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吕蒙制定的白衣渡江,为何说是三国最精彩的奇袭战?

吕蒙制定的白衣渡江,为何说是三国最精彩的奇袭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794 更新时间:2024/1/6 20:00:00

公元219年,夜色笼罩在寂静的湘江上,一艘艘商船缓缓开往江陵,沿途的士兵只是简单地检查了船上的人员,面对商家递上的过路钱,打着哈哈便给他们放行,一切似乎都在寂静与平和中度过。然而,谁又能想到,在短短几天之后,这里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三国历史上最精彩一场奇袭战——白衣渡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所谓“白衣”者,无甲胄也。在那个年代,白衣指那些四处奔波的商旅。当时,吴国的大都督吕蒙为了可以兵不血刃的夺取荆襄之地,将大量的士兵扮作商旅模样,混入了当时的江陵城,他们借着当时蜀国大将关羽北伐的契机,夺取了当时的夷陵、南郡等地。而当时的荆州三郡守将关羽正在围攻樊城与襄阳两地,一时间顾头不顾尾,只能匆匆赶回。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孙权集团与刘备集团第一次因为荆州这块沃土而争锋了。早在公元215年,鲁肃与吕蒙相互配合,夺取了长沙桂阳两郡,并兵临夷陵城。,这让当时的刘备大为震动,立即让关羽解荆州之围,这就有后世流传的“单刀赴会”。单刀赴会以后,双方达成协议各让一步,以湘江为界,而孙权集团也撤出了夷陵。

为什么荆州六郡会在孙刘两家手中如此辗转呢?

第一,当时的孙权与刘备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取益州这块帝王基业。原本,孙权的计划是在赤壁一战以后,借曹操的颓败之势拿下荆州,随后北上入主益州。但是在赤壁之战后期,刘备借孙权与曹仁之间互相牵制的机会,巧取了荆襄三郡。之后,孙权意欲与刘备共进两川,但是却遭到刘备地断然拒绝,孙权只好怏怏而归。不料想一年后,刘备竟然先他一步夺取益州,这让孙权大为恼火。可以说,赤壁之战以后,东吴出力最多,但是收获却远不及刘备,因此孙权一直对刘备抢占荆州一事耿耿于怀。

第二,荆州原本是刘表的属地,但是刘表没有进取之心,故步自封。而且偏爱后妻蔡氏,蔡氏是荆州本地蔡氏大族的大家闺秀,因此,在刘表死后,蔡氏与弟弟蔡瑁合谋,将荆州这块宝地献给了当时南征的曹操。这使得当时的荆州内乱严重,各郡守自立门户,特别是在曹操南征败归以后,荆州更成了无主之地。而荆州本地的士兵则毫无斗志,加上吴蜀联盟以后,三郡战事减少,特别是关羽北征襄阳以后,荆州三郡有一年多没有任何战事了。

而此时,东吴孙权新败,在濡须会战中,被张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孙权甚至差点命丧濡须口,张辽也因此威震逍遥津!同时,关羽单刀赴会以后,东吴刚刚得到了一些好处,因此大部分刘备集团的人都认为短时间东吴并不会对荆州再有想法。

然而,世事难料,也许是关羽北征的捷报让孙权实在辗转反侧。毕竟一旦北征成功,那么关羽下一个目标很有可能就是东吴,到时候原本三足鼎立的局面可能会变成二虎相争。

特别是当孙权接到曹操的书信,保举他做吴王,而关羽又不屑一顾地说出了那句“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因此,当关羽在水淹七军以后,擅取湘关的粮食以后,更是触碰到了孙权最敏感的神经。这一次是粮食,下一次会不会是土地呢?孙权实在不能忍受这种无力的局面,因此白衣渡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

但是,当时的东吴因为濡须会战,国力衰退,孙权光是在长江布防就已经捉襟见肘了,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去奇袭荆襄三郡,而且就算奇袭成功了,关羽的大军北征归来,到时候又有什么能力守得住呢?

这个时候,东吴大都督吕蒙的智慧,便展现得淋漓尽致了!

“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擒也。”

先以白衣为隐,刃甲为实,明面上因病归养,暗地里却横渡湘江,一入南郡,蜀兵闻风而降,吕蒙兵不血刃就夺取了三郡 。

“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羽人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吕蒙熟读兵书,对这个道理地运用信手拈来。他安抚关羽手下的家属,并将三郡管理得井井有条,甚至路不拾遗。这让匆匆赶回的关羽大军毫无斗志,关羽也被迫败走麦城。

其实这已经不是吕蒙第一次使用攻心术了,早在与鲁肃共取零陵的时候,吕蒙就借邓玄之手,让当时原本奋力抵抗的零陵太守郝普投降吴国。可以说在三国篇章中,吕蒙把控别人的心理不亚于曹操。

随后,关羽在麦城诈降孙权,但是被当时的吕范看出破绽,不得已突围,最后被潘璋在临沮截住。

至此,白衣渡江的前因后果就全部结束了。可以说,白衣渡江虽然让刘备的北伐计划落空,但是却让原本逐渐式微的东吴有了喘息的机会,可以说是逆风翻盘了。在夺取荆州三郡以后,东吴的版图从原本的三国之尾,超越了当时的蜀国,也让孙权有了下一步逐鹿中原的跳板。

