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二战时期德国的上校军衔是什么级别的

二战时期德国的上校军衔是什么级别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818 更新时间:2023/12/24 9:17:21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二战时期的德国的一些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二战时期德军中经性见到一些上校级别的军官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上校军衔到底是什么级别的呢?厉害不厉害呢?下面我们一起简单的来分析说说,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

据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德国盖世太保在日本的主要负责人,梅辛格上校来上海,其主要目的是日本盟友提出消灭犹太人的计划。

当时日本英美进入战争状态,日本军队进驻上海租界的时候,由于《德、意、日联合作战协定》的签订,使他们更加疯狂地进行法西斯活动。

与此同时,国外援助犹太难民的渠道几乎全部中断,犹太难民的生活日益艰难。

这个梅辛格上校,居然主将上海犹太人予以一次性全部解决,并设想了具体方案,即利用1942年9月犹太新年之际,来个突然袭击,抓捕全部犹太人,当然这个计划后来没有完成。

那么,这个梅辛格上校在德军中到底是个什么官,应该担任过什么职务呢?

二战期间,德国军队的上校军衔属于比较高级的军衔了!糟糕的是德国的上校与职务不是严格对应的。

需要说明一下,从俾斯麦到希特勒,德国的军衔制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上校可以当团长,也可以当师长,在德国通常来说“上校军衔”,可以担任很多种职务。

事实上,主要还是这么三个方面的职务。

其一、纳粹德国海军上校,可以担任舰长、骑兵团司令等职务,比如德国海军上校林德曼等人

纳粹德国海军上校,奥托·恩斯特·林德曼,他曾经服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并最终战死在任上。

1894年3月28日,林德曼出生于莱茵省韦斯特林山的阿尔滕基兴地区,是法官格奥尔格·海因里希·恩斯特·林德曼的第三个儿子。

1913年林德曼加入德国海军,在舍尔的指挥下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40年8月24日就任新建成的“俾斯麦”号战列舰的首任舰长。

他在任期间,希特勒曾经视察“俾斯麦”号战列舰。

作为俾斯麦号战列舰最后一任舰长,林德曼为人沉着稳重,深受部下爱,被同行们戏称为“海象林德曼”。

德军的上校已经有“三颗星”了。

瓦德西曾经是普鲁士查尔斯子的副官。1865年,他加入普鲁士军团,第二年,在与奥地利作战期间晋升为陆军少校。

普法战争期间,他被派驻巴黎任大使馆武官。不久,瓦德西进入总参谋部,在进攻色当首府梅斯之前投入战斗,而且参加了对巴黎的围攻。

在重建和平阶段,他以“上校军衔”被任命为驻巴黎的临时代办。回到德国后,他成为汉诺威的骑兵司令。

1874年,作为上校的他,居然可以接管第十军团,直到两年后,他才升任少将。

后来,凭借良好的声誉和奇伯爵对他的喜爱,瓦德西晋升为军需总监,成为真正的普鲁士战略指挥者。

也就是说这个“瓦德西”曾经以上校军衔的身份,担任过骑兵司令和管理过第十兵团。

可见,德国人的军衔晋升往往滞后于职务的升迁,高职务,低军衔的军官,在德国还非常普遍。

其二、德军上校的职务可大可小,很多年轻的上校都当然团长,资深的上校往往可以担任师长

当年辛格尔加入陆军,后获得罗兹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他从头到尾参加了一战,作为第三骑兵团团长留在战后军队中服役。

1939年,当了好多年团长后,他才升到了上校军衔!

作为上校,在法国战役中他独立指挥一支机动旅。

后来,他在俄国南部指挥第17装甲师。

1943年才晋升为中将,指挥西西里岛的德军。他在意大利大陆指挥第14装甲军,1944年成为装甲部队上将。

他反对希特勒,但没有参加1944年7月暗杀希特勒的行动。战后,他成为著名的德国装甲部队和车辆专家。

从辛格尔的履历,可以看出曾经作为一个上校军衔的他,先后担任过团长、旅长、师长。

在德国,上校确实是可以当师长的!

