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皇帝那么好大喜功,为何不敢学康熙称“祖”?

乾隆皇帝那么好大喜功,为何不敢学康熙称“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14 更新时间:2023/12/24 6:14:16

论狂妄自大,史上鲜有皇帝能与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匹敌,作为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他在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的同时,也亲手将它带向低谷,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他心中敬仰的皇帝无外乎唐高宗、宋仁宗、外加爷爷康熙帝,就连父亲雍正帝,他也不曾放在眼里。乾隆自诩为“十全老人”,在他心中,唯有自己才是最有含金量的“千古一帝”。

实际上,乾隆皇帝的居功自傲无异于夜郎自大,他不过是沾了祖父和父亲的光,白捡了一个康乾盛世,当了六十年太平天子。虚假盛世掩盖下,是通向衰亡的不归路。被误解最深的乾隆盛世,可耻的盛世饥饿的盛世!

爱新觉罗·弘历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于雍亲王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年号乾隆。弘历幼年天资聪颖,颇受皇祖康熙帝宠爱,曾为其慎择良师,进行多方面教育。雍正元年(1723年)被密立为太子,十一年封为和硕宝亲王,开始参预军国要务。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去世,弘历即位。由此,他站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至高点,开始施展其“文治武功”。乾隆帝的“文治”表现于他在政治、经济上的作为和文化上的贡献。乾隆帝即位后,政治上矫其祖宽父严之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安抚雍正朝受打击之宗室。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全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之势。从乾隆初年至中期左右,是乾隆帝政治生命中最有活力,备受后人称颂的时期。后期倚重于敏中、和珅,尤其宠信贪官和珅,加之乾隆帝本人年事已高,致使吏治败坏,弊政丛出,贪污盛行,使乾隆帝辉煌的一生罩上了阴影。乾隆帝儒雅风流,一生著文吟诗,其诗作竟达四万二千余首,几与《全唐诗》相埒。又重视文物典籍的收藏与整理,令将内府珍藏编成《石渠宝笈》、《西清古鉴》等。乾隆帝最突出的文化成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编纂巨帙《四库全书》(乾隆修四库全书不是为传承中华文化是为了毁书)。然而与此相悖的是他大兴文字狱,焚毁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文化典籍,使其“文治”黯然失色。乾隆帝还曾六下江南,六莅五台,奠孔林等,数十次木兰秋狝,多次于避暑山庄宴见西北边疆少数民族首领,这些举措对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安定边疆产生了重要作用。但乾隆帝的视角还仅限于中国本土,对同时期已经蓬勃发展的欧洲各国的科学文化尚无足够的认识。乾隆帝的“武功”主要是对边疆的战事,虽有胜有负,有义与不义,然而他皆自诩为“十全武功”。乾隆帝执政60年后,虽禅位与其子颙琰,但又以太上皇的身份进行了3年统治。他不仅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皇帝,而且也是实际执政时间最久的皇帝。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帝去世。卒谥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庙号高宗。葬河北遵化清东陵之裕陵。

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功过是非,清高宗乾隆确实是个开了挂的皇帝,他创下了很多中国历史帝王之最:寿命最长(享年89岁)、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在位60年,外加太上皇3年)、写诗数量最多(一生写诗四万多首,相当于2200多位唐朝诗人的诗作总和,一个人就“完爆”了整个盛唐)。

(乾隆皇帝青年画像)

那么问题来了,乾隆皇帝一辈子崇拜康熙、模仿康熙,如此好大喜功的他,为什么单单不学爷爷康熙称“祖”呢?乾隆的庙号为什么是高宗?

庙号是古代帝王驾崩后,相关的皇室成员和朝廷大臣们,根据皇帝在位期间的政治表现而对其人生平简练精当的概括,是皇帝去世后被后世子孙供奉于太庙祭祀立牌位的名号。历代皇帝的庙号无非“某祖”、“某宗”,这两个字也有比较具体的区别和相对固定的用法。

古代帝王驾崩所取的庙号也有一定的规则。《谥法》中规定:“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孔子家语》中也提到:“祖有功而宗有德。”高宗的含义大抵如此。但是在后人的延伸中,以“高”为庙号,还有“功过参半”的含义。而历朝历代也多以开国皇帝为“祖”,后世帝王为“宗”。而对于乾隆皇帝,这个“高”字,除了看其在《谥法》中的规定含义,也需要参考“功过参半”这一含义。

乾隆皇帝的政治功绩,很大程度得益于康熙和乾隆大下的良好基础,康熙充实了大清国库,雍正革除了贪腐弊端,大清的江山传到乾隆皇帝手里,可谓是一片清明。但是月盈而亏,水满则溢,一个朝代到达了顶峰,便会盛极而衰,而乾隆便是大清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乾隆在位期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臣结党营私的问题,平定了准噶尔,征讨了大小和卓,加强了对蒙藏各部的管理,但是在这期间也大兴文字狱,纵容朝臣私自敛财,腐败问题再次严重起来,而闭关锁国也正式开始,为清朝后期固步自封、闭门造车而衰败灭亡埋下了祸根。纵观乾隆一生,有功有过,他一手缔造了全盛局面,也亲手将清朝放在了下坡,一如汉武帝,亦如唐明皇,大概这便是历史的规律吧。“高宗”之于乾隆,确实得当。

