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为何西汉的飞将军李广,一直都是后世调侃的对象?

为何西汉的飞将军李广,一直都是后世调侃的对象?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017 更新时间:2023/12/10 8:20:10

飞将军李广,一直都是后世调侃的对象。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待遇配不上他的名气。作为飞将军他太有名了,但是始终没能封侯,留下了李广难封的遗憾。那么他为何不能封侯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广那可是三朝老臣,先后在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代帝王手下工作。尤其是在汉景帝时期,是李广最辉煌的时候。

汉文帝做皇帝的时候,李广年轻气盛,曾经击败过匈奴大军,被任命为汉中郎。因为善于骑射,所以常常跟随汉文帝出去打猎,射杀猎物甚多。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尝从行,有所旻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

汉文帝有时候假惺惺地跟李广说,如果李广生在刘邦那个时候,肯定可以封个万户侯。话都说了,你倒是封一个啊,可惜没封。

不过我们会发现,汉景帝时期,并没有大规模对匈奴作战的记录,就算是有战争,那也是小规模的摩擦,没办法建立盖世功勋,也就没有封侯的机会。

汉景帝当政期间,最大的一场战火,那就是吴楚七国之乱。这是一场大汉王朝内部的纷争,作为大汉天子,汉景帝甚至亲自出征平叛。

在这场战争中,李广有没有立下什么大功呢?很可惜并没有,在这场内乱之中,李广只负责守城,没有正儿八经的进攻,所以失去了封侯的机会。

到了汉武帝上台以后,跟匈奴的战争那可就多了去了,那么李广又会在这些战争中做出怎样的表现呢?

很让人伤心的是,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战争有李广参与的,至少有五次。其中三次李广都没遇到对手,还有两次却以失败而告终。这种成绩让汉武帝怎么给他封侯呢?

在《史记》里面,太史公曾经给李广做出过一定的评价,那就是广讷口少言。这是啥意思呢?就是说李广只知道拼命干活,却不知道邀功请赏。

这在职场是非常要命的事情,因为你做的工作成绩,领导如果看不到的话,那真的等于是白做。认真工作是必须的,但是认真工作之余,必须要让这份工作给自己增光添彩。而李广根本不懂这些道理。

早在汉文帝时期,李广就多次射杀了匈奴人,汉景帝时期,李广又帮助周亚夫击败了吴楚叛军。可谓是战功赫赫,可是李广不懂得给自己邀功。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於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史记》

因为不善于言辞,所以即使立下了大功,那也只会被按照平常功劳报上去。既然是很普通的功劳,那自然是得不到封侯的待遇了。

为此李广在这一点上的确是吃了大亏。他在汉景帝时期已经是名将了,可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却依旧混不好。

错误一:在汉景帝时期,李广曾经私下接受梁王的将军印。

当时在平定吴楚之乱,昌邑之战中战功显著的李广,一眼就被梁王刘武给看中了。刘武是窦太后的小儿子,汉景帝的亲弟弟。汉景帝立储的人选中,就有刘武的名字,而且窦太后急切地想要让小儿子继承皇位,这样她两个儿子就都是皇帝了。

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於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史记》

可是汉景帝有很多儿子,他当然是不愿意的。刘武这个时候为了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刻意在拉拢不少将领,其中就包括李广。

梁王刘武在李广获胜以后,私底下给了李广将军印。意思很明白,将来如果他做了皇帝,李广可就是有辅助之功的大功臣了。

李广这个时候犯了糊涂,居然接受了梁王刘武的将军印,汉景帝知道这件事以后,压根就没有给李广任何封赏,不杀了他就算是好事了。

在他做陇西太守的时候,羌族人发动叛乱。李广在镇压的过程中,采取诱骗的方式,使得有800多人投降,可是李广却在一天之内将这800多降卒都给杀了。杀降不祥,这话还是有道理的。

李广在雁门关外攻打匈奴人,可惜被匈奴人活捉了。因为他们想要策反李广,所以就没有杀了他。

结果李广为了逃脱,只能选择装死。等到匈奴人不注意的时候,李广跳上一匹快马就跑掉了。这次战争李广损失惨重,又被俘虏过,所以按照法令应该处斩。结果李广花了大价钱这才被废为庶人。

李广曾经在山中狩猎,天色晚了以后,他们便要回去。路过霸陵亭的时候,喝醉酒的霸陵尉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表示现任将军也不能夜间通过,何况是前任的李将军呢?

结果李广就记住了这个仇,等到韩将军被匈奴人击败以后,李广重新被任命为右北平太守。李广上任以后,要求霸陵尉跟他一起走,结果半路上李广就把霸陵尉给杀了。

这件事虽然不是大事,可是足以看得出,李广这个人其实没有顾全大局的眼光。所以他在战场上也只有小胜,没有大捷。

李广身上的臭毛病太多,而且他觉得封侯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为此汉武帝偏偏就是不给他侯爵。

其实一个侯爵对汉武帝来说,压根就不算什么。卫青的三个儿子什么功绩都没有,都能被封为列侯,何况战功赫赫的李广呢?

