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辽沈战役国军是否有取胜的可能:错过了哪些机会

辽沈战役国军是否有取胜的可能:错过了哪些机会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115 更新时间:2023/12/25 16:55:44

辽沈战役国军错失哪些机会:林彪指挥共产党军队在东北黑土地上与国民党军队较量3年,相继歼灭国军杜聿明陈诚卫立煌三员名将麾下108万兵力,解放东北全境,使得共产党手中有了一个资源雄厚的战略区和一支实力强大的战略预备队。11月3日,中共中央电贺东北野战军:“热烈庆贺你们解放沈阳,全歼守敌,并从而完成解放东北全境的伟大胜利。……在3年奋战中歼灭敌人100万,终于解放了东北9省的全部土地和3700万同胞,……奠定了数年内解放全中国,然后将中国逐步建设为工业国家的巩固基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全东北军民表示感谢和敬意……”

蒋介石把丢失东北的责任全推在卫立煌身上。11月26日,蒋介石下令对卫立煌撤职查办,原令说:“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迟疑不决,坐失军机,致失重镇,着即撤职查办。”随后将卫立煌软禁于南京家中。

辽沈战役,国共双方最高统帅蒋介石和泽东几乎同时都看到了锦州这步关键之棋,但蒋与他的东北将领们意见不一,从而举棋不定,贻误战机在先。蒋介石后来更犯下一个致命的战略错误,不顾当时东北解放军力量增长的实际情况,固执地与解放军展开决战,终使几十万精锐之师在东北大地上灰飞烟灭。这一战后,国军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解放军总兵力上升至300万人。国共双方的正负位置,已经颠倒过来了。毛泽东信心十足地说:“这样,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现在看来,只需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辽沈战役自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反正及投诚6.49万人,起义2.6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国军共损失1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1个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1个冀辽热边区司令部,4个兵团部、11个军部和36个师。此外,还有1个骑兵司令部,5个炮兵团、战车团等特种兵部队。损失各种火炮4709门,轻重机枪13347挺和其他枪支175361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辽沈战役民国战争

更多文章

  • 被西方军校纳入教材的抗日战役:击毙四千多日军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抗日战争,民国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作品《蜀道难》之中,曾经对入川的线路之险进行了非常传神的描写,而在抗日战争期间,一个被誉为“中国斯大林格勒”的要塞,成为阻击日军大举入侵四川的关键所在。它就是位于长江边上的石牌要塞。石牌要塞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的南岸,地处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

  • 中国抗倭战争由来已久 戚家军令倭国“闻风丧胆”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抗日战争,民国,戚家军,明朝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宣告战争已经全面爆发。经过我国军民不怕牺牲、不怕苦的精神,历时八年,粉碎了日本一举占领中国的妄想,解放了中国,赶走了日本主义侵略者!这又让小编想起了我们一代抗倭英雄戚继光

  • 江桥抗战:“土匪”马占山率部空腹苦战日军多日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抗日战争,马占山,民国战争

    嫩江是日军进攻齐齐哈尔的一道天然屏障,位于嫩江泰来段的铁路桥长853.2米,高30.6米,距齐齐哈尔市80公里,它既是齐齐哈尔的南大门,也是从洮南北进克服水障的唯一通道。日军沿平齐铁路线北进,唯一的咽喉要道是松花江上游一大支流上的嫩江大铁桥。此处是阻扼日军的要塞。舍此将无险可守。马占山遂率部在此积极

  • 一介书生的抗战: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影响大批精英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抗日战争,民国,抗战

    无论是在中国现代教育史、文化外交史,还是电影史上,厉麟似都是一个很有分量的人物。他是民国时期着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和文化外交家,也是我国电化教育的奠基人和中欧教育文化交流的先驱。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斐然成家的留日学者还是一位抗日斗士。抗战时期,他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影响

  • 国民党新六军为何被四野全歼:廖耀湘负很大责任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辽沈战役,民国,廖耀湘

    1945年,远征缅甸的新6军军长廖耀湘奉诏回国受降。临走前,廖专程看望了在缅甸野人山守护牺牲战友坟墓的伤兵们--新6军即将返国,但伤员们将留在缅甸。廖耀湘豪情满怀地对他的士兵们说:“弟兄们,胜利后我就回来接你们的!”然而,守坟的伤兵们望穿秋水,再也没有见不到他们的廖长官回来。

  • 甲午战争清政府如何惨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甲午海战,清朝,战争,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结果及影响:甲午战争,日方称为日清战争,国际通称第一次中日战争,指的是大清帝国和大日本帝国之间为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按照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为甲午战争。丰岛战役是战争爆发的标志。最终,清朝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结果:被迫签订《马

  • 历史的误读:七七卢沟桥事变其实发生在七月八日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极为重大的事件,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1937年7月7日,是全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1937年7月7日只是全面抗日战争的纪念日,其实,战斗的第一枪是7月8日早晨打响的。1937年7月,日本军阀认为全面侵略中国的时机已

  • 解密刘伯承战场救人失掉右眼经过:护国战争先锋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刘伯承

    刘伯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和人民解放军院校建设的奠基人之一,他1912年2月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毕业后分配到川军熊克武部担任司务长,由此开始了戎马生涯。从1913年至1927年春,他转战巴蜀10余载,5次绝境逢生,成为川中名将,并彻底与旧军队决裂,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实现了

  • 建国初哪位元帅甘愿长期住只有十几平方米的房子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帅

    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一头扎到大西北的建设中,他几乎天天在下面视察,忙得不亦乐乎。这天,他刚回到西安,便碰上两个干部为争一处房子打得不可开交。彭德怀面色铁青,把两个干部叫到面前,严厉地训斥道:“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放着那么多工作

  • 抗战老兵王吉生:反攻滕县打赢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百团大战,民国

    【老兵档案】姓名:王吉生籍贯:淄博出生:1923年事迹:参加过百团大战等战斗,经历了120多次大战,出生入死负伤11次。王吉生老人今年92岁,是山东淄博人,如今住在合肥市瑶海区三里街铁路二村。1938年,15岁的王吉生就参加了革命,在抗日战争中,他曾参加过百团大战等战斗。他驰骋疆场,经历了12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