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皇帝贴身侍卫都会武功 皇帝是怎么保证侍卫不会伤害自己的

古代皇帝贴身侍卫都会武功 皇帝是怎么保证侍卫不会伤害自己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180 更新时间:2024/1/14 1:25:52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和侍卫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帝身边的贴身侍卫一般都会武功,皇帝如确保不被侍卫所害?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擒贼先擒”,古代皇帝身边的侍卫是距离皇帝最近的一群人,并且他们当中大多也都会一点功夫,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地位,倘若他们受到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怂恿,产生杀掉皇帝的念头,那后果不堪设想。

很多人都认为要是侍卫想要杀皇帝,其实还是十分轻而易举的,毕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那么真实历史上,皇帝难道就不担心被侍卫杀害么,他是如何确保自己不被侍卫所伤呢?

从选拔制度上规避风险

我们现在看的很多影视剧中,会觉得那些大内侍卫都是武艺高强之人,可是在真实历史上,其实没有这么夸,皇帝更加看重的是忠诚,而不是侍卫的功夫,因此那些经过层层挑选,最终成为皇帝身边侍卫的人,虽然大多有一点功夫,不过不算是什么武林高手。

当然了,就算说他们不是武林高手,由于距离皇帝最近,并且对皇帝下杀手是最具备先天条件的,所以皇帝必然是比较担心这些人对自己痛下杀手的,因此皇帝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在侍卫的选拔方面,可谓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在清代之前的侍卫选拔中,一般是从一些忠诚的将领或者是从民间选择侍卫的,不过在选择这些侍卫的时候,通都会对这个侍卫进行政审,了解清楚侍卫至少三代人的情况,确保没有任何作奸犯科的记录之后,才会将其选拔进宫开始培养的。

这些被选拔为侍卫的人,一般都是比较年幼的,只有从小就开始培养,才能确保其对皇帝的忠诚性,这一点皇帝是十分清楚的。选拔进宫之后,宫中的相关人员会对这些人进行培养,经过长时间的培养之后,才会最终选择出那些最佳人选去当皇帝身边的侍卫。

凡是那些能够选中成为皇帝身边侍卫的人,在待遇以及发展前途方面,都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因此能够成为皇帝身边的侍卫,其实已经是人中龙凤了,要是能力差一些,必然是没有机会脱颖而出的。

在清代时期的侍卫选择,就更加严格了,在多尔衮时期,规定在京三品以上官员,以及在外总督、巡抚、总兵等人,各送亲子一人到宫中进行培养,考察合格之后方可成为皇帝身边的侍卫,要是这些官员没有儿子,可以送自己亲兄弟的儿子到宫中培养。

这里有一点是比较重要的,就是那些官员必须送自己的亲生儿子或者亲兄弟的儿子方可,那些堂兄弟或者远亲都是不行的,之所以制定这样的制度,就是为了保证这些官员和皇帝的利益处于一致,同时也是为了保证皇帝身边侍卫的忠诚度。

顺治时期,对这一制度进行改革,改成从上三旗当中选择人入宫培养,考察合格之后让其担任皇帝身边的侍卫,这些上三旗的子弟,在朝中其实也都是非富即贵的大人物,这样做的目的更加纯粹,就是为了保证侍卫的忠诚度以及皇帝的足够安全。

在如此严格的挑选制度下,基本上是不存在什么滥竽充数或者冒牌货的可能性的,所以说皇帝在挑选侍卫的第一个阶段,实际上就已经规避了侍卫不忠诚,或者是侍卫会伤害自己的很大一部分风险了。

侍卫和皇帝是利益共同体

除了在选拔制度上规避风险之外,从侍卫的自身利益而言,也是完全可以规避风险的。古代的那些侍卫,可以说不管是什么样的朝代,他们的利益和皇帝都是共同的,要是皇帝好了,他们就跟着好,要是皇帝死了,很明显这些侍卫就该换人了,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既然侍卫和皇帝属于利益共同体,那么侍卫为何还要对皇帝下手呢?把皇帝干掉之后,对自己明显是没有什么好处的,而且就算皇帝被杀掉,自己也不可能成为皇帝,又何必自寻死路呢?

历史上很多卓越的官员,都有过当侍卫的经历,比如清代时期的和珅,最开始就是从皇帝身边的侍卫做起的,就是因为他比较机灵,而且距离皇帝最近,所以“近水楼台先得月”,被皇帝发现的机会就更多,得到提拔的机会自然更多了,就像如今很多老板的司机一样,了解老板的秘密太多,被提拔的概率自然更高了。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都不是好士兵,同样的道理,那些当侍卫的人,都是想要继续往上爬的,而他们想要继续升迁的唯一路径,就是皇帝,因此他们从自己的未来前途考虑,也是不会把皇帝怎么样的,要是皇帝被干掉了,自己不是在自断后路么?

