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后宫最狠毒的女人万贵妃,差点害明朝绝后

明朝后宫最狠毒的女人万贵妃,差点害明朝绝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87 更新时间:2023/12/13 19:44:09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哪个英雄人物的身边没有个红颜知己的陪伴啊,而作为天下之主的皇帝有三宫六院,身边自然少不了美女的陪伴。可是,皇帝身边的女人虽然多,品格却参差不齐,比如:明宪宗身边的万贵妃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坏女人”。

根据史书记载,万贵妃长相普通,身材更说不上苗条纤细,而且,还比皇帝年长十好几岁,她能得宠,完全是因为幼年时照顾皇帝的情谊。皇帝对她的感情极深,凡事都宠着她,她便凭着皇帝的宠爱飞扬跋扈,在后宫横行霸道。若只是打压欺负其他的妃嫔也算正常,毕竟是后宫争斗嘛,可是,万贵妃不仅仅欺压妃嫔,还用尽各种手段谋害皇嗣,让后宫一连多年没有新生儿诞生皇帝差点绝后!

尽管万贵妃严防死守,但是,最终皇帝幸运的没有绝后,因为,后宫一位姓纪的女子在万贵妃的严密监视下怀了身孕。

万贵妃收到消息后十分气愤,立刻派人去暗害纪氏和那个孩子,幸亏纪氏身边的宫女和太监们倒是十分忠心,最终,保住了纪氏和皇子的性命。为了让皇帝唯一的血脉不受万贵妃的残害,纪氏一直隐瞒自己的孩子还活着的消息,甚至,连皇帝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还有个儿子。

有一天,明宪宗感慨自己年纪大了,膝下却无一儿半女,语气十分惆怅伤感。

他的贴身太监张敏听了,一时忍不住,就告诉了他:陛下其实有一个儿子,并将这个纪氏生的孩子带到了明宪宗身边。明宪宗激动万分,立刻宣布把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儿子立为太子。可惜的是,对皇帝忠心耿耿的太监张敏却因为这件事得罪了万贵妃,只能自杀以避迫害。

明孝宗朱祐樘的母亲是一个不起眼的宫女,后宫的万贵妃极其受到皇帝的恩宠,但是万贵妃自己没有孩子,所以她不允许其他妃嫔怀孕龙种,每一个怀着龙种的嫔妃会受到她的迫害。朱祐樘在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下艰难的活到在六岁,终于有一天朱见深知道他有一个儿子,在第二天就立他为太子,在随后的岁月里万贵妃试图对抗朱祐樘,但没有成功。总而言之朱祐樘的童年是苦难和艰辛的。

话说回来,纪氏的事情到底是野史传闻还是历史真相呢?难道仅凭一个纪氏和几个宫女太监,就能在权势滔天的万贵妃手下藏一个日渐长大的孩子吗?怎么看这件事的真实性都得不到保证,连明朝人自己对此事都有多种猜测。

尹文和在《直琐缀录》中对此事的记载与《明史》中的历史传闻有出入,在书中,他写道:纪氏在怀孕之后就得到了宪宗的妥善照顾,让她秘密地住在安乐堂里面,还命令内侍好好的照顾她。

也就是说,皇帝从一开始就知道纪氏有孕的消息,但是,不知道是为了保护纪氏不受万贵妃的伤害,还是担心万贵妃听到别的女人有孕感到伤心,所以,才让纪氏假装流产,偷偷将孩子养大。这里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那就是,从始至终万贵妃对这件事都毫不知情,那么,又何来谋害子嗣一说呢?

