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开国上将王建安因为脾气太大仅被授予中将,许世友却认为不公道,毛主席主动给王建安补授上将军衔!

开国上将王建安因为脾气太大仅被授予中将,许世友却认为不公道,毛主席主动给王建安补授上将军衔!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163 更新时间:2023/12/15 14:13:21

1955年,这对于我国军队是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年份。在这一年,我国开始了激动人心的大授衔一事。

早在1954年底,我国第一次的评选准备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通过大量的工作,确定了授衔名单,这些拟定好的名单需要上报给主席审阅。

看着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毛主席也不禁感慨万分。回想起了那段峥嵘岁月,直到看到一个名字的时候,毛主席的眉头皱了起来,停了好一会儿,拿起笔勾掉了那个名字,并在旁边批注:此人骄傲自满,授中将。

这个人是谁呢?为什么毛主席认为他骄傲自满呢?

1907年,建安出生在湖北的一个贫苦人家。由于家中十分贫困,父母只能跑到地主家打工,而年幼的王建安就只能出门乞讨来补贴家用。

在王建安14岁的时候,他开始给一个地主放牛,闲暇时刻还会去学堂外学习学习,半工半读的生活也让他的生活十分充实。

可地主不乐意了,认为王建安这是不好好放牛,偷奸耍滑,不仅对他多次辱骂,还对他拳打脚踢。

王建安哪受得了这种委屈,于是逃了出来,并产生了习武的想法。经过长途跋涉,拜入了八极门拳师殿堂门下学习武术。

三年后,学成归来的王建安回到了家乡,第一件事就是把曾经那个欺压自己的地主暴打了一顿,还把他的房屋都给烧了,留下来的钱财分给了当地的百姓,之后离开家乡跑到武汉参加了吴佩孚的部队。

可参加军队没几天,王建安发现一个问题。在军阀的部队当兵,和他在地主家打工没区别,还要在上级的指示下搜刮老百姓的血汗钱。这哪里是兵,明明就是匪。

很快,王建安又一次逃回了家乡,并在当地建立了一个60人的武装队伍,保护当地的百姓不受到欺压。

但是王建安心中那团革命的火没有熄灭,积极地与我党进行了联系。王建安还在1927年加入了我党。在此之后,王建安参加了很多次战斗,一路晋升成为了红30军第88师的政委。

长期的战斗给王建安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还幸运地在红军大学学习了一段时间,极大地提升了他的作战指挥能力。

之后就来到了八路军的129师,跟着部队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尽管有着日本人的频繁打击,但王建安依旧将队伍发展到了4万多人,成为了一股不可小觑的抗日力量。

1942年8月,王建安成为了山东军区的副司令员。虽然是个副职,但是此时还没有司令员,整个军区的重担都在他的身上。

谁也没想到的是,王建安屁股还没坐稳,八千多名日伪军就扮作老百姓,悄悄地包围了指挥所。可此时王建安身边只有一个警卫营。

面对敌人来势汹汹的攻势,王建安并没有丝毫慌张,先坚守再突围。虽然只有一个营,但是在王建安的指挥下,硬是从中午打到了晚上。

王建安不光是指挥战斗,还亲自拿着刺刀与伪军拼杀。直到夜幕降临,才带着一支机关队伍成功突围。

王建安在突围的过程中跌落悬崖,在病床上躺了好几个月。没过多久,上级安排的山东军区司令员就来了,他不是别人,正是我们十分熟悉的陈毅

日寇针对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我军也是在两人的指挥下积极迎战。

有一天,陈毅、王建安还有很多指挥员在激烈讨论,如何应对日寇下一次的反扫荡行动会议中讨论得十分顺利,结果到最后关于如何收尾的时候,陈毅和王建安却吵了起来。

作战必然会损害老百姓辛辛苦苦搭建的房屋和播种的麦田。陈毅认为,不能让部队因为打扫战场和收集物资而影响后续的作战部署,应该直接给予这些老百姓一笔补偿,让老百姓自己去处理。

但王建安却认为八路军本身物资就不多,所以作战也要更加重视物资,打扫战场更重要一些。

两个人都是暴脾气,谁都说服不了谁。情急之下,王建安直接拍起了桌子,最终甩门而去。战斗还是以陈老总的意见来执行,而两人吵架的事情也传到了毛主席那里。

可是这个事情在传播的过程中却越传越离谱,之后渐渐成了王建安骄傲自满,所以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毛主席认为应该给王建安一个教训,让他谦虚一些。于是授衔时勾掉了名字,可这件事却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

评选委员会为了不冤枉任何一个好同志,特意走访了王建安的那些老战友们。他们纷纷都为王建安说情,甚至曾经和王建安矛盾不小的许世友将军都站出来为他说话。

认为他只是脾气大了点,并没有不服从领导。之后,评选委员会又将这些情况找机会上报给了毛主席,还特地将许世友的说辞转达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是我太片面了一些,差点让他受了大委屈,给王建安同志补授上将。

1956年初,久病初愈的王建安回到了北京,并补办了授衔仪式,成为了新中国的上将之一。

更多文章

  • 你知道这位被毛主席钦点的上将有多厉害吗?战场上竟从无败绩,更是被美国载入军史!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开国上将,韩先楚,海南岛战役

    你们是否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段子啊?在韩国边境,一位老人被工作人员要求拿出护照时,他却说到,老子上次来汉城的时候也没用过护照,开坦克来的。这位老人的原型,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韩先楚上将。在韩先楚上将征战的一生中,他从无败绩,更是有着旋风将军之称,也因如此被毛主席破格提拔为上将。在朝鲜战争时,他凭借自己

