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的前半生:14岁入宫26岁出家31岁当上皇后

武则天的前半生:14岁入宫26岁出家31岁当上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570 更新时间:2023/12/17 10:43:30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公认的女皇帝。

在倡导三从四德、相夫教子的时代,她以女子之身,成就了一番超越那个时代的功业。

她实实在在是超越时代的一位女子,但她的身上,同样充满争议。

任用酷吏,大肆杀害李唐宗室,有人评价她“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她是理想化的,又是被妖魔化的。

武则天是怎样的一个人?

今天,我们暂且抛开争议,看看武则天波澜壮阔的前半生。

再由你,来给出你的答案。

图|作者禹之鼎

武则天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

她的野心,从14岁起便显露无遗。

唐朝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14岁的武则天,将要被送入宫中。

离别之际,母亲杨氏忍不住泪流满面、失声痛哭。

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亲人似路人。

女儿只有14岁,她在洛阳,女儿在长安,一生还能有几次相见的机会呢?更不用提宫墙之内,种种勾心斗角,女儿能否平安?会否孤独?

杨氏不知道答案,她只能以泪相送,没人能想到的是,反而是14岁的武则天,在此时说出了一番话来安慰母亲: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

在武则天眼中,侍奉天子,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它可以带给家族荣光,也给了她自己一个更有可能性的未来。

是啊,当时的女子,哪怕是大户人家,也不过十三四岁便要嫁为人妇,从此锁于一室之中。

横竖也是嫁,何不嫁一个百姓称道的圣明天子,在更大的宫墙之内拼一把?

14岁的武则天,面对未知的深宫,没有恐惧,只有明明白白的野心。

她要在这深宫之中,闯出一番名堂。

图|作者程十发1960年作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初入宫墙的武则天,开始认识到深宫的可怕之处天子的喜恶,可以决定所有人的命运。

可惜的是,她并不受天子的喜爱,她只封得一个五品的才人之位,在宫中算得上位份低下。

她获赐号“武媚”,来自于一首市井歌曲《舞媚娘》,像是一种调侃。

换作旁人,或许早已断绝了向上的念头,但武则天绝不是这种人。

宗爱骑射,她便去学骑马;

太宗爱王羲之的书法,她便苦心练字。

机会从来只留给有准备的人,那她武则天便要去争取这个机会。

图|作者程十发1960年作

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

那一天,太宗带着一群妃嫔在观马,其中有一匹名为狮子骢,高大威猛、性情刚烈,无人可驯服。

天子本想下场,却被左右阻止,只得在一旁望马兴叹。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随侍一旁的武则天站了出来。

她说,她可以驯服这匹马。

太宗很是好奇:“你打算怎么做?”

武则天昂首挺胸地说道:

“我需要铁鞭、铁锤和匕首。

我会先用铁鞭抽它的身子,如果这匹马不听话,我便用铁锤打它的头,如果还是不听话,我再用匕首割它的喉咙。”

听罢此言,太宗点点头,称赞了她的气魄,转头便回宫去了。

武则天当时并不知道,此时的她,已经失去了任何被宠幸的可能。

一生征战、身为天子的太宗,喜欢的是温婉贤淑的女子,是摆正位置、恪守妇道的女子。

对于武则天这种锋芒毕露、散发着野心的女人,太宗避之不及,就这样,武则天这个五品才人,一当就是12年。

深宫之中,一个14岁的少女,无人陪伴,只能一个人练字、骑马,幻想着改变自己的命运。

到如今,幻想破灭,她只能回到无人的屋中,想想洛阳的母亲,再想想自己,迷茫的未来。

此时,武则天的野心,仿佛成了一种罪过,这是武则天的不幸,也是这个时代的不幸。

图|作者程十发1960年作

武则天没有放弃。

一个敢于表达自己野心的人,是不会轻言放弃的,她只是默默地准备着,等待下一个可以争取的机会。

这一等,便等到了8年22岁的武则天,遇到了18岁的帝国太子李治

太宗人生中的最后三年,几乎都在养病,李治则常常在宫中服侍,因为一同服侍太宗的原因,武则天认识了李治。

在这个柔弱、多愁善感的太子眼里,她看到了欲望的火苗,太子爱上了她,而她是太子父亲的妃子。

一边是纲常伦理,一旦事情败露,她必将粉身碎骨,而另一边,是她等了八年的机会。

武则天想明白了,与其带着自己的野心在深宫中孤独老死,不如殊死一搏。

很快,她向李治坦露了自己的心声,她愿意好好对待他。

如同干柴碰上烈火,深宫中的孤女与年少迷茫的继承人,在寝宫之中,在后花园里,定下了一生的盟约。

武则天,赌上自己的生死,终于赢回了一丝改变命运的可能。

图|作者程十发1960年作

这世上有三种人:

