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淮海战役刘伯承巧施心理战:一封信降敌军一个

淮海战役刘伯承巧施心理战:一封信降敌军一个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673 更新时间:2023/12/11 6:32:18

1948年12月上旬,国民党的精锐部队黄维兵团被我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团团围困于淮海战场的双堆集附近地区。为了尽快瓦解和消灭敌人,我军在实施军事打击的同时,也对敌发起了强大的心理攻势。

在我军包围中,国民党第八十五军二十三师师部及两个团被困在双堆集以南小庄地区。八十五军原系蒋之嫡系汤恩伯王仲廉旧部,1948年11月27日,该军一一零师师长廖运周率部起义后,引起该军残部极大的震动。二十三师在我军连续打击下,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官兵们饥寒交迫,全师上下人心混乱,思想动摇,处于一触即溃的地步。

12月8日,敌二十三师师长黄子华突然收到刘伯承司令员写来的一封信。信中说:贵军现已粮弹两缺,内部混乱,四面受围,身临绝境。希望增援乎?则黄维兵团已被我追奔逐北于蚌埠以南,南京方面正忙于搬家,朝不保夕。希望突围乎?则我军早已布下天罗地网,连日事实证明无望。继续抵抗乎?则不过徒作无益牺牲,必与黄百韬兵团遭同一命运耳。当此千钧一发之际,本军特提出如下忠告:希望你们立即命令部下,停止抵抗,切实保护武器弹药资材,实行有组织的缴械投降。若能如此,我军当可保证汝等及全体官兵生命安全。国民党反动派大势已去,贵军覆没命运亦铸定,汝等又必为蒋介石一人效忠,与人民为敌到底?语云:“识时务者为俊杰”,望三思之。时机危迫,幸早作抉择。

黄子华接到这封信的同一天,也接到好友原一一零师师长廖运周的亲笔信,劝他顺应天意民心,早日弃暗投明。黄子华瞻前顾后,思忖再三,觉得国民党大势已去,只有投降才是唯一的出路。当天即拍电报给在武汉的家属,叫他们整装返回湖南老家,同时召集心腹共商投降事宜。10日晨,黄子华召集全师营以上军官开会。会上黄大家宣称:“我不想做大家的罪人,你们各有妻子儿女,如果再打下去,眼看将有许多孤儿寡妇向我要人,所以我决定向共方投降。过去后可受宽待,以后去留听便,愿回家的绝不刁难……”讲罢痛哭不已。

黄的投降主张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拥护。当日上午,黄子华即率残部五千余人向我军缴械投降。该师的投降,为我军全歼黄维兵团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对被围的国民党军队产生了重大的心理压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淮海战役刘伯承

更多文章

  • 佩剑将军张克侠潜伏国民党19年 淮海起义扬名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淮海战役,民国

    7月7日是张克侠逝世31周年纪念日。张克侠,1900年10月7日出生。1923年,他加入冯玉祥将军部队。1929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张克侠在国民党军队上层人物中积极开展反对内战、反对独裁的活动。1948年11月8日,张克侠与何基沣一起率部在贾旺、台儿庄防地举行起义,受到毛泽东、朱德的

  • 淮海战役奇闻:“猪肉粉条”劝降国民党两个师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淮海战役,民国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进入最后阶段。2日下午,家住萧县杭子村,时年19岁的我正在村后拾柴火,被两个离队到村上抢东西的国民党兵抓住,不由分说,两个大兵把子弹袋子都套在了我的肩上,逼迫我为他们做事。此时,华东野战军已把杜聿明集团三个兵团铁桶似地围在了以青龙集、陈官庄、李石林为中心的狭小区域内。杜聿明

  • 南苑保卫战趣闻:演习地雷未及清除 致日军伤亡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平津战役,民国

    “九·一八”事变后,为进一步充实部队的骨干力量,1936年年底,宋哲元聘张寿龄为教育长,成立了以培训大、中院校学生的军事训练团。宋哲元自兼团长,军训团分西苑、南苑两分部,于1937年1月正式开学。父亲孙麟(字伯坚,晚年用名寿仁,黑龙江呼兰人。此时任二十九军军官教

  • 解密:1948年平津战役林彪为何爽快调兵入关?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平津战役,民国,林彪

    《党史博览》发表文章《从平津战役中的东北野战军看毛泽东与林彪的关系》。文中记述中央军委和平津战役指挥员之间通过发扬民主,往返电报讨论,最终形成决策的过程,也可从历史的原貌中看到林彪和毛泽东的关系,摘编如下。1948年10月下旬,中共中央从北平地下党的几个渠道获悉:傅作义要派快速部队偷袭石家庄,企图威

  • 解读:着名的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是谁指挥的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平津战役,民国

    导读: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为统一平、津地区的作战行动,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负责统一指挥东北、华北的参战部队。19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由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华北军区司令员)组成党的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领导夺取和管

  • 围而不打,隔而不围,各个歼灭--评论平津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平津战役,民国

    导读: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它是由我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在北平(今北京)、天津、张家口地区,与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处于华北的敌傅作义集团面临着我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联

  • 1949年:着名战役之平津战役取得了全面胜利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平津战役,民国

    平津战役: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初,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敌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面临着东北、华北我军联合打击的威胁,已成惊弓之鸟。由地美、蒋、傅之间的矛盾,华北敌军是撤是守,是南逃还是西窜,尚举棋不定。傅作义错误地估计我东北野战军至少需要三个月以后才能入关作战,所以未定下立即逃跑的

  • 解析平津战役:平津战役中的蒋介石和傅作义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平津战役,民国,傅作义,蒋介石

    导读: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后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动发起的、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之一。我军的作战方针和作战部署,见诸毛泽东、周思来、朱德等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电报,以及许多参战的指战员写的回忆文章,已为世人所熟知。那么,国民党军队采取了什么对策呢?有的回忆录作者认为,在平津战役中,蒋介石和

  • 谋定而后战:详细了解平津战役不为人知的谋略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平津战役,民国

    平津战役:1948年底到1949年初,历时64天的平津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在华北的最后一个机动兵团。除归绥(今呼和浩特)、太原和新乡等少数几个孤立据点,包括历史古都北平在内的整个华北得以解放。与此前辽沈和淮海战役不同的是,平津战役是解放军在总兵力和兵器都占绝对优势下的一战。由此对于华北国民党重兵集团,毛

  • 辽沈战役中国民党将领廖耀湘是如何战败被俘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辽沈战役,民国,廖耀湘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中,国民党将领廖耀湘战败被俘,后于1961年12月作为特赦战犯被释放。1968年12月2日病逝,骨灰盒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五大王牌军”第六军军长廖耀湘廖耀湘,1906年4月12日生于湖南邵阳县北乡酿溪镇土桥村,其家道算是小康境地。祖父艺圃公,是一位私塾先生,曾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