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

北宋末年宋金之间订立的联合夹攻辽国的军事合作盟约 。由于双方地理上受辽国阻隔无法在陆上接触,而需要海上经渤海往来而得名。重和元年(1118年),北宋统治者已看到金强辽弱的形势,遂遣使从海路赴金,商议联合灭辽事宜。此后,金宋使臣频繁接触,至宣和二年(1120年),双方商定:金取辽中京大定府,宋取辽南京析津府,辽亡后,宋将原给辽之岁币转纳于金国,金同意将燕云十六州之地归宋朝。

有关“海上之盟”的历史故事

  • 从海上之盟到靖康之变,宋徽宗是如何一手葬送了北宋王朝?

    1100年,宋朝最有才华的皇帝——宋徽宗即位。然而,27年后,北宋就被金国所灭,宋徽宗也被金人俘虏,自己成为了亡国之君。在这27年的时间内,北宋和金国的关系从同盟变成了敌人,两国曾经达成了共同灭辽的“海上之盟”,然辽国灭亡后,金国又立即向北宋开战。本文就来说说宋徽宗时期糟糕的外交政策。一,只爱艺术,

  • 宋金海上之盟灭亡辽国,宋朝君臣难道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吗?

    哪能不知道这些个道理呢,宋徽宗玩文艺是超级智商,虽然搞政治军事外交的智商差了点,但也不至于不懂得唇亡齿寒的连纵之道。只是宋徽宗认为海上之盟联金灭辽能够给他带来连祖宗都未及的功业,道君皇帝的这种预期远远盖过了灭辽之后被金反噬的风险和即将的灭顶之灾。宋徽宗为什么会逆潮流而动,固执地认为和金达成协议只要辽

  • 海上之盟:北宋灭亡真相

    宋徽宗在其皇帝“任内”,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童贯等,弄得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使北宋的政治进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宣和元年(1119年)和宣和二年,先后爆发了宋江、方腊领导的两次大的农民起义。宋徽宗虽然镇压和瓦解了这两次农民起义,渡过了农民起义带来的一场统治危机,但是东北地区女真

  • 三姓家奴郭药师是谁?为何说从海上之盟到靖康之耻,都与他有关?

    靖康元年(1126),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祸”。“靖康”为宋徽宗继位者钦宗之年号,故称“靖康之祸”。1、“靖康之祸”与“海上盟约”史家或谓“靖康之祸”发端于宋金“海上盟约”,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宋不与金结盟攻辽,辽国亦难逃为金所灭的厄运。如此,金与北宋反而可以暂时并存下去。正是“海上盟约”,使金窥透

  • 海上之盟:北宋灭亡的前兆

    海上之盟是北宋、金国联合攻打辽国的盟约 。因为双方使节都由海上往返谈判,故名。 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金。随后屡败辽兵。宋徽宗等认为辽有必亡之势,决定联金攻辽,乘机收复燕云。自北宋立国于中原以后,强大的辽国一直位于宋的北方,且时有南侵攻宋的野心,形成宋辽南北敌意对峙的局面。

  • 北宋末年海上之盟是军事合作盟约吗

    海上之盟背景发生在金国初期的海上之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海上之盟共持续12年,这一事件的发生不仅加快了北宋和辽国的灭亡,同时也使金国变得强大起来。海上之盟是由北宋最先提出的,北宋之所以会提出这一结盟政策,是与海上之盟背景息息相关。北宋地图北宋在中原建国后,一直担心辽国会对自己形成威胁。当时辽国十

  • 海上之盟是什么时候的事 海上之盟过程与结果

    发生在金国初期的海上之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海上之盟共持续12年,这一事件的发生不仅加快了北宋和辽国的灭亡,同时也使金国变得强大起来。海上之盟是由北宋最先提出的,北宋之所以会提出这一结盟政策,是与海上之盟背景息息相关。北宋在中原建国后,一直担心辽国会对自己形成威胁。当时辽国十分强大,并位于北宋的

  • 北宋时期宋金海上之盟的背景是什么

    发生在金国初期的海上之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海上之盟共持续12年,这一事件的发生不仅加快了北宋和辽国的灭亡,同时也使金国变得强大起来。海上之盟是由北宋最先提出的,北宋之所以会提出这一结盟政策,是与海上之盟背景息息相关。北宋在中原建国后,一直担心辽国会对自己形成威胁。当时辽国十分强大,并位于北宋的

  • 著名的宋金海上之盟是在什么时候订立的

    海上之盟是北宋与金国签订的盟约,双方目的都是为了灭掉辽国。海上之盟成立时间需要从金国建立开始说起。1115年,也就是宋徽宗年间,当时女真部落处于辽国北方,完颜阿骨打率兵攻打辽国,辽国因不敌金国,便节节败退。随后,完颜阿骨打趁机建立了金国。宋徽宗一心想要和金国合作打击辽国以收复被辽国霸占200多年的燕

  • 海上之盟过程是怎么样的

    海上之盟过程宋金海上之盟,是指北宋末年,北宋与金国之间缔结的的共同夹攻辽国的军事合作盟约。盟约签订之时因宋金双方在地理上受辽国阻隔而无法进行陆上接触,所以需要在海上往来,故因此而得名。据说签订海上之盟过程十分繁复,当时,因两国朝野均存在反对之声而导致谈判过程非常艰苦,然而此盟约的历史影响亦十分显著,

