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万岁”作为皇帝的专有称呼,但明朝为何却有“万岁阁老”?

“万岁”作为皇帝的专有称呼,但明朝为何却有“万岁阁老”?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672 更新时间:2024/2/8 9:21:02

在中国古代,“万岁”一词不仅仅指活一万岁,还可以是皇帝的代名词,“万岁”“万岁爷”指的都是皇帝。很多古装剧中,百姓和大臣皇帝叩头的时候,嘴里喊的那句话便是:“万岁,万岁,万万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化博大精深,“万岁”一词在不同朝代不同情况下,所代表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举个例子,按照明朝时期的惯例,只要大臣高呼“万岁”,就代表他们已经奏事完毕。这就像是大臣与皇帝之间心照不宣的暗号,“万岁”二字一出,皇帝秒懂,明白了,你们都退下吧。

按理说,万岁本该是皇帝的标配,可明朝却有一位外号叫“万岁阁老”的大臣,他又是哪里冒出来的大神呢?

“万岁阁老”本名万安,乃明朝大学士,字循吉,眉州人,正统十三年进士,他之所以被称作“万岁阁老”,与他从政期间做过的一件不要脸的事有关。

万安是大学士,所谓大学士,便是明朝的丞相。做官能做到丞相,说明此人还是有几分本事的,只不过他的本事可能与你想的本事有点不一样,他最擅长的是投机钻营。

成化七年(1471年),天现异象,大臣们认为君臣相隔太久,很多事情都没办法好好处理,老天爷看不下去了,这才降下异象的,解决办法只有皇帝召集大臣议政,说白了就是皇帝和大臣许久不见,是时候开一场工作总结大会了!

大学士彭时和商辂(lù)是所有大臣里最积极的两个,因他俩强烈建议,明宪宗只好召见他们。与彭时、商辂一同去面见皇帝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万安。

三人进宫后,司礼监的宦官特别叮嘱他们,说:“你们初次与陛下见面,不要多说话,有些话可以等到以后再说。”三人中只有万安把这话听了进去,其二人有满肚子的话想对明宪宗说,他们还怕时间不够多,要报告的事说不完呢!

见到明宪宗以后,彭时和商辂提出,京官的俸薪不宜削减,明宪宗同意了,正当他俩打算继续奏报下一件事的时候,一旁的万安突然叩头高呼万岁,彭时、商辂见状,也只得同时趴下高呼万岁,这场精心安排的议政会议就这么结束了。

大臣好不容易逮着明宪宗,明明有很多问题都还积压着没有解决,就因为万安这一声“万岁”给浪费掉了。明宪宗本来还对这次会议有所期待,哪成想他手底下这些大臣竟如此“无能”,就为了不给他们削减俸薪这么件小事来找他。从那以后,明宪宗基本上不再召见大臣,他对他们已经失望透顶了。

后来,大学士尹直也想要直接与明宪宗面谈朝政上的事,万安劝阻他说:“当初彭公受皇上召见,一看情况不对,就立刻叩头称万岁,让人笑话啊!依我看,咱们做大臣的只要把朝政做到知无不言,让太监们去向皇上报告,岂不比咱们与皇上当面议政好得多!”

那时,彭时已死,万安这是看准了死无对证啊,竟无耻的将自己的过错全都推到彭时身上。正是因为这件事,万安多了个极具讽刺性的外号“万岁阁老”。之所以是阁老,是因为万安一共做了十八年大学士。

除了这件事,万安还做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那就是给明孝宗的奏疏上大谈房中术。明孝宗大怒,想逼万安辞职,就派太监怀恩向万安问罪:“这可是一个大臣做得出来的?”没想到万安脸皮忒厚,只一个劲叩头,愣是不谈辞职的事。当时的人讥讽万安,说他“面如千层铁甲,心似九曲黄河”。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万安退休,两年后他就去世了,赠太师,谥文康。

标签: 历史明朝万岁阁老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的死叫作“驾崩”,那么这个“驾崩”是怎么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皇帝,驾崩

    “皇帝驾崩了。”这是皇帝死后太监要喊的一句话。这句话说出口,伴随的是悲痛欲绝的哭喊。年轻的后宫妃子哭诉自己已无依靠,新任帝王哭诉自己的父亲兄长就此离开人世,大臣们则是哭喊“一朝天子一朝臣”又要重新奋斗。“驾崩”是表示皇帝、皇太后或者太皇太后的死亡。那么,为什么古代皇帝死叫作“驾崩”呢? 下面小编就为