一种人眼看着机会擦肩而过而浑然不觉;

一种人会努力抓住任何一个机会;

还有一种人,会在没有机会时制造机会。

武则天曾经是第二种人,现在她要成为第三种人。

尽管与李治情定终生,但在太宗去世后,26岁的武则天还是要按照惯例,削发为尼,出家感业寺。

而另一边,刚刚登基为帝的李治,忙于国事,权力未稳,既不能、也不敢去看她。

人心是善变的,而权力最能腐蚀人心。

如此下去,武则天恐怕将在青灯古佛的陪伴下,了却余生,但回想过去这十二年,难得看到希望的她怎能甘心呢。

好,既然想不起我,那我便让你想起我。

枯坐寺中的武则天,写了一首给李治的情诗: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李治看到了这首诗,他想起了武则天,想起了曾经在宫中相处的点点滴滴,当思念如潮水向他涌来时,他也忍不住了。

很快,天子李治就特意往感业寺上香,再次见到了武则天。

见面时,两人相拥而泣,旧情复燃,武则天也藉此重新回到了宫中。

人只要不失去人生的方向,便永远不会失去自己,而野心,其实是指引你前行的路标。

唯有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你才有可能踏出改变命运的那一步。

图|作者傅抱石

再次入宫的武则天,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她要当皇后。

但想要达成这个目标,单单有野心是不够的,还要有手段。

所幸,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天真幼稚的少女,她学会了隐忍。

对上,她全心全意服侍皇帝,对皇后卑躬屈膝;

对下,她将得到的赏赐都分给了宫女。

皇帝对她信任有加,皇后对她放下了戒备,而宫女们则成了武则天的耳目。

653年,武则天生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女儿,但就在出生不久后,这个女儿便不幸去世了。

在此之前,皇后来探望过这个孩子。

武则天一边伤心欲绝,一边却忍着痛苦,决定借题发挥。

她在皇帝面前的哭诉,让李治心中有了答案是皇后杀了自己的女儿。

废后的种子已经就此埋下。

两年后,宫中突然有一个传闻说,王皇后与母亲柳氏正在施行”厌胜“之术。

所谓厌胜,便是诅咒,通常会在纸上或者木偶上刻上要诅咒的人的名字。

无风不起浪,李治下令追查,竟真的在宫中发现了这些”厌胜物“。

尽管朝臣多加阻挠,但王皇后终究被废了。

武则天也终于在31岁时成为了皇后,到这一天为止,她已经入宫17年。

通往皇后之位的路上,光有野心是不够的。

正如我们,无论多渴望一件事物,它都不会凭空掉下来,它需要的,是一百倍、一千倍的努力,是一次次的尝试。

懂得这个道理的武则天,终于成为了人生赢家。

武则天的故事,就先说到这里。

此后的她,不能说一帆风顺,但至少算得上无惊无险。

没有人敢不重视她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她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角。

但我们也知道,作为一个超越时代的女子,她在后世留下了无数争议。

就比如武则天第一个女儿的死亡,后世就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认为武则天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以此嫁祸皇后,以取代她的位置。

第二种,是认为孩子的死是个意外,武则天只是顺势利用女儿的死来做文章。

第三种,是认为王皇后杀死了这个孩子。

但争议再多,却无人能下一个定论。

一千多年过去,尘归尘,土归土,关于武则天的争议,不会停止。

或许,就如同她死后留下的“无字碑”一样,武则天的是非功过,只能留待后人评说了。

标签: 武则天武则天前半生

更多文章

  • 正统思维:短命王朝新朝武周被承认又不被承认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正统,短命王朝,新朝,王莽,武周,武则天

    中国人对历史非常重视,从炎黄开始到现在基本上每朝每代都有历史记载,不过在这么多朝代当中,有两个极其特殊的朝代,他们既被正史承认,又不被正史承认,他们是谁,又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一个朝代是王莽建立的新朝新朝处于西汉(前汉)和东汉(后汉)之间,将汉朝截成两段。新朝的建立者王莽本是西汉的外戚,王氏家族当时权

