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辽沈战役中国民党将领廖耀湘是如何战败被俘的

辽沈战役中国民党将领廖耀湘是如何战败被俘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485 更新时间:2023/12/29 22:46:17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中,国民党将领廖耀湘战败被俘,后于1961年12月作为特赦战犯被释放。1968年12月2日病逝,骨灰盒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五大牌军”第六军军长廖耀湘

廖耀湘,1906年4月12日生于湖南邵阳县北乡酿溪镇土桥村,其家道算是小康境地。祖父艺圃公,是一位私塾先生,曾于乡里设馆授徒。父亲半耕半读。耀湘(耀为字辈名)这个名字显然寄托着祖父和父亲望其光大门楣、名耀三湘的期望,而他的表字“建楚”也正是名的引申,耀湘必定有建楚之才。

六岁时,他在祖父的指导下,开蒙读书,念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四书”、“五经”,等他略知经书精义时,清廷已经逊位几年了,由于有一帮三湘英才参与创建民国,此地开风气之先,有着远见的廖父觉得科举早已废除,仅仅凭读古书是很难有出息的,读新学堂,出洋留学才是成才正道。1918年,受过六年传统私塾教育的廖耀湘考进了县立高等小学,接受现代教育,之后逐渐步入部队生活,曾任蒋介石“五大王牌军”之一的新编第六军军长。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后留学法国,回国后参加南京保卫战,1940年同杜聿明率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抗日,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8年,在北满休整的林彪部队已非当年四平之战的东北联军了,但蒋介石仍以为可以在东北决战,歼灭林彪的部队。

辽沈战役,第一阶段就是锦州之战,锦州的重要性和蒋都看到了,谁夺取锦州,就能占据通华北的通道,对国军来说,锦州不失,东北部队和华北傅作义部队能连成一体,可攻可守。林彪的部队首先进攻驻守在锦州的范汉杰守军,蒋介石不愿意锦州失守,东北和华北的通道被斩断,命令沈阳附近的廖耀湘兵团西进,驰援锦州。

1948年10月23日,廖耀湘部向黑山、大虎山发起猛攻。共产党军东野第10纵队司令员梁兴初命令各师:“死守3天,不让敌人前进一步!”经过3天激战,第10纵队守住了黑山、大虎山,使廖耀湘兵团失去了西进的可能和南撤的宝贵时间。

廖耀湘以5个师的兵力连日攻击黑山、大虎山阵地受挫,西进无望,于25日晚下令向东南营口方向撤退,但行至台安附近便遭共产党军独立第2师阻击,廖耀湘误以为是共军主力,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命令部队往东走,和沈阳的部队会合,可林彪早有两个纵队在那里以逸待劳。如此兵团10万人马全部陷入共产党军东野五十万大军的重重包围。廖耀湘此时已知败局已定。

廖耀湘为啥死活不愿意和常胜将军韩先楚握手?

韩先楚的第3纵队仅用3个小时,便一举摧毁廖耀湘的兵团指挥部和新1军、新6军、新3军军部。廖耀湘10万人马群龙无首,乱成一团。廖耀湘急得用明语呼叫:“部队到二道岗子集合!”林彪下令:以乱对乱,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打,并派部队到二道岗子去抓廖耀湘。10月28日拂晓,战斗基本结束,廖耀湘西进兵团所属新1军、新6军、新3军、第71军和第49军共计5个军12个师10万余人全部被歼灭。

1948年10月27日,廖决定向南方突围,最后只剩下李涛、周璞和新6军一个高参。涉饶阳河通往盘山一条水渠时,周璞不慎跌入一个水深没顶的地方,大声呼救,便引来解放军的搜索,他把周璞拉出水坑,李涛便被冲散,只剩下三个人绕过一处小树林继续向南摸索前进。

天快亮的时候,他们看到前边有一小村庄似乎很平静,那个高参便决定先进去看看,好买点东西吃,因为又饿又累。没想到那个参谋一进村,就被在村里休息的解放军抓住了,他和周璞便赶快离开那里。不久天亮,他和周璞在高梁秆堆里躲了天,又饿又渴又累。就这样夜行晓藏地前进,希望能赶到沈阳追上杜聿明的部队;路上他花重金买了几件老百姓衣服,化装前进,胆子也比较大了些,等到走到辽河边正在等渡船时,听说沈阳已解放了,这时,他走投无路,便决心自杀,可手中连用来自杀的枪都没有,他坐在一棵大树下,抱头痛哭起来。准备等到天黑就在那棵树上自缢。周璞苦苦相劝,要他绕道奔葫芦岛,没准赶上国民党撤退的部队。两人起来慢慢地走,结果在一条小路遇到一小队巡逻的解放军,一盘查,他便坦白了自己的身份,以求速死。此时廖耀湘便当了俘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辽沈战役民国廖耀湘

更多文章

  • 亲历者: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劈柴也给打欠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辽沈战役,民国

