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赵高和吕不韦都曾盛极一时,吕不韦为何没能杀了秦始皇?

赵高和吕不韦都曾盛极一时,吕不韦为何没能杀了秦始皇?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696 更新时间:2024/2/3 3:03:26

历史上的权臣,除了少数能够忠心对待皇帝的,大部分人都心怀不轨,哪怕他们一开始也都是想要从一而终,但是随着对权力的痴迷,便越发深陷权力的泥淖中不可自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样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只要握住手中的兵权和人脉,哪怕点检做天子也并非不可能。

在秦朝位高权重的大臣中,赵高吕不韦都曾盛极一时,一个扶持秦始皇上位,而另一个扶持了胡亥上位。他们俩人在皇帝心中都有着非同小可的地位,但两个人的行动却有着天壤之别。

同为权臣的吕不韦,为何没能杀了秦始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吕不韦的三寸不烂之舌可谓是名扬天下,而他作为权臣,有着根本不输给赵高的谋略之心,作为历史上最成功的商人,吕不韦有着远超常人的敏锐,但是他却没有在权位极盛的时候选择改朝换代,杀掉秦始皇。

这是因为他忠心么?并不是,吕不韦精于算计,在为人处世上,他在坚信的事情上可以孤注一掷,对于毫无胜算的事情上他根本不会多留,而夺下皇位就是毫无胜算的事情。

在成为秦朝之前,秦国就已经凭借商鞅变法而开始快速发展了。吕不韦虽然家财万贯官拜丞相,但是依然改变不了他是商人的属性。商人地位低下,而吕不韦也因此会造人嫌弃,所以他知道自己能够拥有高官俸禄,都是因为自己一掷千金资助了一个秦国质子嬴异人,只有皇帝才是能保证他手握大权的人。

吕不韦广纳贤才、编撰出书,这些都是为了能够维系自己丞相的身份,人们心中的偏见是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纵然他得始皇帝一句“仲父”,他也依然不是贵族。

吕不韦其实是一个心怀大志的人,他敢于担当,敢于投注,敢于在扶持嬴异人这件事上坚定不移。在他还是个商人的时候,心就远不止如此狭隘了,他对父亲说,只有帮助建国立君,才是他能名垂青史的办法。

而始皇帝嬴政横扫六国,他的豪迈和胸怀不是吕不韦可以相比的,吕不韦是奇人能言善辩,但是他更多的是一个想要投机取巧的商人,所以他没有办法成为一个真正的皇帝,他的聪明术业有专攻,而他本人更是有如此自觉。

吕不韦在高度中央集权的秦朝想要取缔嬴政,根本没有可能,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要去杀了嬴政。况且,在世家贵族面前,吕不韦并没有地位可言。

吕不韦想要自己成为历史上可以千古留名的人,所以他只需要将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让自己能将嬴异人、嬴政推上皇位就可,吕不韦在投资嬴异人之后颇有成效,但他也知道嬴政的野心和计谋比起异人更胜一筹,吕不韦想要的是靠山,而嬴政并不是自己的靠山。

在异人去世后,吕不韦大权独揽的情况下他依然能够保持清醒,观察局势,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吕不韦实至名归。他知道嬴政的野心和城府非同寻常,所以他十分谨慎,这一点正是商人的直觉,然而嬴政日益强大,在没有了嬴异人的支持,吕不韦很快就“饮鸠而亡”了。

秦朝的时候最强的权臣,就是这臭名昭著的赵高。从一个宦官成为新帝身边最强的幕僚,赵高深谋远虑,这一手算盘算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是如果说他不想要这个皇位是不可能的,他选择支持胡亥即位,就是他掌实权的第一步。

秦始皇做的最错的选择,就是将赵高安排到了胡亥的身边。胡亥年幼的时候赵高就已经侍奉在他身边了,所以赵高非常的信任胡亥。作为皇子的內侍,赵高很快就会成为朝廷上想要结党营私的一大选择。所以最后赵高甚至不需要如何解释,他就能将胡亥推上皇位,从而将胡亥变成自己的傀儡。

在始皇帝去世的时候,他和李斯二人都陪在始皇帝身边。原本李斯十分坚定,但是善于玩弄心术的赵高用花言巧语磨化了李斯的磐石,让李斯跟着他一起篡改了遗诏。

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的扶苏公子,惨在他太过于直板。赵高拟了一份假圣旨勒令扶苏自尽。扶苏虽然疑惑,但是悲痛之下对圣旨丝毫没有怀疑之心,便自尽了。

而赵高很快就开始他的清扫了,他首先要除去曾经跟随扶苏的蒙氏兄弟。但是蒙氏兄弟位高权重,并不是光凭刀剑可以杀死的。于是赵高利用自己在胡亥心中的地位,慢慢蛊惑胡亥下令杀了他们。

虽然李斯在篡改遗旨之后相当于加入了赵高的党派,但是同为高官,赵高绝不会允许李斯继续存在,李斯本人在朝中根深蒂固,是手握实权之人,赵高对于杀他也颇费心思。

皇帝昏庸,赵高就时常安排李斯谏言,在皇帝声色犬马的时候让李斯去打扰,这一来二去的,胡亥就烦了李斯。赵高在此时又推波助澜,说李斯的儿子和陈胜勾结,李斯已有谋逆之心,胡亥哪管那么多,就将他关入狱中。一离开了自己的地盘,李斯很快就死在了赵高的阴谋中。

