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7月16日,德国闪电战攻入苏联后,德中央集团军群攻占了斯摩棱斯克,打开了通往莫斯科的大门。
此时希特勒却决定暂时放弃莫斯科方向的作战,不顾他的将军们的再三劝说,进攻矛头转向了乌克兰和列宁格勒,展开对基辅附近的苏军进行一个大包围战。
基辅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包围战。对德军而言,从战术上来看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杰作,使得苏西南方面军几乎全军覆没。占领了富饶的乌克兰和顿涅茨盆地。
从战略上来看,此举是使德军南翼避免苏军反攻的威胁,然后再来进攻莫斯科。
基辅战役苏军损失惨重,苏西南方面军几乎全军覆没,但是,苏军持久而顽强的坚守也为莫斯科保卫战争取了时间。
而德军占领乌克兰后,必须留下大量的部队维持,由此当德军向莫斯科挺进时,它所有的东线步兵师战斗部队已经减半了,而且德军对于雨季和冬季作战并没有充分的准备。
所以德军虽然取得基辅战役的巨大胜利,但向莫斯科的进攻却被推迟了四个星期,导致已经胜算在手的莫斯科战役,不但遇到秋雨季带来的泥泞道路的阻滞,还遭到了冬季物资装备不足造成的减员损失。
11月7日是苏联十月革命24周年阅兵式,苏军队伍在克里姆林宫前检阅后,直接开赴前线。德军部队在气候和苏军的双重夹击下,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神话的破灭。这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
从战争全局上说,基辅战役是纳粹德国走向失败的开始,它使德军赢得了战争史上最大的歼灭战,却失去了战争史上最大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