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如果夏侯渊不分兵去救张郃,夏侯渊最终还会战死吗?

如果夏侯渊不分兵去救张郃,夏侯渊最终还会战死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028 更新时间:2024/2/2 23:34:07

夏侯渊是曹魏名将,是曹操非常喜欢的宗族大将之一,一直负责曹操的西部军事战线,夏侯渊率军横扫羌氐,虎步关右,一举平定了宋健三十多年的叛乱,连曹操都自叹不如,这充分肯定了夏侯渊的军事才能。然而,一代名将,戎马一生,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最后却在阴沟里翻船了。

众所周知,在定军山之战中,夏侯渊因为轻敌,被刘备大将黄忠击斩,战死沙场,那么,关于夏侯渊之死,通常的说法是,当时,夏侯渊分兵去救援张郃,导致兵力分散,被黄忠趁机凭高视下,偷袭杀死。

试想,如果夏侯渊不分兵去救张郃,集中兵力对阵刘备,夏侯渊还会战死吗?死的会是张郃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夏侯渊战死,史书大致有四处记载,这四处记载,都是怎么说的呢?能说清楚夏侯渊的死因吗?

在夏侯渊的本传中记载,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刘备在定军山,趁夜烧毁夏侯渊军的鹿角,夏侯渊派张郃去保护东围,自己亲率轻兵去保护南围,刘备向张郃挑战,张郃作战失利了,于是,夏侯渊分兵一半去救张郃,而夏侯渊则被刘备军偷袭,夏侯渊战死沙场。

《三国志

夏侯渊传》记载:二十四年正月,备夜烧围鹿角。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

再看张郃传中的记载,当时,刘备军驻扎在阳平,张郃驻扎在广石,刘备率精兵一万多人,分为十部,趁夜色猛攻张郃,张郃亲自率军拼死力战,刘备不能攻克张郃军。随后,刘备军在走马谷放火烧围,夏侯渊带兵去救火,半路上和刘备军遭遇,一番短兵相接激战后,夏侯渊阵亡。

《三国志

张郃传》记载:刘备屯阳平,郃屯广石。备以精卒万馀,分为十部,夜急攻郃。郃率亲兵搏战,备不能克。其后备於走马谷烧都围,渊救火,从他道与备相遇,交战,短兵接刃。渊遂没,郃还阳平。

接着看黄忠传的记载,夏侯渊的军队都是精兵,黄忠在定军山,步步为营,步步紧逼,激励士卒,靠着强大的气势,一战斩杀夏侯渊。

《三国志 黄忠传》记载:建安二十四年,於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

最后看法正传的记载,刘备军和夏侯渊军在定军山对战,夏侯渊带兵来抢地势,法正看到时机已到,对黄忠说可以出击了,刘备命令黄忠在高处发起冲锋,黄忠随即击破夏侯渊军。

《三国志

法正传》记载:二十四年,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

这四处记载,虽然有些不同,但是,大意都说明了夏侯渊轻敌了。本来,夏侯渊的军队也是精兵,对阵刘备的精兵,有硬碰硬的本钱,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夏侯渊有希望赢的,结果,张郃军失利,夏侯渊分兵一半去救张郃,导致兵力分散,夏侯渊再轻兵去救火,被黄忠抓住机会,突然一击,夏侯渊措手不及,就此战死。

刘备有精兵一万多人,这里面可能包含黄忠的部队,精兵的战斗力自然非常强,而夏侯渊也是精兵,虽然兵力也许没有刘备多,但也是久经沙场的野战军,很能打,而夏侯渊错就错在,把精兵分开了,一记重拳变成了两个巴掌,结果,力量不集中,不能给敌人致命一击,导致自己战死。

如果夏侯渊集中自己的精兵,不去救张郃,打出一记重拳,也许刘备军也会受到重创,就此不振,俗话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刘备军会付出代价的,就算夏侯渊军达不到好的效果,至少也有能力自保,但是,夏侯渊分兵之后,兵力分散,打出的力量就是挠痒痒了,力量不够,无法击垮敌人,也难以自保。

可以说,这一战,一方面,是张郃作战不利,拖了夏侯渊的后腿,夏侯渊不去救张郃,张郃也许就完蛋了,因为,张郃的军队比不上夏侯渊的精兵;另一方面,夏侯渊没有看清当时的形势,判断失误,最终,造成了自己战死沙场的悲剧。一代名将,就此陨落,惜哉!

