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萨尔浒之战明军为什么会惨败于后金

萨尔浒之战明军为什么会惨败于后金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681 更新时间:2023/12/24 9:17:46

萨尔浒之战是决定明清未来走的关键一战,在这场战役中,明军总兵力高达20万,而后金只有6万,明军占据3倍多的优势,结果却是吞下惨败。相信各位小伙伴也很好奇,为什么明军会输给后金呢?其实与其说输给敌人,不如说是输给了自己。双方虽然兵力差距大,但在作战心态上完全不一样,下面就给大家分析下明朝战败的三大关键原因,想了解的小伙伴可以来看看。

1、粮饷不足

萨尔浒之战时,虽然明军人数比后金军人数多,但是需要的粮饷也比后金军多。可是此时的明军粮饷不足了,导致了明军内部军心不稳了,这也是明军最后战败的主要因素。

那么明军为什么会粮饷不足呢?我们知道明朝在万历时期,已经衰弱了。

万历皇帝30年不上朝,荒废了朝政,这使得明朝的农民频繁起义,明朝也顾及不了辽东的防备军务,明军也因此荒废了训练,装备陈旧,缺粮缺钱那就是常有的事。

萨尔浒之战之前,驻守辽东的明军粮饷就差10万,因此此时的明军战斗力是很差的,这样的明军是不可能打胜仗的。

2、战略失误

明军不仅战斗力下降了,而且战略制定错误。明军想分四路合围赫图阿拉,一举歼灭后金军。

这个想法不错,可是这个战略忽略了一个问题,地理气候因素。

而且此时明军的军心不稳,战斗力削弱了,如果分四路进攻,兵力就分散了,看似明军人数众多,其实分路后,明军的人数就比后金军人数差不多了。

最主要的是明军无法保证四路大军能同时到达,这样就会给后金军有机可乘,突袭明军。比如明军将领杜松率领明军主力,由于行军速度快,率先到了萨尔浒。

结果萨尔浒出现大雾天气,努尔哈赤乘机击溃了明军主力,就此西路军惨败。这使得明军的南北两路形势处境就很不利了,果不其然,马林率领的北路军很快被后金军击败了,马林逃走。

杜松和马林战败后,明军主帅杨镐如柏回师,但在途中被后金军发现了,后金军就发出冲击信号,李如柏以为是后金军发动进攻,慌忙溃逃了,南路的明军也败了。

而东路的明军由刘綎率领,由于东路山路崎岖,行进很困难,没能按期达到赫图阿拉,也不知西路和北路失利。因此努尔哈赤设置伏兵,然后士兵扮成明军,要刘綎进军。

结果刘綎进军到了阿布达里岗时,遭到伏击,兵败阵亡了。这样明军的四路大军全败,所以战略的错误导致了明军损失几万人马。

3、内部不团结

明朝内部的不团结,使得明军将士根本就不太想去打仗,而且明军的四路大军在战争中也不能互相沟通,缺少配合,这样是不可能打胜仗的。

后金发动战争的原因就是明朝内部出现争执,所以明朝内部的不团结,给了后金攻打他们的时机。

所以从表面上看,明朝有几十万大军,可是内部分化严重,明军的战斗力却远不及后金军的几万人。由此可见,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绝不是空谈,明军最终的失败也是不团结造成的。

萨尔浒之战,明军出战仓促,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加上内部不团结,战败也就是必然的。明军的粮饷不足,战略错误,归根结底都是明朝内部不团结惹的祸。

明朝如果团结,就不会出现粮饷不足,更不会出现错误的战略,因为粮饷不足大家可以筹,至于战略,朝廷可以集思广益,可以商量着办,战前准备就会很充足,也就不会出现在战争中出现道路堵塞,信息不通的现象。

所以萨尔浒之战,明军的战败与其说是输给了后金军,不如说是输给了他们自己。

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的惨败,告诉了我们,在大敌当前,所有人都要放下个人恩怨,要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这才是明智之举。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二战时期德国的上校军衔是什么级别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战争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二战时期的德国的一些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二战时期德军中经常性见到一些上校级别的军官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上校军衔到底是什么级别的呢?厉害不厉害呢?下面我们一起简单的来分析说说,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据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德国盖世太保在日本的主要负责人,梅辛格上校来上海

