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说朱元璋是猪王咋了?嘻嘻网回复关于侵害朱元璋的名誉权

说朱元璋是猪王咋了?嘻嘻网回复关于侵害朱元璋的名誉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03 更新时间:2023/12/11 10:30:53

有位安徽的朱先生举报嘻嘻网发表过的一篇《十三陵免费对“朱”姓游客开放,朱明后人还有多少?》。

举报类别:

5.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

8.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等合法权益的;

举报内容称:侮辱朱姓祖先,内容显示称呼朱元璋为“猪王”请问写这篇文章的作者家里人都是畜牲吗?这么称呼别人的祖先,我已录屏,需要证据联系我

收到此举报后,我们交由编辑工作人员审核,原来是上面这张图片下的“猪王”两字引发的“大案”,回复如下:

朱元璋是死去六百年(截止2023年是625年)的人,各国法律都规定了一些保护死者人格利益的条款,中国的《民法典》人格编第994条就规定: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此法律条文,死者的人格利益受到侵犯,后代是有权依法请求保护的。但是理解这点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个问题。

能维护祖先名誉的后代的代数不能无限延伸。中国的《民法典》其实规定得非常清楚,能主张维护死者名誉者的后代,仅能延续一代,也就是说,如果说本文作者侵犯朱元璋的人格利益,能要求作者道歉的,也就是朱标太子和他的皇兄皇弟皇姐皇妹们(麻烦朱元璋的26个儿子们请了解下),他们不要求,其他人也就没资格了。反倒是你在举报时说了一句“请问写这篇文章的作者家里人都是畜牲吗?”侵犯了本文作者的名誉权。

那么死者后代为何不能无限延伸?

凡是学过法理学的都知道,在某地曾经发生过一件轰动一时的奇案台湾“诽谤韩愈”奇案,一位历史作家发表了一篇名为《韩文公、苏东坡给与潮州后人的观感》的文章,指责韩愈具有古代风流才子的习气,其死因极可能与风流习气有关。韩愈第三十九代直系后人看到文章后大怒,到法院提告。

当时的诉讼法明文规定诽谤死者,“已死者直系亲属得为告诉”,并没有限定直系后代的代数,据此,法院认定韩愈第三十九代直系后人有诉权,判处作家300元罚金。

判决一公布,天下哗然,批评一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竟然被判刑,这与文字狱还有什么区别?虽然舆论汹汹,但是在法律界并未有太多不同看法,毕竟法律有明文规定。

多年之后,一位曾经的法官在自己的著作《法学方法论》中,就自己当年对判决的拥护作了自我检讨。

保护死者人格利益的本意不在于保护死者,而在于保护与死者存在感情联系的生者。死者身死而法律资格消灭,其人格利益也就没有保护之必要。但是子孙如果与死者一起生活过(这位举报的朱先生,你肯定没有过),或者得到死者生前的间接恩惠,因此对于死者存在敬爱或者怀念之情,死者受到侮辱,则此种敬爱或者怀念之情受到伤害,此种情况下,可以认为死者的人格利益值得保护。

但是,随着代数的延伸和共同生活状况的改变,这种感情联系会逐渐式微直至消失。按照此种立法本意,那么,法律上的“直系亲属”的概念明显应当限定适当的代数,而不应该无限延伸。

此论一出,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同,也影响了后面的立法,如前文所述,我们的《民法典》就作了非常明确而严格的限定。

朱元璋作为历史人物,虽然是大明的开创者,但是也是国落后于世界的小农思维的缔造者。

不要一厢情愿说他什么光复汉室?他只实现了自己逆袭梦,他历史地位不如唐宗宋祖不冤,朱元璋不但不是好人,还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皇帝。出身社会最底层,一朝登天,他是一个被自卑作践的帝王,性格极度扭曲心理变态,一个用军事思维治国的偏执型人格患者,顶级权谋大师,自私权力野兽,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七宗罪”者,他残酷无情,既是皇帝也是流氓化的农民,他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小农思维的缔造者,最勤奋越努力,小农作风却换来最糟糕业绩,一个乞丐搞什么顶层设计?作为一个挥舞着屠刀的理想主义者,他限制民众自由迁徙自由择业,容不下知识分子,屠杀开国功臣(牵连数十万民众),重殉葬制度,“治贪”的铁腕手段严厉,但是大明屡禁不止,排斥“民贵君轻”,是中国少有私欲最旺盛的帝王。

