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正史上朱棣5次北征的结果赢了吗?

正史上朱棣5次北征的结果赢了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199 更新时间:2023/12/24 9:17:57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朱棣北征非常的感兴趣,话说前后竟然北征了5次了,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朱棣5次北征都赢了吗,最后的结局什么的都是怎么样的呢?如果对这些问题比较感兴趣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

自公元1409年8月,淇国公丘福为统帅、王聪、火真为副帅的十万明军,在蒙古克鲁伦河以北,被北元可汗本雅失里及阿速特部首领阿鲁台率领的北元军队几乎全歼后,明成祖朱棣就决心亲征漠北以重新捍卫大明王朝皇帝的威严。

1、第一次北征:公元1410年2月出发,明成祖以太孙朱瞻基留守北京,(皇太子当时正留守南京),起大军五十万出征,连学士胡广杨荣、金幼孜等也随行谋划,所有武职戴罪人员均可上阵杀敌以赎罪。北元大汗本雅失里不敢迎战,又与阿鲁台等权臣不和,北元部众分两股溃退,本雅失里汗率部向西,而阿鲁台的阿速特部往东,企图背依翁牛特、科尔沁等东蒙各部。明成祖亲率精骑追击,在斡难河畔追上了本雅失里所部,大败之,本雅失里仅率七骑逃亡,后被瓦剌马合木所部擒杀。其后,明成祖在公祭完上次阵亡将士后,率众东击阿鲁台,6月8日,明军在飞云壑截住对手,阿鲁台的侄子朵儿只等主张归降,阿鲁台犹豫不决,一面遣使请降,一面就暗中准备厮杀。明成祖看出对方心思,决意一战,结果阿鲁台部大败,溃退百里方才摆脱明军追击。6月12日,阿鲁台部将于回曲津部迟到战场,明成祖派柳升部神机营攻击,再次大败敌军,遂班师而回。

2、第二次北征:公元1414年3月,明成祖携太孙朱瞻基,亲统大军五十万北征。6月3日,前锋刘江部与瓦剌绰罗斯部首领马合木的军队开始接触,6月7日,双方会战于忽兰忽失温地方,瓦剌军队的主力是绰罗斯部,其首领马合木、脱欢父子及其拥立的答里巴汗,均亲临战阵,有骑兵三万余人,居高临下、屯于山岗。(瓦剌另外两名首领太平和把秃孛罗似不在前线)。明成祖以刘江、张辅率骑兵挑战,瓦剌军奋勇接战,在明军骑兵一时难以取胜时,明成祖下令撤退,用安远侯柳升的神机营火铳轰击对手,杀伤数百人,瓦剌军士气稍退。之后,武安侯郑亨、宁阳候陈懋、丰城侯李彬等趁势挥军杀入,双方恶战,混战中明军伤亡也很惨重,郑亨中箭、都督谭青重伤、都指挥使满都力等阵亡。。。。明成祖见状大怒,亲率侍卫铁骑冲击,杀声震天,马合木等终于抵挡不住人数占优的明军,台吉、大将们十多人被明军斩杀,瓦剌大军开始溃退,明军众将奋勇追杀,在土拉河畔再次击败敌人,因天色已晚,方收兵回营。第二天,明军发现瓦剌军队已趁夜逃遁,成祖见己方也已疲惫,遂下令班师。(在新近的北元史研究著作中,学者们认为瓦剌可汗答里巴应该是阵亡于此役,但明军显然没有仔细打扫战场)。

3、第三次北征:公元1422年3月,明成祖以皇太子监国、英国公张辅负责后勤补给,再次亲征漠北。但这次的打击目标——阿速特部阿鲁台,根本不敢迎敌,远遁而去,前锋朱荣虽予以追击,但无功而返。7月间,明成祖在班师途中,下令兵分五路,对暗中归附阿鲁台的兀良哈三卫进行讨伐,在明军的突然袭击下,兀良哈三卫中的泰宁、福余两卫损失惨重,唯朵颜部逃遁及时,损失不大。

4、第四次北征:公元1423年7月,明成祖再次出兵打击阿鲁台,为确保速度,此次明军仅出动二十万左右。9月间,阿鲁台部将阿失帖木儿、古纳台率妻子、部下迎降于半道,他们向明成祖禀报,入夏后,阿鲁台率部在与瓦剌绰罗斯部脱欢与土尔扈特部贤义王太平联军的对阵中大败,部众溃散、辎重尽失,已远遁北方。明成祖见状只好下令围猎后班师,途中与阿鲁台不和的北元汗室后裔也先土干率部归降,成祖大喜,赐名金忠,封忠勇王。

