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御膳房

御膳房

御膳房

帝王一餐谱,百人数年粮。平日皇帝最普通的一顿饭也要上20左右品菜。据载,乾隆二十六年二月十一日早膳,就上了“冰糖炖燕窝”、“挂炉鸭子”、“肥鸭”、“挂炉肉”、“野意热锅”等菜19品种和“鸭子粥”1品;晚膳上了“燕窝清蒸鸭”、“盐煎肉”、“东坡肉”、“肉丝山菜”及赏给后妃的菜点共37品。仅11日两顿就上了76品菜点,若再加上两顿小吃就更多了。

有关“御膳房”的历史故事

  • 古代皇帝御膳房里的“阴谋”

    在我手上,有一份明朝万历年间御膳房的食料清单。皇上一天要享用如下食物:126斤猪肉,5只鹅,33只鸡,60个鹌鹑,10只鸽子,20斤香油,22斤面。此外,还有杂七杂八的各色物品:从16斤核桃到8斤白糖等等,皇帝都要一天之内消受掉。折算下来,皇帝每天的伙食标准大约是16两银子,折合现在的人民币大约是几

  • 什么是御膳房?主要是干什么的?

    在中国的宫廷历史上,御膳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它负责为皇帝和皇后提供日常饮食,但是它究竟是干什么的呢?本文将从历史、职责和影响等多个角度来进行介绍。一、历史御膳房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当时它是一个专门负责为皇帝烹制美食的机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御膳房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组

  • 什么是尚食局和御膳房?他们有什么区别?

    在中国的宫廷历史上,尚食局和御膳房都是非常重要的部门。它们都负责供应皇帝和皇后的饮食,但是它们之间究竟有哪些区别呢?本文将从历史、职责和影响等多个角度来进行比较和分析。一、历史尚食局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它是一个专门负责为皇帝烹制美食的机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尚食局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一个具有一

  • 慈禧每天只吃20个鸡蛋,御膳房却煮500个?剩下的去哪了?

    信修明,是清朝末年的一个宦官,在清宫经历了光绪、宣统两朝共二十多年时间,曾经和光绪皇帝、慈禧太后、溥仪、隆裕太后等重要历史人物朝夕相处。经历了清朝灭亡到民国创立的历史变革,掌握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清宫史实。信修明早年出身平民之家,也曾朝夕苦读,梦想走科举仕途之路,结果屡试不中,加之家道中落,自感前途渺茫

  • 皇帝究竟吃不吃御膳房做的菜

    一定会有的人受时装剧以及小道的影响,以为天子那样下下正在上的特别存正在,既是一个国度的元尾又是全部国度最下的势力者,不管是是谁皆要听他的,那样的身份以及天位云云之下的人,念必每一天吃的器材必定也皆是些粗茶淡饭,好味好菜吧。的确,那话听下来颇有讲理,可是现实事实是那样的吗?咱们有的教者研讨,实在天子的

  • 官二代陆游的最早的官场体验:十几岁监督御膳房

    所有人都知道,陆游是南宋的大诗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陆游还是个官二代。陆游的爸爸名叫陆宰,是个高级干部,北宋末年在咱们河南当过转运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陆游的爷爷也是个高级干部,他名叫陆佃,宋徽宗在位时,他是礼部侍郎,相当于文化部副部长。陆游的姥爷姓唐,名叫唐介,是宋仁宗的高级顾问,还是包公的好

  • 官二代陆游最早的官场体验:十几岁监督御膳房

    所有人都知道,陆游是南宋的大诗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陆游还是个官二代。网络配图陆游的爸爸名叫陆宰,是个高级干部,北宋末年在咱们河南当过转运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陆游的爷爷也是个高级干部,他名叫陆佃,宋徽宗在位时,他是礼部侍郎,相当于文化部副部长。陆游的姥爷姓唐,名叫唐介,是宋仁宗的高级顾问,还是

  • 御膳房是什么意思

    御膳房位于紫禁乡东路、北三所西侧,是浑晨主持宫内备办饮食和仪式筵宴所用酒菜等事件的机构,从属外务府。汗青浑晨,正在外务府下设特地机构,办理天子、后妃及宫中其余皇室成员等职员的饮食及仪式筵宴等事件。逆治初年,分手称为“跑堂”、“膳房”。坤隆十三年(1748年),跑堂、膳房开并为“御茶膳房”,其少民为办

