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姓家奴郭药师是谁?为何说从海上之盟到靖康之耻,都与他有关?

三姓家奴郭药师是谁?为何说从海上之盟到靖康之耻,都与他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654 更新时间:2024/2/4 12:35:36

靖康元年(1126),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祸”。“靖康”为宋徽宗继位者钦宗之年号,故称“靖康之祸”。

1、“靖康之祸”与“海上盟约”

史家或谓“靖康之祸”发端于宋金“海上盟约”,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宋不与金结盟攻辽,辽国亦难逃为金所灭的厄运。如此,金与北宋反而可以暂时并存下去。正是“海上盟约”,使金窥透了北宋王朝腐朽无能的虚弱本质。

事情明摆着:按照“海上盟约”的条款,辽国的燕京、西京,应由宋方攻下,结果宋军二次攻燕京不下,最后,大同府和燕京均由金军所攻克。

金统治者理所当然不愿按约将燕云归还给宋朝。他们对“大宋”这个老大帝国,已从敬畏变成了轻蔑。宋徽宗感到颜面尽失,经过再三交涉,并经双方讨价还价,金主阿骨打才答应将燕、蓟、景、檀、顺、易、涿等六州二十四县归宋。

附加条件是:

原本每年由宋奉辽的“岁币”,如数转交给金,外加燕蓟六州二十四县“代税钱”,年一百万贯。谈成以后,金军把燕京城内“职官、富民、金帛、子女”席卷而去,交给宋廷的仅是一座空城。

而毫无军事指挥能力的宦官童贯,则借此大捞政治资本。明明是宋军几次都打了败仗,他却无耻地吹嘘打了胜仗。

宋徽宗更是昏昏然,陶醉于收复燕云的一片颂声之中,忙不迭地给童贯等人加封晋爵,童贯封国公、蔡攸进少师。又命王安中作《复燕云碑》。

当然,徽宗统治集团这一手自欺欺人把戏,瞒不过朝野中头脑清醒的人,他们已预感到大祸即将临头,赵宋王朝正面临着金国的严重威胁。

马扩的诗,就表达了当时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隐忧和悲愤情绪:

未见燕铭勒故山,耳闻殊议毛骨寒;愿君头年烹身语,易取皇家万世安。 —马扩《茅斋自叙》

果然,正当徽宗、蔡京、童贯一伙自以为得计,沉浸在收复燕云庆功封赏喜悦的时候,金天辅七年、宋宣和五年(1123),继金太祖阿骨打即位的金太宗完颜晟(又称吴乞买),看透了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已磨刀霍霍,准备发动灭宋战争了。

2、被逼出来的汉奸——郭药师

他在等待适当时机,寻找借口。这个借口终于找到了。金平州守将张瑴,出于对金军掳掠燕京城人民北去的不满,暗中与宋王朝联络,准备将平州纳归宋朝。这对宋朝来说,是求之于金而未得的州土。宋王朝随即赐以御笔诰命,授予张教世袭节度使,不想诰命为金人截获。

金统治者十分恼火,马上派兵攻破平州,张彀逃至燕京,匿藏于同知燕山府郭药师家。金国索取张彀甚急。宋方不得不斩了一个酷似张彀的人的脑袋去顶替。经金人辨验,认出是个假张彀。宋廷出于无奈、无能,不得不从常胜军统帅郭药师家速出张彀,将他缢杀,又把他那颗血淋淋的头泡在水银中函送金国。

这桩勾当,激怒了郭药师,他愤然地说:“若来要药师,且奈何?”常胜军上下皆为之泣。

原可作北边抵御金军第一道防线军事力量的燕京宋军,为之解体。

正是这个郭药师,从此失去了对北宋王朝的信心,不久即降金,反而成了金军侵宋的向导。这到底该怪谁呢?