5、第五次北征:公元1424年3月,明成祖执意再次北征阿鲁台,以陈懋、金忠为先锋、张辅、柳升督帅诸军、大学士杨荣、金幼孜随行。4月到达开平后,已得知阿鲁台再次北逃,但明成祖这次拒绝班师,下令继续北追,到了6月15日,大军抵达龙武岗,前锋陈懋、金忠追至答兰纳木儿河,却依然不见阿鲁台部的踪迹,只好悻悻然下令班师。7月16日,大军回师到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时,明成祖突然患病去世,享年65岁,而轰轰烈烈的北征也到此画上了句号。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松锦之战清军损失有多大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历史上的松锦之战,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战役是明朝和清朝之间一次非常大的战役,不过最后结果是明军战败。对于明朝来说,这一次的战役失败损失可以说是非常的严重。那么对于战胜方清军来说,损失有多大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松锦之战为期两年,可以说是明清之间的关外大决战,这一战之后,明军精锐尽失,再也

  • 和通泊之战的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战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不管是汉朝还是唐朝,都会遭受到游牧民族的骚扰。到了清朝还是一样,所以清朝的康熙在位的时候就对其进攻过。但是到了雍正这边,雍正其实并不了解,最后还是发生了“和通泊之战”。那么这场战役的结局是什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和通泊之战,是清朝统一

  • 明朝攻打越南是统一战争还是侵略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最近很多人在说明朝攻打越南的事情的,这个事情在历史上的的确确是有发生,但是小编可能用词不当吧,不能说攻打吧,话说扩张可能更加准确一点。那么很多人问了明朝为了扩张,拿了南越的战役叫什么战役,这场战役到底是属于统一还是侵略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大明攻打越南,并

  • 曼施坦因为什么攻不下列宁格勒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战争

    事实上关于曼施坦因为何没能攻下列宁格勒的问题,在曼施坦因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中就已经有过解释了。因为在1942年8月27日,在他到达了列宁格勒前线的时候,他的第11集团军北上增员列宁格勒战场的部队只到达了一部分。而就在同一天时间里,苏军用了两个方面军展开了反击作战,这使得的曼施坦因的北极光计划被迫

  • 巴列夫防线是谁建立的,为什么被轻易突破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世界上那些非常著名的防线,相信很多人都会在第一时间里想到法国的马其诺防线和德国的齐格菲防线。据说马其诺防线从1929年开始建造,直到1938年的时候才完工,总长度达到360公里。法国以为只要有这条防线的存在,那就能将德国军队成功的阻隔起来。可是法国人没想到的是,人家德国人直接绕道走了,给法国造成

  • 欧洲人为什么打不过蒙古人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战争

    如果对于世界历史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们会知道,蒙古曾经在历史上有着一段非常辉煌的高光时刻。铁木真成吉思汗曾经率领着蒙古大军一路站到了欧洲多瑙河沿岸。此时我们再会看欧洲人与蒙古人,我们不仅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欧洲人与蒙古人再体格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欧洲人明显要更加壮硕一些。那么为何当年欧洲人打不赢蒙古人呢?

  • 靖难之役实力对比以及详细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靖难之役的事情,很多人想这个朱允炆输得那么惨,难道是因为这个朱棣太厉害了吗?还是说他们之间的实力有差距呢?今天我们就简单的来说说这个靖难之役实力对比,还有这个靖难之役的详细过程,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1、靖难之役实力对比靖难之役朱棣最开始只有800人,而朱允炆这边有100万人,但是还是就这样败了。

  • 靖难之役为什么能成功?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战争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靖难之役比较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话说这个靖难之役朱棣是真的厉害,自己的兵力估计都只是别人的零头,最后竟然赢了这场战役,那么有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这个靖难之役成功的原因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一起来揭秘分析分析。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之所以能以弱胜强

  • 松锦之战清军获胜,皇太极为何不乘胜追击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松锦之战对明清双方来说,是一场关键战役,如果宁锦防线被破,此后明军再想对清军发起有效进攻,就十分困难了。而在这场战事中,清军和明军历经两年,最后是由清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明军一方只能吞下惨败的苦果,几乎是倾尽国力打造的精锐全部损失殆尽。此战后,皇太极原本可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但他并没有这样做,其

  • 和通泊之战清军损失多严重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战争

    和通泊之战,指雍正九年,也就是1731年,在今天蒙古国境内阿尔泰山脉有个淡水湖叫和通泊,当年在这里噶尔丹3万成功围歼了满清精锐八旗2万人,清军战死10多位将军,部队仅剩2000人逃命,十仅存一的结局让满清八旗精锐覆没,成为当时国之噩梦。康熙晚年时,成功将西藏纳入满清保护,雍正即位之初,又成功将青海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