再者说了,皇帝在选拔这些侍卫到身边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把侍卫一家人的性命都挂在侍卫身上了,但凡侍卫对皇帝不利,比如有谋杀之类的想法,不管是否成功,最终侍卫都将面临被诛灭九族的风险,这样的结局,可不是开玩笑的。

那些能够成为皇帝身边侍卫的人,一般家族都是比较大或者正在逐渐强大的,他们整个家族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换成是你和我,想必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态度也是一致的,必然不可能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而将家族命运置之度外。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想要叫侍卫刺杀皇帝,很明显是不可能的,当然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纵观整个封建王朝历史,都没有出现过一个侍卫谋杀皇帝的案例,足以说明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几乎为零,换言之就是不可能事件,所以皇帝当然不需要担心了。

结语

古代皇帝其实都是很聪明的,他们能够坐上皇位这个宝座,就注定了自己的不平凡,对待那些对自己生命有威胁的人或者事情,他们不管是从制度上,还是从人性以及利益方面,都会竭尽全力去规避风险的,所以一个侍卫想要杀害皇帝,几乎是不可能的,皇帝自己也不需要担心!

标签: 历史古代皇帝侍卫

更多文章

  • 夏姬: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是一位红颜祸水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

    夏姬,姬姓,春秋时期郑国公主,郑穆公的女儿,母亲为少妃姚子。因嫁给陈国司马夏御叔为妻,而称为夏姬。御叔早死,与夏姬有一子夏征舒。夏姬是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妖淫成性,与多位诸侯、大夫通奸,引出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史载她三次成为王后、先后七次嫁给别人为夫人,共有九个男人因为她而死,号称“杀三夫一君

  • 古代大内侍卫平时都在皇宫里边 古人一般都会做些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古代,大内侍卫

    古代大内侍卫平时在皇宫里都做些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皇宫里到处都是身穿黄马甲的侍卫,那么他们平时都做些什么呢?其实他们每天除了站岗放哨,守卫着皇宫,还要在大臣们上下朝的时候严加防范,防止奸细或刺客混入皇宫,比如有人进宫门

  • 吴起究竟有多强?他曾多次统帅魏军击败秦军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吴起,战国

    吴起,战国初期军事家 、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他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在内政及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与孙武并称“孙吴”。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说起战国名将,很多人会想起白起、王翦、李牧、孙膑等人,而吴起总会给人差一筹的感觉。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吴起在政

  • 古代普通女孩能后入宫吗 选秀流程到底是什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秀女

    还不了解:古代秀女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秀女选拔,需要经过什么流程,普通女孩有机会入宫为妃吗?古代和现在不一样,古时候妇女的地位是很低的,她们很少有上升的途径,男人可以通过科举来当官改变人生,女人除了嫁人之外似乎没有其他的做法,因此古时候很多女子都希望通过选秀女的方

  • 古代女子一般多少岁要嫁人 每个朝代都有什么规定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女人

    对古代女人出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女子多大年龄出嫁?历朝对女子出嫁年龄有规定吗?古代女子一般多少岁出嫁?秦朝以前的成婚年龄,在《礼记》中有叙述。据《礼记曲礼上》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看出,在秦朝及以前,男子到了20岁就是称为到了“弱冠

  • 古代宫女出宫后无人敢娶 她们最后去了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宫女

    对古代宫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宫女25岁出宫后,何去何从?为什么流浪汉都不愿意娶她们?根据史料记载,在清代每年都会有皇宫选秀的活动,基本都是在八旗子弟的家中招一些美丽的女子进入宫中,这其中很多人最后都是宫女,但是也有一些人凭借自身的优势被皇帝看中,而这种极少数的案例

  • 古代侍卫负责保卫皇宫 他们如果和妃子产生感情怎么办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古代,侍卫

    古代侍卫就守卫在皇宫之中,侍卫如果和妃子日久生情怎么办?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代皇帝的办法绝了,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危,在清代也诞生了侍卫这个职业。侍卫不是太监,他们在朝中权力非常大,是为不但保护皇帝的安危,而且还保护着皇帝的后宫。皇帝的后宫是不允

  • 古代名医医术那么厉害 他们为什么留在民间也不进宫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古代,名医

    还不了解:古代名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名医为何宁愿待在民间,也不愿到宫里当太医?背后有啥猫腻?古代的名医宁愿待在民间,也不愿到宫里面当太医,有且只有一点原因:最起码能干净地活着。在古代,很多有学问有能耐有本事的医生都被请到了宫里面,就算宫里面条件再差,养个10~2

  • 古代大臣基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 上朝时皇帝是怎么和他们沟通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大臣,皇帝

    古代在皇宫内的朝堂上,要是皇帝听不懂地方官的方言该如何是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古代皇帝和大臣讲话如果听不懂的话是很头疼的一件事,所以面对各地的官员,朝廷对于语言是有着一定的要求的,特别是清朝,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如果官员不会说大家都能听懂

  • 古代皇帝在面对权臣的时候 皇帝是怎么和权臣相处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皇帝,权臣

    对古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与足以威胁到自己的权臣都是如何相处的?所谓权臣是指权力大到能对最高统治者构成威胁的大臣。明代的魏忠贤、清代的和珅按这一定义就不算是权臣:魏忠贤在天启年间仗着皇帝的信任得以手握重权,然而他的权力完全来自于皇帝的背书,但他还不足以对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