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淮海战役国共双方总共有多少伤亡?

淮海战役国共双方总共有多少伤亡?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58 更新时间:2024/1/21 7:07:24

抗战胜利之后,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了解放全中国的解放战争,虽然我们在书上读起来,可能只有几段话、几行概括性的字,但是从时间上来算,毕竟也是持续了近十年的时间,而在这其中,有很著名的三大战役,其中一个就是淮海战役。那么在这一场很多个“最”的战役中,国共双方兵力损失究竟是多少呢?

淮海战役领导人

淮海战役或者说徐蚌会战,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一场战役,双方都投入了巨大兵力,整整约160万人,各自的指挥官也有不少,就领导人而言则就是两边的总指挥或者总司令。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方面的战斗主要是在总前委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进行的。总前委的五个人: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也都是参战的华东和中原两大野战军的一些最高领导,要么正副司令员要么正副政委。而其中前三位是常委,邓小平更是书记,所以可以说他是这场战役中的最高领导人。即使是在总前委尚未成立的前十天,战役也是在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的。不过他们的领导和指挥是名义上的,真正实施的是粟裕以及其他各部队的将领。

而国军方面在这场战役的主要领导人就是总司令以及几大兵团的司令。总司令名为刘峙,他是蒋介石无奈之下的选择,而他战场上的表现也是十分令其失望,使得战局对国军不利,所以蒋介石只能调回杜聿明作为副司令来具体负责指挥。最后,刘峙率部撤离,而杜聿明被俘虏。

除了战场上的总指挥外,场外的领导也极为重要。中共方面的领导人就是以毛泽东为主席的重要军委,而国军方面就是以蒋介石为主的国防部等。是他们对各自军队进行着部署和调遣,指挥和领导人也是由他们任命的。比如,淮海战役的设想自粟裕提出后就是由中央军委同意和完善,之后总前委的组建也是他们的决定。

淮海战役过程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复杂的一场,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共经历了66天,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到11月22日,主要是推进阶段。国军从一开始就没料到对方会迅速发动战争,一直保持防御状态,所以在大意轻敌之下仓促应战。等到他们发现对方主力扑向徐州,才进行军队的收缩靠拢,而华东野战军按照计划在6日的夜晚从四面八方发动进攻。黄伯韬为了等待后方的部队而没有及时撤退,被华野追上,最后10万人兵团全灭,自己也阵亡。在国民党绥靖区地方党的起义下,解放军迅速推进,并且完成了对徐州的包围。蒋介石调回杜聿明具体指挥战役并继续投入更多的部队,而中共方面建立总前委。

第二阶段到12月15日,是包围阶段。国军方面黄维所率领的军团,慢慢被解放军包围,在他准备突围时,部队的地下党临阵倒戈使其计划失败,被完全包围,不久也被歼灭,黄维被俘虏。此外,杜聿明指挥的3个兵团在向西突围的时候,被华野主力合围,其中孙元良兵团被歼灭。

第三阶段到1月10日,是总攻阶段。解放军暂缓了对包围内的杜聿明部的攻击,向他劝降,虽然没有成功,但也使其弹尽粮绝、士气全无。期间国军也计划突围,但以失败告终。20天后,华野发动了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杜聿明被俘。

淮海战役真相

淮海战役在大多数史料或者教科书上的记载中,最后是解放军以60万的兵力战胜了国民党80万的兵力。按照这个说法的话,中共是以少胜多的奇迹,但是不少人的研究中真相并非如此。

排除部分污蔑扑脏水的人的说法,比较可信的观点是,就正规军的数量而言,国军并不比共军多,甚至比对方少。因为解放军除了参战的60万正规军还有40万的民兵,此外还有整整543万的支前民工,而他们承担了80%的粮草弹药和装备的运送,此外,护送伤员的担架也是他们负责的。由此可见,共军的后勤工作几乎都是民工完成的,军队的组成肯定都是正规军。而国军方面,有不少兵力是后来增援的,而且除了七大兵团还有两个是绥靖区,其中一个更是大部分起义。此外,其中有些部队是临时编成战斗力很低,甚至有些空番号,可见80万的国军水分不少。

另外,关于淮海战役还有一个真相,那就是中共方面作为指挥的总前委只是名义上,其实并没有指挥。理由有几点,第一是在筹划阶段并没有计划成立总前委;第二是陈毅与邓小平的统一指挥并没有真正实施;第三是总前委成立于开战后十天,十分滞后;第四是总前委的成员构成以中野为主,对指挥主力的华野不利;第四是总前委只开过一次全体会议而且与战役无关。由此可见,总前委的组建,真正的意义并不在于指挥,而在于协调两大野战军。

淮海战役死了多少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里规模最大,国共双方都知道这场战役的重要性所以先后投入了巨大的兵力,一百多万人。此外它还有好几个最,其中有两个是:歼敌最多和牺牲最重。

战后的统计结果是,国军方面损失55万人,达参战兵力的近70%,而其中伤亡171151人。至于共军方面,虽然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损失也不可谓不大,伤亡超过12万,其中阵亡具体记载有25954人,此外还有一万多人失踪。双方的敌我损失比4.06:1。