更可悲的是,金国对宋缢杀张彀并不买账,照样以宋朝“违誓书”招纳金降将为借口,于宣和七年(1125)十月,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宋战争。

金军兵分两路。东路由右副元帅斡离不率领从平州出发,取道燕京。

燕京守将郭药师揖门迎寇,不但不作任何抵御,反过来充当金军侵宋的急先锋。燕京一失守,河北其他州郡更无防御力量,斡离不得以顺利地率骑兵长驱直入,向浚州(今河南浚县东北)的黄河渡口挺进。

西路由左副元帅粘罕率领从云中(今山西大同)出发,进攻太原。太原没有出现投敌的叛将,情况就大不一样。金军在太原城下,遭到了河东军民坚决抵抗。西路军“攻太原不下”,长期被阻滞,难以与东路军配合。

十一月初,中山府奏探初报金兵南下消息时,宋徽宗还指望郭药师镇守燕京,“谓必能与之抗,不足忧也”,仍不作认真的战备。当北边战事频频告急,宋廷这才突然发觉自己已濒临危境,身边居然没有一支可靠的军队足以保住京师。

3、围城

宋徽宗感到大势已去,绝望之际,首先考虑的是保全自家性命,如何一逃了之。为此,他一边做表面文章,把京师禁旅全交给宦官梁方平,屯兵黎阳(浚县);一边慌忙令皇太子“监国”,只是在李纲等坚持下,才不得不把皇位“禅让”给皇太子赵桓一宋钦宗(次年,改年号为靖康),自己则带着蔡攸、童贯等宠臣,沿汴河逃往南方避难。

可以想见,一个长期幽居在皇宫的宦官如何指挥千军万马?

荒唐的决策,必然导致荒唐的结局。梁方平在黎阳,一见金军先头部队,吓得赶忙从渡桥逃回黄河南岸,放一把火烧毁渡桥,单骑落荒而逃。守卫黄河南岸滑州的二万宋兵,更是连金兵影子未见,闻风溃散。金军不费吹灰之力,直抵黄河北岸,从容地分批乘船渡过黄河,竞然没有遇到宋军一兵一骑的抵抗。

斡离不喜不自胜地说:“南朝可谓无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吾辈岂能渡哉!”

宋宣和六年(1124)三月,即燕地归宋还不到一年,金国的皇帝、大臣对所拟种种进攻北宋之计,正在做最后的裁决,金军则在塞外进行日夜操练。

可是北宋朝廷却在张灯设乐,大摆筵宴,为收复燕云庆功行赏。当边警传来时,朝廷还在准备郊祀大典。有的大臣怕因边警而取消郊祀,失去皇帝对他们的大量赏赐,甚至不惜封锁边报瞒着朝廷。昏庸懦怯的徽宗,怕生事惹非得罪金人,还特意传旨:“敢妄言边事者,流三千里,罚钱三千贯!”

马扩出使金国回来,向总管河北、河东两路边防军事的童贯,报告了金军活动的紧急军情,童贯不信,说:“他国内人心未附,岂敢如此!”真是边境日日告急,朝廷却晏然无事。

宣和七年(1125)十月,金在宋朝叛将郭药师的领导下,一口气打到了黄河边。当金抵达黄河北岸时,南岸的宋朝守将早已率部逃之夭夭,不留一卒一骑。金军竟可以花五天的时间,从容不迫地渡送全部骑兵过河。

郭药师曾经在东京城外西南角的牟驼岗踢过球,知道牟驼岗是宋朝的御马场,那里粮草堆积如山。在他带领下,金军迅速地占领了牟驼岗,掳掠得良马二万匹。他们坐吃宋朝的粮草,围攻宋朝的京城。

4、东京保卫战

当局势已发展到兵临城下,北宋朝廷仍不愿抗金,徽宗逃跑时,就曾派李邺立即赴斡离不军营求和。李邺回朝汇报情况时,胡诌什么金军“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猿,下水如獭,其势如泰山,中国如累卵”。

钦宗和宰相李邦彦等人,听了李邺一番“贼强我弱”的亡国论调,更加恐惧,他们主张逃跑,只有东京留守李纲力主抗战。但钦宗仍旧坚持要往陕西逃。经李纲再三苦谏,钦宗才勉强答应留下来,可是到深夜他又传旨准备起驾。

李纲得知后,又赶至官中,陈述利害,他说:

禁军的家眷都在京城,他们会毫无顾虑地跟着皇上出巡(逃跑)吗?万一中途逃散,皇上孤单一人,谁来侍卫?而且金骑就在跟前,他们知道皇帝的车驾不会走出很远,用健马飞快追来,那时皇上靠谁抵抗呢?

