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代以前没有御膳房 皇帝并不是天天吃山珍海味

明代以前没有御膳房 皇帝并不是天天吃山珍海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785 更新时间:2023/12/24 10:45:02

很多人以为,皇帝的饭菜肯定是“御膳房”做的。其实,这是“清宫戏”的效果。历史上,只有清代设置御膳房,掌管宫内备办饮食及典礼筵宴,隶属内务府,位于紫禁城东路、南三所西侧。

明代没有叫“御膳房”的机构,但皇帝要吃饭这是肯定的。明朝负责给皇上做饭的机构是光禄寺,是个“副部级单位”,

因为知府只有正四品,而光禄寺卿为从三品,明显高出一级,不能等同于司局级。后期基本上都是内监部门来做。明代光禄寺,是专门供朝中央政府膳馐的一个机构,“上至玉食、庆典、祀典,下至各官供具,四夷赏宴,小至禁卫监局廪饩,皆出于此。”光禄寺供应繁复,人员众多,涉及面广,宫中的各种大宴都由操办。经筵、日讲结束之后,赏赐大臣的酒饭也由光禄寺办理。此外,光禄寺还负责办祭品,各种祭祀仪式上献“福胙”和“福酒”,给先皇们的陵寝“陈设牲醴”等,都是光禄寺的职责。

网络配图

除了做菜做饭,光禄寺还是一个庞大的物资采购部门:各地进贡的方物,如鱼、肉、茶及各种土特产等,也由光禄寺来收纳并处理。《明会典》:“凡岁派光禄寺牲口十万隻口:上半年五万隻口,下半年五万隻口、俱行浙江等布政司、两直隶各府派属徵解。”

谢肇淛《九杂俎·物部三》:“今大官进御饮食之属,皆无珍错殊味,不过鱼肉牲牢,以燔炙醲厚为胜耳。”珍错,就是“山珍海错”的省称。光禄寺收进来的不泛山珍海错,但做出来的又不是山珍海味,因为这是一个官办机构,跟过去国营的招待所差不多,服务质量根本就谈不上。

永乐二年(1404),郊祀结束后的庆成宴菜单:“上桌:按酒五般。果子五般。茶食五般。烧煠五般。三品。双下馒头。马肉饭。酒五钟。中桌:按酒四般。果子四般。汤三品。双下馒头。马猪羊肉饭。酒五钟。随驾将军、按酒一般。粉汤。双下馒头猪肉饭。酒一钟。”

都是高级领导干部,吃的也就是大鱼大肉,再高级的就没有了。更要命的,是质量不行。《万历野获编》有“京师名实相违”条目:“京师有谚语云:翰林院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盖讥名实之不称也。”

网络配图

一看就道,光禄寺饭菜之坑爹,老百姓没吃过,但都知道。

光禄寺的饭菜这么难吃,皇帝也得吃,因为这是制度,或定点消费单位。“国营单位”

改革很难,但办法总是有的。明朝后期,光禄寺宴会照办,官员们继续在这里公费消费,但皇帝便吃到太监这里了。

刘若愚是明代宦宫,他在《酌中志》中是这样写的:“凡圣驾每日所进之膳,俱司礼监掌印、秉笔、掌东厂者二、三人轮办之。近年改由此监(尚膳监),亦节省意。至十三年,复令司礼掌印、掌厂、秉笔炤先年例挨月轮流办膳,仍遵祖制也。”

太监轮流给皇帝做饭,管东厂的也管做饭,很有意思。东厂,主要是拿人、关人、打人,但人家食堂办得一准不差。因为太监有权有钱,就是没后代,钱再多没有用,不如及时行乐。有钱有闲,太监的银子主要用在口腹之欲上,所以差不多都是美食家。《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修善念佛,亦必罗列果品,饮茶久坐,或至求精争胜,多不以箪食瓢饮为美。”

宫中的太监们,精神生活,通是念佛;物质生活,就是弄点好吃的。除了这些,客观条件不允许。

太监们享受,皇帝也就不再清苦。明朝后期,皇帝吃太监们做的菜,是很自然的结果。当然,皇帝的饭菜并不是太监亲自做的,而是太监们的家厨,太监只是安排落实。

网络配图

由太监们承办御膳,自然比光禄寺强多了,好比一个国企,一个私企。再来一张万历皇帝的御膳菜单:“御膳:猪肉一百廿六斤;驴肉十斤;鹅五只;鸡三十三只;鹌鹑六十个;鸽子十个;薰肉五斤;鸡子五十五个;嬭子廿斤;面廿三斤;香油廿斤;白糖八斤;黑糖八两;豆粉八斤;芝麻三升;青菉豆三升;塩笋一斤;核桃十六斤;绿笋三斤八两;面觔廿个;豆腐六连;腐衣二斤;木耳四两;麻菇八两;香蕈四两;豆菜十二斤;回香四两;杏仁三两;砂仁一两五钱;花椒二两;胡椒二两;土碱三斤。”

