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刘备决定北伐有人能劝住刘备么?诸葛亮为什么说不动刘备?

刘备决定北伐有人能劝住刘备么?诸葛亮为什么说不动刘备?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164 更新时间:2024/1/22 16:50:25

刘备决定要北伐以后,很多人都劝刘备不要意气用事,但刘备最终还是决定起兵向东吴发起进攻。但最后却是惨败而归,而且还让蜀国的国力大减,如果当时有人能够劝住刘备会不会整个三国的走向也会被改变呢?关键是好像并没有人能够说服刘备,就连诸葛亮也都劝不动,有人说法正在的话说不定可以成功,不过就拿当时的情况来看也很难实现。其实诸葛亮也没想到刘备竟然会输的这么惨,如果知道是这个结果想必拼死也会拖住刘备的。

“夷陵之战”身为三国“三大战役”之一。虽然规模偏小,但是在三国史上有巨大影响。关羽北上伐曹,孙权突然背盟,袭取荆州。关羽得知消息以后,并没有从上庸回益州,而是想再次把荆州夺回来。可惜最后兵败身死,刘备既失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荆州,又失去一位“威震华夏”的大将。

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举兵伐吴,但是却被陆逊火烧四十营,败归白帝城。“夷陵之战”以后,刘备病死,蜀汉的政治格局发生巨大改变;同时荆州被孙权彻底消化,蜀汉成为三国中最弱势的一方。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苦苦阻拦刘备伐吴,刘备不听从,才导致之后的惨败。但是在《三国志》中,并没有明确记载诸葛亮对刘备伐吴的态度。我们不妨抛开《三国演义》,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诸葛亮的态度稍做分析,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首先刘备和诸葛亮的终极目标是什么?那肯定是要光复汉室,消灭曹魏。光有目标不行,还要拿出可行的计划。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隆中对”。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优秀的大战略,刘备集团也是一直按照这个计划去走,才从身无立锥之地到坐拥荆益二州。可以说“隆中对”是最贴合刘备集团也是最有可能实现目标的战略路线。

“隆中对”的具体内容很简单,阐述天下大势没有那么多的繁琐细节。先取荆州再取益州,与东吴修好,等到北方发生动荡的时候,刘备率领大军从益州出兵,同时命令荆州方面出兵北上策应,对曹操进行夹击,中原人口倒向代表汉室的刘备,大事可成矣。

“隆中对”有两个条件,一是荆益两面出兵,二是孙刘联合。失去荆州以后,第一个条件,也是最重要的条件不成立,光益州一支军队无法撼动强大的曹魏。所以诸葛亮与刘备一样,极度渴望收复荆州。

第二个条件孙刘联合,看上去是诸葛亮反对伐吴的证据,但说服力并不高。因为“夷陵之战”的前提是孙权背盟。如果刘备没有动作,蜀汉的军威和国威必定受到打击,这是刘备和诸葛亮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三国志·法正传》中记载,刘备伐吴,“群臣多谏。”其中并没有提到诸葛亮。可能因为一把手和二把手都支持伐吴,“群臣”的力量才不足以撼动刘备的决定。《三国志·法正传》中还记载,诸葛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诸葛亮无论是地位还是资历都高过法正。法正能劝刘备回头,诸葛亮劝不回来有些不现实,这句话很可能是诸葛亮的自责。而且从后一句“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可以看出,诸葛亮惋惜的更多是战败,而不是出战这件事本身。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薛仁贵为什么会被吐蕃击溃?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薛仁贵其实给人的印象就是战神,战无不胜,从来没有败绩,但是就是这样的一种形象却在打吐蕃的战役中竟然败了,而且当时薛仁贵可是有精兵五万的,薛仁贵直接被打得溃不成军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其实是吐蕃太强了,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并不是的背后的原因大多数还是在唐朝内部!那么具体要怎么说呢?下面跟随小

