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器时代的时间相当漫长。但是,没有它的积累就没有日后辉煌的中华文化。新石器时代是氏族社会发展的巅峰,为进入奴隶制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禹是原始社会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除了为夏朝诞生做好准备外,还划分九州、展现当时的形势。九州的名称对后世行政区划产生了重要影响。
商朝最大贡献就是稳定了华夏族在黄河中游的统治,并积极向黄河下游进行开拓,还压制东夷族的袭扰。
周朝是一个大开拓、大进取的时期。被分封到外围的诸侯几经艰险终于站稳脚跟,把那些蛮荒之地变成礼仪之邦。
迁都洛邑后,周天子权威沦丧。以此为标志,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奴隶社会开始瓦解,整个社会慢慢向封建社会进行转化。
当封建制度确立后,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相应的,社会潮流从争霸天下变成兼并统一也就理所当然了。
任何制度的确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哪怕代表着时代发展的趋势。秦朝虽然因为六国旧贵族的反扑而灭亡,但秦始皇创立的制度却永远不朽。
没有对秦朝制度的继承,就没有汉朝的统一与发展。没有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就没有“天下强汉”的伟业。
“国恒以弱丧,独汉以强亡”。如果没有外戚与宦官的内耗,汉朝至少还有百年的国祚。
即使汉朝已经灭亡,但魏蜀吴这三个汉朝余烬依然死死压制周边势力。
腐朽奢靡、内斗连连、醉生梦死,晋朝君臣的无能差点葬送了整个文明。
终结几百年乱世只是隋文帝的普通功劳,开创科举这一制度才是他和隋炀帝不可磨灭的功绩。
如同汉承秦制,正是因为继承和发扬隋朝的制度,才有日后唐朝梦幻般的强盛。
唐朝对藩镇处理不当,不仅最终造成了自身的灭亡,还使得五代兵变频繁。
武备不振、饱受欺凌,但文化、经济高度繁荣,宋朝这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大哉乾元”。元朝在对外交流上开明大度,思想文化上宽松包容,无愧于一个“大”字。可惜,拒绝全面汉化使得他国祚不到百年。
明朝内敛却不保守,和满清完全不一样。明初虽然海禁,却不甚严格,走私频繁。当需要对外交流时,明朝毫不犹豫开关吸取先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