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长平之战之前,秦国为什么要攻占上党?

长平之战之前,秦国为什么要攻占上党?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738 更新时间:2024/1/23 15:48:39

很多人都知道长平之战,也一直都对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战俘的事情深信不疑,只是今天要说的却不是这件事情。长平之战的战况的确是很惨烈,但是为什么会爆发长平之战呢?当时秦国攻打韩国,韩国准备割让上党给秦国,但是上党的郡守不干,他请求赵国接手上党,如此一来就给上党找了一个强大的后盾。可是,为什么秦国要攻占上党郡呢?秦国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这一点你是否知道?

1.长平之战的起因

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年),秦军越过韩国进攻赵国,被赵将赵奢击败于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北)。这时,魏人范雎入秦,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秦昭王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攻魏,然后转向韩国。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

韩桓惠王十分惊恐,派阳城君到秦国谢罪,请求献出上党的土地以求秦国息兵。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降秦,同上党郡的百姓谋划利用赵国力量抗秦,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

赵国的国君赵孝成王和平阳君赵豹商议此事,平阳君主张不接受上党郡,他认为冯亭不将上党交给秦国,是想嫁祸给赵国,接受它带来的灾祸要比得到的好处大的多。

赵孝成王又召见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商议,二人劝赵孝成王接受冯亭的上党郡,他们说:“发动百万大军作战,经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不能失去这个机会。”

赵孝成王说:“好。”

赵孝成王又问平原君:“接受上党的土地,秦国必定派武安君白起来进攻,谁能来抵挡?”平原君回答说:“别人难与白起争锋。廉颇勇猛善战、爱惜将士,野战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可以胜任。”

于是,赵孝成王听从了平原君赵胜的计谋,封冯亭为华阳君,派平原君去上党接收土地,同时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以防备秦军来攻。

赵国接受上党,引起秦国的不满,秦国决定出兵攻赵。

2.秦国为何要攻占上党

按照远交近攻的主张,秦国的战略是先灭距离最近的韩国。韩国的地形像一个葫芦,上下两头大,中间小,为此秦国制定一个“半韩”的实施方案。

所谓“半韩”,就是占领韩国一半的领土,即攻占韩国上党郡。研究长平之战,重点是韩国上党郡,只要将太行山南部上党郡研究清楚,长平之战的前因后果就逐渐清晰。太行山,号称“天下之脊”,也就是天下的脊梁。谁占领太行山,就有天下的脊梁,太行山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太行山南部的韩国上党郡,在三家分晋之后,将魏国和赵国分割为东西两部分。如果秦国占领上党郡,将从南太行山切断赵国晋阳与邯郸的联系,下一步秦国可以沿汾水而上攻打晋阳,或分兵从太行山走“5滏口陉”直扑太原盆地,赵国只能从北太行山的“7井陉”绕路救援,可以说相当被动。

攻占上党郡对于秦国来说,有四重意义,一是削弱韩国,以进一步兼并韩国;二是从中间分离赵国东西领土;三是居高临下对赵、魏形成地缘优势;四是彻底实行远交近攻,攻最近的韩国。

如此一举四得,秦国当然是要发兵攻打上党。关于太行山的得失,主要是围绕太行山十条通道的争夺。太行山十条通道,东西走向九条,南北走向一条。其中第二到第六条通道,与韩国上党郡有关。

我们来看看这五条太行山通道:

