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金城公主:唐中宗李显养女,对唐蕃交往有所贡献

金城公主:唐中宗李显养女,对唐蕃交往有所贡献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44 更新时间:2024/1/23 14:50:32

金城公主(?—739年),本名李奴奴,唐朝和亲公主,唐中宗李显养女,生父为邠王李守礼。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命左骁卫大将军杨矩护送金城公主入蕃,嫁予吐蕃赞普赤德祖赞。金城公主在吐蕃生活近三十年,对唐蕃交往有所贡献,巩固了文成公主进藏后的唐蕃“舅甥之盟”。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人物生平

长于皇宫

圣历元年(698年),李奴奴出生于邠王李守礼府邸,后被唐中宗李显收养。虽是宗室女出身,李奴奴却自幼与其他公主一同成长于皇宫中。

和亲背景

久视元年(700年),唐休璟率唐军击败吐蕃军。长安二年(702年),陈大慈率唐军击败吐蕃军。神龙三年(707年)三月,吐蕃摄政太后没禄氏,派遣使者悉薰热到唐朝进贡,并向唐中宗请求联姻,中宗应允。该年四月,唐中宗下旨进封李奴奴为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赤德祖赞。

入蕃和亲

景龙三年(709年)十一月,吐蕃派遣大臣尚赞咄等1000多人前来迎娶公主。景龙四年(710年)正月,唐中宗命左骁卫大将军杨矩护送金城公主入吐蕃。中宗亲自渡过渭河到始平县(今陕西兴平)设宴百官,命随从大臣赋诗为公主践行。席间谈及公主年幼即要远嫁时,中宗不禁唏嘘涕泣。同年二月,中宗将始平县改名为金城县,将百顷泊改名为凤池乡怆别里,并赦免当地死刑以下囚犯,免百姓赋税一年。

8世纪初期,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赤德祖赞)。

金城公主、文成公主虽然是宗室女,不是真公主,但她们在吐蕃地位很高。

金城公主,唐朝宗室女,雍王李守礼的女儿。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记载:“及至狗年(公元710年)……赞蒙金城公主至逻些”“及至兔年(公元739年)……赞蒙金城公主薨逝”“及至蛇年(公元741年)……祭祀赞普王子拉本及赞蒙金城公主二人之遗体”。

(学者王等人指出,赞蒙即觉蒙、朱蒙。在被用于称呼赞普的女人时,赞蒙(btsan mo)、朱蒙、觉蒙(jo mo)等头衔没有区别。朱蒙有被写作末蒙。)

(吐蕃书籍《贤者喜宴》记载“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不是皇帝的女儿)。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记载:“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东赞域松迎至吐蕃之地。”“及至羊年(公元683年)…冬,祭祀赞蒙文成公主。”

《敦煌吐蕃历史文书》的记载中,兼有赞蒙尊称并且去世后享有祭祀是地位不低于吐蕃王后的人拥有的待遇,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都拥有这待遇,而松赞干布的女人里仅文成公主拥有这待遇。

关于泥婆罗的尺尊公主,敦煌吐蕃文献、吐蕃金石铭刻等吐蕃史料里奇幻荒谬成分较少的部分以及汉人史料的记载里,都有松赞干布娶文成公主,却都没有松赞干布娶泥婆罗尺尊公主。松赞干布娶泥婆罗尺尊公主这事仅来源于部分吐蕃书某些奇幻荒谬小说剧情过多的章节(例如柱间史(西藏的观世音)、西藏王统记等书的某些章节)。甚至有国外藏学家写了《松赞干布的妻子》,说松赞干布娶泥婆罗尺尊公主是虚构的。实际上,泥婆罗尺尊公主地位比较低。

松州之战唐军击败吐蕃军,松赞干布退兵谢罪,吐蕃退出党项、白兰羌、青海吐谷浑等,唐朝长期控制河西陇右,还逐步向西域(安西北庭)扩张,唐朝对吐蕃处于优势,文成公主和亲吐蕃、嫁松赞干布。