他夺取天下后,夜不能寐的只有为了朱家天下永存,大封皇子,给子嗣们最优厚的待遇(分土地,发俸禄,朱家子孙只晓得生生生),明朝天下养猪,除闽贵外几乎所有省份均有藩王,朱元璋百万子孙结局凄惨,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明朝是穷死的,最后也是亡于土地兼并,民众不得活,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不得不反,导致了满清入关,捡漏得天下再次开启异族统治中华,清承明制更保守更专制,中国陷入更深的浩劫。

14世纪中国人的悲哀就是朱元璋这个乞丐上台了,他是中国文明劣化的一个重要推手,中国在明朝已经开始落后西方,朱元璋罪孽深重。从世界史视角观察,朱元璋的统治使中国社会体制和政治文明都出现了重大退化,导致中国从明代开始与世界文明主流反向行进,永远失去了在人类文明中的领先地位。

当然,这些也是四百多年前的老黄历了,朱元璋与后人的情感联系已经微乎其微。对朱元璋的否定和批判,可以说与今人已经无甚实际联系了,自然也不可能造成什么严重影响。

文章《十三陵免费对“朱”姓游客开放,朱明后人还有多少?》描述了朱元璋的皇族政策可以说是非常客观的:

-------------------------------------------------------------------------------------------

朱元璋在历史上留下的形象至为冷酷。他对百姓、对大臣、对故交、对妻妾,都冷血无情。唯有在自己的子孙面前,他却满面慈祥,温柔体贴得无以复加。为了确保子孙们生活幸福,他绞尽了脑汁。

开国不久,还没来得及大封功臣,他便急不可待地把所有儿子都封为亲王,虽然他最小的儿子那一年刚刚一岁。他规定皇族子孙不受普通法律约束,不归当地官府管制。诸王的府第、服饰和军骑,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见了都要“伏而拜谒”。

朱元璋给大明王朝的官员们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低的工资标准,给自己儿孙们制定的俸禄标准却唯恐不厚:皇子封为亲王后年俸万石,是最高官员的近七倍,还不包括大量的土地等其他各种赏赐。

为了让后代们充分享受幸福,他规定皇族不必从事任何职业。每一个皇族后代,所有消费需要都由国家承担:10岁起开始领工资享受俸禄,结婚时国家发放房屋、冠服、婚礼费用。死时还有一笔厚厚的丧葬费。这种无微不至的“爱护”,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

朱元璋的皇族政策,只有一个漏洞,那就是他幻想着可以通过藩王掌握军队来捍卫朱家天下的安全,结果自永乐年间起,亲王引兵作乱不断。此状况导致明朝历代皇帝不断致力弥补这个漏洞。皇帝们一方面保证皇族生活的穷奢极欲,另一方面则极力强化对皇族特别是藩王的控制。

到明代中后期,这种控制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为了怕王爷们联合地方势力作乱,后代皇帝规定,亲王们终生只能生活在王府里,若想出城遛遛弯,得专门派人千里迢迢向皇帝本人递出申请。如果没有皇帝的亲自许可,亲王连出城扫墓都不行。为了防止亲王们有串通的机会,后代皇帝又规定,亲王们终生不得相互见面,这就是著名的“二王不相见”。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王爷们被剥夺了几乎所有的自由,成了高级囚徒。由于不能从事任何社会职业,他们增加收入只有一个渠道,那就是多生孩子。因为多生一个孩子,国家就按等级多发放一份俸禄。

-------------------------------------------------------------------------------------------

作为“朱姓”人,也不要一厢情愿,认为朱元璋就是自己的祖先,古代冒充皇族可是要杀头的。就算是朱家后人,也请看开点,毕竟,谁还没有个阔过的祖先?毕竟,现在已经是公元2023年了。

更多文章

  • 徐世勣为什么要改名李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徐世勣,徐茂公,李勣,避讳

    隋唐时期的乱世不输东汉末年,乱世中自然英才辈出,徐世勣就是隋唐乱世的英雄之一。他凭借这“从龙之功”一步步走上了人生巅峰,成为了李唐王朝的勋贵,臣子的成就莫过于此吧。徐世勣(594年-669年12月31日),又叫李世勣,李勣("勣"音"绩",后世人称其为李绩),字懋功,曹州离狐