李纲这番劝告,总算使钦宗头脑清醒了一点,他决定留宫不走了,并任命李纲为亲征行营使,保卫东京。在李纲亲自督战下,东京军民英勇杀敌,他们用神臂弓、火枪,甚至用石块一次一次地击退了金军的进攻。

李纲还募壮士缒城而下,斩金酋长十余人、士卒数千人。金军知道城中防守坚固,只得派使者迫逼宋朝讲和。这时宋朝大臣李邦彦、张邦昌等人,也一再促请钦宗与金议和。

于是钦宗派使者至金营谈判和议条件。

金军统帅斡离不提出:

犒劳费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绢、帛各一百万匹,马驼之属各以万计:割河间(今河北河间)、中山(今河北定县)、太原三镇;尊金主为伯父,以亲王宰相当人质等,条件极为苛刻。

李纲力争不能答应这些条件,指出金人勒索的金银数目,把全国的金银都搜集起来也凑不够,何况一个京城呢?

5、围城三十三天

三镇是国家的屏蔽,割了怎能保国?至于派遣人质,宰相应当去,亲王就不应当去。李纲建议:不如派遣辩士与金国周旋几天,等待四方勤王大军云集都门,那时金军即使达不到勒索的目的,因处于孤军地位,也不得不撤退,再与他们和谈,他们就不敢看轻宋廷了,这样的和议才会长久。

可是,李邦彦等人力主和议,竟说:京城早晚都不保了,还谈什么三镇?至于金币,更不足计较了。钦宗当时虽默默无言,但李纲一退出宫殿,他就全盘接受了金国的要求,写好誓书,立即派人送往金营。

第二天,并派康王赵构、宰相张邦昌赴金营去当人质,还送去搜刮到的金二十万两,银四百万两。

和谈的誓书、人质虽然已送到金营,宋朝也每天送去金币,但金人仍不满足,每天在城外烧杀掠夺。不久,四方的勤王兵也陆续赶到了,驻扎在城外,总计二十万以上。

当时宋朝政府,如果能有抗战的打算,实行统一指挥,协调各股力量,是足以击败为数仅六万、而且处于孤军深入的金军的。但仅因勤王师将领姚平仲夜袭金营失利,金使又来问罪,吓得钦宗立即撤了亲征行营使李纲的职,当然,更不敢作抗金的军事部署了。

这可激怒了京城的军民。爱国的太学生陈东率领千余人向朝廷上书,要求恢复李纲和种师道的职务(事实上,种师道未罢官),罢去李邦彦的宰相职务。这个要求立即得到全城军民的响应,不约而来者竟达数万人,他们击破宫中登闻鼓,呼声震天动地。

由于要求得不到朝廷的答复,愤怒的军民杀伤了内侍数十人。宰相李邦彦匆忙逃走。开封府尹王时雍赶来,竟恐吓说:你们挟制天子该当何罪?火速退出宫廷!军民回答得理直气壮:以忠义胁天子,不比奸佞胁天子好吗?王时雍见众怒难犯,只好溜走。

在众人的压力下,钦宗不得不重新起用李纲。军民又要求见种师道,种师道乘车来见,请愿军民才欢呼散去。

金军围城三十三天,不能攻下东京。斡离不看到宋军民保卫京都斗志高昂,勤王军兵马众多,担心自己孤军深入,有被切断退路的危险,在得到割让三镇诏书及肃王赵枢(康王至金营十日后,宋廷应金方要求更换了肃王去调换)为人质后,不等全部要求满足,便于靖康元年二月撤退了。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上官婉儿为何被武则天处“墨刑”?是“争夺男宠”,还是另有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旧唐书》记载,“则天时,婉儿忤旨当诛,则天惜其才不杀,但黥其面而已”。黥面,在古代被称为“墨刑”,这种刑罚的伤害不大,但是侮辱性极强,在犯人面部刺字,然后用黑炭涂抹在伤口处,极难清除,这样就会形成一生的罪犯烙印。古人对身体发肤极为重视,上官婉儿为了掩盖额头上的“墨刑”痕迹,于是在眉目中间刺上一朵小

  • 万历否认导致宫女怀孕,太后亮出《起居注》:太监观摩并记录全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万历皇帝和宫女,万历晚年表示怀念张居正,万历起居

    时值深夜,慈庆宫门口守着俩老太监,一个当即被打翻在地,另一个阻拦不住,只好跟在后面大声示警。呼喊声惊动了太子的内侍韩本用,立刻带人赶来将该男子擒拿。第二天,太子朱常洛将遇刺事件禀告父亲万历皇帝,结果朝野骇然,这便是明末著名的宫廷谋杀案件之一的“梃击案”。群臣纷纷上表参奏嫌疑最大的郑贵妃,时隔二十多年