  • 官渡之战曹操是如何以少胜多战胜袁绍的?袁绍惨败不仅仅因为轻敌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战争

    官渡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东汉末年最重要的一场战役,特别是对于曹操来说。如果曹操此番输给了袁绍,或许整个三国的局面就不会形成了,可能又会回到战国时期的局面。所以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算是促成三国非常重要的战役。但在开战以前,袁绍的兵力多于曹操几倍,曹操是如何完成逆袭以少胜多击败袁绍的呢?其实在古

  • 什么叫做天炉战法?揭秘真正的天炉战法意思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天炉战法”其实应该还是没多少人认识和指导的,但是这个战法其实还挺厉害的,因为他能在战场上面做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天炉战法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不妨跟随小编继续分析看看吧!首先,我们先看看战神自己的解释。作为天炉战法的发明人,薛岳本人的解释是:&

  • 一个连史书都不愿提起的“世纪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种族同化这个问题,大家都有着不同的见解。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初没有汉朝,现在中国会是个什么情况呢?有一种说法说的是,中华民族有着极其强烈的包容性,即便历史上有好多次在军事上不及外邦敌手,但是在文化方面,很多外邦确接受了汉文化的洗礼。蒙元和满清就是最有利的证据。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古巴比伦文明被

  • 石亭之战是如何帮助孙权称帝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战争

    其实在三国时期,东吴多次靠着诈降击败曹魏,这一招基本算是屡试不爽。赤壁之战大家肯定都很熟悉,石亭之战同样也是因为周鲂诈降诱敌成功,而且石亭之战的胜利也让孙权能够顺利建立吴国登上皇位。所以对于孙权来说,石亭之战的胜利格外重要,甚至是整个东吴的重要转折点的,当时孙权就是因为占不到称帝的理由,才晚了曹丕还

  • 辽国高丽战争和辽宋战争性质一样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辽国其实他在中国的历史上也还是真的有很长的一段历史的,话说他也和高丽国发生过战争,和宋朝也发生过战争,那么这两场战争的性质是不是一样的呢?还有辽国为什么不选择吞并高丽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分析看看吧!公元918年朝鲜半岛上的高丽王朝建立后在领土扩张上采取积极北进的战略,大肆拓展领土

  • 织田信长麾下的六大军团到底有多厉害?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织田信长其实很多网友应该知道这个人给人感觉就是他真的很强啊,话说他真的是无敌一般的存在,说到他想到的就是这个人手拿武器,身披盔甲无敌一般的存在了,其实他个人厉害不算厉害的,要说他厉害其实他麾下的六大军团才是厉害,所以织田信长也被誉为是六天魔王了,所以这个六大军团又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

  • 中国历史上南北之战有哪些特点?东西之战为什么少于南北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战争

    中国历史上南北之战一般都是北方胜的多,南方胜的少,由北向南完成统一的几率会高出很多。但我们好像很少提及东西战争,那东西战争的战况一般又是如何呢?东西之战的确比较好,因为一般都是从上之下就囊括了东西,不过有些战役也是从东西开始打起,结果可能会比较出人意料。古代打仗北方的士兵还是要比南方士兵战斗力会强一

  • 中国古代10大以少胜多战役,第一名以2万兵力战胜70万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战争

    其实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并不是很多,毕竟当时双方在装备上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基本上只要人数占优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所以以少胜多的战役才会显得格外珍贵。像在我们比较熟悉的三国时期,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就是以少胜多的经典,但这次介绍的10大以少胜多战役过程更加艰难,有些是运气成了主因。不过实力和运气从来都是密

  • 教科书式的奇袭“李愬雪夜下蔡州”事件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李愬雪夜下蔡州”这件事情其实很多人也还是知道的真的是有点厉害啊,把人看得大呼过瘾啊,其实这场战役真的非常的著名知名了,而且这场战役被誉为是教科书式的奇袭,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为什么这样说,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也别错过了!时大风雪,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