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赵国接手上党郡明显是引火上身,但事实果真是如此吗?

赵国接手上党郡明显是引火上身,但事实果真是如此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792 更新时间:2024/3/4 16:16:54

东周末年的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数十万乃至近百万规模战争的纷争之世,在那个出兵十万都是小当量战争的年代里,我们印象最深的大战当属秦赵长平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顶级对决中,秦赵两国先后投入了近百万军队(还不包括外围预备力量),战争规模之大可以说是史无前例。这场战争最终以秦国坑杀赵“四十万降卒”而告终,彻底摧毁了赵国自武灵时代积攒下来的资本,也最终奠定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大势。

时至今日,很多人都吐槽道赵国接下上党郡这个烫手山芋明显是引火上身,乃是不智之举。事实果真如此么?

古代的上党地区就是清代山西省下辖的辽州、沁州二州加潞安府、泽州府两府,也就是今天的晋中市东南部的榆社、左权一带和长治、晋城两市,它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处于整个山西省的东南地区,西面隔太岳山与王屋山与汾河谷地相望,东越太行可进入华北平原,南穿王屋山则直抵黄河岸边,可以说是一个相对闭塞,但战略地位异重要的区域。狄子奇《国策地名考》曰“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可见上党地形的高峻与险要。

需要纠正的一个误区是,当时韩国的上党郡并不是后来秦国上党郡一十七县的规模。韩赵魏三国在瓜分晋国的过程中其实都根据自己的地理优势从整个大上党地区分得了一杯羹。

其中占据了今天河南中西部的韩国就依靠太行八陉中的轵关陉(河南省沁源县)、太行陉(河南省沁阳是),北控制了上党高原西部的沁水流域(太岳山与中条山一带),而魏国则依靠晋城南边的白陉(陵川县)向北控制了高原东南的晋城盆地,赵国也依靠邯郸西部的滏口陉向西控制了高原东北的长治盆地。可以说,秦赵大战之前的上党郡是韩赵魏三个中原势力在晋东南的战略延伸区域。

战国初年,魏国以中原小霸的身份称雄中央。但是在西部秦国和东方齐国的双重压力下马上疲软。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军事勃兴,在公元前4世纪的数次河西之战中将魏国撵出山西,并一路向东占领汾河下游的河东一带,正式与韩赵魏三国控制的上党郡接壤。此时,秦国想要进一步向东占据整个山西,从而形成从太行山俯视华北平原的战略优势,就必须将整个上党收入囊中。所以,秦国人对于上党的需求本质上是其扩张战略的必要前提。

所以,以赵王为首的高层并非如史家演绎的那般只是简单地贪图土地,而是真正看到了秦国占领韩国上党地区的只是整个棋局的第一步。如果不想在秦人棋势连环之后被动反应,那么只能先声夺人。当韩国控制上党郡时,还可以成为秦赵两个军事强国的缓冲地带而存在,一旦这个缓冲地带面临被秦国夺取的危机,那么赵国就不能不动。

提及,韩国的上党郡位于西部的太岳山与中条山一带,是上党高原的西部屏障,可以有效的遏制来自西方秦军的攻击势头。而赵国的上党郡则是处在这块屏障以东的盆地区域,虽然经济条件较好,但是缺乏可以扼守的关隘。

当秦国占领了南方的太行陉之后,韩国本土与沁水流域的联系就被彻底阻断,上党郡便朝不保夕。秦军兵锋居高临下,可以瞬间摧毁位于长治盆地的赵国上党郡,而一旦整个上党全部为秦国所有。那么占据高度优势的秦军就可以从太行山中沿着滏口陉鱼贯而出,直接威胁赵国都城邯郸。

因此,赵国必须尽快夺取韩国上党郡,并且尽可能利用当地的山脉构筑完整的地形防线,这次是抵御秦国的明智之举。

标签: 历史赵国上党郡

更多文章

  • 曹叡在位14年后,为何要将皇位传给来历不明的曹芳?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曹叡,曹芳

    曹操虽然活了66岁,可他的继承人曹丕、曹叡两父子却并不长寿,一个活了40岁,一个却只活到36岁。曹丕在位仅7年,就不得不忙着寻找皇位的继承人,最后选择了自己并不是很喜欢的曹叡,而曹叡虽然在位14年,最后却只能将皇位传给来历不明的养子曹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叡在位14年,

  • 既然宋朝的经济这么发达,为何不将其转化为军事优势?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宋朝,经济