  • 为了节约,康熙每顿只吃2个窝窝头,连着吃了7天,御膳房:没钱了

    古代讲究礼仪和规矩,在百姓上尚且需要磕头叩拜,更不用说皇宫了。皇宫是一个连吃饭都讲究的地方,桌上的食物有十几二十种,每样不能重复,皇帝吃饭“食不过三”,每道菜必须经过试菜才可以品尝。清朝康熙皇帝为了让国库充盈起来,决定缩减御膳房用度,没想到差点把国库吃空,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

  • 康熙为节俭每顿只吃2个窝窝头,连吃7天后,御膳房称实在没钱了

    毕竟史记的书写,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曾经就有皇宫趣事传出,康熙勤俭节约,每顿只吃两个窝窝头,竟然还能吃穷御膳房。一、勤俭节约的皇帝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以节俭为美德,推崇节约。在《悯农》一诗当中,就曾经这样描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表达了古人对于农民辛勤劳作的食物感到珍惜,表示农民以换来的农

  • 御膳房的份例:光绪帝早餐每个鸡蛋耗银八两半

    据《宫廷琐记》载,慈禧、光绪的份例大体如下:盘肉(猪肘子)五十斤、猪一头、羊一只、鸡鸭各两只;新细米两升、紫米一升半、江米三升、粳米面三斤、白面十五斤、荞麦面一斤、麦粉一斤、豌豆粉三合(约四两半)、芝麻一合五勺(约二两二钱);白糖两斤一两五钱、盆糖八两、蜂蜜八两;核桃仁四两、松子仁二两;鸡蛋二十八个

  • 清朝御膳房天价采购 鸡蛋竟超市场价3000倍!

    众所周知,清朝皇帝有一个专门的厨房,叫做“御膳房”(匾额上写的是“膳房”,没有“御”字),皇帝的早餐和午餐都由这个厨房供应(晚餐一般由陪宿的嫔妃供应,每个嫔妃也都有一个专门的厨房,统称“内膳房”)。网络配图为了让皇帝把早餐和午餐吃好,御膳房配备了一大批太监,光总管就有两个,副总管6个,负责具体工作像

  • 明代以前没有御膳房 皇帝并不是天天吃山珍海味

    很多人以为,皇帝的饭菜肯定是“御膳房”做的。其实,这是“清宫戏”的效果。历史上,只有清代设置御膳房,掌管宫内备办饮食及典礼筵宴,隶属内务府,位于紫禁城东路、南三所西侧。明代没有叫“御膳房”的机构,但皇帝要吃饭这是肯定的。明朝负责给皇上做饭的机构是光禄寺,是个“副部级单位”, 因为知府只有正四品,而光

  • 御膳房厨师9000多人 明朝皇帝到底吃什么?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以后,百废待兴,天下百姓还没有从那个战乱的年代恢复过来。朱元璋时常想起幼年时期生活的艰苦,江山得来不易。坐上皇帝宝座以后,身体力行,崇尚节俭,日常饮食不过是“常供”,即家常便饭,并没有珍异美食。每天早晚进膳,必有一道豆腐,以表示自己不敢奢靡。明宫的膳食机构明朝宫廷的膳食管理,

  • 清代宫廷餐饮:皇帝御膳房的餐具长什么样?

    清代宫廷餐具的材料多为金、银、铜、玉、玛瑙、水晶、象牙、漆、瓷、竹、木等。赐宴所用餐具装饰性强,花纹繁缛,平时用具亦加工精细。帝、后、亲王、郡王、贵妃、妃嫔等所使用餐具的质地与纹饰依等级有明确的规定,无不体现出封建皇权等级的森严。网络配图1.清帝御膳管理机构:主要是内务府和光禄寺。内务府属下的“御膳

  • 饥饿的日本百姓闯入皇宫和御膳房,引燃星星之火

    1943年4月20日,东京的移动讲演队正在宣传国民储蓄,为国存钱。说白了就是快把你们藏的金子银子拿出来,不然国家就撑不住啦!下面的听众倒是不少,却都是小孩子。两年多后,日本投降,别说什么钱,饭都吃不上了。1946年,发生了几件大事。这年5月12日,25万人聚集在皇居前广场,向天皇施压,要求他出面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