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朝鲜战争中美伤亡比例如何?

朝鲜战争中美伤亡比例如何?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903 更新时间:2024/2/22 23:20:13

从朝鲜族的爆发一直到我国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直都没有正式外公布过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当中的伤亡数字。而西方国家的一些不实的甚至夸大的数字却被一些人当成了信史。朝鲜战争结束后,交战双方所公布的消灭对方的数字与各自宣布的己方损失数字之间存在着差异。熟悉战场统计的人都清楚,除了绝对控制战场或者缴获了对方全部档案的情况外,一般仅能较准确地统计对方战俘的人数,至于歼敌的数字主要是根据经验和分析进行估计。

尤其是如果在战争中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化学武器,战果则更难估计。但是,无论是从哪种统计方式来讲,中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取得的战绩都是相当可观的。

中美两军在战争伤亡统计数据方面存在的差异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目前已有的中美两方所公布的伤亡数据。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出国作战时,中央军委对部队强调了要保持战果必须如实上报的传统。然而,由于朝鲜战场客观条件的限制,对战争中的歼敌情况是很难保证准确无误的。

根据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1953年9月20日所做的《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所公布的数字,从1950年6月25日到1953年7月27日停战时止,中朝人民军队共毙、伤、俘敌军共109万多人,其中美军39万多人。

美国军方在停战后曾经公布过,在整个战争期间“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共伤亡46万人,失踪则在10万人以上。美军在战争中阵亡3.3万人,负伤10.3万人,有3700人经谈判作为战俘被遣返(美国军方声称美军共有9500人被俘)。

另外,美军还有2.06万人因事故或伤病等原因死亡。这样,总计美军在朝鲜共死亡5.42万人。而美韩官方公布各自减员数,总和为113万多人,超过了朝中方面公布的数字。

南朝鲜军方和政府先后宣布的损失数字,以及美国方面所公布的南朝鲜军的损失数前后也出入很大。实际上,曾陷入过整体混乱的政府或军队一般都很难准确统计自己的损失。

战争初期,南朝鲜军经出现溃败和混乱,失散和逃亡的人员极多。南朝鲜军有时为掩饰失利而少报损失,有时为了向美国方面多要战争补给而又故意夸大损失,所以造成南朝鲜军的损失数字有30多万人至98万人的各种说法。

而美国军方在战后长期宣称的数字是,战争中共计杀伤中朝军队142-150万人,其中中国军队92万人。这一数字实际上是大大高估了自己的战果。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实际损失情况是:战争中阵亡11.4万人,医院共接受伤员38.3万人次,失踪2.56万人。由于入院的伤员有些是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是第四次负伤,因而在伤亡统计上有可能会出现重复统计。

另外,再加上一部分伤员是非战斗受伤,所以最后确定的战斗伤亡总数是36.6万人。志愿军除了阵亡外,在医院中因伤致死者还有2.16万人,病死者有1.3万人,总计已明确判定死亡者为14.84万人。

另外,志愿军失踪人员中,除了被美方证实已成为俘虏的2.1万人外,还有4000人下落不明,估计多已在战地或在被俘后死亡。但是,以上这些数字未包括失踪人员中的死亡者,也未包括支前民工的死亡人数。

在联合国军战俘营中被国民党特务和亲国民党战俘折磨致死,及杀害的中国志愿军战俘也是难以统计在内。朝鲜战争结束后,各地政府的民政部门一直在做战争烈士的统计工作。

至今为止,从抗美援朝纪念馆对全国各省市民政部门所报人数的汇总来看,中国方面在战争中共牺牲约有18万人。

导致中美两军战争伤亡统计数据差异的主要因素

朝鲜战争爆发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五年后,经过二战,世界各国人民还没有完全从战争创伤的阴影下走出来,反战情绪高涨。但是,只要有战争,伤亡就不可能避免。在对战争伤亡人数的统计中,存在误差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但是,中美两国所公布的伤亡数据出入很大,除了上述的统计方法上的差异外,还要受政治因素以及中美两国人民不同化背景下形成的伤亡观的影响和制约。

另外,不应该否认的事实是,朝鲜战争是二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参战各方都使用了除核武器以外的最先进和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以及最强大的军队,这对战争伤亡数量起着重要的影响。