唐休璟陈大慈等率唐军击败吐蕃军,唐朝长期控制安西北庭河西陇右,唐朝对吐蕃处于优势,金城公主和亲吐蕃、嫁尺带珠丹(赤德祖赞)。

文化交往

金城公主沿着七十年前文成公主的旧道入藏,吐蕃为迎娶公主凿石开路。景龙四年(710年)底,金城公主一行抵达吐蕃逻些(今拉萨)。吐蕃赞普专门为她修建宫城居住,并尊称其为“可敦”(赞普正妻)。金城公主进藏时带去几万匹锦缎,还有许多书籍和乐工杂伎,对唐蕃文化交流影响深远。

唐朝安西都护张玄表侵掠吐蕃北境,杨矩接受吐蕃的贿赂,建议唐睿宗以“公主沐浴地”为名义将唐朝边境九曲之地赠予吐蕃以结盟好。不料留下祸患,此后数年间唐蕃在九曲之地征战不断。为防吐蕃,景云二年(711)唐睿宗设置河西藩镇(今甘肃省武威市),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又设置陇右藩镇(今青海省乐都县)。开元二年(714年),唐玄宗派遣左骁卫郎将尉迟瑰出使吐蕃看望金城公主,并亲笔书信褒扬公主德行高尚、深明大义。

和亲前后

久视元年(700年),唐休璟率唐军击败吐蕃军。长安二年(702年),陈大慈率唐军击败吐蕃军。

长安三年(703年),吐蕃遣使献马千匹、金二千两以求婚。神龙三年(707年),唐朝以雍王守礼女金城公主妻吐蕃赞普。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至吐蕃,吐蕃赞普为其筑城以居之。

安西都护张玄表侵掠吐蕃北境,吐蕃虽怨而未绝和亲。吐蕃通过贿赂唐朝鄯州都督杨矩,取得了九曲之地(今青海省东南部)。

开元二年(714年),坌达延将吐蕃兵十万屯大来谷,唐将王晙选勇士七百,衣胡服夜袭之,吐蕃军惊惧混乱,自相杀伤,死者万计,薛讷率唐军夹击,斩首一万七千,获马羊超过二十万,追击吐蕃军,战于长城堡,又败之,吐蕃军相枕藉而死,洮水为之不流。唐军前后杀获数万人。

之后,吐蕃向唐请和,并要求用与唐朝平等的礼节,玄宗不许。

开元三年(715年),吐蕃与阿拉伯共立阿了达为王,发兵攻拔汗那,拔汗那王兵败,奔安西求救。孝嵩率军出龟兹西数千里,下数百城,长驱而进。是月,攻阿了达于连城。孝嵩自擐甲督士卒急攻,自巳至酉,屠其三城,俘斩千余级,阿了达与数骑逃入山谷。孝嵩传檄诸国,威振西域。

开元四年(716年),吐蕃进攻松州。松州都督孙仁献袭击吐蕃于城下,大破之。 吐蕃再次请和。

开元五年(717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大破吐蕃于九曲。开元六年(718年),戊辰,吐蕃奉表请和,乞舅甥亲署誓文;彼此宰相皆著名于其上。

开元十年(722年),吐蕃入侵其西部的小勃律,小勃律当时是唐朝属国。北庭节度使张孝嵩遣疏勒副使张思礼将兵四千救之。大破吐蕃军,斩获数万。

开元十五年(727年),唐军破吐蕃军于青海之西,俘获人员辎重牛羊而还。同年,吐蕃军劫掠瓜州。

开元十六年(728年),吐蕃大将悉末朗寇瓜州,都督张守珪击走之。乙巳,河西节度使萧嵩、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大破吐蕃于渴波谷(今青海湖南);忠亮追之,拔其大莫门城(今青海省龙羊峡),擒获甚众。辛卯,左金吾将军杜宾客破吐蕃于祁连城下。时吐蕃复入寇,萧嵩遣宾客将强弩四千击之。战自辰至暮,吐蕃大溃,获其大将一人(斩副将一,上级五千首)。吐蕃败兵散乱逃入山中,哭声四合。

开元十七年(729年),瓜州都督张守珪、沙州刺史贾师顺击吐蕃大同军,大破之。信安王李祎率唐军攻占石堡城,分兵据守要害,令敌不得前进。自是唐朝河、陇诸军得以游弈自如,拓地千余里。玄宗闻之大悦,更名石堡城曰“振武军”。