  • 中国古代为何未将朝鲜半岛纳入版图?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朝鲜,藩属国,朝鲜是中国的吗

    朝鲜离中国这么近,为什么没有被收入版图?历史上中国多次征服朝鲜,朝鲜却没有成为中国领土,这是为何?朝鲜半岛是位于东亚的一个半岛,西、南东三面被黄海、朝鲜海峡和日本海环绕,东北部与俄罗斯相连,西北方向便是中国,中间只隔着鸭绿江和图们江,可以说中国与朝鲜半岛山水相连,鸡犬相闻。正是因为朝鲜半岛和中国的地

  • 大明王朝重复建藩的封国都有哪些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藩王,明朝,藩王

    大明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元末农民起义最后的胜利者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郊外登坛祭告天地、向昊天上帝宣读祝文、汇报了自己起兵以来十六年里的成就、功业,然后正式下诏晓谕全国,向天下宣布自己登基称帝、建立新朝、国号曰“大明”、年号曰“洪武”,是

  • 朱元璋25个儿子的藩王王号和封地都一致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儿子,明朝藩王,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有26个儿子,除了最小的儿子朱楠因为年幼早夭没有封王之外,其他25个儿子都分封了诸侯王。明朝有多少藩王大明王朝历代册封藩王一览朱元璋25个儿子的藩王王号和封地朱元璋有26个儿子,除了最大的朱标当太子,最小的朱楠夭折没有封之外,朱元璋封24个儿子为藩王。他们的封号和封地:明代藩王分布图

  • 《明史纪事本末》谷应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史纪事本末,明史,明朝

    (又名《明史纪事》)〔清〕谷应泰记载明代重要史事的纪事本末体史书,仿《通鉴纪事本末》体例﹐选录八十个历史事件或专题﹐按时间顺序编排﹐记述始末﹐始于元至正十二(1352)年朱元璋起兵﹐迄于明崇祯十七(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朱由检自杀,卷末并附作者史论。本书内容首尾一贯﹐简明扼要,详于政治﹐

  • 1949年内战后,国民党蒋介石为何选择去台湾?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国内内战,播迁台湾,台湾,蒋介石

    1949年,内战后,国民政府败北,眼看蒋家王朝大厦将倾,蒋介石开始考虑在惨败之际的退路了。那么蒋介石为何选择去台湾?蒋介石为什么选择退守台湾?蒋介石为什么要选择台湾作为最后的生存之地?早在1948年,蒋介石已经有预感,国民党已经大势已去,他正在筹谋退路。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应变措施。命令国民党海空军

  • 秦始皇:一边焚书坑儒苛政,一边车同轨书同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用了十年的时间,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起了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天下统一后,秦王嬴政改称为“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rdquo

  • 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弟,皇太叔,皇太女就没有皇太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皇位继承,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弟,皇太叔,皇太女,皇太侄

    自中国进入封建时期,“太子”就一直是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也就是储君。从秦始皇登基开始算,加上各种割据政权和伪朝,中国历史上共出现了408位太子。太子作为国之储君,未来国家的掌权人,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但太子一定是储君,储君却不一定是太子。所谓太子,一听就是皇帝的儿子,

  • 位列三公是指哪三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位列三公,三公,位极人臣,西汉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西汉三公是哪三公

    古人想要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很小,走仕途之路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办法之一。对于走仕途的古人来讲,位列三公是他们的最高理想。在古人,三公到底指什么职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指代。所谓“三公”,其实指的就是朝廷百官中最为尊贵的三个。位列三公,在古代可以形容一个人很有能力,在朝堂上前

  • 海南300年属广西600年属广东,最终单独建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海南,广西,广东,海南省

    海南:300年属广西,600年属广东,为何最终单独建省?海南是怎么脱离广东成为海南省的?海南建省海南拥有许多个“省份之最”:中国最年轻省份(1988年成立)、陆地面积最小省份(3.54万平方公里)、行政面积最大省份(算上海域约203万平方公里,新疆为166万平方公里),同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