  • 西汉与明朝的开国功臣有想过造反吗?为何最后都被杀了?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西汉,明朝

    我国历史悠久,在封建社会时期,朝代更替很快,各个朝代几乎都没有超过三百年历史,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的开国皇帝。开国皇帝坐上皇位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甚至不惜杀掉自己曾经并肩战斗的功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刘邦与朱元璋。刘邦与朱元璋为什么会杀那么多的开国功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 说到唐伯虎,历史上真正的他与影视文学有何不同?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唐伯虎,影视文学

    说到唐伯虎,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都是《唐伯虎点秋香》《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唐伯虎,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家有万贯,娇妻在旁。而历史上真正的唐伯虎,他的人生经历跟影视剧里的截然相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的唐伯虎是明朝人,他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小酒馆,属于“士农工商”中最低阶层的商

  • 齐、秦两国的实力相当,为何合纵攻齐就差点灭了齐国?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合纵攻齐,齐国

    自公元前318年开始,战国曾有过五次大型的合纵攻秦之战,但是这六次大战中,仅孟尝君为帅率领齐、韩、魏三国联军攻秦和信陵君魏为帅率领魏、赵、韩、楚、燕五国联军攻秦取得了胜利,但是这些胜利仅仅是败了秦军,却并没有对秦造成什么大的影响。而与之对比的,乐毅为帅率领赵、楚(秦)、韩、魏、燕五国联军攻齐的时候却

  • 唐朝在唐玄宗前期国力达到巅峰,为何迅速的由盛转衰?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唐玄宗,国力

    唐玄宗李隆基在唐朝历史上是个特殊的存在,一方面唐王朝历经前期发展,到其在位前期国力达到巅峰,另一方面唐王朝又在其手中迅速由盛转衰。唐朝如此迅速的由盛转衰,自然不会是杨贵妃一个女人导致的,而是与李隆基本人息息相关,至少有以下几点原因。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原因之一:唐玄宗荒于政

  • 造反在古代是重罪,为何将军造反时却很少有士兵反抗?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造反

    在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朝代更迭一直都离不开一件事情——战争。纵观中国历史的发展,每一个朝代的兴起和衰落的背后都有战乱的影子。皇位在古代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神圣不可侵犯。众所周知,从古至今将军靠着起兵造反谋朝篡位的例子不在少数。比如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靠着手

  • 在一些古装剧中,看见皇宫里面放着冰块是正常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皇宫,冰块

    炎炎夏日即将到来,空调冰箱成了夏日必备。当你吹着空调吃着冰淇淋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过这样的疑惑,古人夏天是怎么消暑的呢?或者在看一些古装剧的时候,看见宫廷里面放着的冰块是否会觉得惊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早在周代就已经有了冰块储存的记载,《诗经》道:“二之日凿冰冲冲,三

  • 刘禅娶了张飞的两个女儿,为何却没有娶关羽的千金?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刘禅,关羽

    也许有人记不清楚刘禅,但大多数人对于刘备都不陌生吧。刘备一生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刘禅、刘封、刘理、刘永,可刘备偏偏把皇位传给了性格懦弱的刘禅,很多人对于刘备的这一决定表示好奇,刘备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史书《三国志》中已经有了明确答案,在刘备的遗诏中曾

  • 棉花是宋朝之后才有的,之前的古人又是如何度过冬天?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棉花,宋朝

    北方相对而言,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地方。在严冬之际,尽显凌冽和寒冷。不过现在虽然天气的温度很低,我们依然能觉得温暖。这种温暖不是来自人心,是来自真真切切的保暖工具。家里有暖气,还有棉被,根本不怕冷,但是你知道吗,在宋朝以前是没有棉被的,那他们到了冬天都是怎么度过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

  • 曹操手下有很多谋士,但为什么连环计还是顺利开展?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曹操,连环计

    赤壁之战可以说是曹操一生最大的败笔,那一战彻底摧垮了曹操统一天下的宏远志向,最终促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这一战却存在很大的疑点,庞统的连环计并不太高明,为什么曹操麾下的智囊都没有看穿呢?首先趣历史先来盘点一下曹操麾下的智囊:郭嘉,程昱,荀彧,荀攸,贾诩。小编把这五个列出来,想必大家都不会有什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