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取了得决定性胜利,我军从越南撤回,就在这时,越南军却动起了歪心思......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取了得决定性胜利,我军从越南撤回,就在这时,越南军却动起了歪心思......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3741 更新时间:2023/12/13 18:14:13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取了得决定性胜利,我军从越南撤回。就在这时,越南军却动起了歪心思,他们趁着夜色绕过主力部队,打算进攻我炊事班。但,他们万万没想,自己这是下了一步臭棋。

越南是我们的近邻,可在二十世纪70年代,却在前苏联的挑拨下,不断在我边境挑起事端,欺辱我国百姓。

士可忍孰不可忍,1979年2月,我军毅然决然决定对越反击。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解放军势如破竹,将交战的前线推到了越南的首都河内。

因为对越自卫反击战本身只是一场惩罚性的作战,因此,在3月5日,前线部队就收到了撤军命令。

可是,就在我军撤离的时候,越南军队的指挥官却动起了歪心思。

越军338师趁着夜色,竟带领一支小分队绕过我军主力,避开了正面的作战部队,径直奔我军的中间营区,这部分营区是炊事班的所在地。

攻占炊事班可以将我军部队总体上从中间砍断,对我军分割包围,越军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响。

就在越军觉得天衣无缝的时候,他们的行踪却被我军士兵发现了。怎奈,队部正在进行撤离,一旦贸然行动,会打乱整个撤退计划。

面对越军的行动,我军炊事班所在连队的指导员蔡宁非着急,在整个队伍中,炊事班是非常薄弱的一个环节,因为本身不是战斗部队,手里的武器装备也是有限的,面对有备而来的越军,要怎么做才能剿灭这伙越军的野心。

情急之下,蔡宁只带领一个通讯兵,直接奔向了炊事班所在的营区。

由于熟悉营地布置,蔡宁很快到达了目的地。这时,炊事班的战士们已经收拾好了行囊,原地休息。

“越军来了!”

夜里静悄悄的,蔡宁的话,一下让战士们顿时紧起来,开始分发武器准备战斗。

此时已经是深夜2点多钟。借着月色,他们看见远处人影晃动,鬼鬼祟祟地朝这边营地潜伏过来。

在612高地上,接到任务的7连炊事班,共计17个人,手里只有7支枪少量的手榴弹,而这样的火力对比起越军来说,是远远不够。

为了应对敌人的到来,炊事班还将手里能用的擀面杖、菜刀、锅铲等也拿了出来。

随后在工事里静静地等待敌人上钩。而越军还以为无人知晓。

就在越军的加强连悄悄摸上高地时,伴随着“砰砰!”的枪声,战争打响了。

这伙加强连的越军,也算是越军中的精英,很快就判断出我军阵地上只有一个班的人马,且火力严重不足。

对此,越军大喜,做作战过程中,还用蹩脚的中喊道“对面的中国弟兄,放下武器,越军有优待!”

尽管炊事班的战士们不怕牺牲英勇战斗,怎奈面对数倍于我军的敌人,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越军看出了我军的战斗力薄弱,他们在火力的掩护下,开始攻向了我军阵地。

就在营地就要失守的时候,敌人的后方突然响起了枪声,敌人顿时乱作一团。

原来,连长黄吴荣担心战事吃紧,带领警卫员,携带着重机枪,包抄到越军的后面,进行了突然袭击。越南军队顿时死伤大半,剩下的部分军队纷纷向越南方向边撤边打。

就要失去的营地从新被我军控制。

连炊事班的非战斗士兵都没有战胜,越军越想越没面子,他们纠集剩的部队继续向我军反扑过来。

黄吴荣急中生智,把炊事班的战士两两一组,一共分成了五组。每组出一个人把做饭的铁锅立起来作为掩体,另一个人直管瞄准射击。

别说,他的安排立刻发挥出来效力,冲上来的越军被一次次打了回去。

此时,上级命令炊事班所在营地进行撤离,连长黄吴荣当即命令:“把两挺我带来重机枪留下,剩下所有人员携带武器有序撤离,我掩护。”

黄吴荣趁着夜色,把两挺机枪分别让到两处,自己潜伏在战壕里,暗中观察敌人动静。

612高地上鸦雀无声,这让敌人有些蒙圈。

沉静片刻后,敌人还是发起了进攻。

为了节约子弹,黄吴荣搬来了两块大石头,朝着敌人的方向滚了下去。敌人根本没有注意到上方的滚石,结果,三分之一左右的士兵还没反应过来,被砸的哭爹喊娘屁滚尿流。

越南恼羞成怒,组织人员再次进攻。

头脑静的黄吴荣一个人和敌军玩儿起来阵地战。

他先在战壕的一端用机枪对来犯之敌狠狠扫射,当敌人组织力量围攻这个火力点的时候,他已经快速地来到阵地的另一头,从侧面对敌人再次扫射。

打退了两次进攻,敌人丢下了10余具尸体,不敢再进攻了。

此时已经是凌晨3点,黄吴荣知道不能再战了,他这才提着机枪,朝着我军部队撤离的方向撤退,并很快追上了部队。

这次战役,越南军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炊事班的战士没有一个伤亡。

而黄吴荣以一己之力,打死打伤敌军100余人,荣立了个人一等功。并受到前线总指挥许世友对通报嘉奖,并称为孤胆英雄!