  • 北宋的靖康之耻与海上之盟的关系解析

    北宋的靖康之耻与海上之盟的关系北宋的靖康之耻与海上之盟的关系是什么?熟悉北宋历史的朋友对“海上之盟”的核心内容必定有所了解,没错,所谓海上之盟,乃是宋徽宗为歼灭昔日的强敌辽国,主动与金国签订的联合攻辽军事条约。凭着这一纸军事同盟条约,宋金果然联手一举灭了辽国。靖康之耻图宋徽宗灭辽之后,还曾沾沾自喜于

  • 海上之盟结果是好还是坏

    海上之盟结果海上之盟,是指北宋末年,宋徽宗为灭辽国,主动与金国签订的联金灭辽军事盟约。海上之盟结果固然导致了辽国的覆灭,然而也为北宋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实为北宋决策者的一项重大的对外政策失误。海上之盟剧照宋徽宗眼见辽国日渐衰落,遂兴起了趁火打劫的念头,想要借由金国的兵力一举将宿敌辽国永远从地图上抹去。

  • 宋金海上之盟结果 宋金海上之盟的背景

    海上之盟,是指北宋末年,宋徽宗为灭辽国,主动与金国签订的联金灭辽军事盟约。海上之盟结果固然导致了辽国的覆灭,然而也为北宋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实为北宋决策者的一项重大的对外政策失误。图片来源于网络宋徽宗眼见辽国日渐衰落,遂兴起了趁火打劫的念头,想要借由金国的兵力一举将宿敌辽国永远从地图上抹去。于是,自重

  • 海上之盟影响 如何评价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随着金国的崛起、辽国的日衰,与辽国已经修好一百来年的北宋想要夺回燕云十六州;而金国则想乘机灭掉辽国,于是两国一拍即合,制定了共同灭辽的盟约,也就是海上之盟。虽然,两国合力灭掉了辽国,但最终也为靖康之变埋下了祸患。海上之盟影响海上之盟签订后,金宋果然合力灭了辽国。但是辽国灭亡以后,宋朝便变相失

  • 海上之盟怎么来的 海上之盟签订的原因

    完颜阿骨打海上之盟是北宋与金国之间签订的一项军事合作盟约,由于双方地理位置受限,只能在海上活动,因此得名。海上之盟是宋金两国合作灭辽的盟约,那么,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和宋徽宗赵佶为什么要签订海上之盟呢?海上之盟怎么来的海上之盟是北宋、金国联合攻打辽国的盟约。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女真首领阿骨打建

  • 宋金海上之盟简介:宋金海路合盟 商议出兵灭辽

    北宋末年宋金之间订立的联合夹攻辽国的军事合作盟约 。由于双方地理上受辽国阻隔无法在陆上接触,而需要海上经渤海往来而得名。重和元年(1118年),北宋统治者已看到金强辽弱的形势,遂遣使从海路赴金,商议联合灭辽事宜。此后,金宋使臣频繁接触,至宣和二年(1120年),双方商定:金取辽中京大定府,宋取辽南京

  • 解密:宋金之间的海上之盟因何原因最终失败的?

    应当说联金灭辽的策略在战略上并没有完全错误,无论宋人是否出兵,金灭辽已成定局,拥有了燕云故地再面对金国总比面对一个更强的金国好。问题的关键在于,宋朝的统治集团没有足够的战略眼光,没有认识到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内部决策不坚定,政策游移不定。立场不坚定,企图在外交上面两头下注,首鼠两

  • 宋金海上之盟背景:女真部强势崛起威胁辽国

    北宋末年宋金之间订立的联合夹攻辽国的军事合作盟约 。由于双方地理上受辽国阻隔无法在陆上接触,而需要海上经渤海往来而得名。重和元年(1118年),北宋统治者已看到金强辽弱的形势,遂遣使从海路赴金,商议联合灭辽事宜。此后,金宋使臣频繁接触,至宣和二年(1120年),双方商定:金取辽中京大定府,宋取辽南京

  • 北宋时期海上之盟的影响都有哪些

    公元1120年,一纸“海上之盟”的缔结帮助北宋完成了联金灭辽的军事战略,同时,也导致本已岌岌可危的北宋王朝滑向灭亡的深渊。数百年后,宋金海上之盟的影响依旧,它的历史教训,令后代史学家们开始思考一个课题:两国军事结盟的过程中,机遇与实力到底哪个重要?海上之盟图其实,对宋徽宗而言,海上之盟的最初构想是完

  • 宋朝时期海上之盟过程是怎么样的

    宋金海上之盟,是指北宋末年,北宋与金国之间缔结的的共同夹攻辽国的军事合作盟约。盟约签订之时因宋金双方在地理上受辽国阻隔而无法进行陆上接触,所以需要在海上往来,故因此而得名。据说签订海上之盟过程十分繁复,当时,因两国朝野均存在反对之声而导致谈判过程非常艰苦,然而此盟约的历史影响亦十分显着,当被后世所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