然而天妒英才,吕蒙在白衣渡江不久后便病死,这也让孙权悲伤不已。

白衣渡江是三国历史上不亚于赤壁之战的一场大战,金戈铁马,对酒当歌,三国的历史上硝烟不断;智谋迭出,当思维与武力碰撞,当智慧与王术激荡,这才更加成就了三国的万分精彩。

标签: 历史吕蒙白衣渡江

更多文章

  • 项羽在“鸿沟和议”时是什么实力?为何却败在了垓下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项羽,垓下之战

    作为楚汉争霸之战的终极之战,垓下之战的结果直接决定了天下的归属,最终项羽乌江自刎,刘邦登基称帝。那么,一向以正面作战见长的项羽,为何会在垓下之战中被韩信打的几乎全军覆没呢?事实上,在撤往垓下途中,项羽已经接连受挫,后路被断的他撤往垓下已经是强弩之末,再加上汉军的绝对优势兵力,他的战败已经不可避免。下

  • 曹丕绝不会学宋襄公讲仁义之战,那他为何不偷袭蜀汉?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曹丕,蜀汉

    三足鼎立、三国争霸,这就是一个博弈死局。所以,没啥别的出路,就得互相往死里掐。因此,只要有机会,曹丕绝不会学什么宋襄公,讲仁义之战。他之所以不偷袭蜀汉,是因为局面不允许、时机不成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夷陵之战前,曹军已经元气大伤这个看时间就可以了。公元217年到219

  • 十常侍之乱发生于东汉末年,但为何又叫它“何进之乱”?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十常侍之乱,东汉

    十常侍之乱是引爆东汉帝国的炸弹,是东汉帝国政治斗争的集中爆发点。不过说实话,“十常侍之乱”这个名称并不恰当,准确来说应该叫“何进之乱”,或者叫“袁绍之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何太后反对何进诛杀十常侍,就是内部矛盾复杂性的体现,不能简单看做是何太后个人的私利。实际上,包括陈

  • 杨广第二次东征高句丽时,杨玄感发动叛乱为何却失败了?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杨玄感,杨广

    杨玄感的父亲是杨素,而杨素又是隋朝的最大功臣,所以杨玄感很是受隋朝两代皇帝的信任,而且杨广在东征高句丽时,还将后方的重任交给了杨玄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杨广第二次东征高句丽时,杨玄感发动叛乱为何却失败了?杨玄感在叛乱之初,就有李密来与他共商大事,当时还提出了三大对策。第一种是北上,直取燕赵之

  • 刘备能依托襄樊与荆州之地,最终灭了魏吴而统一三国?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刘备,魏吴

    我们都知道刘备集团失去荆州是十分惋惜的一件事,那么我们来推翻历史来设想一下。如果当时孙权没有偷袭荆州,关羽也打赢了襄樊之战,占领了这两个地方,那么刘备集团能否以襄樊为依托统一三国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这对刘备来说依然不容易,只能说形势对于刘备来说更加乐观,是利好消息。

  • 陈桥兵变为何如此顺利,而且还没有遇到来自朝廷的反抗?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陈桥兵变,朝廷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就夺取了后周政权,为何他如此顺利的就政变成功,而且还没有遇到来自朝廷的反抗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掌控兵权并不一定意味着可以政变成功,有很多没有掌控兵权的人也通过政变夺取了政权。如唐朝时期的“神龙政变”中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等人带

  • 在神龙政变中,逼迫武则天退位的五大功臣又是什么下场?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武则天,五大功臣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其能力可见一斑。虽然武则天做皇帝的大部分时间做得还不错,但是她把国家改为了“武周”,还把自己的儿子从皇位上赶下来的。这让李姓的家族子孙以及朝内还心向唐太宗的李姓天下的人非常不满。尤其是武则天对于接班人的考虑,不得不让他们警惕。因为武则天对自己的儿子似乎不太感冒,反而对

  • 历史上宋文帝刘义隆的军事举措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宋文帝,刘义隆

    历史上宋文帝刘义隆的军事举措有哪些?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军事上,刘义隆在其统治期间,继承刘裕北伐的政策,乘北魏与柔然交战之际征讨河南,史称“元嘉北伐”。宋文帝刘义隆为收复河南,先后于元嘉七年(430年)和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两度

  • 刘宇:汉宣帝刘询第四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

    刘宇,西汉时期宗室、藩王,汉宣帝刘询第四子,汉元帝刘奭异母弟,母公孙婕妤,西汉诸侯王,封东平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不遵法度甘露二年(前52年),刘宇封为东平王。汉元帝即位后,刘宇到封地就国,建都无盐(今山东东平县)。刘宇势力壮大,与奸猾来往,经常犯法,汉元

  • 历史上元嘉之治的文化成就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南北朝,元嘉之治

    历史上元嘉之治的文化成就有哪些?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元嘉十五年(438年),文帝征豫章处士雷次宗到建康,在鸡笼山开馆,聚徒教授。文帝几次亲到学馆,听次宗讲学。同时,何尚之立玄学,何承天立史学,谢元立文学,与雷次宗的儒学合称四学。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