食材丰富,厨艺又好,皇帝再不满意,那只有“出国”消费了……

标签: 御膳房

更多文章

  • 御膳房厨师9000多人 明朝皇帝到底吃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御膳房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以后,百废待兴,天下百姓还没有从那个战乱的年代恢复过来。朱元璋时常想起幼年时期生活的艰苦,江山得来不易。坐上皇帝宝座以后,身体力行,崇尚节俭,日常饮食不过是“常供”,即家常便饭,并没有珍异美食。每天早晚进膳,必有一道豆腐,以表示自己不敢奢靡。明宫的膳食机构明朝宫廷的膳食管理,

  • 嘉靖皇帝:大明纵欲皇帝被吴承恩写进了西游记(中国六大名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嘉靖,中国六大名著

    这一回说到西游记第七十八回《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讲的是唐僧师徒来到比丘国,见满城家家门口放一个鹅笼,笼子里养的却不是鹅,而是五、六岁的小孩子。而原因,竟是当地国王要用小孩子的心肝来煎药服用,据说有千年不老之功。自然,这说的是比丘国。比丘国又在何处呢?那便是今日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尼泊尔。这

  • 《儒林外史》简介:历史上最著名的讽刺小说(中国六大名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儒林外史,讽刺小说,清朝,,中国六大名著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清代吴敬梓作。五十六回。成书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1803年(嘉庆八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

  • 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的故事(中国六大名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蒲松龄,中国六大名著

    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重。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作幕于宝应,居乡以塾师终老。家境贫困,接触底层人民生活。能诗文,善作俚曲。曾以数十年时间

  • 太平天国运动其实是毁在了一个女人的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运动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太平天国的失败是因为内部矛盾的激化,导致了太平天国内部领导层各自为营,暗中尔虞我诈,明着军队四分五裂,导致了被清王朝 军队镇压下去的结局。网络配图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的核心人物,在太平天国鼎盛时期,不是想着怎么巩固自己的实力,而是沉湎于女色,甚至猜忌为自己打天下的战士。洪秀全有个同

  • 揭秘太平天国运动中逃过一劫将领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太平天国运动中逃过一劫将领有哪些

    众所周知,清朝对太平天国实行非常残忍的灭绝政策。因此除去少数在“天国”灭亡前就病逝的人(如洪秀全)外,绝大部分太平天国将领不是战死沙场,就是被清廷处死。但是还有部分太平军将领逃过一劫,没有随洪秀全为“天国”陪葬,有些人甚至还算实现了打败“清妖”的理想。何崇政传说是翼王石达开的“记室”(秘书),不过推

  •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的成果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一直有着很大的争议,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它显得过于粗暴,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影响深远,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可以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来讨论。太平天国运动首先太平天国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农民革命的最高峰,它的积极影响主要有三点,第一,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候中国清政府十分腐败,它的发生动摇了清

  • 南北战争名将 张伯伦在南北战争中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南北战争名将张伯伦

    在美国的南北战争出现了很多名将,其中北方比较著名的有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和威廉·特库赛·谢尔曼等人,南方主要有罗伯特·爱德华·李以及托马斯·乔纳森·杰克逊。这些人无论是战胜方还是战败方,都在这场战役中声名鹊起。罗伯特李将军的油画格兰特是美国联邦军总司令,也是南北战争名将第一人。在领导的北方军队很

  • 南北战争的武器 南北战争中的火炮与铁甲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北战争的武器

    南北战争是指发生在美国本土的一场内战,参加双方分别是北军和南军。在此次战争双方都使用了比较先进的武器,南北战争武器当中枪支的使用量是最大的。南北战争武器图片而在南北战争武器的枪支武器中使用最广泛的就是柯尔特式手枪,这款手枪在改进后最早使用在墨西哥战争中。在此次南北战争中,南军使用的更为广泛。在经历了

  • 迷信恶作剧:“巫蛊之祸”如何害死一皇后一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巫蛊之祸

    在我国古代,用巫术诅咒杀人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犯罪。这个迷信恶作剧,在汉武帝时曾引发一场轰动朝野的大案,史称“巫蛊之祸”。当时,有一个著名的“大侠”叫朱世安,被朝廷通缉。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横行不法,擅自挪用北军(京城禁卫军)的经费,被逮捕下狱。公孙贺为了救自己的儿子,向汉武帝提出抓捕朱世安来赎公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