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由美国老兵罗兰德.马鲍写的回忆录,被商人汤姆.比蒂收录。汤姆将这本书放在了他创办的非盈利虚拟图书馆“亲历战争”上,来供他人观看。
罗兰德所写的回忆录主要以他的战争经历为主,而他参与的大型战争主要有两场,一场是二战,另一场,就是朝鲜战争。
这种回忆录在美国很多许多经济困难的老兵,都会选择自己撰写或请他人代笔,来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增加一点靠谱的收入。
而让罗兰德.马鲍回忆录脱颖而出的原因,则在于这名老兵的年纪,以及他的性格。这位九十一岁的老兵依然保留着美国军人常见的个性,纹身,尖利,声音粗哑,争强好胜。
尽管远离战场已经有足足六十多年,但昔日战场上的枪林弹雨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缓慢流逝,反而在罗兰德的内心愈发清晰起来。
而在这繁多的回忆中,最令罗兰德感到震撼的记忆之一,就是他曾参与过的,与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的战争朝鲜战争。
或者更具体一点,长津湖之战。
那是2010年,朝鲜战争爆发六十周年之际。汤姆.比蒂在阅读了一篇文章之后,通过多方打听,找到了这个退伍的高龄老兵,好奇地采访了他。
从他的嘴里,汤姆得到了第一手资料。那是比文章和想象还要残酷、还要血腥的现实。
1950年11月27日,长津湖之战打响,罗兰德当是是美军的一名上尉,手下有着五百名陆战队。
罗兰德开始回忆起战斗中的场面他所在的陆战队被志愿军分割包围,虽然通过强大的火力与装备成功突围,但罗兰德依旧受了伤,被送往日本治疗。
说到这儿,罗兰德似乎有些庆幸。他在长津湖战场上呆了十七天,虽然受了伤,至少安然无恙地活了下来。
而他手下的五百名小伙子,等到长津湖之战结束后,却只剩下了16人,高达96.8%的伤亡率让负责记录的汤姆也吃了一惊。
正如美国国务卿迪安.艾迪逊所说:“这是美国军队自第一次布尔河战役以来最为惨重的失败!”可当罗兰德知道了这一观点后,他的脸色却变得铁青起来。
他不承认自己的失败,更不承认美军的失败。他坚持认为,美军的撤退是为了“要去必须去的地方。”
可即使是倔犟的罗兰德,在回忆起长津湖之战的惨烈与人民志愿军的英勇时,也数次哽咽了起来。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与中国士兵的肉搏战。”罗兰德忍不住激动起来:“他们的脚都冻烂了,却一个劲儿地往前冲,一波接一波,他们只是孩子,我们却别无选择。”
这六十多年来,罗兰德一直在为那场战争感到痛苦。他经常会在凌晨三点从噩梦中惊醒,回忆起那场惨烈的、不正义的战役,以及志愿军的冲锋。
战争背后的政治是大人物们考虑的事情,对于罗兰德这种普通士兵来说,面对冲锋的志愿军,他的心中有着一种挥之不去的震撼。
那是零下三十度的战场,许多武器装备都失去了作用。罗兰德甚至开玩笑似地教给了汤姆一个小技巧。
食物和水都冻成了冰,不过:“你可以把一颗图齐罗尔放在腋下,一会儿就会变得松软…”
至于装备更差、后勤更差的志愿军?正如罗兰德所说,他们是甩着冻烂了的脚,在雪地中向美军发起决死冲锋。或许每一次冲锋都会有人倒下,但是冲锋不会停止,直至敌人失败。
“那是1951年的冬天,天寒地冻,但是我的生命开始热烈燃烧。”这是长津湖战役的亲历者,同样有九十岁高龄的老兵麦永辉所亲身讲述的故事:“那个冬日,我们的生命在燃烧。”
他的任务是保护战争中军队后勤的大动脉鸭绿江大桥。如果被炸断,前线的物资供给就要陷入极大的困境中,甚至会直接导致瘫痪。
保卫战在大桥附近打响,我方空军实力有限,少一架就是加大了空战失败的风险。
面对被击伤的战机,麦永辉甚至顶着三四十度的北风,穿着薄薄的衣服,钻进飞机的气道中去修理因为气道太窄了,根本容不下一件棉衣。
之后,飞机顺利地被麦永辉修好了。可他冻僵了,冻昏过去了,被卡在飞机中,根本出不来。还是他的战友用绳子绑住了他的两条腿,才把他慢慢地拉了出来,拉回了温暖的屋子里。
直到飞机重回空中时,麦永辉才从昏迷中醒了过来。
麦永辉的故事只是千千万万志愿军中的一例,在那个缺乏后勤补给的年代,还有更凄婉、更决绝的故事,发生在那片冰天雪地之中。
那是零下四十度的,吹拂着暴雪的冬季。这是什么概念呢?当志愿军战士在睡觉的时候,甚至不敢把鞋脱下来。因为他们一旦脱下来,就再也穿不上了。
冻得邦邦硬的脚,根本塞不进同样梆硬的鞋子里。
为了抵抗寒冷,志愿军甚至发明了“强迫运动”的办法。晚上睡觉,睡一会儿,就会被叫起来爬着运动。如果不运动,那么面临他们的只会有一个结果,就是在睡梦中被冻死。
有些睡瘾大的战士甚至需要连队干部踢屁股或者架起来强迫运动,否则,他们就会在疲惫的梦中一睡不醒,成为冰天雪地中的一座“冰雕。”
1950年11月下旬。白雪从天而降,大地冰雪覆盖,美军正在慢慢撤退,或者用他们自欺欺人的说法,“战术性撤退。”
当警戒的美军摸索前进时,警惕的哨声响了起来他们拿起了枪,对准了面前的人。那是一群趴着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这些穿着单薄棉衣的战士端着枪,每个人都保持着作战动作。可令美军感到疑惑的是,对方明明已经发现了自己,却没有开枪?
这可不是这群虽然装备落后,但拥有坚定意志和信念的战士做的事情。
带着疑惑,美军小心地走近了这群战士。可当他们来到志愿军面前的时候,一个令他们完全不敢相信的事实差点让他们惊呆过去眼前的志愿军战士,竟然被冻成了一座座冰雕!
他们人人手持武器,怒目注视前方,没有一个人向后退缩。他们以战斗队形散开,卧倒在雪地之中。
为了不被美军的侦察机发现,为了不影响战争的胜利,他们趴在雪地中,忍受着寒冷刺骨的北风。
直到自己的生命之火,在严寒中缓缓熄灭。他们成了一群冰雕。
这是一群坚持到最后一刻的战士,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与信念征服了死亡,克服了恐惧。他们是人民军队历史上,最悲壮的“冰雕连”。
有关“冰雕”的回忆,被永久保存在了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冰雪长津湖”中。
或许志愿军的装备的确薄弱,但是他们拥有比装备更强大、更英勇的武器。
那就是信念。胜利的信念,无畏的信念,守护人民、守护国家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