开元十八年(730年),五月吐蕃遣使致书于境上求和。赞普上表称“甥世尚公主,义同一家。中间张玄表等先兴兵寇钞,遂使二境交恶。甥深识尊卑,安敢失礼!正惟边将交抅,致获罪于舅。屡遣使者入朝,皆为边将所遏。今蒙远降使臣来视公主,甥不胜喜荷。倘使复修旧好,死无所恨!”自是吐蕃复款附。……

唐与吐蕃时和时战200多年,唐取得的大胜比大败多。松州之战唐军击败吐蕃军,吐蕃退出其击败的党项、白兰羌、青海吐谷浑等,唐朝长期控制河西陇右,还逐步扩张到西域(安西北庭);高宗武则天到睿宗时期唐朝内斗,吐蕃钦陵赢了几战占了青海西部,但是争夺安西失败,钦陵要求唐撤出安西,被拒绝也无可奈何;唐长期控制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王晙、李祎、张思礼、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等多次大胜吐蕃军,或者杀敌数万,或者开拓疆土,在东边将战线推到青海湖以西,在西北将吐蕃赶出大小勃律,从东到西北压制吐蕃;后来安史之乱朱泚之乱藩镇之祸牛李党争甘露之变等等,唐多次内斗严重削弱自己,吐蕃趁机赢了一些,但是唐朝李晟、韦皋、史敬奉等多次重创吐蕃军,后来,吐蕃王国内外交困先灭亡了。

《旧唐书 》记载,唐玄宗时期,吐蕃赞普曾上表:“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外甥以先代文成公主、今金城公主之故,深识尊卑,岂敢失礼!又缘年小,枉被边将谗抅斗乱 ,令舅致怪 。伏乞垂察追留,死将万足。……伏望皇帝舅远察赤心,许依旧好,长令百姓快乐。如蒙圣恩,千年万岁,外甥终不敢先违盟誓。谨奉金胡瓶一、金盘一、金碗一、马脑杯一、零羊衫段一,谨充微国之礼。”

力促盟约

开元二年(714年)后边境屡有战事,唐蕃双方各有胜败。开元四年(716年)八月,吐蕃战败想要求和,金城公主以谢恩的名义向唐玄宗上《谢恩赐锦帛器物表》,表中称:“现在时值仲夏炎热,希望皇帝兄长注意起居饮食。我曾见两国当年的舅甥盟约,希望现在还能像以前那样和好如初,若真能如此我便如同获得再生、欣喜雀跃。皇帝兄长赏赐的金帛物品我都收下了,谨以金盏、羚羊衫和段青长毛毡回赠。”

开元五年(717年),金城公主再次上表请和,称:“我很平安,请皇帝兄长不必忧心。吐蕃的宰相对我说赞普想要请和,希望双方亲立誓文。以往皇帝不答应立誓,我嫁到吐蕃后双方和好。但如今边境战事不断,恐怕难以继续安宁。若只怜悯我远嫁他国而让皇帝兄长盟誓是不合理之事,但念在能使两国长治久安,恳请谨慎思量。”唐玄宗准许了求和的奏请。

开元十年(722年)至开元十七年(729年),战事再起,唐军屡次大破吐蕃军。玄宗派遣皇甫惟明和张元方前往吐蕃向赞普和金城公主宣旨,赞普答应请和,并称:“外甥迎娶公主,情义如同一家。之前是张玄表等人率先发起进攻,才使得边境战事紧张。外甥深知尊卑礼仪,怎敢失礼冒犯,实在是边境情况所迫得罪了舅舅。如今承蒙远差使节前来看望公主,外甥不胜喜悦。若能两边修好,我死而无憾!”吐蕃因此再度依附唐朝。

开元十八年(730年)十月,吐蕃派遣使者来到长安,奉金城公主命向玄宗进献金盏器物,并求得《毛诗》、《礼记》、《左传》、《昭明文选》等书籍带回吐蕃。开元二十年(732年),金城公主向玄宗上《请置府表》,称:“听闻皇帝万福,我非常欢喜。如今两国舅甥和好,以后也不变更,天下百姓得以安乐生活。”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玄宗派遣诏工部尚书李皓出使吐蕃,赐物万段。开元二十二年(733年),唐、蕃在赤岭(今青海日月山)定界刻碑,约以互不侵扰,并于甘松岭互市。

病逝吐蕃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一月,金城公主在吐蕃薨逝。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春,吐蕃使者抵达长安报丧,几个月后唐玄宗为金城公主举哀,辍朝三日。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清代左右都御史是同级官,但拍板权为何却在左都御史手中?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清代,左右都御史