标签: 历史夏侯渊张郃

更多文章

  • 晁盖是梁山第二代首领,他为何对宋江却是抵触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晁盖,宋江

    在《水浒传》中,晁盖是梁山第二代首领,他是一位非常讲义气的大哥,还将梁山的大堂命名为“聚义堂”。但是随着宋江的到来,晁盖越来越觉得有压力了,他的压力并不说丢失自己的位置,而是担心宋江会带偏了梁上众多兄弟们,因为他早看出宋江有招安的计划,而这个想法,晁盖是抵触的,是不会同意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奉天之难到底是如何爆发的?唐德宗出现了哪些失误?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奉天之难,唐德宗

    唐德宗在位期间发动了削藩战争,但过程并不顺利,接连导致四镇之乱和泾原兵变。唐德宗只能被迫逃出奉天,好在李泌、李晟等大臣平定叛乱,这才解决一场危机。不过对于当时的唐朝来说,奉天之难的爆发无疑是让整个国家再度陷入衰败。后来唐德宗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也并没有做出太有效的改观。奉天之难到底是如何爆发的?唐德

  • 马嵬驿兵变不是偶然爆发的,与禁军大将陈玄礼有何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马嵬驿兵变,陈玄礼

    "马嵬驿兵变"指的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叛军攻破潼关,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文武百官逃至马嵬驿时,随行的将士发生哗变,最终杀死了宰相杨国忠,逼迫唐玄宗赐死杨贵妃的一次军事政变。这次兵变的结果是玄宗赴四川避难,太子李亨向北收拾残局。不久后李亨自立为帝,尊玄宗为太上皇,唐玄宗从此失去了权力。

  • 如果赵国聚焦在长平之战的关键局部,它有胜出的可能吗?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赵国,长平之战

    赵括不见得是废物,而廉颇也不见得就是英雄,但长平之战,赵国只能被吊打,而且肯定会被打得很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赵国VS秦国,从整体局势到关键局部的力量对比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成为公认强国。此时之势,楚国最大、齐国最富、秦国最强。而能建统一之功的,要么楚、要么秦。除了秦

  • 一战成名的英雄有很多,可赵括的评价为何却是负面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赵括,评价

    战国时期,大大小小的战争连绵不断,涌现出了不少英雄豪杰,它让人们记住了那些出类拔萃的历史人物,同时也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战争经验。那个时候“一战成名”的人很容易成为英雄,可是今天趣历史要说的这个人,他确实也是因为一场战争出了名,可惜的是这个名气不仅断送了他的性命,他的战争经历还被演绎成了一个负面的历史

  • 张角谋划了黄巾起义十多年,为何不到一年就失败了?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张角,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是历史上有名的农民起义,与其他农民起义不太相同,这一场农民起义是以宗教形式组织的大规模民变,对东汉影响极大。这场起义张角谋划了十多年,好不容易聚众三十万余,为何不到一年就失败了?而且东汉为何在这一次民变之后再也无力回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的建立离不开豪强地主的

  • 吕蒙制定的白衣渡江,为何说是三国最精彩的奇袭战?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吕蒙,白衣渡江

    公元219年,夜色笼罩在寂静的湘江上,一艘艘商船缓缓开往江陵,沿途的士兵只是简单地检查了船上的人员,面对商家递上的过路钱,打着哈哈便给他们放行,一切似乎都在寂静与平和中度过。然而,谁又能想到,在短短几天之后,这里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三国历史上最精彩一场奇袭战——白衣渡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

  • 项羽在“鸿沟和议”时是什么实力?为何却败在了垓下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项羽,垓下之战

    作为楚汉争霸之战的终极之战,垓下之战的结果直接决定了天下的归属,最终项羽乌江自刎,刘邦登基称帝。那么,一向以正面作战见长的项羽,为何会在垓下之战中被韩信打的几乎全军覆没呢?事实上,在撤往垓下途中,项羽已经接连受挫,后路被断的他撤往垓下已经是强弩之末,再加上汉军的绝对优势兵力,他的战败已经不可避免。下

  • 曹丕绝不会学宋襄公讲仁义之战,那他为何不偷袭蜀汉?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曹丕,蜀汉

    三足鼎立、三国争霸,这就是一个博弈死局。所以,没啥别的出路,就得互相往死里掐。因此,只要有机会,曹丕绝不会学什么宋襄公,讲仁义之战。他之所以不偷袭蜀汉,是因为局面不允许、时机不成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夷陵之战前,曹军已经元气大伤这个看时间就可以了。公元217年到219

  • 十常侍之乱发生于东汉末年,但为何又叫它“何进之乱”?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十常侍之乱,东汉

    十常侍之乱是引爆东汉帝国的炸弹,是东汉帝国政治斗争的集中爆发点。不过说实话,“十常侍之乱”这个名称并不恰当,准确来说应该叫“何进之乱”,或者叫“袁绍之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何太后反对何进诛杀十常侍,就是内部矛盾复杂性的体现,不能简单看做是何太后个人的私利。实际上,包括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