“2轵关陉”,这是太行山中最快捷的一条通道,连接河东郡和河内郡,因为山路短,因此通行速度快,当前已经被秦国占领。

“3白陉”,西入口由秦国控制,东入口由魏国控制,中间的通道属于韩国上党郡。

“4羊肠陉”,又称“羊肠坂道”,只有东侧一个入口,由赵国控制,山上的道路则归属韩国上党郡。

“5滏口陉”,沟通赵国的晋阳与邯郸,是赵国的生命通道,东西两个出入口都由赵国控制,中间的通道还是属于韩国上党郡。

“6太行陉”,太行山唯一南北走向的通道,与上党郡其他三条通道都相通,仅有的一个出入口和通道,全部控制在韩国手中。

秦国通向上党郡的唯一入口,就是“3白陉”的西入口,起初秦国正是从这里发起攻击的。

公元前265年,秦军从“3白陉”登上太行山,攻占韩国上党郡西部的端氏,但也遭到韩国的顽强抵抗。

如果把上党郡分为三个板块的话,是北部以屯留为中心的北上党,西部以端氏为中心的西上党,东部以长平为中心的东上党。

秦国攻占西上党端氏这个板块,付出比较大的代价,而当秦军继续东进,试图进入东上党之时,被韩国人依空仓岭修筑的高平关给阻挡。

秦军伤亡惨重,韩军抵抗激烈,算下来秦军共伤亡达到七万之巨,还只攻下三分之一个上党,而上党另外两个板块,韩军的防御力度明显加强。

韩军抵抗顽强,重要原因是来自韩国本部的援兵和物资源源不断,韩军利用有利地形,负隅顽抗。秦国如何实现“半韩”战略,而又自身损失最小呢?甚至一针见血,一剑封喉呢?

秦昭襄王、武安君白起、相国范雎,不得不重新规划进攻上党郡的策略,他们都是当世豪杰,钻研出来的战略,不可谓不毒辣。

新的“半韩”战略很快制定出来:秦军改变进攻方向,将兵力转移到太行山南部,猛攻韩国中部狭窄处的各要塞,最后攻占中部的大城野王城,将韩国分割成都城新郑所辖区域和上党郡南北两块土地,这样一来上党郡就成为韩国的一块飞地,然后再迫使韩国将上党郡这块大蛋糕拱手送上,秦国就能占领一半韩国的领土。

当然以秦国的军事实力,不进行任何战略布局,一个城一座山头去攻占,花上十年二十年,占领半个韩国也不在话下。但已经六十岁花甲之年的秦昭襄王可不想等上十年二十年,他要在自己晚年的时候,为子孙获取更多的领土。

3.上党为何不愿投降秦国

首先,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262年,秦国武安君白起伐韩,取野王邑。在此基础上,韩国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道路被断绝,而这,意味着韩国上党郡的失守已经是时间上早晚的问题了。于是韩国决定割让上党郡给秦国,以此希望秦国可以不要继续攻打韩国了。但是,不仅上党郡的郡守冯亭不肯,上党地区的百姓也不愿意归入秦国。于是,郡守冯亭率上党郡降赵。在赵国接纳了韩国的上党地区后,秦国非常生气,于是引发了长平之战。对此,在笔者看来,韩国上党郡之所以不愿归入秦国,而想去赵国,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韩国和秦国之间因为长期的交战,所以存在较深的仇怨。在三家分晋后,虽然主要是魏国和秦国之间交战。但是,商鞅变法后,秦国从魏国手中夺回了河西之地。在此基础上,韩国开始直面秦国的进攻。在宜阳之战、伊阙之战等战役中,韩国的主力大军遭到了秦国的重创,更是被秦国夺取了大片的疆域。特别是在白起指挥的伊阙之战中,韩国的精锐力量基本上损失殆尽。由此,因为在战国中后期,秦国不断蚕食韩国的疆域,这自然导致韩国百姓非常痛恨秦国大军了。

对此,韩国上党郡的百姓不愿意归入秦国,自然是比较好理解的事情了。另一方面,韩国上党郡的百姓之所以原因加入赵国,是因为韩国、魏国、赵国都出自晋国。也即在三家分晋之前,这些地区的百姓都属于晋国,在文化习俗、制度律令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由此,对于韩国上党郡的百姓,自然对赵国存在较高的认同度。而且,在地理位置上,韩国上党郡地区也比较靠近赵国的疆域,所以归入赵国是比较容易的,至于燕国、齐国、楚国等诸侯国,在当时显然是不适合的。当然,韩国上党郡之所以愿意加入赵国,也是因为赵国具有抗衡秦国的实力。

最后,赵国自周赧王九年(前306年)赵武王进行“胡服骑射”以来,国势较盛,军力较强,对外战争胜多负少。赵武灵王更亲自乔装使者入秦,考察秦国地形,意图于九原出击绕开函谷关攻灭秦国。由此,在战国中后期,赵国成为山东六国中唯一可以单独抗衡秦国的诸侯国。比如在伊阙之战中,赵国的大将赵奢就重创了秦国大军。所以,上党郡的郡守冯亭愿意带着上党郡和百姓归入赵国,也是因为赵国具有抗衡秦国的实力。在此背景下,因为赵孝成王最终接受了上党地区,这让之前辛苦进攻韩国的秦国非常生气,也即自己的一番努力,反倒让赵国坐收渔翁之利。于是,秦昭襄王发动了长平之战,从而让整个战国七雄的历史走向出现了改变。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中国在一战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战争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辛亥革命结束后的第3年就要面临这场空前的世界大战,一时间也是手足无措。袁世凯一心称帝,维持着名不符实的“局外中立”;黎元洪、段祺瑞为参战问题上演了“府院之争”,以至引来张勋复辟。中国没有出兵欧洲,但参加一战也不是打酱油

