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明末农民起义对后世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又有哪些消极影响?

明末农民起义对后世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又有哪些消极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152 更新时间:2023/12/9 2:59:14

明末农民起义,又称明末农民战争、明末民变、晚明民变等,爆发于明末天七年(1627年)的陕北起义,至康熙三年(1664年)夔东十三家完全结束,是由李自成等领导的一场农民战争,其结果是农民起义军失败,明朝灭亡,清军获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影响

积极

明末农民战争,就其规模之大和影响之深来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革命运动之一;在亚洲和全世界范围来说,也是一次罕见的大规模农民战争。同时,由于它发生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所以它有着鲜明的特点和重大的历史作用。

冲击旧秩序和旧制度

明末农民起义军和明清军队经过30余年的反复较量,推翻了明朝,打击了清朝,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虽然它同中国建社会历史上所有的农民战争一样,仍以失败告终。但明末农民战争时间之久、规模之大、斗争之 激烈、影响之深远,却为已往之农民起义所不及。

农民战争对于明代旧有的生产关系和封建秩序进行了猛烈地冲击与破坏,为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开辟了道路。继立的清朝以明亡为借鉴,革除了明政府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诸多弊政,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措施,由此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改变土地剥削关系

农民战争还改变了土地剥削关系,而且对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李自成农民军还注意到城市工商业问题,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提出“平买平卖”、“公平交易”的口号,保护工商业的发展,反映了城市工商业者的利益和要求。

李自成农民军第一次明确提出“均田”的口号,深刻触及到封建社会的土地问题,促进了农民自发地争取土地的斗争,对清代的农民起义有重要的影响。

推动史学界研究

明末农民战争通过侧面还带动了中国史学界对明清之际的研究,特别是是中共建国以来农民战争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三十多年来所出版的专著、论和通俗读物,其数量之多,恐怕只有近代的太平天国革命才能与之匹比。

不仅在国内研究明末农民战争,而海外一些历史学家也热衷于此。

加强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明清之际,李自成、张献忠等的西北农民武装转战南方,与此相随的西北戏曲作为"军 戏"同步播迁。粤东西秦戏与西北秦腔间的关联正出于此。

明末农民起义部队伴随战争流动而来的演剧活动,本身也是艺术共同体的大迁徙,一次地方戏曲声腔间的传播、更新与再融合。史料发掘表明,不仅明末农民起义部 队中存在大量的戏曲演出活动,而且从其间的士兵籍贯构成、演出剧目内容等要素可以推知,明末农民起义部队中演出的正是产生于西北地区的梆子腔。他们的演剧活动,客观上带动了地方戏曲声腔的传播,为清代花部戏曲的繁荣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也给中华戏曲艺术的生态更新提供了良好的历史契机。

消极

明末农民战争也带来了消极影响,亦有人指出农民战争不仅不是历史动力,它们对于社会、经济、文化的破坏,甚至比腐败、无能的统治阶级危害更甚。其实,一些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人民群众。

破坏秩序

明末农民战争打乱了封建统治秩序,使得一个统一的明王朝灭亡。旧有的秩序被打破,在以后十几年的岁月里,让中国再也无法统一组织起来对抗清军的入侵,最终导致农民军和南明军一起被清军消灭。后来的清朝由于社会矛盾复杂,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同时防范广大汉人的反抗,统治秩序越来越保守、死板,甚至出现剃发易服的文化断层。

破坏生产力

明末农民战争的作用也是消极的,农民战争持续了近20年,不仅对明王朝就有的制度和的统治秩序造成了重创,也破坏了战区内各地的农业生产和发展。明末农民战争的战场,一方面人口伤亡众多,农业生产环境遭到破坏,农业再生产链条断裂。

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之后,社会生产力长期处于停滞衰落的状态。还出现了分裂割据,社会生产力遭到长期的破坏,且没有推动生产力。

明末农民军较之历朝农民军,并无过人之处。

破坏文化

农民军所过之地,当地的士绅和儒士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部分私人收藏的图书,和书院馆藏的史料典籍都遭到破坏。有的散佚甚至是尽毁。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尼姑陈妙常,为何拒绝状元郎追求?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妙常,南宋,历史解密