朝中的人几乎被换了殆尽,只有愿意跟随赵高的人才可留一条性命。事已至此,对于赵高来说,坐上这个皇位再没有任何的阻拦,所以他想要杀死胡亥实在是易如反掌,他诡计多端,善于筹谋,一步步将秦朝变成自己的囊中之物。

历史上宦官掌权的事情不在少数,但是丞相能够顺利夺位少之又少。丞相本就在皇帝眼前,是中书省分权的存在。皇帝心中不可毫无忌惮。吕不韦没有想要取缔皇帝的想法,而赵高从一开始就是奔着权倾天下而开始筹划。

所以他们两个人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商人而一个是谋臣。他们扶持皇帝的本意就完全不同,而秦始皇嬴政的深不可测和胡亥的糊涂至极,让两个人的立场有着完全不可交互的可能,所以赵高能够轻而易举杀掉胡亥,而吕不韦却只能退落。

标签: 历史赵高吕不韦

更多文章

  • 为何说哭是蜀汉独有的文化?是因蜀汉皇帝刘备带头吗?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刘备,哭

    在《三国演义》里面刘备确实很爱哭,在不同场合都哭过,我们可以说刘备是个非常感性的人,但是刘备真的只是爱哭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说真的,蜀汉君臣都是性情中人,不仅刘备,包括诸葛亮,五虎将都曾在不同公开场合哭过。张飞得知二哥关羽被东吴所害后,哭的稀里哗啦的,完全颠覆我们对张飞

  • 为何西汉的飞将军李广,一直都是后世调侃的对象?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西汉,李广

    飞将军李广,一直都是后世调侃的对象。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待遇配不上他的名气。作为飞将军他太有名了,但是始终没能封侯,留下了李广难封的遗憾。那么他为何不能封侯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广那可是三朝老臣,先后在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代帝王手下工作。尤其是在汉景帝时期,是李广最辉

  • 永璇可是乾隆的第八子,他又是如何活到了道光年间?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永璇,乾隆

    爱新觉罗·永璇,乾隆帝第八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金佳氏在乾隆帝的妃嫔中是比较受宠的一个,一生中共为乾隆帝生育了四个儿子,分别是皇四子永珹履端亲王永珹,皇八子仪慎亲王永璇,皇九子(未命名幼殇),皇十一子成哲亲王永瑆。但金佳氏在乾隆二十年冬天病逝,时年仅四十二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历史上可是有着四大刺客,大家为何却只记住了荆轲?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荆轲,四大刺客

    大家好,今天历史网小编和大家聊一下古代的刺客,在中国的历史上,经常能够看到刺客,尤其是在影视作品里面,经常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刺客,而且在正史的记录里面,也确实有真实的刺客,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所谓的四大刺客的说法,其中就包括了荆轲。可是如果告诉大家中国古代四大刺客,其中三个人刺杀成功了,一个人刺杀失败

  • 刘备为何带着老百姓一起逃跑,丝毫不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刘备,百姓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起兵五十万,浩浩荡荡地南下荆襄,向病重之中的刘表发动了进攻。刘表一生与世无争,在三国的群雄中更是有名的“老好人”。其实,曹操如此兴师动众地南下,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对付刘表。当时,刘表已经六十多岁了,况且已经病入膏肓,根本不会对他构成任何威胁。曹操此举,主要是为了占据荆州,

  • 李孝恭的功劳这么大,李渊如何放下了猜忌的念头?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李孝恭,李渊

    在李世民的带领之下,开创了唐朝的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不过贞观之治下的盛世王朝并不只是李世民一人的功劳,他在登基之前便一直广交朋友,重用人才,再加上他为人宽厚,性格也豪爽,所以,很多能人志士都愿意为他效劳,所以说,没有这些人才的帮助,他是无法创造这样一个盛世的!而今天趣历史讲述的就是为李世民夺取天

  • 如果关羽、张飞等名将还在世,蜀汉的情势会是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蜀汉,关羽

    自古以来三国时代就是中华地区最为人所知的一段辉煌岁月,无论是前期的英雄斗智斗勇,到后期的三国鼎立,每一段都是扣人心弦的英雄史诗,其中最令人憧憬敬佩的莫过于罗贯中笔下的蜀汉,也是最为悲剧性的,而他败亡的原因,最能信服的就是人才的凋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西元214年庞统中伏西

  • 在李世民登基之后,秦琼为何就开始称病不上朝了?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秦琼,李世民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的历史中涌现出了众多的封建王朝,也出现了许多的皇帝,在众多的封建王朝当中,唐朝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尤其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开创了“贞观之治”,开创了盛世,当时的唐朝是所有人都无可匹敌的。隋末时期由于皇帝的残酷统治,导致百姓们民不聊生,所

  • 李广经历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为何却始终不得封侯?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李广,封侯

    话说“初唐四杰”的王勃,当年在滕王阁以一篇《滕王阁序》闻名天下,而其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更是成为经典,时常被后人用来感叹自己“人生易老,有志难伸”的苦闷。而“李广难封”这个典故,则是出自于汉朝名将李广的亲生经历。同是汉武帝麾下将领,身为晚辈的卫青第一次出征就封侯,而随卫青的年轻将军也都一个一个封

  • 诸葛亮为何只能选择辅佐刘备?只因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诸葛亮,刘备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历来为人所称道,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但是,因蜀汉的实力太过弱小,诸葛亮最终累死在五丈原,没能一统中原,让人扼腕长叹!很多人都做过这样一个假设:如果诸葛亮选择辅佐曹操,而不是刘备,他能不能帮曹操完成统一大业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