秀,举止端庄,才思敏捷,深得父皇李治喜爱。太子李弘猝死后,册立为皇太子,期间三次监国,曾召集文官注释《后汉书

  • 在康熙擒拿住鳌拜之后,究竟是什么原因没有直接杀死他?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康熙,鳌拜

    擒拿鳌拜可不是很随便的事,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可以说,15岁的康熙那时候擒拿鳌拜是冒着非常大的风险的。甚至一直都为后人所称颂,可以说是康熙人生当中的一个辉煌。当时的鳌拜,已经目空一切,甚至都起了谋逆之心,但在康熙擒拿住他之后,为什么没有直接杀死,而只是判了一个终身监禁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满清能够入关建立清朝,为何说是得益于李自成的失误?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清朝,李自成

    满清之所以能够很快入关建立清朝,这得益于李自成的失误,换言之,李自成把到手的江山拱手送给了满清。满清入关后,摄政王多尔衮毫不讳言说:“大清的江山是从李自成手中夺过来的,和明朝没关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然这是多尔衮为了缓和清朝和汉族之间的民族矛盾才这样说的,目的是转移汉

  • 高安公主:唐高宗李治第二女,她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高安公主(649年~714年),李姓,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高宗李治第二女,母为萧淑妃。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初封宣城公主,坐罪囚于掖庭。得到太子李弘营救,下嫁颍州刺史王勖。武周时期,驸马坐罪处死,公主囚于宫中。唐中宗复位后,进封宣城长公主。

  • 权毅:娶唐高宗长女义阳公主,曾参与反对武则天的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

    权毅(647年-691年),天水郡略阳县(今甘肃省天水市)人。桂州都督权知节之子。娶唐高宗长女义阳公主李下玉,拜驸马都尉,出任蕲州蕲川府左果毅。不久转任袁州刺史(治所在今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武周天授二年被杀,享年四十五岁。公主也随后而亡。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705年神龙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