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为何说党卫军士兵莱科斯汀是最后一个党卫军士兵?

为何说党卫军士兵莱科斯汀是最后一个党卫军士兵?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138 更新时间:2024/1/16 8:34:03

1945年1月2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到了尾声阶段。苏联已经开始沿着波罗的海岸开始进攻,第1、2、3方面军集中了优势兵力,发起了第四次库尔兰会战。在图库姆方的基帕斯,党卫军第19武装掷弹兵师第19燧发枪手营的阵地被苏联人突破,大约一个团的苏军占据此处,随时可以继续深入德军后方,形势岌岌可危。为了消除隐患,师长斯特莱肯巴赫中将把预备队调来,准备在当晚夺回阵地,封闭缺口。

燧发枪手营营长拉马尼斯少校对此表示抗议,他向师部保证自己完全有能力独自恢复战线,不需要增援部队。当然,他的这番话被理解为丢失阵地后的恼羞成怒缺乏理智。毕竟对手有一个团的兵力,且占据有利地形,仅凭意气行事解决不了问题。对此,师部特意叮嘱血脉喷的拉马尼斯待在原地,剩下的事情交给预备队,他们将在19点炮火准备后发起反攻。

当晚19点,原定的炮火准备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就好像整个炮兵团人间蒸发一样。恼怒的作战参谋质问炮兵为什么不按计划开火,却得到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回答,基帕斯已经夺回,没有再开炮的理由。斯特莱肯巴赫中将当然不信,但是炮兵团的人赌咒发誓说,他们的的确确接到了前线电话,燧发枪手营的人就是这么说的。

那么前线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就要说到本的主人公莱科斯汀下士。当苏军突破基帕斯阵地时,他正带着10名掷弹兵和1名通信兵在附近一处高地执行警戒侦察任务。当苏联人潮水一般涌来把他和主力部队隔开的时候,却没想到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莱科斯汀注意到苏联人把大部分兵力都投入到基帕斯前面的森林地带里,留守在基帕斯的不是很多,防守也比较松懈。他决定率领自己的小分队给苏联人一个意外的惊喜。

天色渐晚,莱科斯汀带领部下借助夜色掩护,摸到苏军眼皮底下突然发起进攻。他们冲进村里疯狂的开火,拼命的投掷手榴弹,快速的穿插,给对方造成自己人数众多的假象。而苏联人完全没有防备,也不知道对手底细,很快就在莱科斯汀的虚张声势下狼狈逃出村外。然后莱科斯汀立即指挥部下利用苏军留下的火炮向森林里的苏军大部队开火,同时命令那名通信兵尽快恢复电话线,与己方取得联系。

苏军大部队被莱科斯汀的炮火打的惊慌失措,他们知道自己被德国人抄了后路,但绝没想到对方仅仅只有十几个人。在混乱的夜色中,不明真相的苏军开始后撤,一些倒霉的家伙正好撞在莱科斯汀的枪口下,其的人从基帕斯两侧逃回己方阵营。更令人钦佩的是,那个通信兵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及时与营部取得联系,要不然几分钟后他们就会被自己人的炮火覆盖。整个战斗过程大约持续了20分钟,基帕斯重新回到德军手中,这个结果恐怕连他们营长都没想到。为此,莱科斯汀获得一枚骑士十字勋章。战争结束后,莱科斯汀作为一名铁杆复国主义者,在西方情报部门的支持下,空投到拉脱维亚执行秘密任务,遭到苏联人的围追堵截。1952年9月11日,山穷水尽的莱科斯汀没有投降,吞下氰化物胶囊自杀,这也是为什么他有“最后一个党卫军”称号的由来。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二战的本质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于资本主义帝国之间的矛盾没能解决,而且又加剧了战胜国与战胜国以及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军事实力的变动,德日意决心重新瓜分世界,说直白点,就是这三个国家想通过战争重新分配世界的资源,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战争就这么打响了。

  • 浯屿岛之战是怎样的?此战中东西方军事水平有多大差异?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战争

    从古至今,元东海岸就是一片与中南半岛岁相连的开放性水域,很多来自西亚、印度以及南阳的商团会习惯性的航行到当地。本地效仿者也蹒跚学步,将自己的生意做到遥远的南方。直到明朝的海禁措施突然降临,才将这种自然而然的地缘联系强行切断。仅在对外联系密切的福建,就先后建议了五座海防水寨。不过,也是由海禁造成的不可

  • 古德里安与隆美尔有什么分歧?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军事将领可以说是群星闪耀,而在装甲部队的运用上首推的三位将领就是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这三位也是二战德国三大名将。这三个人组成了德国装甲部队的三驾马车。而比起隆美尔和曼施坦因,古德里安由于屡次与希特勒产生军事问题上的冲突,导致古德里安在对苏战争开始没多久就&ld

  • 长平之战齐国为什么不支援?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长平之战作为赵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对于赵国甚至对于整个战国时期的局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长平之战期间,赵国面对强悍的秦国,可以说是苦苦支撑,但是同为抗秦联盟里面的齐国却对此视若无睹,齐国为什么会这样做?毕竟他们共同的敌人是秦国,赵国失败对齐国来说可以说是每有一点好处,那为什么齐国还不去支援赵

  • 东征,南征,西征,为何到了北边就成了“北伐”?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其实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东征、西征、南征和被罚在意义上是不同的,虽然说我们经常对向北方发起的战争叫做北伐,但是并不代表着北征不存在的。相反在记载中使用的次数还是比较多的,只是在常见的历史故事中采用北征的比较多,二者的区分并不是十分的明显。“征”的含义“征者,上伐

  • 希特勒是如何征兵的?为何仅仅3年时间就扩充了8倍之多?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的时候,当时德国的军队仅仅只有10万人,而3年后的1936年,德国就已经组建起了14个装备齐全的集团军,军队最人数高达80万,而且拥有坦克超过1500辆,飞机4000多架,海军方面舰艇的吨位也是大幅度的提升了。那么,希特勒是如何在英法等国眼皮底下疯狂扩充军备且成绩斐然的呢?众所

  • 中东战争历史背景是怎样的?为何前后打了5次还没打够?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中东战争,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了,一般都是以色列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所发生的前后5次大规模的战争,这5次分别是1948年-1949年;第二次:1956年;第三次:1967年;第四次:1973年;第五次:1982年。直到今日,中东地区的小摩擦依然不断。应该说,中东地区的矛盾很多,战争起因也是各种各样,

  • 德国投降是哪一年哪一天?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战争

    如今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过去了70多年了,但是当年那场席卷全球的战争却仍然影响着多个国家,仍然是让人不断的进行反思。在二战德军投降的时候,其实德军还有着300万的左右的兵力,那么为什么不选择继续战斗,拼死一搏呢?下面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二战德国投降时仍有300万兵力,还有拼死一战的能力

  • 第一位使用毒刺机枪的是谁?是谁创造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战争

    TonyStein,说起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都会觉得非常的陌生,他是奥地利犹太移民到美国的后代,1921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1942年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成为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师第1伞兵旅第3伞兵营,成为新成立的精锐海军陆战队空降兵部队的一员。太平洋战场的战争环境特点导致海军陆战队空降兵部队并无

  • 英西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战争

    在我们中学时代的历史课本当中有着这样的描述,1588年英国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从此英国成为了海上的霸主,其实对于这种描述,小编是不赞同的。因为根据历史史料的记载,英西战争最终是以共同停战为结局的,并没有什么谁把谁击败了的说法。若真的要论哪个损失更严重,反而英国要损失的更多一些。英国与西班牙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