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渭南之战:斗智斗勇的惊天动地大决战 曹操声东击西 逐个击破了马超和韩遂等人

渭南之战:斗智斗勇的惊天动地大决战 曹操声东击西 逐个击破了马超和韩遂等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937 更新时间:2024/2/14 0:17:09

公元211年,曹操在南方战线失利,所以决定向凉州拓展。马超韩遂等受消息影响,起兵抵抗,在关中潼关、渭南与曹军发生大战,最后曹操用计取胜,压制关中。渭南之战是一场讲求深谋远略,灵活用兵以智取胜的精彩战役。

关西起兵

西北其中一支军队马腾军,本来拥兵自重,所以曹操在南下之前,便以汉室之名召马腾到京都为官,令其子马超不敢妄动。后曹操于208年赤壁大败,幸而能守住合肥,不被孙权攻下(详见合肥之战),加上孙权与刘备结成联盟,所以曹操加强南方的防备,转向西部拓展势力。 211年三月,曹操派钟繇出兵讨伐汉中的张鲁,另派夏侯渊等率兵至河东与钟繇军会合。高柔曾劝谏曹操:大军西出,韩遂、马超等必会怀疑是袭击自己,必定互相煽动。宜先平定三辅,三辅平定了,汉中只要传送檄文便可平定了。曹操不听,继续发兵。

关中各将果然产生怀疑,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等十数部军起兵反抗,集结了十万羌、胡、汉人混杂的军队,屯於潼关,准备进攻,弘农、冯翊多个县邑起兵响应,百姓都从子午谷逃入汉中。曹操便派曹仁督各将领前往抵挡,敕令他:关西军精壮强悍,只要坚守,不要和敌人交战。

曹操出动

七月,受形势所迫,曹操只得亲自率军进击马超等,留曹丕守邺城。通过多次交战许多人都认为:关西兵强,擅用长矛,如不是精选的前锋,则不可以抵挡。曹操却认为:战争的主动权在我,不是在敌人。敌人虽然擅用长矛,我便令他们不能刺,各位拭目以待吧。

八月,曹操抵达潼关坐镇,与马超等互相对峙。每当关西联军一部一部的到来,曹操总是十分高兴。各将领不明,问他何以如此高兴?到了战胜后,曹操终于说出了理由:关中路途遥远,若果敌人各依险峻地势防守,出兵讨伐,没有一、二年也不可平定。现今他们全部一起聚集,人数虽多,但互相都不归服,联军中无合适统帅,一举便可以消灭他们,比起他们各自防守,现在容易多了,所以我感到高兴。

渡河作战

曹操向关西联军装出要与他们大战的军势,但另一方面听从徐晃等人的献计,派徐晃、朱灵率四千步骑北上渡河,再到浦阪津过河,在河西设营。马超查觉到了曹军的动向,便与韩遂商量:“敌人向北渡河,肯定是想绕到我们后面去形成合围之势,我们可以派人在渭水北面沿黄河把守,这样不出二十天,黄河东面的曹军就会粮草用尽,那么黄河东面的曹军就不战自溃了”。

但是韩遂不同意马超的策略,却说:兵法云半渡而击之。于是,马超的策略没有得到实施。后来曹操听说了马超的策略后,感慨地说:马超如果不死掉,我就没有葬身之地了!闰八月,曹操亲自由潼关北渡黄河。先将大军移至北岸,只有曹操和许褚等虎士百余人留在南岸负责断后。

马超不期而至,率万多人袭击,乱箭齐发,矢下如雨。但曹操仍然在胡床上不动,许褚见势危,立刻扶曹操上船,船夫却被流矢射杀,许褚左手举着马鞍作盾,为曹操挡箭,右手则拚命撑船,数次中箭。驶了四、五里,马超军仍不断追赶、射箭,大军都不知曹操安危,十分担心。这时渭南县令丁斐命人放走牛马,用以作饵引敌人,关西联军果然放弃追剿,赶紧追捕牛马,曹操最後才成功渡河。各人见曹操平安无事,悲喜交集,但曹操却大笑:今天差点儿被小贼给了结了呀!