  • 南京故宫面积比北京故宫还大,可惜已被彻底破坏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南京故宫,北京故宫,南京明故宫遗址,明朝

    南京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十朝都会”之称,建都史已有近500多年,与洛阳、西安、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南京旅游资源丰富,尤以历史遗迹众多,像我们常提到的故宫,多指北京故宫,其实在南京也有一座故宫,而且面积比北京故宫还要大,但却一直不为人所知。故宫俯瞰图(图片来自《

  • 长安热闹繁华,但唐朝以后为何成为废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长安,西安,13朝古都,古都,唐朝

    长安,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汉高祖七年,即公元前200年,将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寓意“长治久安”也。“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据统计,中国古代各种政权共建立过217处都城,其中长安

  • 西晋司马攸深得人心不争取皇位 西晋活该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攸,西晋

    历史上皇族兄弟为争夺皇位而引发的悲剧不在少数,魏文帝曹丕与他的弟弟曹植、隋炀帝杨广与他的哥哥杨勇、唐太宗李世民与他的哥哥李建成,可能更为大家所熟知。然而,在西晋王朝,晋武帝司马炎与他的弟弟司马攸之间的“皇位之争”,却鲜为人知。皇位已经很巩固的司马炎,为什么要排挤兄弟呢?司马炎

  • 唐高宗李治的儿子们的悲剧 武则天让他们活不安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治的儿子,唐高宗,唐高宗李治,李治

    李忠长子,唐朝高宗时期废太子李忠(643年-664年1月6日),字正本,唐高宗李治庶长子,母亲是李治的一位姬侍,宫人刘氏(史书称之为“刘宫人”)。李治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已经生下了李忠。由于柳奭与褚遂良、韩瑗、长孙无忌、于志宁等人相继向高宗请求立李忠为太子,于是在永徽三年(公元6

  • 隋炀帝是解决“台湾问题”好大喜功 太虎头蛇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炀帝,杨广,台湾问题,琉球

    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位于中国东南地区。居民多闽粤移民后裔。这里的居民大多数是汉族,说着汉语,用着汉字。然而没有什么是自古以来的,台湾纳入中国的版图也是一个在历史中形成的过程。不过大多数人还不太清楚台湾到底是在哪个朝代正式开始管辖的。远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大陆东南地区的印纹陶文化就已经传播至台湾。春

  • 兵强马壮的元朝为何快速亡了 原因竟然是钱太多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元朝,元朝灭亡,蒙古族,纸币

    1271年,忽必烈发布《建国号诏》,改国号为“大元”。这一天,标志着幅员万里且兵强马壮的大元王朝正式建立,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一百年不到的时间,这个强盛之至的帝国就轰然崩塌,烟消云散。这么富有戏剧性的变化自然成了历代学界讨论的焦点,在以往的观点里,元朝的快速灭亡往往与

  • 国都乃国之根本 中国古代王朝是如何定都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国都,首都,中国古都,都城,朝代

    在秦统一以后的2000多年中,五大统一王朝的都城,既经历了重建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迭为都城的转移过程。隋唐以前,西安和洛阳为统一王朝都城所在,二地交相成为首都。北宋以后,首先在靠近江淮地区的开封定都,最后作长距离跳跃,定都于华北平原最北部的北京,中间长江流域的南京又作过几十年的国都。是什么原因使一些

  • 唐朝大诗人李白是哪里人?出生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白,李白家乡,李白是哪里人,李白出生地

    中国唐朝大诗人李白是哪里人?出生地在哪里呢?现如今是哪个地方呢?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千余年来,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也享有盛誉,李白的诗歌作品被翻译为数十种不同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大量读者和研究者。虽然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乡)(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现在辟为李白

  • “团结”的阿拉伯国家 存在仅3年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阿拉伯国家,阿拉伯,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消失的国家

    在历史上,中东地区出现过阿拉伯帝国,这可是个非常强大的帝国,强大到都敢跟那时候的唐朝爆发战争。但再怎么强大,也总有衰落的那一天。随着12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建立及扩张,到16世纪阿拉伯各国便都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小弟,被迫接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奥斯曼帝国从19世纪开始,阿拉伯各国便逐渐的换老大,因为在历次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