    佛门在我们心目中是清净修行的地方,而将身心奉献给佛祖的和尚和尼姑自然就不能被俗世所羁绊,尤其是不能产生色欲,有情感纠葛。但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女子就勇敢地跳出了这种世俗偏见的枷锁,寻求自己的真爱!通常提到尼姑,我们所想的形象可能都是灭绝那一种,即使狠厉不到那种地步,必然也是面色不好,素面朝天。这故事的女

  • 霸王项羽为什么要逼虞姬自杀?可能是怕重蹈覆辙!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项羽,虞姬,野史秘闻

    霸王别姬的故事,在中国,可谓众所周知。故事内核来源于《史记》中对于垓下之战的记载,但在《史记》的记载中,并没有虞姬自杀的情节出现,但在垓下之战结束后,虞姬也并未在载中复现,很可能确实如霸王别姬的故事中描绘的那样,虞姬自杀身亡。为何虞姬会在项羽逃亡时选择自杀呢?或许是因为,项羽的上一个虞姬,就在项羽攻

  • 历史上的佟国维是什么样的 他的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对清代佟国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真实的佟国维,结局到底如何?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作为朝中重臣的佟国维,对于当时还没有任何地位的侄子隆科多态度十分不好,隆科多先后好几次请求叔叔佟国维为他安排差事,佟国维各种理由拒绝了隆科多,后来隆科多又来佟国维这里请求叔叔佟国维给他

  • 如果扶苏能成功代替胡亥继承帝位,秦朝还会二世而亡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其实,在秦始皇去世三年之后,大秦帝国就已经不行了。如果扶苏真的继承皇位,那么秦朝还有一线机会,能够做到长治久安。只不过这种想法还是有些一厢情愿的,司马迁就在《史记》中揭露暗示过,扶苏就算是二世皇帝,秦朝的命运基本上也不会有什么扭转。那司马迁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阏与之战中,赵奢是如何取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公元前270年,秦国攻赵,包围了赵国的重镇阏与。赵将赵奢率军救赵,出奇计,终于打赢了一场原本无法取胜的战争。阏于之战是秦国商鞅变法后第一次在大规模野战中被击败,通过这次胜利,赵奢一战成名。秦穰侯魏冉,为扩大定陶封地,派客卿灶越韩魏两国攻占齐国的刚、寿地区,由魏入秦的谋士范睢向秦昭襄王提出,攻齐刚、寿

  • 古代“敬事房”是干嘛的?为何嫔妃们很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文化丰富多彩,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在古代的皇宫里有着许许多多绚烂多彩的文化,而在皇宫里的生活也引得人们的好奇,皇宫就是皇帝的家。这里面也有上千个人在这里居住,所以必须得有一定的规章秩序,来保证各个机构的运行,保障皇帝的衣食住行的安心与安全。就有很多部门是他家属只的,比如说御膳房,今天

  • 朱元璋杀开国功臣的方法有多奇葩?令人胆战心惊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今天我们聊的这个人物很厉害的,被朱元璋称为大明第一个功臣,可是死的方法很奇特。估计你也不会知道的。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有人说,如果明初最大的谋臣是李善长、刘基的话,那么首要武将就当推徐达。在朱元璋战胜群雄,推翻元朝,

  • 司马昭为什么那么欣赏霍弋?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霍弋,三国,风云人物

    霍弋闻魏军来,弋欲赴成都,后主以备敌既定,不听。及成都不守,弋素服号哭,大临三日。诸将咸劝宜速降,弋曰:“今道路隔塞,未详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邪!”得后主东迁之问,始率六郡将守上表曰:“臣闻人生于三,事之如一,惟

  • 大理寺作为唐朝最高司法机关,它最主要的职责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大理寺是唐朝最高司法机关,依法行使中央司法审判权。主要职责有两点:一是审理中央百官以及京师徒刑以上的案件;二是复核或者重新审判刑部移送过来的死刑和疑难案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唐六典·大理寺》上记载:“大理卿之职,掌邦国折狱详刑之事,以五听察其情,一曰气听,二曰色听,三

  •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怛罗斯之战,战史风云

    唐开元初年不仅是唐朝和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丝路贸易的鼎盛时期。然而,好花不常在,好景不常来,安史之乱和其后的藩镇割据让这个曾经强大辉煌的王朝在苦苦挣扎中走向穷途末路。强大的唐帝国缘何由盛转衰?自汉朝开始与西方进行交流的舞台—“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这些疑问我们可以从安史之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