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司马光为何会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

司马光为何会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337 更新时间:2023/12/13 18:07:22

西汉王朝的汉武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而且在他的统治期间,西汉的领土疆域扩大了将近一倍,完全不输于唐朝时期万国来朝的气势。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司马光为何会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

司马光曾在自己的《资治通鉴》中这样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他认为汉武帝的过失是不亚于秦始皇的,只是没有让西汉像秦朝那样最终走向灭亡而已。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汉武帝早年穷兵黩武,而晚年又昏庸无道。

为了保证自己的对外战争能够持续下去,汉武帝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就包括对普通百姓增加赋税,对商贾征收算缗、告缗等财产税,而且司马迁也在《史记·平准书》中有记载:“杨可告缗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杜周治之,狱少反者……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不仅如此,汉武帝还实行了诸如盐铁官营、推行均输等举措,他要让全国百姓都为自己的对外战争服务。因此,即使是较为富裕的商贾也都会伤筋动骨,何况那些本就贫穷的老百姓呢。

除此之外,晚年时期的汉武帝非常迷信方士的话,他认为世间是有长生不老的,所以在发生巫蛊之祸时,汉武帝不惜逼死太子刘据以及卫皇后,最后受到牵连的人数多达上万人左右。不过,最终促使汉武帝自省的是李广利在对外战争中选择了投降。李广利的投降对汉武帝的打击非常大,因为此时的西汉王朝已经经不起折腾了,国内不是叛乱丛生,就是国力凋敝。

最后,醒悟过来的汉武帝开始总结自己的过失,于是也就有了震惊后世的《轮台诏》,他在诏文中说:“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忧民也,今朕不忍闻。”

可有人却认为汉武帝颁布的《轮台诏》只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但其实在《轮台诏》的结尾,汉武帝还是为后来的昭宣中兴奠定了基础,因为其内容是这样的:“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标签: 历史司马迁汉武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第一次“清君侧”发生在什么时候?它又是怎么结束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清君侧,结束

    所谓的“清君侧”是指清除皇帝身边的亲信或者奸臣,《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有云:“此逐君侧之恶人。”而唐·李商隐更是在《有感》一诗种写到:“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历史上第一次“清君侧”发生在什么时候?它又是怎么结束的?早在刘邦建立西汉时,西汉就延续了周朝的分封制,将治下的土地

  • 姬昌的嫡次子叫“姬发”,但嫡长子为什么却叫“伯邑考”?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姬昌,伯邑考

    说到姬昌,他的嫡长子叫“伯邑考”,而嫡次子却叫“姬发”。只看名字,这三个人真的是一家吗?为什么不是一样的姓氏?所以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个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姬昌、姬发都不是正确的称呼,当时的人们不会这么叫他俩。姬发确实姓姬,名发,但是可不能称他

  • 在的传统文化中,哪三种植物被比喻为岁寒三友?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中国,岁寒三友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古人喜欢把哪三种植物比喻为岁寒三友呢?并且还将这个称呼延续了上千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传统寓意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松,生机勃勃,常青不老;竹,虚怀若谷、君子之道;梅,冰清玉洁,傲雪迎霜。生于逆境,在岁寒中共荣,因此在国人的

  • 司马徽与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但为何还会有三顾茅庐?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刘备,诸葛亮

    在三国这个乱世时期,除了曹魏的曹操,蜀汉的刘备以及东吴的孙权,最为知名的就是诸葛亮这个军师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司马徽与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但为何还会有三顾茅庐?首先,诸葛亮将自己比作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与乐毅,而且他在一开始是没有想要出山去扶持人主的心,这在他后来的《出师表》中就可以看出

  • 周武王为何要放过商朝百姓?当时的诸侯国遵守了什么原则?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周武王,商朝

    说到周武王,当时的他已经把殷商给灭亡了,为什么却没有对商人斩草除根?难道是周武王心太软了,还是有其他的故事可言了?只因当时各诸侯国都遵守一个“灭国不绝祀”的原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周武王经过牧野一战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但仅仅是推翻了商王朝的中央政府。对于商朝的领土、百

  • 武姜:郑庄公和共叔段的生母,她究竟有多偏心?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武姜,姜姓,名失考,申国国君之女,郑武公的夫人,郑庄公和共叔段的母亲。公元前761年,嫁于郑武公为妻,因郑武公谥号是武,故称武姜。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爱子叔段武姜是申国国君之女。郑武公十年(公元前761年),武姜嫁给郑国国君郑武公为夫人。郑武公十四年(公元前

  • 共叔段:郑庄公的同母弟,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

    共叔段,姬姓,名段,春秋时期郑国宗室。郑武公少子,郑庄公同母弟,母为武姜。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郑庄公即位后,受封京城,时称京城大叔或太叔段,深得母亲武姜钟爱。在武姜帮助下,谋划作乱受到郑庄公镇压,兵败逃亡共地,故称共叔段,最终客死他国。人物生平早年经历郑武公十年(前

  • 在明初的洪武年间,明朝的农业经济又是如何发展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明初,农业经济

    朱元璋实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生产的措施,使得明朝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民户达1605万户,人口达6054万人,垦地面积达850万顷,为明朝后世的经济发展打下极为牢固的基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初的经济也迅速恢复,国力迅速成

  • 陈宫与曹操关系破裂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与边让有何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陈宫,曹操

    《三国演义》和京剧中捉放曹都是经典的桥段,曹操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尽显曹操的霸气与自私的一面。看到吕伯奢一家惨死,以及听到曹操这么说的陈宫,不愿再跟曹操一起走,决心分道扬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个故事就文学、戏剧上很成功,不仅使曹操奸雄一面暴露出来,而

  • 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影响可以分为哪几点?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安史之乱,影响

    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楱应改为榛),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