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三国之中,平蜀十将之结局,令人唏嘘

三国之中,平蜀十将之结局,令人唏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541 更新时间:2023/12/5 4:23:29

《容斋随笔》有“取蜀将帅不利”之言,纵观历朝历代,如岑彭、来歙、朱龄石、尉迟迥、李继岌、郭崇韬、康延孝、傅友德、廖永忠、豪格、张广泗等,皆立功于川蜀,然而,似乎为某种神秘力量左右,又仿佛历史魔咒一般,俱不克全终。单说三国,刘备取蜀,军师庞统中箭阵亡,而曹魏伐蜀,主将、监军、及一班部将皆不克令终,死于非命。如此诡异,令人遐想无边。以下为三国末年,曹魏十位取蜀将帅之结局。

1.许仪

许仪是安微亳州人,武卫将军许褚之子。袭牟乡侯,拜牙门将,从镇西将军钟会伐蜀。作为前部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钟会乘马过桥,不料马蹄陷入桥洞,勃然变色,不念其父之功,不顾诸将求情。将许仪斩首示众,以肃军令,三军众将,莫不骇然。

未曾出师,先斩大将,确实于军不利,是以曹魏平蜀诸将帅,鲜有令终。

2.钟会

钟会是河南长葛人,太傅钟钟繇少子。博学多才,精练策数。淮南平叛,屡出奇策,时人比之西汉留侯张良,为权臣司马昭倚重。以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为伐蜀主帅。伐蜀期间,兼并诸葛绪所部,陷害邓艾使其槛车收押。及功成师克,独统大军,威震西土。自以功名盖世绝代,不复为人之下。联合降将姜维,矫诏讨伐司马昭,进欲直取洛阳,退欲据蜀自立。可惜三军归心难固,谋泄事败,为监军卫瓘、部将胡烈攻杀,死于乱军之中,时年四十。

3.邓艾

邓艾是河南新野人,有将帅之略。久在关右,抵御姜维,数有功绩,官至征西将军。伐蜀之役,以偏师偷渡阴平,直取成都,迫使刘禅君臣出降,立下不世之功。自以勋庸盖世,矜功伐能。成都受降,擅承封拜,所为不法。为钟会、卫瓘、胡烈诬告悖逆,因此遭司马昭猜忌。故变畔猝发,有诏槛车收押,及卫瓘平息钟会之乱,遣护军田续追斩邓艾父子于绵竹。

4.邓忠

邓忠是河南新野人,征西将军邓艾之子,以荫封惠唐亭侯。参与伐蜀之战,于绵竹大破诸葛瞻、张遵。蜀亡,被人构陷,父子被监军卫瓘收押,槛车押往洛阳。钟会作乱被杀,邓艾部将欲追回邓艾,监军卫瓘遣护军田续追斩,邓忠父子并部将师纂皆遇害于绵竹西。

5.师纂

师纂初为司马昭主簿,出为征西将军邓艾司马。伐蜀之役,从邓艾奇袭阴平,与邓忠大破诸葛瞻、张遵,进军至雒城。蜀汉灭亡,领益阳州刺史,与钟会、胡烈上书告发邓艾所为悖逆。及钟会作乱,事败身死,监军卫瓘遣护军田续追斩邓艾于绵竹西,邓忠、师纂一并遇害。师纂为人性急少恩,身死之日,体无完肤。

6.卫瓘

卫瓘是山西夏县人,贞静有名理,有文武干略。伐蜀之役,主将钟会、邓艾跋扈,自取诛夷。卫瓘独收成勋,全师回朝。自以虽运智谋,无搴旗斩将之效,归功众将。出为方岳镇北方。东降乌桓、西间力微,威震朔塞。出将入相,位极人臣,于耄耋之年,得罪皇后贾南风,被故吏荣晦公报私仇,屠杀卫瓘满门,子孙九人一起遇害。

7.牵弘

牵弘是河北武邑人,雁门太守牵招之子,猛毅有父风,隶邓艾帐下,抵御姜维北伐,参与平蜀之役,以功迁蜀郡太守、振威护军。历扬州刺史,迁凉州刺史,值北地胡人攻掠金城,牵弘出兵讨伐,因羌戎反叛,被困青山,兵败身死。

8.胡烈

胡烈是甘肃镇原人,车骑将军胡遵之子。伐蜀之役,隶属钟会帐下。钟会作乱,胡烈联合监军卫瓘,挑动军士对抗,使其子胡渊攻杀钟会,其功甚大。晋朝建立,迁秦州刺史,绥边乏才,治戎无术,失羌戎之和,引发秦凉之变。胡烈率军讨伐鲜卑禿发树机能,兵败被困万斛堆,矢尽力竭,以身殉难,时年五十一。

9.胡渊

胡渊是甘肃镇原人,秦州刺史胡烈之子。从父伐蜀,钟会作乱,扣押胡烈等诸将,胡渊率兵救父,击杀钟会,论功为首。至西晋八王之乱,胡渊依附于赵王司马伦,与齐王司马冏交锋,屡次获胜。后来三王合兵,司马伦覆亡,胡渊为成都王司马颖击败,束手归降后被诛杀。

10.杨欣

杨欣为邓艾部将,历任天水、金城太守,从邓艾抵御姜维北伐,屡建军功。伐蜀之战,与王欣、牵弘直逼姜维营寨,追至强川口,大破蜀军。从邓艾奇袭阴平,所部之兵,以逼江油之势,以功封侯。晋朝建立,迁凉州刺史,因失羌戎之和,与鲜卑若罗拔战于武威,兵败身死。