在战争结束后的1946年,英国曾经审问一个德军的上校,是否他们对“极端分子”一无所知?

这位上校说:1943年底,我的上司和我每月至少都有一次要被召到最高指挥司令部去商议有关事宜。

每次,他们都会为上方如此轻视德军在法国、挪威和巴尔干的防御力量,而惊讶不已。

德军兵团经常从一个作战区域调到另一个作战区域。

最后,他和上司决定夸大盟军师团的数量,以便与最高指挥司令部的过于乐观的预告相平衡。

这个德军上校,居然可以每月去德军“最高指挥司令部”去商议有关事宜。

由此可见,德军上校确实是属于高级军衔了!

德军非常重视荣誉,不轻易授予军衔。当年上校军衔还是非常令人“羡慕”的荣誉。

事实上,德军的军人荣誉观,要求他们不折不扣地执行抵抗的命令,付出尸骨枕藉的代价在所不惜,明知他们的行动在战略上无补于事也不管。

即便是在1945年2、3月间的大逆转之后,德军的上校和将军们,也试图让他们的部队以得到正式认可的方式被俘获和击溃。

被俘的德军高级军官经常宣称,他们早已知道自己防区里的某些败绩,但尽管如此,他们不采取,或极少采取行动,来终止敌对状态。

其三、德军拥有上校军衔军官,仍然要亲自出马,他们往往会成为某个战术任务的最高指挥者

据说,英国通过自己在保加利亚的间谍得知,德国已经在那里分部分地运入并组装了一架飞艇,打算用它往东非空投弹药和药品。

后来,德国飞艇从保加利亚飞往非洲。

但是等到了德国在东非的殖民地,它徒劳无益地在空中盘旋,等待着地面发出事前约好的着陆信号,此时德军的上校正在对英军进行袭击。

这时,从柏林传来消息说,福尔别克已被包围,飞艇必须返航。

回来以后这个上校才弄清楚,飞艇指挥所收到的柏林的无线电报,是从福尔别克那里通过无线电发出。

实际上,这份无线电报不是由福尔别克,而是由英国人拍发的。

这个德军上校就莫名其妙的上当受骗了!这个例子,就是德军“上校”担任飞艇指挥官的职务。

在苏联战场,德军上校也是一线指挥官他们出生入死的替希特勒卖命!

据说,在苏联战场,德军一个新兵把枪和水壶的挂在树枝上,结果树枝出现了逆风而动的怪事。

苏联侦察兵及时观察到了这一反常的现象,进而断定树林中很可能埋伏着德军。

于是,他果断地向指挥部报告了自己的想法,提出了炮击树林的请求。

苏军指挥部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在他的引导下准确无误地炮击了树林。

事后,在清理战场时发现了一批德军官兵的尸体.并俘虏了一些受伤的德军官兵,其中有一名是德军的上校军官,且随身携带着重要的军事件。

从俘获德军官兵的口供中得知,这是一批精锐的德军特种兵。

他们潜伏在苏军阵地前的树林里,目的是伺机发起对苏军前线指挥部的偷袭,活捉已经前来视察的苏军将领。

可在潜伏过程中,有一个德军士兵因病感到十分疲劳,便把身上的枪和水壶解下来,挂在了身旁的树枝上。正是枪和水壶的重量使树枝出现“逆风而动的怪事”。

可见,德军上校,应该算是德军的骨干指挥力量,往往一线指挥作战,他们担任的职务可大可小,从海军舰长都到骑兵团长、陆军旅长、师长,有很多都由德军上校来担任。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希特勒为何会让邓尼茨当接班人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战争

    二战进入末期,曾经不可一世,猖獗一时的纳粹德国已经是摇摇欲坠。1945年4月30日,在苏联红军包围下的德国首都柏林的总理府地下室中,二战的元凶之一阿道夫·希特勒见自己的败局已定,一是不可逆转的结局,遂开枪自杀。而就在这之前,希特勒留下了政治遗嘱,制定了自己的接班人。而这个接班人似乎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