    一提到两宋,大家基本上都持两极分化的态度。要么夸两宋的社会经济发达,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繁荣王朝,要么就是吐槽两宋的军事羸弱,被周边游牧民族欺负的只能靠割地赔款换取太平。那么,两宋为何不能把经济实力转化为军事优势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翻阅宋朝的历史,从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

  • 司马师与司马昭为何没有兵戈相向?只因忙于处理内忧外患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司马师,司马昭

    三国历史中,兄弟内斗屡见不鲜。比如最早的袁绍家族,顶着四世三公的名头,却也免不了手足之间的兵戈相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先是袁绍和袁术这两个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之间,因为嫡庶之别而互相看不惯,明明是一家人,却势如水火。要知道,当时的袁绍和袁术两兄弟个个都是一流军阀,实力强横。如

  • 六国为何不效仿商鞅变法,也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六国,商鞅变法

    如果评选对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商鞅变法当稳居榜首。商鞅变法使得秦国逐渐强大,并在以后雄踞天下统一全国。商鞅变法改变了中国历史,后来的历代王朝都在延续这次变法的主要精神,形成“百代皆行秦政法”的局面。不过,后人有一个疑问,商鞅变法如此成功,其他六国为何不效仿秦国,也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呢?下面小

  • 在汉武帝晚年时期,巫蛊之祸是怎么牵扯到太子刘据的?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汉武帝,刘据

    西汉武帝时期,一场巫蛊之祸让汉武帝失去了太子刘据,以及皇后卫子夫,还让自己有了不可磨灭的污点。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汉武帝晚年时期的巫蛊之祸是怎么牵扯到太子刘据的?所谓的巫蛊就是在木偶人身上施法,借此诅咒想要除去的人。这在今天看来,是非常可笑的一件事,但在古代,却是非常让人害怕的,尤其是对皇帝而言

  • 为何说招安是大部分人的意愿,宋江不过是个代表而已?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宋江,招安

    宋江,《水浒传》中水泊梁山的带头大哥,带领着兄弟们把梁山一步步发展壮大,可最后却选择了招安,结果兄弟们是死的死,散的散,惹得各位看官一肚子怨气,说他就是个伪君子,真小人啥的,难堪大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北宋是咋灭亡的?是被内部的叛乱势力或是起义军所灭吗?并不是,虽说当时奸

  • 如果夏侯渊不分兵去救张郃,夏侯渊最终还会战死吗?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夏侯渊,张郃

    夏侯渊是曹魏名将,是曹操非常喜欢的宗族大将之一,一直负责曹操的西部军事战线,夏侯渊率军横扫羌氐,虎步关右,一举平定了宋健三十多年的叛乱,连曹操都自叹不如,这充分肯定了夏侯渊的军事才能。然而,一代名将,戎马一生,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最后却在阴沟里翻船了。众所周知,在定军山之战中,夏侯渊因为轻敌,被刘

  • 晁盖是梁山第二代首领,他为何对宋江却是抵触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晁盖,宋江

    在《水浒传》中,晁盖是梁山第二代首领,他是一位非常讲义气的大哥,还将梁山的大堂命名为“聚义堂”。但是随着宋江的到来,晁盖越来越觉得有压力了,他的压力并不说丢失自己的位置,而是担心宋江会带偏了梁上众多兄弟们,因为他早看出宋江有招安的计划,而这个想法,晁盖是抵触的,是不会同意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奉天之难到底是如何爆发的?唐德宗出现了哪些失误?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奉天之难,唐德宗

    唐德宗在位期间发动了削藩战争,但过程并不顺利,接连导致四镇之乱和泾原兵变。唐德宗只能被迫逃出奉天,好在李泌、李晟等大臣平定叛乱,这才解决一场危机。不过对于当时的唐朝来说,奉天之难的爆发无疑是让整个国家再度陷入衰败。后来唐德宗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也并没有做出太有效的改观。奉天之难到底是如何爆发的?唐德

  • 马嵬驿兵变不是偶然爆发的,与禁军大将陈玄礼有何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马嵬驿兵变,陈玄礼

    "马嵬驿兵变"指的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叛军攻破潼关,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文武百官逃至马嵬驿时,随行的将士发生哗变,最终杀死了宰相杨国忠,逼迫唐玄宗赐死杨贵妃的一次军事政变。这次兵变的结果是玄宗赴四川避难,太子李亨向北收拾残局。不久后李亨自立为帝,尊玄宗为太上皇,唐玄宗从此失去了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