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湖口之战

湖口之战

湖口之战

取得大胜的太平军趁势转入反攻,一路攻入湖北,并于1855年4月3日第三次攻克武汉。1855年11月,石达开率军南下攻取江西大部,并且对曾国藩的驻地南昌形成包围之势,清军为救南昌,被迫解除了对九江长达两年的围攻。1856年年初,清军的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加紧了对天京的攻势,洪秀全、杨秀清命令石达开回援天京。1856年4月,石达开率西征军主力撤离江西,回援天京,西征战事至此告一段落。

有关“湖口之战”的历史故事

  • 湖口之战:胜利源于石达开的正确指挥

    湖口之战19世纪中叶,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到了穷途末路。西方列强疯狂渗透瓜分,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人民反抗满清王朝腐朽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发展成了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农民武装起义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月11日(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经过精心筹

  • 湖口之战——太平军扭转战局的关键之战

    湖口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确保天京的安全,组织开展北伐和西征的军事行动。其中西征初期,形势非常有利于太平军,他们溯长江而上,先后攻取安庆、九江和武汉。1854年曾国藩统率湘军攻取武汉之后直逼九江。九江,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湖口则是长江主航道和鄱阳湖口之间的枢纽。湘军统帅曾国藩、太平军西征主

  • 湖口之战,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如何重创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水师?

    背景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天京的地位,发起了太平军北伐和太平军西征的军事行动。1853年5月,太平军西征军从天京出发。一路逆长江而上,先后攻取安庆、九江、武汉等地,清廷大震。1854年,曾国藩率湘军转入反攻,于1854年10月攻克太平军占领的武汉,11月攻克了太平军重兵把守的田家镇

  • 湖口之战:太平军扭转战局的关键之战 石达开的绝地逆袭 以少胜多打败曾国藩

    1855年,太平军于江西九江附近的湖口与湘军进行的一场决战,此役中石达开指挥太平军重创湘军水师,湘军水师损失殆尽,失去了主动权。一举扭转了西征的不利战局。使整个西征战场上的形势为之一变。1853年5月,已在长江下游站稳脚跟的太平军挥师西下,进行西征,意图巩固下游地盘,同时攻破安庆,九江等战略要地,为

  • 1855年,太平天国湖口之战,石达开的绝地逆袭

    1853年5月,已在长江下游站稳脚跟的太平军挥师西下,进行西征,意图巩固下游地盘,同时攻破安庆,九江等战略要地,为进一步开疆拓土创造条件,初期,西征军势如破竹,接连攻破安庆、九江、田家镇、武昌等多个要地,江西,安徽,湖北一带大片地区归太平天国政权所有,太平天国一时士气大盛。但是西进到了湖南,太平军却

  • 湖口之战中,清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作为我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真的是命运多舛。清朝末年,灾害连年,盗匪猖獗,统治者没想着安抚百姓,反而增收苛捐杂税,每天享受奢侈糜烂的生活。终于百姓在压迫下爆发了,他们想要天下太平,过平安的生活,于是命名太平天国,起义军也叫天平军。初期清军没有准备,被太平军打的连连败退,引起重视后,朝廷于是命曾国藩带领

  • 湖口之战中,石开达是怎么逼的曾国藩跳河自尽?

    在太平天国攻下南京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并且进一步扩大战果,于是定下了西征和北伐的战略。其中北伐就是从南京出发,途径直隶直接攻击清廷的核心腹地,瓦解清朝的统治。西征则是从南京出发,向长江上游攻击,夺取长江的制江权,缓解南京的军事压力。其中太平天国的西征军攻势十分凌厉,三军用命,一路沿着长江而上,先

  • 湖口之战——太平军扭转战局的关键之战

    湖口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确保天京的安全,组织开展北伐和西征的军事行动。其中西征初期,形势非常有利于太平军,他们溯长江而上,先后攻取安庆、九江和武汉。1854年曾国藩统率湘军攻取武汉之后直逼九江。九江,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湖口则是长江主航道和鄱阳湖口之间的枢纽。湘军统帅曾国藩、太平军西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