    “都御史”最初设立是在明朝,作为当时都察院的长官,其拥有很大权力,主要职责是监察百司。清朝立国后,在确立监察体系时沿袭了明代制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实际上,清朝在尚未入关时就设立了都察院专门负责监察百官,顺治以后设置了左、右都御史,选满汉官员各一人充任。清代的左、右都御史

  • 商鞅,吕不韦和李斯都对秦国有功 三人最后为何都没有得以善终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商鞅,吕不韦

    对秦国名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商鞅、吕不韦、李斯三人都对秦有功,为何最后却没能善终?秦国自秦孝公开始,秦国每一位君主的身边都有一位或者多位大才辅佐,如秦孝公时期的商鞅;秦惠文王时的张仪、公孙衍、司马错、樗里疾;秦武王时的甘茂;秦昭襄王时的魏冉、范雎等;秦庄襄王和秦始皇时

  • 封建时期,最后一个在清朝时拥有太子名号的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清朝,太子

    太子是皇帝册立的最高官职,他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最高领导人,因此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命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中国的太子历史由来已久,在封建时代,太子是国之储君,地位仅次于皇帝本人,拥有监国摄政的权利,居住的地方被称为东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封建时期唯一一个在皇帝在世时

  • 嘉庆急于杀和珅,在他看来还有哪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嘉庆,和珅

    和珅最大的失误,也是最致命的失误,“没想过大靠山乾隆死了我怎么办。”和珅的失误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被抄家不说,最后还丢了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病死,嘉庆即位。次日,和珅即被革职拿问。正月初七,和珅就被交刑部审讯,府邸也被查抄。正月十一日,嘉庆

  • 李承寀:邠王李守礼之子,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

    李承寀(cǎi)(?-758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曾孙,章怀太子李贤孙,邠王李守礼子。至德二载(757年),授宗正卿、沙州牧,册封敦煌郡王。带领仆固怀恩进入回纥和亲,迎娶毗伽公主,引入回纥兵马平定安史之乱。乾元元年(758年)六月,去世,追赠司空。下面小编给大家

  • 在康熙皇帝临终之际,隆科多为何对胤禛毫不迟疑的支持?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隆科多,胤禛

    清康熙四十七年,身居太子之位长达30多年的爱新觉罗·胤礽,被康熙皇帝以“不法祖德,不遵朕训,肆恶虐众,暴戾淫乱”为由废黜了其太子之位,康熙帝诸位皇子对皇位的争夺逐渐公开化、明朗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太子之位出现空缺,除了最先跳出向皇储位置发起冲击的皇长子胤褆,就属皇八子胤

  • 李贤: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深得父皇李治的喜爱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

    李贤(655年1月29日—684年3月13日),字明允,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女皇武则天次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贤容貌俊秀,举止端庄,才思敏捷,深得父皇李治喜爱。太子李弘猝死后,册立为皇太子,期间三次监国,曾召集文官注释《后汉书

  • 在康熙擒拿住鳌拜之后,究竟是什么原因没有直接杀死他?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康熙,鳌拜

    擒拿鳌拜可不是很随便的事,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可以说,15岁的康熙那时候擒拿鳌拜是冒着非常大的风险的。甚至一直都为后人所称颂,可以说是康熙人生当中的一个辉煌。当时的鳌拜,已经目空一切,甚至都起了谋逆之心,但在康熙擒拿住他之后,为什么没有直接杀死,而只是判了一个终身监禁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满清能够入关建立清朝,为何说是得益于李自成的失误?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清朝,李自成

    满清之所以能够很快入关建立清朝,这得益于李自成的失误,换言之,李自成把到手的江山拱手送给了满清。满清入关后,摄政王多尔衮毫不讳言说:“大清的江山是从李自成手中夺过来的,和明朝没关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然这是多尔衮为了缓和清朝和汉族之间的民族矛盾才这样说的,目的是转移汉

  • 高安公主:唐高宗李治第二女,她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高安公主(649年~714年),李姓,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高宗李治第二女,母为萧淑妃。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初封宣城公主,坐罪囚于掖庭。得到太子李弘营救,下嫁颍州刺史王勖。武周时期,驸马坐罪处死,公主囚于宫中。唐中宗复位后,进封宣城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