标签: 对越自卫反击战

更多文章

  • 东汉昆阳之战的历史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昆阳之战,汉朝历史

    东汉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战役,发生于公元23年,由董卓率领汉军与袁绍率领的联军在昆阳展开激烈的战斗。本文将以“分析东汉昆阳之战的历史背景”为题,探究这次战役发生的原因、背景和影响,旨在深入了解中国历史上这段动荡时期的情况和对后来历史发展的影响。一、东汉时期的背景东汉

  • 东汉统一战争的历史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汉统一战争

    东汉统一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大的内战。它标志着中央政权的统一,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乱,开创了东汉末年政治稳定的局面。然而,这场战争的爆发也有其历史的背景和深刻的内在原因。本文将分析东汉统一战争的历史背景,探究其内在原因和影响,以期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一、东汉政治经济危机的加剧在东汉末

  • 潞州之战简介:潞州之战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潞州之战

    潞州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争,发生在北宋年间。这场战争虽然只是中国历史上无数战争中的一场,但它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本文将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分析潞州之战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一、政治影响潞州之战对当时社会的政治影响非常明显。首先,这场战争导致北宋朝廷的财政状况急剧恶化,因

  • 胡柳坡之战简介:胡柳坡之战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胡柳坡之战

    胡柳坡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战争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唐朝和吐蕃之间的一场重要军事冲突。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757年,胡宝真率领唐军与吐蕃军在今天的甘肃省南部胡柳坡地区进行激战,最终取得了胜利。本文将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探讨胡柳坡之战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一、政治影响胡柳坡之战对唐朝政治产生了深远的

  • 清朝与沙俄之间的雅克萨之战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雅克萨之战

    雅克萨之战,又称雅克萨战役、雅克萨之役,是1650年(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与沙俄之间在黑龙江流域爆发的一场战争。沙俄以武力威胁清廷,迫使其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领土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150万平方公里土地。此战是中国与沙俄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

  • 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鸦片战争

    19世纪上半叶,中国处于一个政治腐败、经济衰落、文化保守的时期。在清朝政治上,官僚主义严重,官员腐败普遍,官员普遍脱离人民群众。此外,清朝的政治体制也存在问题,皇帝独揽大权,而且各级官员的任命基本上都是靠“门第”,没有真正的竞争机制。这种政治体制无法有效地解决社会矛盾,也无法

  • 原子弹爆炸,为什么不是日本选择投降的主因?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原子弹爆炸,日本投降

    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升起的一朵蘑菇云,让全世界都看到了原子弹的恐怖威力。但是这么一起重大的事件,一下子死了那么多人,上万座建筑物被夷为平地,但在日本社会引起的反响却平淡无奇,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日本高层老早也研究过原子弹,认为这么前卫的终极武器难度太大,连小胡子都搞不定,美国肯定也没戏。于

  • 宋金战争爆发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宋金战争

    宋金战争,又称南宋金朝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影响的战争。战争发生于南宋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44年)至绍兴三十四年(公元1164年)期间,历时二十年之久。这场战争的爆发,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缘等方面的因素。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分析宋金战争爆发的原因。一、政治原因宋金战争

  • 甲午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的原因自19世纪末,随着近代工业和商贸的发展,朝鲜成为中日两国争夺的重要战略地区。中国一直将朝鲜视为自己的附属国,因为在中国传统的王朝体系中,朝鲜是作为中国的“藩属国”而存在的。为了维护自己在朝鲜的利益,清朝政府派遣大量军队进驻朝鲜,并在朝鲜设立了多个办事机构。然而,

  • 61年前和中国打的那一仗,为何现在印度很少提?绝不仅是因为输了。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对印自卫反击战

    1962年,中国和印度之间进行了一场时间并不算长的边境战争,我们将其称之为“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这场战争最终以我们获得大胜而结束。今天的印度人实际上对于那次惨败是耿耿于怀的,他们并没有忘记,但是却很少提及。有人认为是印度人自尊性太强,羞于提起自己惨败的历史。但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