那么,乾隆皇帝的庙号为何是高宗?看到这个问题,相信大多数熟悉历史的读者首先想到的是:“按照惯例,庙号是死后由继任皇帝加的,岂是他想称‘祖就能称‘祖的?”这话虽然没错,但乾隆又岂是一般皇帝,循规蹈矩遵从惯例不是他的作风,死后称“宗”不称“祖”还真是他自己的决定。

“有功者称祖,有德者称宗;开疆拓土曰祖,守业有成曰宗”,按照这一基本准则,一般情况下,开国皇帝称“祖”,继任皇帝称“宗”。但也有例外,比如,明朝便是朱元璋、朱棣二“祖”并存,清朝的情况则更极端,竟出现了三“祖”鼎立的情况:努尔哈赤称“清太祖”,顺治帝称“清世祖”,康熙帝称“清圣祖”。

(清圣祖康熙皇帝画像)

但是,纵然前面已有三“祖”鼎立,乾隆皇帝也无法有样学样,倒也不是不想,而实在是条件不允许。

首先,清朝的三个“祖”,各有原因。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奠基者,开国立业称“太祖”,当仁不让,如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顺治帝是清朝入关开全国统治后的第一个皇帝,将祖业发扬光大、开辟新时代称“世祖”,符合传统,如汉世祖刘秀,元世祖忽必烈。康熙帝在位期间战沙俄、收台湾、征蒙古,称“圣祖”虽有标新立异之嫌,但在法理上也说得过去。

总之,清朝的情况确实比较特殊,努尔哈赤、顺治、康熙,三者确实都有“开疆拓土之功”,符合称“祖”的标准。但是乾隆皇帝的情况完全不同,他虽然自认功高,却不曾有实质性的“开疆拓土之功”,达不到称“祖”的基本条件。

(乾隆皇帝中年画像)

更何况,虽说各有原因,但是一个朝代出现了三个“祖”,确实有点难看了,如果再出现第四个,简直是不要脸了,毕竟从努尔哈赤算起,到乾隆为止,一共才六个皇帝。

综上,乾隆皇帝纵然再好大喜功、自以为千古无二,也是不能称“祖”的,这既违背法理,又不符合清朝的现实情况。乾隆皇帝还算有自知之明,鉴于康熙帝称“祖”的先例,为了避免局面太难看,他临终对嘉庆帝和军机大臣们说:“当以称宗为是。”(语出《清仁宗实录》)由此,乾隆帝生前给自己的庙号定下了基本准则称“宗”而不称“祖”。

乾隆定庙号为"高"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和南宋的宋高宗有关系。晚年的乾隆最想干的一件事就是当"太上皇"。因为他当年刚刚即位的时候发誓如果能统治六十年他就当太上皇退位,绝不超过自己的爷爷康熙。估计他当年也没想到自己能活到85岁,结果乾隆85岁就立志要退位,但是问题来了,乾隆退位当太上皇可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他有很多顾虑。

乾隆帝认为前代的那些太上皇,如晋惠帝、宋徽宗、以至明英宗都是活的比较惨,根本就不作数,众所周知,宋徽宗是靖康之耻之前退位的,结果就被金国人抓走了。绝大部分太上皇都是被迫当的太上皇,很少有主动退位的。

唯有宋高宗即位三十六年,后做太上皇至八十一而崩,还勉强可以效仿。南宋为偏安一隅,但宋高宗在退位后得以优游林泉、父慈子孝、得享天年,确也有被乾隆帝羡慕之处。

虽然乾隆帝对宋高宗不图恢复中原,而且还杀了岳飞有所不齿,但有时也感到为君之苦,希望如宋高宗一般倦勤归老,悠哉山林。

所以乾隆生前就把自己的庙号定为"高",表示要和宋高宗一样,当个悠闲的太上皇。不过问题在于乾隆的这个行为可不是随便弄得,其实还和一项西域秘术有关系。

当时乾隆非常信奉西藏大喇嘛的秘术咒法,有一次他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嘉庆帝在一起,他就一直在默默的念什么咒术。嘉庆完全听不懂,过了一会儿和珅来了,乾隆大声问道:那人是谁?和珅直接回答:高天德,苟文明。过了一会儿嘉庆帝一头雾水的问和珅,"太上皇说什么呢?"和珅回答,太上皇正在施展一种西域秘术,可以杀人千里之外,于是他就问我那几个反贼的名字(当时白莲教正在大起义)。我就回答他高天德苟文明。

可见乾隆沉迷之深入。

所以乾隆之所以用"高"其实也有取高寿之意,就是以高寿来吸收别人的寿命,乾隆在立储的时候就曾经祈祷上天,如果嘉庆是个昏君就让他早死,可见乾隆非常迷信这一套。乾隆用高为庙号希望自己将来能够长命百岁,结果没想到他89就死了,还没来得及过90大寿。当然在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皇帝里面,他是寿命最长的。