从朝鲜战争中使用的武器和消耗的弹药物资看,战争的激烈程度同以往的战争相比,仅亚于两次世界大战。中国军队在苏联的援助下,配备了许多苏制的重型武器和先进的喷气式战机,而美国则在战争中运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各式新型武器和高科技的侦查手段,甚至还不顾世界人民舆论的谴责对中朝两国军队实施细菌战。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共消耗330万吨弹药,在仅有22万平方公里的朝鲜半岛上,美军消耗的弹药则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弹药总消耗量的一半(二战中美国共消耗弹药 690万吨)。但是,二战中美军的战场则遍及亚、非、欧三大洲。如果从单位火力密度上看,朝鲜战争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中朝军队在战争中也使用了许多过去未曾用过的武器装备。在朝鲜战争中,中国方面共消耗各种战略物资约560万吨,其中弹药消耗就有25万吨。这一弹药消耗量同历次中国国内战争相比,已属空前规模。

比如以解放战争为例,在解放战争最激烈的三大战役中,解放军只消耗了两万吨的弹药。在朝鲜战争这样一场火力强度空前,并有着当时世界最先进技术水平的战争里,对战争伤亡人数的估计对战争双方来讲,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而且结果数据也不可避免地被夸大。这也是影响统计数字准确性的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朝鲜战争爆发在二战后形成的美苏全球战的大背景下,战争的政治目的大于军事目的。

美国有时为了达到遏制共产主义扩张,进行军备竞赛和增加国防预算的目的,有意夸大战场上的伤亡人数。而有时则迫于国内政治形势以及美国人民反战情绪的压力,隐瞒真实伤亡数据,故意减少,以达到愚弄公众和稳定国内局势的目的。

如今位于美国华盛顿的朝鲜战争纪念碑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它是整个纪念碑的主题:“自由不是无代价的(freedom is not free)。”

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纪念碑上所记载的参与朝鲜战争的美军以及联合国军的伤亡记载:阵亡,美军54246,联合国军628833;失踪,美军8177,联合国军470267;被俘,美军7140,联合国军92970;受伤,美军103284,联合国军1064453。

朝鲜战争在美国被很多人称为“被遗忘的战争”,美国政府在战争结束后也希望朝鲜战争尽快从公众视野中消失,或许是因为二战胜利的光辉过于耀眼,也或许是另有别的原因而使美国人不想再提起朝鲜战争。

但不管是哪一种原因,美国在战争中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另外,各国人民由于受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对战争伤亡问题的看法及伤亡观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伤亡观也是导致各国伤亡统计数据差别的一个主要原因。

美军历来对战争中伤亡问题格外敏感与关注。纵览美军各个年代、各种版本的作战条令、作战纲要等出版物,“以最小的伤亡代价取得胜利”的字样频繁出现。这主要是归因于植根人本主义传统的美国文化,其突出特征就是对生命的极度珍视。

无论是在武器的推陈出新抑或作战理论的发展探索中,美军都比较多地顾及到“如减少伤亡”的问题。

美军的伤亡观所体现的“生命重于一切”的价值观念,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经历了从独立战争到如今现代化战争不同时期的演变才最终确立起来的。特别是二战以后是美国伤亡观发生重要转折的时期。

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美国进入了战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由于对资源可能面临匮乏的危机感,美国也同步进入了向全世界扩张的阶段。战略扩张的后果是使美国政府深陷战争泥潭不能自拔。

朝鲜战争历时三年多,美国在战争中付出惨重伤亡代价的同时,战争创伤在美国民众中产生了深远的、难以磨灭的影响。美国民众对战争伤亡产生了极大的厌恶感和痛恨感,这个时期美国人对伤亡的承受力已经远不及从前的独立战争、南北战争。

对伤亡承受力的急剧下降导致战争伤亡问题成为制约美军作战指导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美国人看来,伤亡作为战争的一种必然现象和作战代价的一部分,是利益和代价天平上的重要砝码。“歼敌1万、自损8千”是划不来的,一战即胜并付出最小的伤亡才是最理想的结果。

总结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观念中,“好男儿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如果在战场上临阵脱逃,不但要受到军纪的严惩,而且还会受到很多人的鄙视和责骂。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历史证明,中国革命战争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处于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因为科技和武器上的劣势,导致了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伤亡。

朝鲜战争中,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在积弱积贫的状况下,能打败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国,就充分说明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民群众站在哪一边,是战争的正义性在哪一边。

抗美援朝的胜利,老一辈军事家用巨大的牺牲换来了50年的和平,换来了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尊敬,从此彻底改变了中国在列强中的形象。这一切正是英勇的志愿军战士用血肉之躯彻底改变了“东亚病夫”的形象,中国人民用胜利证明了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

