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应该是一场毫无悬念的胜战,但却因为一个人的临战叛变改写了战役的结局,造成了志愿军近7000人的伤亡,这个叛徒就是谷中蛟。
1952年,朝鲜战场上的战争已经接近了尾声。
美国方面带领着所谓的联合国军在做着最后的挣扎,为了拖延时间,他们一方面与我军进行谈判,另一方面却在战场上寻找战机。
为此,中国人民志愿军方面决定对美军发起一场突袭,将美军逼回到谈判桌上,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突袭的目标定在美军的补给线枢纽白马山。
这里虽是美军的补给线,却交给了南韩的军队在驻守。
南韩的部队战斗力是出了名的弱,但为了确保这次重要战役的胜利,志愿军将这个作战任务交给了有着“万岁军”之称的38军。
结果却没料到队伍中出了谷中蛟这个大叛徒。
谷中蛟在1949年当兵,因为是知识分子,所以在部队上十分受重视。但此人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投机分子!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他认为这正是表现自己的好机会,有了这一场战争的历练,将来自己的升迁之路必定会顺畅。
于是,谷中蛟积极的报名跟随部队进入朝鲜战场,因为在当时的部队中,知识分子稀少,所以基本上不会让他们上前线,谷中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会如此积极的申请入朝作战。
入朝之后,他曾多次上交申请书,表示愿意上前线历练,组织上虽然并没有批准,但是对谷中蛟的好感却不断增加,战士们也都对他十分的尊重。
白马山战役作战计划制定之后,谷中蛟也成为了知晓作战计划的人之一。这一次他又故技重施,上交了一份申请书。
然而谷中蛟没有想到,这一次组织上为了保护战士的积极性,竟然同意了他上前线的请求,同时还将他编进了突击队。
众所周知,突击队也被认为敢死队,是战场上伤亡概率最大的作战队伍。所以当谷中蛟接到自己被编入突击队的通知后,便打起了退堂鼓。
此时,正巧一批过冬物资送到,部队上为了照顾伤病员,就将棉衣等过冬物资优先发给了伤病员,谷中蛟和其他战士们没有分到棉衣。
本就打了退堂鼓的谷中蛟,见此内心更加不满,开战前一日思来想去他竟然决定叛变投靠了南韩。并将我军即将发动白马山突袭的计划全部告诉了南韩军队。
得知如此重要情报的南韩军队马上加强了防御工事,同时将情报报告给了美军,于是美军调来了9个炮兵营和40多辆坦克埋伏在了志愿军进攻的毕竟路线上。
白马山战役即将打响,军中发现谷中蛟失踪,再加上前方侦查员报告白马山附近的南韩军队有变动,38军江拥辉对于是否继续向白马山法动进攻有了迟疑。
江拥辉向王近山汇报了情况,在经过一番分析和权衡之后,王近山决定仍然按照原计划发动进攻,但无论是江拥辉还是王近山都知道,这将是一场硬战。
战役打响后,美军方面率先派出了上百架战机根据谷中蛟提供的情报,在我军指挥所、后勤补给线上空进行了轰炸,给我军造成了重大的伤亡。
双方交战了三天后,白马山战场的战斗变成了一场拉锯战,双方先后投入了近3个团的兵力,战役的规模远远超出了中美双方的预期。
正在双方激战之时,上甘岭战役爆发,中美双方将大量的兵力、物力全部投入到了上甘岭上,白马山战场上作战的38军最终决定撤出白马山战场。
志愿军的撤出也宣告了之前所有的努力和牺牲都白费了,这一战也造成了7000多战士牺牲,成为了朝鲜战场上我军唯一一次败给南韩军队的战役。
谷中蛟也成为了38军成立以来最大的耻辱。谷中蛟叛变南韩军队后,本想趁机加入南韩的军队,但是却并没有想到,南韩的军官对这个叛徒感到十分不耻,眼见他没有什么更多的利用价值,转身便将他扔进了俘虏营。
朝鲜战争结束后,一部分俘虏要被送回国,但是谷中蛟作为我军的叛徒深知,自己一旦回国等待自己的只会是死亡,于是几经辗转,他逃亡到了我国台湾省,此生再也没敢踏上大陆的土地。
直到1973年病死台湾,如今虽然谷中蛟死了多年,可是作为中国志愿军中最大的叛徒,人们并没有忘记这笔帐,他将永远被钉在中华民族的耻辱柱上,受世代国人的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