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兴势之战发起的原因是什么

兴势之战发起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106 更新时间:2024/2/2 8:00:39

说到这个兴势之战,学过历史的应该都知道,这个是三国时期魏军和蜀汉军在兴势的一场战役。不得不说,这场战役确实是比较精彩的,而且最后魏军被击退。那么这一次战役的爆发原因是什么呢?战役发生之后对于曹魏有什么样的影响变动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兴势之战发起的原因是什么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病亡,辅政的大将军曹爽急于建军功树威于天下,于正始五年贸然率军攻蜀。三月,曹爽西至长安(今西安西北),与征西将军、都雍凉诸军事夏侯玄统兵10余万,自骆谷口(今陕西周至西南)攻汉中。时蜀汉镇北大将军王平守汉中,兵不满3万。他否定了部将固守待援的建议,认为援兵太远,放敌入关必为祸,乃遣护军刘敏等领兵据兴势拒敌,并多张旗帜,绵延百余里,自己率军在后,兼防魏军分兵从黄金谷(兴势东)来攻。

四月,魏军被阻于兴势(今陕西省洋县八里关镇),供给困难,牛、马、骡、驴多死,兵疲意懈;而时任蜀汉大司马、益州刺史的蒋琬率领的涪军及时赶至汉中进行增援,大将军费祎随后又自成都督军赶到。魏参军杨伟认为形势不利,劝曹爽急退,太傅司马懿亦急致书夏侯玄,指出有全军覆没之险。五月,费祎知魏军将退,率军绕道占据三岭,断其归路。曹爽遭截击,督军争险苦战,死伤惨重,逃回关中。此战是古代以攻势防御取胜的一个典型战例。

2、曹魏败北的原因

其一,“起”。

自魏正始元年(240年)即魏明帝曹叡驾崩后次年,至魏正始十年(249年)。十年间,曹爽与司马懿在军政两界交锋不断,互为掣肘,魏蜀兴势之战即发生在这一背景下。

曹爽虽然手握军权,但司马懿却在军界更有威望,为完成魏明帝曹睿的托孤嘱托,树立自己在军界的威望,完成对司马懿的夺权,曹爽积极筹划兴势之战。

而司马懿作为一名功勋卓著的野心家,则自一开始,即极力阻止此战,《晋书》载其对曹爽“止之,不可”。因此曹爽伐蜀的军事行动在“起势”时,就没有得到司马懿的全力支持。

其二、“承”。

在曹爽计划伐蜀之初,司马懿虽极力阻止,但终未能制止其军事行动。所以其退而求其次,在随军将领上做起了文章,这点从曹爽所带将领即能看出。

司马懿并未将亲信干将、特别是骁战之将并未悉数派出,仅仅只是派出了郭淮。曹爽在此情况下,只能将被魏明帝曹叡称为“浮华之人、凡品庸人”的夏侯玄、邓飏、李胜等作战经验并不丰富的近侍随从作为主将带往前线。

这就为曹爽在作战之初,无法有效指挥大规模进攻这个“承”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其三、“转”。

在战役进行到白热化阶段,身为司马懿阵营的先锋都督郭淮突然脱离大部队,对伐蜀大军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一是重挫了大军士气,二是无大将坐镇,曹爽陷入了“瞎指挥”状态,三是致使蜀军突然发动攻势,魏军无力阻挡。

郭淮作为当时曹魏政权中,为数不多的“知蜀派”,长期处在与蜀汉政权作战的最前沿,军事经验丰富。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优秀伐蜀将领,却在战斗推进顺利的当口,以“度势不利”为由,擅自将前锋部队带离前线,脱离主力部队。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决定仅仅只是一个前锋都督能够做出的,这其中一定有司马懿暗中的全力支持。

其四、“合”

在战斗进展不顺时,曹爽所希望的后勤补给迟迟未到,致使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关于这点,正史中虽未给出明确答案。但时任散骑常侍、常伴魏少帝曹芳左右的钟毓,写给曹爽的书信,则可以代表一部分朝臣对曹爽伐蜀的态度。

3、兴势之战之后曹魏发生了什么变动

刘禅听闻魏军入侵,急忙派费祎救援汉中。曹爽久攻兴势不下,加上山高路远使补给困难,使得魏军损失巨大。参军杨伟劝曹爽退军,否则必败。李胜、邓飏认为劳师远征却无功而返会让天下耻笑,反对退军。曹爽犹豫不决,仍然停留兴势。司马懿写信给夏侯玄,认为汉中道路艰险,曹爽久战不利,处境危险,再不退军,必然大败。叫他赶紧劝曹爽退军。夏侯玄于是劝表哥曹爽退军,曹爽于是退军。费祎率军阻挡曹爽,魏军损失惨重,曹爽拼死奋战得以逃脱。