  • 民国时期军阀为何大量采购驳壳手枪,为何不是鲁格手枪呢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战争

    为啥驳壳枪比“撸子”好用,就是因为射程远、威力大的原因,枪对于军人包括民团…等武装来说一看:射程、二看:威力而不是看它的外观是不是漂亮,驳壳枪是战斗手枪,而所谓的“撸子”(北方方言,管手枪都叫撸子,因为上膛的时候要往后撸一下外套筒)都是自卫型手枪,两者

  • 如果二战日本将所有兵力用于攻打苏联会怎样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战争

    如果当年在苏德战争期间,也就是苏联被德国打得“找不着北”的时候,日本举全国之力进攻苏联的话。我认为苏联很悬、不是一般的悬,而是非常悬。很多人说二战的时候,日本根本不是苏联军队的对手。其实我觉得这种说法有点绝对化了,日军在二战中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这一点也可以从太平洋战争中感觉

  •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是怎么在六天时间里战胜三个国家的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所面对的是三个国家的军事压力,在兵力上远远处于劣势,但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主动出击,愣是在短短的6天时间里将敌方的451架战机和500多辆坦克击毁。这让人意想不到的出击不仅消除了隐患,同时还将本国的领土扩大了近六倍,可以说酣畅淋漓的一战,是闪击战的又一次重现。那么战争的起因

  • 赤壁之战后,孙权借荆州给刘备是赚了还是亏了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荆州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赤壁之战后,荆州是被刘曹孙三方瓜分。其中刘备占据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还有长江以南的南郡,曹操占据南阳郡和长江以北的江夏郡,孙权占据大部分南郡还有长江以南的江夏郡。周瑜去世后,鲁肃建议把南群借给刘备,大家都不太理解鲁肃为何要这样做。那刘备肯定是赚了,不过孙权也没亏

  • 二战期间德国为什么不给日本提供武器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战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二战期间,德国和日本作为同盟国,自然是会互相交流战术或者是武器提供,资源互换等等。但是在此期间,德国并没有给日本提供过武器,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东西得说到日本人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工业生产模式。很明显,德国人曾经尝试性的将某些武器交给日本,但是日本人

  • 二战德军为什么一定要打莫斯科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希特勒发动二战目地不仅仅为了向英、法、波兰等国复仇,而是要拓展德国的生存空间,一劳永逸的解决德国人的生存危机。一战后德国的土地从54万平方公里削减为47万平方公里,除了经受向英法等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痛苦,还经历了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的痛苦折磨,这让希特勒意识到了德国没有足够的土地等自然资源养活它

  • 格林纳达战役为什么耻辱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20世纪70年代,在越南战争中的失利,一度让美国军队丢掉了自己的自信心,一部分悲观的美军认为当时的美军陆军已经无法与世界另外一强大对手,苏联的地面部队匹敌,甚至是无法完全赢得一场地面战争的胜利。然而在1983年10月爆发的格林纳达战役中,美国却终于是赢得了地面战争的胜利。然而在爆发于1983年10月

  • 二战德国投降为何比日本更加彻底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1945年,对于人类来说这是值得高兴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在反法西斯同盟的打击下,德国和日本这两个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的法西斯国家无条件投降了,人类再一次迎来了往日的和平和安定。不过同为轴心国,德国与日本投降的态度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简单的来说,德国投降要比日本更加彻底。那么都是轴心国,为何两者的差距这

  •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或许和这三人的离世有关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战争

    赤壁之战可能是曹操一生中最让他感到耻辱的一战。在这场战役中,曹操一方的兵力优于吴蜀联军,但结果却是曹操大军惨败而归,从而为今后的三国鼎立局势,提供机会。有关曹操会战败的讲法各种各样,那除了战略失误以外,可能也跟这三人的离世有关。这三人对于曹操来说非常重要,这会直接影响到曹操的心情,以及他做判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