    夜里八九点钟,激烈的枪炮声终于停止了。这是1948年初秋的一天,尽管那年我才9岁,但对这场战争至今还有较深的印象。当晚,从这宁静的氛围里,父亲预感到,人民解放军已经攻进了我家居住的沈阳南大门苏家屯。“几天的激战结束了,我们也该睡个安稳觉了。”父亲边说边上炕脱衣睡下。然而,翌日

  • 辽沈战役的一幕:火车开反 刘亚楼险些铸成大错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辽沈战役,民国,刘亚楼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在北宁线的锦州至昌黎段首先打响。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急令东野林、罗、刘三位首长率指挥机关由双城向锦州方向前移。9月30日,前指在机动过程中发生了一起鲜为人知的事故,幸而父亲及时发现,才避免因事故而引起的严重后果。罗帅去世20年后,在后人为他撰写的《罗荣桓传》中对此事曾有过简

  • 陈云评辽沈战役:按林彪的打法东北胜没这么快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辽沈战役,林彪

    导读:辽沈战役中,林彪指挥东北野战军以70余万对国民党军55万,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人。这次胜利,从战役的设想到战役的实施,毛泽东一开始即盯着锦州,以关住东北的陆上大门,将东北国民党军就地歼灭。而林彪对锦州这个战局关键的认识是比较滞后的。早在1948年7月30日,毛泽东即电示林

  • 解读历史:从军事角度浅析辽沈战役国军的败因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辽沈战役,民国

    辽沈战役国军败因:1948年末至1949年初,注定将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在这一时间进行的国共三次战略大决战,不但是各国军事专家研究的经典战例,也是众多军史爱好者们热衷讨论的话题。三大战役中以辽沈战役最为关键,因为这场在黑土地上争夺的成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后两次战役的进程。而辽沈战役的重中之重

  • 辽沈战役背后秘密战:策反长春国民党守军起义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辽沈战役,民国

    辽沈战役:“一唱汉江江水长,五十军天下把名扬,汉江五十天防御打得响,国内国外都夸奖;二唱汉江江水深,江岸阵地如山稳……”这是抗美援朝期间,着名诗人凌又风和着名音乐家郑律成写的《汉江小唱》。歌中的五十军英勇善战,成为第一支攻进汉城的志愿军部队,军长就

  • 揭秘辽沈战役中攻打锦州的战略决定真的正确吗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辽沈战役,民国

    辽沈战役:谈到解放战争,一定会谈到三大战役,谈到三大战役,一定会谈到辽沈战役,说到辽沈战役,一定会谈到锦州战役。今天我们就谈谈攻打锦州。辽沈战役的意义我们就不多谈了,战役之后使国共双方军力数量上第一次出现逆转,此役之后,国民党在大陆已呈必败之态。说到辽沈战役,我们先从决战的背景方面谈起。辽沈战役前,

  • 双堆集围歼战:淮海战场上莫名上演的同室操戈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淮海战役,民国

    在淮海战场上,积聚了众多黄埔师生:黄维与陈赓是黄埔第一期的“同窗”,胡琏是陈赓在黄埔四期步科第一团七连当连长时的该连学员,熊绶春则是黄埔三期生。在黄埔期间,他们对黄埔三杰的传说,早有所闻,对陈赓富于传奇色彩的经历更是熟悉。11月24日,陈赓部队向浍河南岸出击时,熊绶春(被很多

  • 解放军忆接管上海:每名军人发二斤猪肉六角钱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淮海战役,民国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刚结束,我从华东野战军第八野战医院被抽调到三野后勤部政治部政训队培训,为接管上海做准备。渡江后,政训队住苏州木渎镇,学习城市政策,掌握旧政府各主要部门负责人姓名、住址、电话等内容。1949年5月下旬,正是黄梅季节,几乎天天下雨,很少见到阳光,我们都是从北方过来的军人,穿的是

  • 长春围城战的真相:城中的国民党军队从未断过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辽沈战役,长春围城战,民国

    (按:据王大珩(1915)的《我的半个世纪》中回忆:我刚到长春的时候,长春城战后的那副样子简直是满目疮痍。整个城里找不到一棵有皮的树。在几年前那场长达5个月的围困战中,城里所有的树皮都被老百姓扒光了,吃掉了。先从榆树皮吃起,待榆树皮扒完以后就不管什么树都扒,都吃了。听说后来连吃死人肉的都有。据说,那

  • 辽沈战役神秘的内蒙古骑兵师:阻击廖耀湘兵团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辽沈战役,廖耀湘,民国

    东北三年解放战争中,在内蒙古东部地区活跃着一支以蒙古族为主,包括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回、满、汉各族士兵组成的内蒙古骑兵部队。这支骑兵部队于战火中诞生,在战斗中成长,先后参加了解放军同国民党军争夺东北的一系列战役、战斗。特别是内蒙古骑兵第一师(师长王海山、政委胡昭衡)、第二师(师长白音布鲁格、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