  • 五代十国时期的商人与市民阶层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五代十国南方经济情况,五代十国经济重心

    而在这之前,管仲的人生其实是非常凄惨的。父亲虽然做过齐国大夫,但后来家道中落,只能过着非常贫困的生活。为了谋生,管仲曾选择了当时被认为最卑贱的职业——商人。商人之所以会被认为是古代最为卑贱的职业,也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我们都知道,古代主要以农耕社会为主。所以历代统治者都特别重视农业的发展。因为

  • 丁德兴:朱元璋的最早部下,沉勇厚仁而有信,行师纪律严明不妄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果然,长大后的丁德兴变得十分骁勇善战,关于其早些年的事情已经不可靠,史书上也没留下什么记载,只知道他于元至正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52年,他跑去投靠了朱元璋。老朱见了他第一眼,被其黝黑的外表给惊住了,所以便直接给他取了一个有趣的昵称为“黑丁”。 丁德兴的作战十分勇猛,在跟着朱元璋攻打洪山寨的途中,他

  • 唐代武庙十哲六十四名将,论功比美,十二省客观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一、十二省武庙十哲六十四将1·河南省河南12人:张良、范蠡、邓禹、贾复、冯异、吴汉、邓艾、王濬、谢玄、于谨、贺若弼、韩摛虎。河南武庙名将共12人。但范蠡、张良、运筹帷幄,未尝统兵。其佘10人,唯吴汉堪称东汉第一名将,剩下九人,波澜不惊,无韩、白、卫、霍之亚。故只能排名第四。2·陕西省白起陕西12人:

  • 一面是神 一面是魔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张居正的穷奢极欲终害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万历晚年表示怀念张居正,人民日报评价张居正,大明王朝1566 张居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身平民出身的张居正部长被推到了历史的前沿。张居正执政初期 他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励精图治 整顿官府 巩固国防、抵抗扶桑国,在经济上实施边境法,将奄奄一息的明朝治理的重获生机。张居正也因其伟大的历史成就而为后世所称颂。 张居正在整顿节俭中 不仅身体力行 对家人也严自他入阁后自己的

  • 李隆基,靡不有初开元元年努力工作,读资治通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隆基开元十三年,杨贵妃和李隆基在草原上吻戏,李隆基晚年

    公元714年,也是开元元年,这一年开始,李隆基开始了他的执政。李隆基颁布命令,“选京官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使出入常均,永为恒式。”这是李隆基的干部选拔原则,即选拔有才能和有政绩的官员为高级干部。很多人认为这不是常规操作吗,怎么会郑而重之的以诏命的形式来明确,那就说明此时的

  • 1234年正月初十,岳飞的后辈们率兵攻破金国都,一雪“靖康之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引言 许多人有种错觉,误以为“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其实这是非常荒诞的,敌人的敌人更多时候可能是自己更加可怕的大敌,这一沉痛教训,在北宋和南宋二百多年历史上竟然两次得到验证!北宋创建初期,北方有个宿敌就是辽国,占据中原王朝重要的燕云十六州,北宋历代君王都想光复失地。到了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时,东

  • 唐朝人如何评价隋炀帝?名副其实的暴君还是功大于过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炀帝历史评价,隋炀帝与唐太宗对比,隋炀帝和唐太宗的史实

    其成立之初大多承袭了隋文帝所创设的体制内容,可谓受隋朝影响颇深。只不过,后世之人对于短命的隋王朝评价却褒贬不一。尤其是唐朝,更是将其灭亡当作垂戒后人的失败典型。在这其中,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的功过对唐朝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隋炀帝的作为在唐人眼中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自然,他们对于隋炀帝的评价也呈现出多

  • 一生历经5个政权!宋朝抗金英雄用隐忍等待,报挞懒灭门之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刘豫被废黜,原伪齐治下的陕西之地如何处置,又成了问题。宋、金战争进行到绍兴七年(1137年)时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宋朝在十年战争中已逐渐锻炼出东线的岳家军、西线的吴家军(吴玠、吴璘兄弟)等几支劲旅。金人虽然仍据有军事优势,但已不能视侵宋为探囊了。归地风波“始金人犯中原,有掳掠,无战斗,计其从军之费,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