便与徐晃军会合,沿河的道路向南行。联军至渭口防守,曹操便设置多队疑兵,派另一部队乘船渡过渭水,架起浮桥,於夜中在渭南结营。马超等率兵攻打,被曹军伏兵击破。马超等屯兵日久,派使各者向曹操要求割让河西为和约,但曹操不答应。九月,曹操渡过渭水,进驻渭南的营地,马超等曾数次前往挑战他,曹操并不应战,只守不攻。

当时,曹操曾与韩遂、马超单马会面,曹操只带著许褚前往。马超凭着自己武艺高强,想暗地里突击去活捉曹操。不过马超听过许褚的勇武,加上知道了在渭水中勇救曹操的人便是许褚后,担心计划不能成功反而危险很大,这时许褚眼睛瞪著马超,显然已经发现了马超的意图,于是马超便放弃了突击的计划。转问曹操,听说你军中有个叫“虎侯”的,人在哪里?曹操指着许褚,马超印证了自己的想法。事后,曹操夸奖许褚说,“没想到贼也知道有个虎侯呀”!

渡过河后,曹操营寨多次被擅长野战的西部联军冲破,苦于没有办法的时候,有人提醒曹操,此时天寒,可以担沙泼水筑城,曹操听从了建议,果然一夜间筑成了冰城。第二天联军到了以后,非常吃惊,以为有神灵在帮助曹操。

离间之计

关西联军后路被劫,只好割地、送子质请和。谋士贾诩认为可以假装答应他们,曹操问他有何计策,贾诩说:离间他们而已。曹操明白他的意思,便应许联军的请求。 韩遂作代表与曹操相见。曹操与韩遂父亲在同一年被推荐为孝廉,又与韩遂是同辈,曾有交情。当二人会面时,在马上不谈军事,只说当年在京都的旧事,拍手欢笑。曹军又列出五千铁骑作十重阵,精光耀日,联军惊讶,纷纷前来看曹操是什麼人,曹操笑着对他们说:你们都想看曹某吧!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是有四只眼、两个口,只是较多智谋罢了!

会面结束,马超等问韩遂:你和曹操说了什么.韩遂却回答:没有什麼。马超等对韩遂的态度十分怀疑,担心他与曹操私下联系。过了几天,曹操给韩遂书信,信中却在多个言词上涂涂抹抹,改来改去,就像是韩遂改动一样;马超等疑心愈来愈大,曹操便趁此时与联军约定决战。曹操先以轻兵前往挑战联军,与联军混战了很久,曹操最后便出动王牌虎豹骑夹击联军,联军大败,曹军斩杀了成宜、李堪等人。韩遂、马超便败走凉州,杨秋则前逃往安定。潼关之战以此结束。

此战是马超的成名战,马超突袭曹操,打得确实也是可圈可点。但从整体战役上来看,曹操先是声东击西,放弃潼关转战蒲阪津、渭水;随后又利用关中联军内部松散的弱点,成功实行离间计;在渭南决战的时候,曹操也是充分利用了骑兵的冲击力,产生一锤定音的作用。所以说“渭南之战”可以视为充分展现曹操军事能力的一次经典战例了。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界桥之战:汉朝步骑的对抗作战 也是东汉末年各地诸侯争夺地盘明显化的第一次会战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为何打不过袁绍的步卒?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

    汉献帝初平二年冬,袁绍与公孙瓒为了争夺冀州,公孙瓒屯兵磐河,袁绍在界桥应战。此战是各地诸侯争夺地盘明显化的第一次会战,是以步兵、弩兵战胜骑兵的经典战例,也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步弓协同是古代战争中应用最广泛、最常见的协同方式。这种近战兵器和远程投射武器相配合的协同早在人类早期的狩猎活动中就已经

  • 雕阴之战:大秦东出第一战 秦国歼灭魏国8万大军 彻底收回河西之地 秦国奠定了霸权地位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

    公元前330年,秦惠文王采纳苏秦之计,任命公孙衍为统帅,出师伐魏。秦军直驱北上,至雕阴城下。洛河两岸挥戈持盾的兵士铺天盖地,杀声一片,展开了一场恶战。魏将龙贾,战前无备,仓促应战,军心大乱,抵挡不住秦国虎狼之师,兵败雕阴。龙贾率残兵左冲右杀向西南逃了不到数十里,就被秦国伏兵抓获。公元前358年,魏国

  • 石门之战:战国时期秦国对东方六国的第一次大胜 秦国挑战战国初期霸主魏国 斩首六万魏军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

