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朱棣进入皇宫后,史书又是如何记载朱允炆的踪迹?

朱棣进入皇宫后,史书又是如何记载朱允炆的踪迹?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567 更新时间:2024/1/25 0:28:38

朱元璋死后,年轻的皇帝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知道自己不像父亲朱标,能够让藩王们心服口服,尤其是燕王朱棣,一直有谋反之意。于是朱允炆听信方孝孺等人的建议,进行削藩。结果,朱棣趁藩王们对朱允炆不满之机,起兵造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尽管朱棣南征北战,是一位悍将,但以燕地一军对抗朝廷大军,大部分人都不看好。然而,令世人没想到的是,朱棣竟真的击溃了朝廷的数十万大军,兵锋直指朱允炆所在的南京。都城即将陷落,军队溃不成军,藩王们按兵不动,朱允炆开始慌了,他害怕朱棣真的攻入南京,于是打算派人前去和朱棣议和,哪怕和朱棣共治天下也行。

1398年,登基不久的建文帝朱允炆感受到了藩王对自己皇权的威胁,开始了削藩行动。在此之前,他的皇爷爷朱元璋为了他的江山,已经除掉了很多可能威胁到皇权的臣公们,可是朱允炆在这样环境下依然无法安坐,因为他的叔叔们权力太大了。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朱允炆从周王朱橚开始,逐渐削弱藩王的权力,渐渐地搞定了五位藩王,眼看胜利在望。下面一个,也是十分难搞的一个藩王——燕王朱棣。这位叔叔在朱元璋在世时便得到重用,是朱元璋非常精明强干的儿子。如果不是朱元璋的长子继承制,可能轮不到朱允炆这位长孙继承皇位。

朱允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敢与朱棣抗衡,所以才从其他的藩王入手,可是正是因为他的这个决定,朱棣也有了更多时间准备。

导火索发生在1399年,那一年,朱允炆手下的官员抓到了燕王属国的两名官员,并把他们送到南京准备处死,原因是这两个官员煽动他人做出不利于朝廷的事情。朱棣这次终于找到了进攻朱允炆的机会。

朱棣利用这个机会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很快向临近的几个州县发动军事进攻,就这样,持续三年之久的夺位大战开始了。这场战争年的结果,我们都十分清楚,燕王朱棣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成为了大明皇帝。

那么朱允炆呢?也没有听说朱棣将这个侄子供养起来,朱允炆去了哪里?

有一个较为流传的说法,说是朱棣进入皇宫后,发现朱允炆早已没了踪影,只看到一套和尚的衣服,说是朱允炆逃出南京,去做了和尚了,而朱棣顾念亲情,并没有继续追究朱允炆的行踪,就这样放了朱允炆一条生路。可是,这是真的吗?

我们来看《明史》的一段记载:“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正统五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诡称建文皇帝。思恩知府岑瑛闻于朝。按问,乃钧州人杨行祥,年已九十余,下狱,阅四月死。同谋僧十二人,皆戍辽东。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正德、万历、崇祯间,诸臣请续封帝后,及加庙谥,皆下部议,不果行。大清乾隆元年,诏廷臣集议,追谥曰恭闵惠皇帝。”

这一段是说,朱允炆在皇城被攻破之后,沿着地道逃跑了。后来,民间相传,有和尚常在云南、广西一带活动疑似是朱允炆。看上去似乎是印证了建文帝出家的说法,可是这段记载还讲述了一个冒名顶替事件。说是有一位僧人冒充建文帝,招摇撞骗,不过被官府识破了,抓到了一问,发现这人是钧州人杨行祥,已经九十多岁。

上述事件发生在正统五年,也就是1440年,这一年,如果建文帝还活着,应该是63岁左右。九十岁和六十多岁,差距应该十分巨大,不可能弄错,应该确实是有人假冒了建文帝。所以,建文帝出家为僧的可能性更加没有依据了,建文帝的生死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在这段记录之前,《明史》还记录了建文帝另一种可能性:“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这里是说,兵败后,宫中失火,建文帝不知所踪,后来燕王派人找到了建文帝后尸体,把尸体埋葬了。

相对来讲,这段描述更为可信。不过是不是建文帝自己放的火,就值得商榷了。我们知道,建文帝被追封谥号,是乾隆年间完成的。可见,在大明朝建文帝是不能拿出来说事的。如果建文帝当时没死,朱棣作为一个狠角色,不可能不继续追究。如果建文帝自焚而死,朱棣为何不大大方方为自己的侄子追封谥号?就算是他有难言之隐,但是他的后世子孙依然可以追封,何必等到乾隆年,由灭掉自己的人来追封呢?