  • 希特勒为何会让邓尼茨当接班人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战争

    二战进入末期,曾经不可一世,猖獗一时的纳粹德国已经是摇摇欲坠。1945年4月30日,在苏联红军包围下的德国首都柏林的总理府地下室中,二战的元凶之一阿道夫·希特勒见自己的败局已定,一是不可逆转的结局,遂开枪自杀。而就在这之前,希特勒留下了政治遗嘱,制定了自己的接班人。而这个接班人似乎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

  • 民国时期军阀为何大量采购驳壳手枪,为何不是鲁格手枪呢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战争

    为啥驳壳枪比“撸子”好用,就是因为射程远、威力大的原因,枪对于军人包括民团…等武装来说一看:射程、二看:威力而不是看它的外观是不是漂亮,驳壳枪是战斗手枪,而所谓的“撸子”(北方方言,管手枪都叫撸子,因为上膛的时候要往后撸一下外套筒)都是自卫型手枪,两者

  • 如果二战日本将所有兵力用于攻打苏联会怎样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战争

    如果当年在苏德战争期间,也就是苏联被德国打得“找不着北”的时候,日本举全国之力进攻苏联的话。我认为苏联很悬、不是一般的悬,而是非常悬。很多人说二战的时候,日本根本不是苏联军队的对手。其实我觉得这种说法有点绝对化了,日军在二战中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这一点也可以从太平洋战争中感觉

  •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是怎么在六天时间里战胜三个国家的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所面对的是三个国家的军事压力,在兵力上远远处于劣势,但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主动出击,愣是在短短的6天时间里将敌方的451架战机和500多辆坦克击毁。这让人意想不到的出击不仅消除了隐患,同时还将本国的领土扩大了近六倍,可以说酣畅淋漓的一战,是闪击战的又一次重现。那么战争的起因

  • 赤壁之战后,孙权借荆州给刘备是赚了还是亏了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荆州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赤壁之战后,荆州是被刘曹孙三方瓜分。其中刘备占据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还有长江以南的南郡,曹操占据南阳郡和长江以北的江夏郡,孙权占据大部分南郡还有长江以南的江夏郡。周瑜去世后,鲁肃建议把南群借给刘备,大家都不太理解鲁肃为何要这样做。那刘备肯定是赚了,不过孙权也没亏

  • 二战期间德国为什么不给日本提供武器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战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二战期间,德国和日本作为同盟国,自然是会互相交流战术或者是武器提供,资源互换等等。但是在此期间,德国并没有给日本提供过武器,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东西得说到日本人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工业生产模式。很明显,德国人曾经尝试性的将某些武器交给日本,但是日本人

  • 二战德军为什么一定要打莫斯科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希特勒发动二战目地不仅仅为了向英、法、波兰等国复仇,而是要拓展德国的生存空间,一劳永逸的解决德国人的生存危机。一战后德国的土地从54万平方公里削减为47万平方公里,除了经受向英法等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痛苦,还经历了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的痛苦折磨,这让希特勒意识到了德国没有足够的土地等自然资源养活它

  • 格林纳达战役为什么耻辱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20世纪70年代,在越南战争中的失利,一度让美国军队丢掉了自己的自信心,一部分悲观的美军认为当时的美军陆军已经无法与世界另外一强大对手,苏联的地面部队匹敌,甚至是无法完全赢得一场地面战争的胜利。然而在1983年10月爆发的格林纳达战役中,美国却终于是赢得了地面战争的胜利。然而在爆发于1983年10月

  • 二战德国投降为何比日本更加彻底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1945年,对于人类来说这是值得高兴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在反法西斯同盟的打击下,德国和日本这两个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的法西斯国家无条件投降了,人类再一次迎来了往日的和平和安定。不过同为轴心国,德国与日本投降的态度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简单的来说,德国投降要比日本更加彻底。那么都是轴心国,为何两者的差距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