    公元前364年,秦将章蟜率军攻魏,大破魏军于石门,斩首六万余级。赵出师救魏,秦始退兵。是为战国时秦对东方各国的第一次大胜。此战意义十分深远,秦国一扫百年之耻,提升了秦军士气,再无畏魏国之心。从此以后秦国终于敢和魏国一较高低了。秦国在春秋时就已经是大国了,虽然内乱后国力贫弱,但是民众的大国心理基础尚在

  • 蓝田之战:战国时期的世界大战 秦盛楚衰的历史转折点 八百年楚国就此谢幕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

    蓝田之战是指公元前312年,秦国和楚国的一场战役。整个战局分为两部分。战争前一阶段是秦、魏、韩,联盟对楚齐联盟,战争的后一阶段是齐军反戈,变成楚战六国。蓝田之战,以楚军败退宣告结束。丹阳之战的总指挥公子疾,在魏章击败楚军之后,并未就此收兵,而是趁势发动一轮酣畅淋漓的攻势。公子疾与魏章合兵一处,兵力达

  • 稽落山之战:东汉对北匈奴的压制性进攻 北匈奴势力的彻底破落 为推动历史的进程起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

    公元89年,在东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汉车骑将军窦宪及副将耿秉于稽落山击败北匈奴主力,汉军乘胜追击,直至私渠比赛海。窦宪、耿秉出塞3000多里,登上燕然山,命中护军班固刻石作铭,记颂汉朝的丰功和威德。然后班师凯旋。在东汉早期,匈奴一度比较猖獗。洛阳方面为了修养声息,暂时对外采取了收缩和忍让策略。但在历经

  • 晋阳之战:从争霸到兼并 晋分三国 春秋五霸落幕 战国七雄开启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

    晋阳之战是发生晋国四大卿族智氏、赵氏、韩氏、魏氏之间发生的一场兼并战,最终导致晋国的执政大臣智伯兵败身亡,智氏领地也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后来他们又开始瓜分晋国的土地,从此,中国历史由春秋时代逐渐过渡到了不以道义为重、而以成败论英雄的战国时代。公元前452年,晋阳城外一片汪洋,赵襄子站在城头看着不断上涨

  • 国运之战甲午战争,它是怎么打起来的,对于造成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

    说到甲午战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么它是怎么打起来的,对于中国造成了哪些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甲午战争前,朝鲜仍是中国的附庸国。当时的朝鲜仍处于封闭自守的封建王朝控制下,生产力落后,国内政局飘摇。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加强发展在朝鲜的势力,并通过外交手段,力争使朝鲜脱离清政府控制,成为“独立国”。

  • 艾因·贾鲁之战:埃及马穆鲁克大败蒙古骑兵 此役终结蒙古帝国西征 蒙古军在艾因·贾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公元1260年,埃及苏丹忽都斯·贝尔巴斯率领的马木鲁克骑兵和其他穆斯林军队,总兵力大约2万,在艾因贾鲁平原对战由旭烈兀麾下将领怯的不花率领的2万混合部队。精锐的穆斯林军队最终战胜蒙古领导的联军,蒙古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就此终结。1260年8月的一天,埃及马穆鲁克苏丹忽都思率领十二万大军从开罗出发,前往叙

  • 夺门之变:历史上最怪诞的政变 皇位面前兄弟相爱相杀 夺门之变究竟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

    公元1457年,明朝将领石亨、政客徐有贞、太监曹吉祥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明代宗朱祁钰被废,于谦、王文等在北京保卫战中有大功的被诬陷入狱,不久后含冤被害;至于那几个投机的石亨、徐有贞等人因为复位有功被加官进爵。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人活捉,但后来由于作用不大,瓦剌人

  • 奉天之难是大唐帝国彻底没落的开始 唐德宗为此曾在外流亡 是晚唐败落的标志事件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奉天之难指的是唐德宗因藩镇叛乱,被迫逃往奉天。这是一场由于削藩而引发的叛乱,是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内部的又一大变乱。这次变乱虽然最终被平定,但却也成为了晚唐败落的标志事件。提起安史之乱,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可以说,尽管安史之乱将那个曾经璀璨辉煌的大唐一刀两断,使其逐步走向衰亡。不过,大乱终结之初,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