  • 苏联头号女叛徒狙击手安东尼娜,曾帮助德国击毙上千名苏联人,被抓后判死!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女叛徒,狙击手,安东尼娜,苏联人

    “都给我排队站好!”二战期间,一个苏联女军人举起机枪,射杀了27名同胞,又搜光了尸体上的首饰,然后在德国人的酒会上,花天酒地纸醉金迷。这个被追捕的苏联女人名叫安东尼娜,当时在二战结束后,苏联专门命令苏联国家安全局成立一个抓捕小组,这个小组专门抓捕那些在战争时期卖国求荣的叛徒,

  • 1949年5月,上海战役中,聂凤智用萝卜刻印章,伪造陈毅的命令。陈毅听闻后,不仅没发火,反而夸赞伪造得好。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上海战役,聂凤智,刻印章,陈毅

    原来,正是这道萝卜大印盖的假命令,才让上海免受战火的荼毒,完整地回到了人民群众手中。这一年的5月,上海的国军成了解放军热锅里的饺子,可汤锅在前,解放军却不敢连锅端。老蒋那个黑心肠的,竟在上海埋下了数万颗地雷!并且,还命汤伯恩在城里遍修明雕暗堡,妄图阻挠我军解放上海。从打日本鬼子开始,这些年国土已是满

  • 1951年1月,第三次战役我军大胜,美军逃窜,彭德怀却停止追击。气得苏联顾问跟斯大林告状,结果被批:不知天高地厚。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第三次战役,朝鲜战争,彭德怀,苏联顾问,斯大林

    这事还得从志愿军为了守护我国东大门的安全,踏上抗美援朝这场战役说起。1950年,美国为了实现自己的称霸梦,公然发起了朝鲜战争,而朝鲜与我国的东北相比领,如果朝鲜失守,谁能保证美国佬不会堂而皇之的进入我国领土。为了维护我们国家的和平,中央任命彭德怀为司令,领着十几万的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抗美援朝

  • 中美双方在抗美援朝中,战死的最高将领分别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抗美援朝,朝鲜战争,李湘,沃尔顿沃克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远土朝鲜半岛上,我们伟大的抗美援朝志愿军大获全胜,在这场生死较量当中,我国和美国都损失了不少人才,那么双方战死的最高将领都是谁呢?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成功结束,我国抗战英雄的故事也开始流传开来,除开那些著名的英雄以外,其中更让人们惋惜和心痛的便有我军的李湘军长牺牲的事迹。李湘,江西人

  • 1937年,在平型关战斗中,老爷庙被称为是最激烈的战斗地点,一个鬼子至少要挨上两三刀。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平型关战斗,老爷庙,林彪

    平型关大捷,是我军第一次正面打败日军,取得首次胜利,阻挡了日军的侵略计划,更是鼓舞了军心,其意义不言而喻。随着桥沟伏击战打响后,两军对老爷庙的争夺最为激烈,老爷庙地处桥沟东北侧,是公路两路的制高点,是十分重要的军事战略地点。师长林彪对686团长李天佑下达命令,要求他们一定要冲下公路,抢占老爷庙,只要

  • 1952年,上甘岭战役“单兵之王”的胡修道独自一人守住阵地,打退敌人40余次进攻,歼敌280余人,守住了3号、10号阵地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上甘岭战役,单兵之王,胡修道

    1952年,一位刚从上甘岭撤到安全区的美国战地记者,声音颤抖地说:“这次我军的进攻,几乎被一名中国军人击退。”这位中国军人,就是在上甘岭战役上被称为“单兵之王”的胡修道。那么,胡修道到底立下了怎样的赫赫功绩?又凭借一己之力击毙了多少美军让众人大为震撼呢

  • 1940年抗日战争中的茅山道士:日军攻入道门圣地茅山,一批著名道长被杀害,仅一名少年逃生,导致茅山一脉几乎断绝。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抗日战争,茅山道士,茅山,道长

    1940年,日军攻入道门圣地茅山,残忍杀害了一批著名道长,仅一名少年逃生,导致茅山一脉几乎断绝。这名在鬼子屠刀下得以生还的少年名叫汤念义,自幼便在茅山修道,念义的名字是师傅们为他取的,道观里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是有师傅和师兄弟们的照顾,日子过的倒也宁静和平。但是随着日本鬼子的侵略这份宁静却被无情的打

  • 抗美援朝中被俘志愿军战士有两万多名,却只有6000多人被放,那么剩下的人结局如何呢?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抗美援朝,志愿军

    抗美援朝是我国为了保证领土完整而自发参与的战争。在此期间,志愿军战士不畏艰难,用一次次漂亮的战绩证明了中国战士的能力,也让世界各国不再敢有侵略中国领土的想法。只是战场上的情况向来瞬息万变,哪里有真正的常胜呢?在这场战役中,我国有2.17万志愿军战士被敌方俘虏。而在停战谈判后,也仅有6000多名志愿军

  • 1957年开国少将李发在开会时被自己的警卫员当场射杀,临终前用钢笔指向一个人......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开国少将,李发,凌发凤

    1957年,开国少将在开会时被自己的警卫员当场射杀,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位少将的手里却紧紧握着一支钢笔,笔尖直指角落里的一个人。当毛主席得知消息后,气愤不已,随即强压心中怒火,下达了一道指令,不仅成功将凶手缉拿归案,更是根据将军临终的笔尖指向,成功将背后操控团伙一网打尽。1957年,厦门前线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