但是,在朝鲜战争胜利的背后我们也认真反思到了,一味地依靠人海战术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局部战争的需要,必须提高部队的整体素质和现代化水平才能应付未来的战争。中国人民军队的伤亡观也随着斗争的不断变化而发生了改变。

在新的斗争形势下,我军既要“以人为本”又要用科技为辅助手段来降低战场上的伤亡率。只有将人和物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现代化战争的真正胜利。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朝鲜战争五次战役是哪五次?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朝鲜战争,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主要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6月中旬,此阶段为运动战阶段;第二阶段是从1951年6月中旬到1953年7月27日战争结束,此阶段为阵地战阶段。在运动战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道,连续进行五次战役,共歼敌23.3万余人

  • 格林纳达之战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格林纳达,可能很多朋友听到这个名字比较陌生,这是南美洲加勒比海上的一个小岛国家,在拉丁语中意思是“爆开的石榴”。1983年10月25日,超级大国美国大举入侵这个面积只有360平方公里的微型国家。1983年格林纳达战争其实是美国的一场霸权主义战争。当时美苏争霸,由于两国都拥

  • 真实的长津湖战役细节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这个长津湖战役也还是有很多人都知道的,非常的非常的惨烈了,那么有人要问了,想知道这个真实的长津湖战役,还有长津湖战役的一些细节了,有对这些问题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可以一起来学习学习下了,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关于长津湖战役简介,这是在抗美援朝的过程中一场至关重要以至能够说决议性的战役,是在

  • 德国人评价长津湖战役是怎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战争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德国人当时是怎么评价这个长津湖战役的,其实这场战役的争议非常大,今天就简单的给大家说说这个长津湖战役当时的德国人是怎么评价的吧,感兴趣的可以简单的来看看吧!关于德国人是怎么评价长津湖战役的,其实网上小编只找到了一种说法,那就是:“中国陆军不管武器如何,可是打起仗来就是

  • 金刚川战役人桥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随机美国总统杜鲁门遍下达了一项命令,要求驻扎在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向韩国提供援助。27日,美国第七舰队狂妄的驶入中国海域,彻底将中国人民所激怒。同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TW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于北京,并于13日抽调25.5万人远赴边疆组成东北边防军。10月

  • 行李日之战对阿拉伯国家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战争

    随着公元7世纪-8世纪阿拉伯帝国的横空出世,穆斯林的征服者们很快就讲半个亚洲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但是在一些比较偏远,非核心的地区,还是会遭到本土势力的强烈抵抗,这其中就有不少是来自于高加索山脉已被的部落,还有更多盘踞在东方游牧区的突骑施汗国。两者为争夺富庶的河中与费若干年盆地,曾多次爆发大规模冲突,

  • 蒙古人征服莫斯科是怎么做到的?为何希特勒跟拿破仑不行?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战争

    在军事历史当中,莫斯科的存在似乎一直都是一个巨坑,不论是实力多么强劲的军队来攻打莫斯科,最终都是会落到个惨败的下场。在历史上诸多兵败莫斯科的案例当中,最为著名的就要属拿破仑和希特勒了,他们麾下的军队在当年那个时代绝对是称得上无出其右,但灰飞烟灭的结局却让人不得不思考莫斯科是不是真的不可征服?不过我们

  • 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发动坦克攻击,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战争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之间的冲突已经成为了近期过去大家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了,根据最新的情况显示,阿塞拜疆军方对纳卡地区发动了一次坦克攻击。2020年10月19日,亚美尼亚国防部发言人奥万尼相表示,阿塞拜疆在18日的时候试图对纳卡南部地区发起坦克攻击,但最终“被击退数公里”。那么

  • 阿塞拜疆射杀亚美尼亚老年战俘是怎么回事?这对两国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战争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关于纳卡地区的冲突可以说已经是进入到了非常危险,难以停止的阶段了。早在10月9日俄罗斯曾经斡旋了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外长级的会晤,虽然双方愿意回到谈判解决纳卡地区矛盾的谈判桌上,并且同意从10月10日12点开始停火,但是这个纳卡停火协议在维持5分钟后就沦为废纸一张。如今纳卡已经再次

  • 二战最大炸弹拆除时爆炸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2020年10月13日,在波兰境内发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所遗留下来的一颗炸弹,这颗炸弹交给了波兰海军进行拆除处理,但是意外的是在远程操作的时候突然爆炸。炸弹爆炸的瞬间激起了运河数米高的水花,周边的小镇都能够明显的感受到炸弹爆炸时所带来的强烈震感。这枚炸弹被发现时位于当地运河水底,索性意外爆炸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