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距今4000年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龙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为汉族先民创造的远古文明。

有关“龙山文化”的历史故事

  • 河南龙山文化

    河南龙山文化在夏文化探索中主张二里头一、二期遗存为夏文化遗存的学者中,因为这两期遗存所跨的年代与夏代积年相差太多,因而主张从更早的河南龙山文化中去寻找。这里所说的河南龙山文化是指分布在洛阳平原与水下游登封、禹县一带的龙山文化。有人称之为河南龙山文化豫西类型,也有人称作煤山类型或王湾类型。考古学家对登

  • 新石器时代有诸如良渚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那么三皇五帝属于哪个时期文化呢?

    仰韶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基本上距今一万年至四千年之间。如仰韶文化距今约六千年至四千年。如良渚文化距今约4715(正负)140年。如红山文化距今约5000年。在这段时间,社会由狩猎经济向原始农耕经济转变。这是史前原始社会的巨大飞跃。原始人不再茹毛饮血、烧烤兽肉,而是讲究食用粮食,相应的就需要坛、罐

  • 龙山文化与夏文化的关联?

    龙山文化是夏文化形成的直接源头,而以伊洛河平原、洛阳地区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河南龙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地区,就这点而言,河洛地区可以说是夏文化、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及其形成、发展的核心地区,也可以说是以后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近日在河洛文化学术研讨会上这样说。这一

  • 龙山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遗迹哪一个位于我国北方

    这道题目考察的知识点还是挺多的,首先得搞清楚,我国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南北分界线,秦淮以北为北方,秦淮以南为南方,黄河在秦淮之北,长江在秦淮之南。其次,得知道大溪文化是长江中游,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显然,这两个是属我国南方的。接着,屈家岭文化是湖北,湖北虽大部在长江以北但还在秦岭淮河以南,所以还是南

  • 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的异同?

    一.相同点:“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就是居住在黄河中下游的我们祖先所创造的两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文化。二.不同点:1.分布地点不同“仰韶文化”是由于它最早发现在河南省湖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距现在大均有四五千年。它的分布地区很广,在河南西部、北部以及山西、陕西、甘肃、骨海等古发现的遗址,就不下

  • 简述下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

    1928年的春天,考古学家吴金鼎在今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他在城子崖台地的西面断层上,发掘出了与石器、骨器共存的薄胎而带黑色光泽的陶片。这引起了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专家的高度重视。在此之后,考古学家们先后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

  • 二里头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哪个才是属于商朝历史

    两个都不是。二里头文化,一般认为,属于夏朝。(也有一部分“先商文化”的特征。即商朝还未建立之前,与夏朝并存时期的部族)。龙山文化就更不是了。它是我国一般上古神话中说的黄帝时期的主要文化。黄帝时期就是仰韶文化后期和龙山文化时期。商朝文化,如二里岗文化等才是。夏王朝的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国家构成和等

  • 龙山文化,红山文化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因1928年首先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发现而命名。1930~1931年对龙山镇城子崖遗址进行了发掘。其下层突出地存在轮制漆黑光亮的黑陶和蛋壳黑陶,所以最初称为“黑陶文化”,被认为是起源于东方而与仰韶文化不同系统的遗存。不久即被命名

  •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区别?

    仰韶文化属于新石器早期文化,龙山文化属于新石器晚期文化,大汶口文化分早、中、晚三期。早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中晚期父系家长制已经确立,同时出现贫富分化。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龙山文化,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年代为公元前2500

  • 龙山文化在哪里

    龙山文明(Longshan Culture),泛指中国黄河中、上游天区约新石器时期早期的一类文明遗存,属铜石并历时代文明。龙山文明尾次收现于山东省济北市历乡县龙山镇(古属济北市章丘区)而患上名。经喷射性碳素断代并校对,年月为公元前2500年大公元前2000年(距古4000年前)。散布于黄河中上游的河

  • 夏朝之前还有一个朝代:“虞代”?它跟龙山文化、良渚文化有关?

    在先秦典籍中,往往是 虞、夏、商、周四代连称,这样的文句可谓不胜枚举,比如: 《国语·郑语》:“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 虞、夏、商、周是也。” 《左传·成公十三年》:“征东之诸侯, 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 《墨子·非命下》:“子胡不尚考乎 商、周、虞、夏之记?” 《商君书·开塞

  • 禹会村遗址考古新进展:龙山文化北城垣上发现四座汉代墓葬

    当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来到蚌埠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看到由于天气较冷,很多考古工作人员穿着棉服在进行发掘工作。在考古现场的探方里,一个墓葬正在清理中,清晰可见数个陶罐排列整齐,位于墓葬内棺椁的一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负责人张东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我们目前一共发现了四处汉代的

  • 名单公布!我市禹会村龙山文化城址入围

    “2020~2021年安徽十大考古新发现”获评项目名单1.繁昌人字洞早期人类活动遗址2.合肥市巢湖市柳家2号遗址(该项目同时被评为2020—2021年安徽优秀考古工地)3.蚌埠禹会村龙山文化城址4.怀宁县琚新屋遗址5.合肥市安定寺大墩遗址(该项目同时被评为2020—2021年安徽优秀考古工地)6.寿

  • 高古玉器型发展史(龙山文化);品藏阁之光远鉴研010:玉人(战国)

    高古玉收藏2022-11-25 11:00山东关注山东龙山文化是由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其年代为距今4600~4000年左右。山东龙山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域主要在山东境内,其西到聊城、菏泽、商丘和周口东部,南界大致在淮海以北的苏北和皖北一带,东至黄海,而外延的北界大抵在近东半岛南部。

  • 龙山文化遗址在哪里 龙山文化是哪个时期

    龙山文化起源于大汶口文化。第一次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龙山街道办事处发现而得名,距今约4600-4000年。第一次发现了小屯(商代)、龙山、仰韶三种文化遗存上下依次堆积的“三叠层”,分布地区大部分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在山东半岛,而河南、陕西、河北、辽东半岛、江苏等地区,也有类似遗

  • 颛顼:尚黑风俗的鼻祖,河南龙山文化的开创者

    文/金宇飞摘要:考古发现的龙山文化可分为无黑陶遗存(即早期龙山文化)和有黑陶遗存(如河南龙山文化)两个时期。通过对比分析考古资料与古史传说,提出:无黑陶遗存的早期龙山文化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有黑陶遗存的龙山文化是传说中的自颛顼至舜、禹时期。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2000年最新研究结果推断,禹即位之年

  • 新石器时代晚期最典型的文化:龙山文化有何特点?

    龙山文化以1928年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县龙山镇的城子崖而得名,它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最有影响的典型的文化。考古资料表明,龙山文化已经遍布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区域,在龙山文化以外,其它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也扩大了分布范围。这是社会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比过去迅速发展的结果广大范围内的龙山文化可以划分为山东龙山文

  • 二里头文化: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北至晋中,西至陕西西安、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南至湖北北部,东至开封、兰考一带地区。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

  • 历经四千余年时光的文明:龙山文化

    “上下五千年,纵横一万里”一语概括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地域辽阔。战国以来,由盘古而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被封建士大夫们奉为正统古史体系。国人从没怀疑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其真实性,直到西方资本主义崛起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先是欧洲教士,继而是东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起源提出了种种匪夷所思的外来说。上

  • 龙山文化出现于什么时候?主要分布在哪些范围?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距今4000年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龙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