  • 索姆河战役中德国机枪兵为何叫英军撤退?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最近小编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话说在索姆河战役中的德国士兵和英国士兵发生了非常暧昧的故事,当时的索姆河战役中这个德国这边的机枪兵看到英军在进攻的时候,一个劲的劝说英军撤退,别白送性命了,那么这事是真的吗?在历史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啊?在战场上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啊?下面一起来探究看看!想想都觉得不

  • 二战纳粹德国的“饥饿计划”是什么计划?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战争

    1941年6月22日凌晨3点45分,一阵吵闹的电话铃声把斯大林给吵醒了。斯大林接起电话,那一头的朱可夫用颤抖的声音说道:“苏联遭到了德国的攻击,祖国前线防区全部沦陷。”据说斯大林听完这个消息后由于太过于震惊而跌倒在地。他立刻让莫洛托夫发表公开声明,谴责德国人的罪行。然而,这份

  • 君士坦丁堡是怎么陷落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战争

    君士但丁堡这座城池建立于公元前660年,是一座拥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城,前生便是希腊人所建立的城市“拜占庭”。公元330年,君士但丁大帝将首都迁往拜占庭,这里便成为了东罗马的重要城市。迁都到此之后,这座城市便进行了大力发展和建设。自此君士但丁堡成为了一个不亚于旧都城罗马的新都城

  • 二战日本美苏都敢打,为何却不敢打印度呢?这其中有何源于?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战争

    我们都知道,在历史多年以来,印度一直都是女王皇冠上的一粒明珠,这里是一块丰腴之地,拥有着数不尽的资源。若是二战期间日本占领了印度,那么增强日本战斗力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且印度也是二战期间中国唯一能够获得国际援助的通道,这便是我们熟悉的驼峰航线和中印公路。同时也是支撑英国战斗下去的重要资源基地,所以打

  • 南京大屠杀期间为何被俘的将士们不奋起反抗呢?总归是一死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918事变,相信每一位中国人都不会忘记,918是我国抗日战争的开端,不过当时日本只是对中国的局部入侵。要说真正进行全面入侵的时候,那就要从卢沟桥事变说起了。卢沟桥事变之后就是淞沪会战爆发,扬言三月灭亡中国的日本人在上海受到了我们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双方交战了将近三个月。在1938年的11月12日

  • 越南中美国士兵死亡6万,为何回国之后又有10万士兵自杀?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越战小编想到的是越南人的坚强,其实谁想战争呢?但是有些国家非要发起战争没有办法啊,但是战争带来的不好后果,其实谁能承受呢?当时在越战中美国士兵是死亡了6万人,但是这还没有完,话说当时战场的士兵回国之后又死了接近10万,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一起分析揭秘看看!越战,是美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打胜

  • 大佐仅仅只能统兵3000,为何还那么多日本人争着当呢?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战争

    反应抗战时期的电视剧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少了,在日本军队中“大佐”这个军衔的军官相信是经常听见的,也是一个经常出现的角色,而且几乎每次出现的时候都是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通常情况下是骑着高头大马,身边一群士兵拥护着,看起来很是威风。但是我们知道,大佐并不是日本军中最高的官职。在二

  • 历史上打的最久的内战是哪一次?到现在都没有结束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战争

    在人类的历史当中,从古至今,战争就从来没有结束过,不论是什么时候,战争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而区别战争的规模就是看战争对世界的影响大小。即便是现在,非洲还有很多依然是在交战当中。叙利亚内战还在持续,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等国,恐怖主义形势严峻,冲突流血事件时有发生,随时都有人在袭击或者冲突中丧生。这就是

  • 越南战争中美国投入了多少军队?伤亡了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战争

    相比于更早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给予美国人的心里阴影要更加的深刻。二战期间以及二战之后的婴儿们已经都成长成人了,本应是幸运的躲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却撞在了越南战争。那么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动用了多少兵力呢?伤亡了又多少人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975年美国媒体发布了一份统计数据,20年的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