汉武帝就是看不上李广自以为是的样子,飞将军了不起啊?这家公司可是汉武帝开的,不如汉武帝的意,当然没办法封侯了。

标签: 历史西汉李广

更多文章

  • 永璇可是乾隆的第八子,他又是如何活到了道光年间?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永璇,乾隆

    爱新觉罗·永璇,乾隆帝第八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金佳氏在乾隆帝的妃嫔中是比较受宠的一个,一生中共为乾隆帝生育了四个儿子,分别是皇四子永珹履端亲王永珹,皇八子仪慎亲王永璇,皇九子(未命名幼殇),皇十一子成哲亲王永瑆。但金佳氏在乾隆二十年冬天病逝,时年仅四十二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历史上可是有着四大刺客,大家为何却只记住了荆轲?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荆轲,四大刺客

    大家好,今天历史网小编和大家聊一下古代的刺客,在中国的历史上,经常能够看到刺客,尤其是在影视作品里面,经常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刺客,而且在正史的记录里面,也确实有真实的刺客,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所谓的四大刺客的说法,其中就包括了荆轲。可是如果告诉大家中国古代四大刺客,其中三个人刺杀成功了,一个人刺杀失败

  • 刘备为何带着老百姓一起逃跑,丝毫不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刘备,百姓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起兵五十万,浩浩荡荡地南下荆襄,向病重之中的刘表发动了进攻。刘表一生与世无争,在三国的群雄中更是有名的“老好人”。其实,曹操如此兴师动众地南下,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对付刘表。当时,刘表已经六十多岁了,况且已经病入膏肓,根本不会对他构成任何威胁。曹操此举,主要是为了占据荆州,

  • 李孝恭的功劳这么大,李渊如何放下了猜忌的念头?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李孝恭,李渊

    在李世民的带领之下,开创了唐朝的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不过贞观之治下的盛世王朝并不只是李世民一人的功劳,他在登基之前便一直广交朋友,重用人才,再加上他为人宽厚,性格也豪爽,所以,很多能人志士都愿意为他效劳,所以说,没有这些人才的帮助,他是无法创造这样一个盛世的!而今天趣历史讲述的就是为李世民夺取天

  • 如果关羽、张飞等名将还在世,蜀汉的情势会是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蜀汉,关羽

    自古以来三国时代就是中华地区最为人所知的一段辉煌岁月,无论是前期的英雄斗智斗勇,到后期的三国鼎立,每一段都是扣人心弦的英雄史诗,其中最令人憧憬敬佩的莫过于罗贯中笔下的蜀汉,也是最为悲剧性的,而他败亡的原因,最能信服的就是人才的凋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西元214年庞统中伏西

  • 在李世民登基之后,秦琼为何就开始称病不上朝了?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秦琼,李世民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的历史中涌现出了众多的封建王朝,也出现了许多的皇帝,在众多的封建王朝当中,唐朝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尤其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开创了“贞观之治”,开创了盛世,当时的唐朝是所有人都无可匹敌的。隋末时期由于皇帝的残酷统治,导致百姓们民不聊生,所

  • 李广经历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为何却始终不得封侯?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李广,封侯

    话说“初唐四杰”的王勃,当年在滕王阁以一篇《滕王阁序》闻名天下,而其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更是成为经典,时常被后人用来感叹自己“人生易老,有志难伸”的苦闷。而“李广难封”这个典故,则是出自于汉朝名将李广的亲生经历。同是汉武帝麾下将领,身为晚辈的卫青第一次出征就封侯,而随卫青的年轻将军也都一个一个封

  • 诸葛亮为何只能选择辅佐刘备?只因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诸葛亮,刘备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历来为人所称道,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但是,因蜀汉的实力太过弱小,诸葛亮最终累死在五丈原,没能一统中原,让人扼腕长叹!很多人都做过这样一个假设:如果诸葛亮选择辅佐曹操,而不是刘备,他能不能帮曹操完成统一大业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

  • 崇祯有着很多优点,但他犯了哪三个错误葬送大明江山?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崇祯,错误

    崇祯是一个很勤奋的皇帝,他每天忙于国事,甚至彻夜不眠的处理公文。崇祯是一个很节俭的皇帝,他虽然贵为天子,生活水平却跟普通老百姓差不多,穿的衣服上甚至有补丁。同时,崇祯还是一个很有气节的皇帝,他在江山倾颓之际,没有选择衣冠南渡,而是以身殉国,恪守了明朝“天子守国门”的祖训。虽说崇祯有这么多优点,但在小

  • 如果皇位顺利传给长子扶苏,秦朝还会这么早就灭亡吗?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扶苏,秦朝

    秦帝国只存在14年便灭亡了,人们将秦国的灭亡归结为横征暴敛,大兴土木,不恤民力,所谓“天下苦秦久矣”,似乎秦帝国在当时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你要知道秦始皇有生之年并没有爆发大的起义,而秦始皇死后的第二年便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不到三年秦国便灭亡了。我们现在假设,秦始皇将皇位顺利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