标签: 历史朱棣朱允炆

更多文章

  • 杨贵妃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为何却没有一个子嗣?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杨贵妃,子嗣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可谓是“艳压群芳”,也是当年寿王李瑁的母亲武惠妃亲自挑选的儿媳妇,历史记载,寿王李瑁是有儿女的,都是寿王府其他姬妾所生,这就证明寿王李瑁本身的生育能力是没有问题的,那只有一种解释——杨玉环没有生育能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玉环在嫁给李隆基后

  • 蜀汉因为哪三个方面的原因,以至于刘禅不得不投降蜀汉?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蜀汉,刘禅

    提起蜀汉后主刘禅,想必不少人便是"恨铁不成钢"。按说后主刘禅的父亲,刘玄德可是人中龙凤。刘备本是布衣出身,江湖中得众位豪杰义士相助成立蜀汉;与东吴、曹魏,并成三足鼎立之势。可"老子英雄儿狗熊",后主刘禅于公元263年宣布开城投降。然而笔者认为,刘禅确实不能称得上是英才明君,但他要投降或许也并不是本意

  • 与很多开国皇帝不同的是,刘秀又是怎么对待开国功臣?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刘秀,开国功臣

    刘秀虽然是刘邦之后,但是因为“推恩令”的缘故,到刘秀这一代的时候已经没什么权势了。虽然刘秀的父亲还是一名县令,拥有一定的权利,但是在刘秀9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此时的刘秀不仅成为了一名孤儿,连皇室血脉中唯一的一些优势也完全丧失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元帝之后,西汉便开始

  • 古代皇帝生活是什么样的 他们的寿命为何那么短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生活,皇帝

    对古代皇帝生活作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古代皇帝为何大多短命?看他们的生活作风,这样能长寿?在中国历史上总共有559个帝王,加上那些乱世的王朝,可是这559位皇帝之中,我们居然发现这些皇帝的平均寿命大约只有39.2岁,按现在的话来说就属于短命的皇帝,这其中虽然有大部分

  • 古代正妻为何会帮丈夫选小妾?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古代正妻为何会帮丈夫选小妾?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古代男子为何要纳妾?说出来原因可能让人有些匪夷所思,因为用我们今天的思想来看,绝对不会相信,古人纳妾居然在很多时候都是正妻操持的,一般男子到了一定年龄还没有生下孩子,妻子就会成天唠叨着给丈夫纳妾,你说是不是很意外?当然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

  • 在汉文帝继位以后,贾谊这位能臣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汉文帝,贾谊

    贾谊是汉朝初期有名的思想家,他在哲学、政治、文学等方面均有建树,是汉文帝手下难得的人才。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刘邦平定天下一统江山,但是国内百姓在常年的战乱中损失太大,汉朝初期时,百姓依旧生活艰难,汉朝尚处于国力不太强大的建国初期。吕后死后,汉文帝得以继位,稳重的汉文帝在即位以后并未有太多大刀阔斧的大动

  • 汉初采用黄老思想来恢复国力,董仲舒为何还要提出“大一统”?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董仲舒,汉初

    这里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指的是“大一统”的政治理论,至于提出“大一统”的原因当属多方面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汉朝初期采用黄老道家思想,而这一思想到了国力相对强盛的汉武帝时期,便不那么受用了,需要新的思想来巩固汉武帝的政权。其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存在一些比较棘手

  • 司马懿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他用哪些计谋夺取曹魏江山?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司马懿,曹魏

    三国时期有几个人比较牛掰,分别是诸葛亮、司马懿、姜维、郭嘉、庞统等人,这些人都是难得的谋士,往往能起到左右战局的作用,他们的计谋一出,往往攻必克,伐必取,所以这些人成为三国时期最热门的人物,今天趣历史就来谈谈司马懿的故事,那么司马懿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呢?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人人都在等待机会,有的人率先

  • 古代皇帝在选择妃子的时候 除了长相外,还需要什么条件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古代皇帝究竟是如何选妃?其实除了长相身高,还有个苛刻要求,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引言:花似醺容上玉肌,方论时事却嫔妃相信很多历史迷朋友,都非常羡慕皇帝的日子,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者们一般身居高位,享受天下最好的东西,衣食住行都是上等的,甚至就连

  • 诸葛亮堪称蜀汉的股肱之臣,为何在文臣中仅排第三位?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诸葛亮,蜀汉

    东汉建安十九年,刘备占领益州,实现了当年诸葛亮“跨有荆益”的战略规划。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又夺取了汉中,于是他自称汉中王。应该说在此期间,诸葛亮在群臣之中的功绩最大,堪称是股肱之臣。可是在刘备称帝前,诸葛亮在文臣之中,仅排在第三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