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打仗会出现很多旗子 古人用那么多旗子做什么

古代打仗会出现很多旗子 古人用那么多旗子做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947 更新时间:2024/1/23 23:00:42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打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打仗时,为什么要举那么多的旗子?

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会看到:打仗的双方军队中会有很多士兵举着旗子,而且这些旗子可不像现在的国旗,都是些大将的姓氏等等。那么,古代打仗时为什么要举那么多的旗子呢?

1、传递将令。冷兵器时代传递信息的方式和能力非常有限,如何让士兵有效而准确的听从将令是个难题,用旗子、旗语来解决是个不错的想法。试想,古代的将领面对着千军万马,他如何指挥呢?靠吼,还是像某些西方电影中演的在阵前来个慷慨激昂的演讲。这些都不实用,就算你的声音再高又有多少人能够听到呢?而且如果士兵不见主帅很有可能溃散,如果用旗子,告诉士兵们跟着旗子走就可以解决种种问题了。

2、排兵布阵。旗子举得高,可以让更多人看到,有利于指挥、排兵布阵,毕竟古代又没有电话。

3、振奋士气。最起码的,士兵有归属感,有方向感,有被领导的目标感。试想在千军万马之中如果不知道跟着谁走,恐怕自个儿心里没底吧!看到旗子最起码心里有底,目标、方向明确,就剩下怎么砍敌人的问题了。北宋时期,辽国南侵,宰相寇准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当宋军看到皇帝的旗帜时,“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4、军队标志。旗子即军队,很多电视剧中会有“设疑兵、空城计”的桥段,难道古代的将领就那么笨,看到旗子就不敢走了。不是的,将领们担心的是旗子下面的士兵,如果旗子下面真的有兵,那就歇菜了。也正因如此,空城计这类的计谋才可以成功。比如韩信背水一战时,乘赵军倾巢而出,另调两千轻骑趁隙夺取赵军军营并在军营内插满汉旗。赵军想回营稍作歇息之余惊见本营插满汉军旗帜,以为汉军已经全部俘获赵国的国和将领们,大势已去,于是军队大乱,纷纷落荒潜逃一哄而散。

古代的旗子的意义和地位不像现代的国旗、军旗,所以古时候的旗子上面写着将领的大名,也并非是“不敬”,更不是招摇过市。

标签: 历史古代打仗

更多文章

  • 古代旗手没有武器还需要往前冲 古人为什么还要抢着去做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古代,旗手

    对古代旗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旗手没有武器,没有自保之力还奋勇当先,为何人人想做?古代的历史充满这传奇色彩,更能调动起人们的血性,在古代的时候,主动当兵的有两种人,一种是民族大义所驱使的,保家卫国马革裹尸还也不眨眼的民族英雄,另一种则是建功立业的热心人士。可以说正是

  • 古代武将拥有兵权就会威胁到皇权 皇帝是怎么解除武将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皇帝,武将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和武将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是如何解除武将兵权的?古代皇帝解除武将的方法很多,有和平的有血腥的。在历史上比较好的就是宋代解除将领的办法,和平的,并且这些将领基本都得到了良好的待遇。有句成语叫做“杯酒释兵权”,说的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

  • 古代虎符能够调动千军万马 皇帝为什么不担心被篡位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古代,虎符

    还不了解:古代虎符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一枚虎符,能调动千军万马,皇帝为何不担心将领叛变谋朝篡位?历史上有很多关键性的小物件,看着不起眼,威慑力却极大,有时能轻易改变历史进程。兵符,是古代调兵遣将的一个重要的凭证,“虎符”是兵符的一种,又称兵甲之符,是皇帝授予最高将

  • 古代将领打仗都会叫阵吗 会有什么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古代,打仗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人打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将领真的会单挑叫阵吗,古代打仗靠什么,叫阵会有何结果?大家基本上都了解古人两国对决时是这样的过程:双方将领单枪匹马出来叫阵喝骂。一方趾高气扬地持枪喝骂,一方悄无声息地一马冲出军阵,抬手一刀立把喝骂之将斩于马下,于是胜方挥刀大呼

  • 卫庄公:卫国第30任国君,为人荒唐在位仅三年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

    卫庄公卫蒯聩,音kuǎikuì,姬姓卫氏,卫灵公之子,卫出公的父亲,春秋时期卫国第三十任国君,前480年—前478年在位。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卫后庄公与卫国第十二任国君姬扬(即卫前庄公)的谥号相同,均为“庄公”。后世为了区别,故称之为“后庄公”。卫后庄公曾暗杀卫灵公

  • 历史上世家是什么时候消失的?为什么会消失?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曹操,三国

    历史上世家是什么时候消失的?为什么会消失?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曹魏代汉的过程中,所谓的汉臣基本都被和平演变,曹丕以汉献帝禅让的形式来取得政权,不仅没有搞政治清洗,还给给了自称秉持儒家价值观的世家大族们一个“下台阶”的机会。曹操杀杨修事件则

  • 卫成公:卫国第21任国君,继位后迁都于帝丘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

    卫成公卫郑,姬姓卫氏,卫文公之子,春秋时期卫国第21任国君,公元前634年—公元前633年、公元前631年—公元前600年在位。卫成公在位时,将卫国首都从楚丘(今河南滑县东)迁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卫成公,姬姓,卫氏,名郑,是卫文公之子

  • 历史上仰韶文化为什么会消失?详解其消失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仰韶文化,消失

    历史上仰韶文化为什么会消失?专家猜想最大原因可能还是因为天气,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河北古夷人与中原古苗人的彩陶文化,一直延续到5000年前,更准确的说,是4920年前左右(以西元2000年为基准前推,同后文)。在那之后,彩陶技术似乎突然失传,各大族群的陶器,一律变成了素纹陶

  • 卫文公:卫国第20任国君,他是如何收揽百姓民心的?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

    卫文公卫辟疆,姬姓卫氏,初名辟疆,后改名毁,卫宣公之孙,卫昭伯(昭伯顽)之子,卫戴公之弟,春秋时期卫国第二十任国君,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35年在位。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660年,卫戴公去世,卫文公继位。卫文公在位初期,减轻赋税,慎用刑罚,发展农耕;重视手工

  • 仰韶文化的学术地位有多高?破除“无石器时代”的谬论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仰韶文化,文化地位

    仰韶文化的学术地位有多高?可以说标志着中国史前考古学及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揭开了中国田野考古史的第一页,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仰韶村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影响和意义深远。第一次宣告了中国蕴藏着丰富的新时代文化遗存。证实了中国在阶级社会之前存在着较为发达的新石器时代,破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