(乾隆皇帝剧照)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公元1799年2月7日),乾隆皇帝驾崩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乾隆皇帝既然会在临终特地交代自己死后称“宗”不称“祖”,必然是当时已经露出了要让他称“祖”的苗头,好在乾隆皇帝毕生推崇汉文化,对传统礼制的敬畏之心最终压制住了心中的狂妄,没有僭越称“祖”是明智之举,总算给自己乃至清朝留住了最后的颜面。

参考资料:《清仁宗实录》、《清史稿》

更多文章

  • 台州医院恩泽医局旧址:反映中美同盟两国友谊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台州医院,恩泽医局旧址

    台州唯一!“恩泽医局旧址保护利用”获评省优秀案例2021年6月25日,浙江省文物局公布了全省第三届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和入围案例名单。全省21个案例被评为优秀案例,19个案例被评为入围案例,其中,台州临海市文物保护所申报的“恩泽医局旧址保护利用案例&rdq

  • 刘姓子孙爱用“汉”作为国号 而刘裕为什么用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姓,刘裕,刘宋,宋朝,国号

    刘裕是西汉楚元王刘交的后人,而也正是他建立了南朝的刘宋王朝,可以说是结束了南方的割据局面,使南方在百年都没有出现过的统一局面终于出现了。不过刘裕其他的事情都还好,只有一件事情一直都是人们议论的话题,那就是他杀尽司马氏的举动。他杀掉了晋安帝,立晋安帝的弟弟司马德文为帝,后来司马德文又禅让皇位给了刘裕,

  • 辛亥革命后,大总统为何必须是袁世凯而不是孙中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辛亥革命,袁世凯,孙中山,中华民国大总统

    1911年10月12日,正在美国为革命筹款而奔波的孙中山从报纸中得到了武昌起义成功的消息。为了获得列强国家的支持,孙中山压制住了心中的喜悦,辗转多国一直到12月25号才坐轮船抵达上海。29日,各省代表在南京选举总统,17省各投1票,孙中山得16票,黄兴得1票。至此,孙中山当选为中选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

  • 百年前的故宫破败不堪:皇上没了荒草丛生百姓捕鱼!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故宫,皇帝,故宫老照片

    我们现在所叫的故宫,其实之前是叫做紫禁城的明清两代,这是皇帝的居住场所和办公场所。紫禁城这座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有着600多年的历史,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它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更是中国从落后、任

  • 中国历史上5个以“宋”为国号的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国,刘宋,宋朝,北宋,南宋,韩宋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朝代许多政权,也因此有不少名字先后被好几个政权所使用,就像以“汉”命名的,就有东汉、西汉、后汉、南汉等等,以“周”命名的就有东周、西周、武周、后周等等。那么在中国历史上,以“宋”作为国号的政权,都有哪几个呢

  • 不翻书都不知道,原来宋朝时的台州这么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台州,宋朝

    公元948年除夕,一场宫廷政变,改变了时任台州刺史钱弘俶的命运。政变中,吴越国第四代国王钱弘倧,被大将军胡进思赶下王位。作为王弟,钱弘俶从台州一地的行政长官,一跃成为吴越的新国主。30年后,也就是978年,钱弘俶奉旨入汴梁。在宋太宗赵光义面前,他做了一次伟大的放弃,将吴越十三州,悉数献给宋朝。由此,

  • 古代多么重视科举 看看看地如何厚待考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科举

    我国历史上的科举选拔考试影响甚大,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应试、入学、登科、做官;功名不仅是读书人的个人奋斗目标,也是家庭、宗族和地方政府的大事,而且,全社会都会厚待科考士子。宗族乡里对考生的种种资助每个家族都希望本族子弟中多出有功名之人,并在仕途上有建树,一是可以光宗耀祖,二是“一

  • 明朝年号:16位皇帝的17个年号和年号背后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年号,明朝皇帝年号,明朝皇帝,明朝,年号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年号,从汉武帝开始创设,主要用于纪年,比如建安三年、贞观元年、雍熙元年,等等。早期的年号比较随意,一个皇帝可用很多年号,比如汉武帝、武则天、宋太祖等等,都有很多年号。从明朝开始,一个皇帝用一个年号才正式固定下来,继任的皇帝在第二年改年号,叫做改元,意味着新的开始。说年号前,我们先说

  • 朱元璋下葬时13个城门同时出殡 难道没葬于孝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朱元璋陵墓,明孝陵

    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下的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其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园。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算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孝陵”2字来缘于马氏“孝慈”的谥号。明孝陵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开工,直到永乐三年(1405年)才建成,历经三

  • 刘玄、刘秀、刘盆子——两汉之交的刘氏帝王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玄,刘盆子,刘玄,汉朝皇帝,西汉皇帝,东汉皇帝

    西汉末年到底是怎样的乱世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诗中所言“掌中轻”正是西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汉成帝刘骜乃汉武帝五世孙,其在位期间,西汉王朝内交外困,已呈摇摇欲坠之势。汉成帝宠溺赵氏姐妹,沉湎酒色,朝政由外戚把持。外戚间亦是互相倾轧,太后王氏家族权倾朝野,一门九侯。王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