以上十将,许仪、钟会、邓艾、邓忠、师纂身死于前;胡烈、牵弘、杨欣、胡渊、卫瓘命殒于后。取蜀将帅不利,由此可见一斑,并非空穴来风,危言耸听。难道是历史魔咒或巧合,天道玄远高深,自非凡人莫知,一切只能臆想而已。

标签: 平蜀名将

更多文章

  • 三国之中,生不逢时的8位猛将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猛将,猛将

    三国之中,徐荣、胡轸、鞠义、颜良、文丑、高顺、张任七位名将,可谓明珠暗投,咸以凶终。而以下8位猛将,皆武艺壮猛,或误入岐途,或投身失所,或出自蛮夷,空有一身本领,生不逢时,死有余辜。1.武安国武安国是北海太守孔融部将,使长柄铁锤,重五十斤。虎牢关之战,吕布骑赤免马、持方天戟,前后数回合,击杀河内名将

  • 三国之中,曹魏一朝58位良臣名将之谥号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谥号,良臣名将,名将

    谥号为古代对王侯将相等历史重要人物去世之后,按其平生事迹概括性评定,或褒或贬,评价一个人是非功过,给予盖棺定论。三国之中,曹魏一朝,共有58人生有爵、死有谥,明细如下。1.谥号忠之功臣“忠”释义为危身奉上。忠?有夏侯惇、曹仁二人,皆为曹操亲旧,左右勋业。夏侯惇为曹魏首任大将军

  • 杀降名将:杀降不祥,阴害贻祸,且看10位历史人物之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杀降,杀降名将,名将

    兵危战凶,自古皆然。“祸莫大于杀已降”,此言并非危言耸听,且看历史上杀降之人,阴害贻祸,报应之势,各所类至,是以结局凄惨。以下盘点上自战国,下至清朝十位历史人物,以为佐证。1.白起白起是陕西眉县人,一生为将三十余年,料敌合变,出奇无穷,攻城七十余座,威震天下。长平之战,赵国主

  • 豫湘桂的大溃败间接引发了朝鲜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豫湘桂,朝鲜战争

    由于日本国内资源匮乏,不得不需要从海外进行补给,而二战后期,随着防御岛链的一个个丢失,海上补给线被美军切断,不得不考虑陆上交通线欧洲战场德国战线的不断收缩以及太平洋战场日本的溃败,使国内形成了共识:小日子是秋后的蚂蚱,快玩完了。在此共识上,国军上下弥漫着避战的情绪:抗战胜利后可得好好享受成果,夺取更

  • 抗美援朝:鲜为人知的10个细节!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抗美援朝

    01,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曾6次计划动用核武器!第一次:1950年7月11日,在驻英的美军基地中,美国部署了一架携带核弹头的B29轰炸机。一旦苏联出兵朝鲜,就先下手为强给苏军一通炸。但一直到朝战结束,苏联都没有出兵。第二次:1950年7月,当时美军防线被入朝作战的志愿军全面冲垮,恼羞成怒的麦克阿瑟申

  • 大小金川之战:清朝用20万兵力惨胜,但对中国的意义远超你想象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小金川之战,清朝历史

    乾隆一生的褒贬很难定,但还是有一些功绩在身上的,就比如著名的“十全武功”中的大小金川之战。清朝为平定大小金川之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好在效果巨大,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那这个战争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战争背景这就得追溯到明末清初之际,那个时候天下未定,各路英雄纷争不断。金川部落

  • 为何古代中国打仗靠战术,外国却靠正面硬刚?其实道理很简单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中国,打仗,战术

    不知道大家再观看一些历史纪录片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的一个现象,古代中国的战争,两军对垒,拼的更多的是主帅的智慧以及军队的执行能力。反观国外尤其是欧洲,他们对个人战力的要求极高,更擅长正面直接对决。一边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另一边则是双方互相冲锋,残肢断首满天飞。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复杂

  • 玉壁之战: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关陇雄风与敕勒飞歌的经典对决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玉壁之战

    公元546年10月的一天,西魏玉壁城(山西稷山西南);阴云密布,秋风萧瑟。城门口当先站着一个衣衫破烂,浑身血迹却又被绳捆索绑的年轻人。年轻人的旁边,是东魏的仓曹参军祖珽。在他们两人的身后,是一队满身戎装,手拿兵刃的东魏军士。只听祖珽高声向城上叫道:有请韦将军上城答话!不多时,一员大将出现在城楼的垛口

  • 史上第一恐怖的病毒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史上,第一,恐怖,的,病毒,是什么,埃博拉,埃,

    埃博拉是排名世界第一的恐怖病毒,致死率高达90%左右,它比艾滋病还要厉害百倍,它让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束手无策,很多惊悚电影和悬疑小说都把它当成主角。它首先在非洲的扎伊尔猴子体内被发现,曾经令整个村庄的人都死亡。生物学家把它列为最高危险级别的病毒!1976年8月26日,刚果北部城镇的44岁教师马巴罗罗科

  • 1862年9月30日:德国首任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1862年,9月,30日,德国,首任,宰相,俾斯麦,实行,

    1862年9月30日(农历1862年闰8月7日),德国首任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19世纪中叶,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迫切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家,结束封建城邦割据。这是和全民族的利益一致的。但是怎样实现统一呢?当时存在着两条不同的路:一条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推翻各邦王朝,建立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