在如今淮海战役纪念馆的统计数据里,共军方面总共有31006名烈士,之后虽然也有补录和新增,但变化不大。这些都是有名有姓得到查证的烈士,并不是说就没有了,其他的只是没有确认而已。即使已现有的数据粗略估计,共军方面死伤比约为1:3,这还是胜利的一方,而且有大量民兵帮忙抬担架,伤兵受到照顾的可能性很大。

至于战败的一方,国军在淮海战役中一直处于劣势,总是被包围和歼灭,没有良好的救治条件和后勤部队,所以阵亡的士兵绝对很多,保守估计应该有七万左右。这样的话,在淮海战役里,光参战的士兵就死了有十万人。

不过除了士兵,淮海战役的战场上还有一个人数更为庞大的群体,就是支前民工。543万人的民工,他们运送物资,护送伤员,虽然不必拿起武器直接到战场上厮杀,但肯定会遭到危险。所以牺牲的民工也绝对不少,只不过很难统计也没有人去统计而已。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淝水之战东晋为什么能以少胜多?东晋和前秦的兵力各有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在淝水之战之前,中国历史上就已经有很多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例如巨鹿之战、官渡之战等。但是像淝水之战只用8万人就战胜兵力多余自己十倍的前秦还是非常少有的,所以说古代打仗人数多真的不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走向,更多的还是要靠战略和人心。虽然前秦军有80万部队,但是凝聚力并不高,只要捅破一个口子其他人立马就会瓦

  • 古代抗日战争中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为何选在一艘军舰上?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中国古代的战争史,其实,小编觉得中国古代的战争史就是一部惨不忍睹的故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中国特别是清朝非常的落后,所以外国侵略者总是向中国发起侵略,不仅如此,侵略后总是中国倒霉,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那么,算得上扬眉吐气的一次战争肯定要数抗日战争了。那么,小编也是看到有不少的人在

  • 淞沪会战持续了三个月,是有什么目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战争

    七七事变之后,蒋介石在上海采取了主动反击的策略,发动了淞沪会战,在这场战役中,中国和日本两方投入了非常大的兵力,共计约有一百万人,死伤人数也非常多,成为整个战争时段最惨烈的战役。这场战役前后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这个时间也并不是什么巧合,那么,持续三个月是有什么样的目的呢?之所以选在淞沪另辟战场,是因

  • 巨鹿之战项羽一共有多少兵力?揭秘项羽封神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战争

    秦朝完成统一后仅仅存活了14年就被推翻,这其中最大的转折点就是巨鹿之战。而且项羽能在巨鹿之战中获胜简直堪称奇迹,因为当时项羽的总兵力只有几万人,而秦军有四十多万人的部队,虽然有联军帮助项羽,但是总兵力还是相差非常远。不过就是在实力非常悬殊的情况下,项羽带领着诸侯联军把秦军打的节节败退,最后还有20万

  • 中国古代史上甲午战争前李鸿章为何避战求和?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非常屈辱的战争,相传当时日本已经蓄谋已经,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感觉,最后,日本向中国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当时,中国经济政治文化都非常的薄弱,日本却因为当时自己要扩张,但是由于自己国土有限,不得不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于是便把矛头指向了邻国中国。那么,在这场战役中有一

  • 长平之战的导火索是什么?长平之战被活埋了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战争

    长平之战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歼灭战,秦国和赵国的兵力加起来超过了100万,而且最后赵国更是被全歼,赵国最后有40万俘虏全被坑杀,所以这场战役的惨烈程度也是可想而知。那长平之战的导火索到底是什么呢?当时秦国已经有一统天下的计划,但是肯定不能四处受敌要逐个击破,赵国当时也非常强力,如果能先击败赵国其他

  • 历史上鸦片战争惨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林则徐吗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鸦片战争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鸦片战争是当时古代史上非常惨的一次战争,也是中国国门被外国侵略者打开的一次战争。当时的清朝非常的贫穷落后,当时的清政府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不过,外国侵略者也是看上了中国的这块肥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鸦片战争。让当时的清政府损失了惨重,那么,历史上的鸦片战争是怎么

  • 百团大战中的几大谜团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战争

    百团大战可谓是抗日战争时期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了,而之所以叫做这个名字,也是因为参与战斗的兵力达到了一百多个团,可以想见,那是什么规模的战役。除此之外,战争持续的时间也非常的长,大小战役的次数也相当多,而这只是抗日战争的一部分。然而在这场战役中,却一直有着几大谜团,一直存在着非常大的争议,就让我们一起

  • 江油关马邈如果不投降,邓艾会攻下来吗?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江油关其实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地方也还是对于蜀汉非常非常重要的,而且可以说是直接涉及到蜀汉的生死存亡的,但是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曹魏的邓艾竟然不费一兵一卒就直接攻下来了,也就是说江油关的守将竟然是给投降了,所以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呢?如果江油关马邈不投降,邓艾又是什么样的结果,欢迎跟随小编来揭秘

  • 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不得不破釜沉舟有哪些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以少胜多的战役那不得不说到巨鹿之战了。巨鹿之战是历史上最为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当时秦军起义,项羽率领了一部分楚君来进行回击。最后是取得了绝对的胜利,其实,小编觉得一场战争的胜利离不来一个领导的英明决策。那么,巨鹿之战就是一场完美的战役,项羽当之无愧是大赢家,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不得不破釜沉舟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