兴势之战时曹爽从倘骆道出兵伐蜀,倘骆道虽然路途短,但是路途艰险,缺少水源,使得后勤补给困难,运送补给的民夫与骡马损失惨重。魏军久攻兴势不下,士气低落。蜀军占据天险,依据地利狠狠打击魏军,使得魏军损失惨重。

兴势之战的失利严重打击了曹爽的威信,使其影响力下降,更让曹魏众臣认识到曹爽无能,埋下了高平陵之变曹爽失势的祸根。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懿夺权,曹魏众臣没有反对,使得司马懿轻易控制洛阳,取得胜利,奠定了司马代魏的基础。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楚汉之争项羽失败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战争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楚汉之争是由刘邦和项羽之间打的一场大型战役。不得不说,这场战役打了很久,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具体的话,楚汉之争到底打了多少年呢?最后项羽为什么会失败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楚汉之争打了多少年四年。楚汉战争历时4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

  • 洮西之战的影响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战争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洮西之战是三国时期魏蜀两国在洮西的对战,不得不说,这场战役蜀汉大胜。魏国这边损失死伤数万人。那么这场战役对于魏国的损失有那些呢?战役结束影响又有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洮西之战的影响是什么洮西之战后,魏国于雍州的军力大损,西北羌戎之地的少数民族更加蠢蠢欲动,魏

  • 金帐汗国为何与伊儿汗国争夺格鲁吉亚上百年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战争

    1206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各部,并且建立了大蒙古国。随后蒙古的铁骑就成燎原之势席卷中原和西域,最终将庞大的王国分给了四个儿子。除了四子托雷继承了蒙古本土之外,其余的儿子都纷纷在外成立了汗国。这其中就包含了金帐汗国以及伊利汗国,这是蒙古西域疆域内的两个庞大汗国,别由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子拔都

  • 古代屠城是怎么屠城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战争

    其实古代屠城充满着可变性,屠城是不是把所有人都揪出来杀干净?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反正是看胜利者的心情了。在清朝时期,著名的嘉定三屠,在《嘉定屠城略》中记载到“家至户到,小街僻巷,无不穷搜,乱草丛棘,必用长枪乱搅。”“刀声割然,遍于远近。乞命之声,嘈杂如市。&rdq

  • 美国跳岛战术为何成功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日本偷袭美国夏威夷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的全面爆发无疑是加速了日本覆灭的进度。1942年中途岛战役当中,日本海军拼死一搏,还是损失了四艘航空母舰。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母大战最终以日本海军的惨败而告终。至此战之后,日本就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有效的空中打击了,已经完全失去了空中优势。中途岛战役之后,

  • 二战戴眼镜的日本兵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战争

    反应抗战的电影或是老照片相信我们也看过不少了,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日本士兵会带着一个小小的圆形眼镜,而且这种带着小眼睛的日本兵形象普片成为了日本军官的标配。我们都知道,在很多国家参军入伍的时候,对新兵是有着非常严格的视力要求的,有散光的,近视的等等,很多是无法成为一名军人的。那么在二战的日本军中为何会

  • 诺门坎战役日本真的败给苏联了吗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战争

    1939年5月11日到9月16日,日本与苏联之间在发生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就是诺门坎战役。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苏联方面生成自己取得了大胜,以6000人的损失干掉了日军6万人。而日本方面在经过这场战役之后也是无心再北上进行作战,不敢以苏联硬钢了。可以看出苏联红军的战斗力是很强悍的。那么就历史的角度来看

  • 如果海湾战争打的是苏联,伊拉克会输的那么惨吗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战争

    如果苏联军队在海湾战争中取代美国军队,苏联军队的损失可能会更大,伤亡可能会更高,但战争结束会更快,伊拉克会更糟。美国和苏联是两种不同的战斗方式。美军完全可以把希望寄托在空袭上,先进行多少天的空中轰炸,然后发动部队进攻。按照苏军作战条例的要求,这将是一次对地面的突然袭击。在战争的第一时间,大部队开始穿

  • 苏德战争初期苏联为何损失惨重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战争

    1941年6月22日的凌晨,纳粹德国对苏联发起了全面入侵。先是对着苏联境内就是一顿狂轰乱炸,紧接着就是几百万的陆军一拥而上,闪电出击,希望用闪击战复刻他们在法国的胜利,宣称在三个月内消灭苏联。虽说这套说辞有着明显的叫嚣意思,可在当时来,苏联的的确确被德国人的三板斧打的是晕头转向的,节节败退。当然了,

  • 诺曼底战役盟军是怎么打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战争

    1943年5月,盟军在华盛顿会议上决定在1944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准备与苏联一起从东西两个方面一起夹击德国,盟军的部队在欧洲大陆的西海岸进行登录。根据多年的登录作战经验,其登录的地点需要符合一下几种要求:首先就是需要在英国战斗机的打击半径之内,要在第一时间夺取制空权;其次就是要距离英国海岸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