《万历野获编》的作者沈德符对于万贵妃谋害皇嗣一说也不认同,他认为:皇帝其实掌握了一切,但是,因为爱万贵妃所以一直瞒着她,被蒙在鼓里的万贵妃根本没有机会去谋害皇嗣,在册立太子之后暗害纪氏倒是真的有可能。

至于太监张敏被逼迫自尽更是无稽之谈,因为《玉堂丛语》一书中有关于他的记载,说他是与另一个太监发生了矛盾,被人家臭骂一顿之后愤恨而死的,更何况,张敏并不是暴毙而亡,而是经过了一个逐渐虚弱、病重的过程。所以,他被万贵妃逼迫自尽的说法也是不靠谱的。

根据以上种种,我们基本可以推断出《明史》中的记载是有错误的。而且,除了这件事,《明史》中还有其他记载与历史也是有点出入的。按清朝一代至今的说法,万贵妃心地恶毒,她强迫其它怀有明宪宗骨肉的嫔妃宫女堕胎,毒杀明孝宗之母纪妃,虽然这种讲法相传甚广,但与事实相去颇远,用史料来源追循,不难还万贵妃清白之身。

第一,史书中说成华六年万贵妃曾经派张敏去杀纪氏之子,张敏说皇上还没有孩子,不能杀这个孩子。看上去这件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事实上,成华六年时,明宪宗的次子还没有夭折,“没有孩子”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第二,宪宗去世后,孝宗即位。史料上最早有关万贵妃官方记载,是明朝的官方史籍《宪宗实录》。官史《明实录》是由后朝修前朝,即宪宗成化朝之后,儿子孝宗弘治朝开始修《宪宗实录》,最早不利于万贞儿历史记录即出自于《宪宗实录》。

那么,为何会是如此呢?

原来,孝宗自幼就目睹父亲宪宗对其生母不理不睬,却对万贵妃那个老女子关怀备至,自其六岁被立为太子,到即皇帝位共十二年,愤愤不平之心由来已久,借为前朝修史之机,不好意思骂父亲,骂万贵妃几句,为他母亲出气,乃人情之常。

第三,书上记载孝宗出生的时候头顶上有一块地方没有头发,而且,猜测这是因为孝宗吃过万贵妃给他下的药造成的。《明史》既记载万贵妃多次向朱祐樘下药,又记载宫女太监们誓死保护朱祐樘。

那么,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朱祐樘是怎么因为吃下万贵妃下的药而有局部脱发问题的呢?

基于已经发现的种种错误,我们基本上能推断出世人对万贵妃的形象是有一定误解的,因为,大多数关于她记恨纪氏有孕,残害皇嗣的事情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虚假的。这样漏洞百出的故事偏偏被史书记录在册,还流传千古,这对一个女人似乎是非常不公平的。

万贵妃的确干过不少坏事,但是,编造一些人家没干过的事还将罪名死死的扣在人家头上也是没有道理的。就是因为这些半真半假的消息,才让万贵妃的形象越变越坏,最终完全脱离了历史真相。

明朝的明孝宗为人大度,不管对谁都是这样,就算万贵妃把自己的亲生母亲迫害致死,他也没有计较问罪。

明孝宗十分勤奋,没有一天早朝是迟到的,而且还加入了午朝的制度,大臣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皇帝一起讨论政务。他十分欣赏直言进谏的臣子,对司法十分重视。

朱祐樘为了熟记官员们的名字了解他们的动态在宫内大殿的一面墙上贴满四品以上人员的名单以做到自己心中有数,有的时候奏折多了他宁可熬夜批复也不让太监代批。此外他还十分关心大臣的安全,如果臣子因为工作深夜才能回家,他就派人点灯护送回去。有一天,宫中起火了,因为救火的缘故他一夜没能合眼,第二天没去上朝还派人跟大臣们说明原因,向他们请假。

作为一个皇帝,拥有皇室的特权,却只有皇后一个女人,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不管什么原因,他开创了中国的历史,那就是皇帝只有一个妻子。在明朝这可算是任性的做法,皇帝一夫一妻,如此不近女色可把大臣们急坏了,你说凭什么要管人家的私事,这不是瞎操心吗?其实不然,皇上的妻子少了,这意味着儿子的数量也可能少,那继承人出问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不只是在皇家的家务事,更是国家的大事,因为它维系一个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所以这些大臣们向皇帝提出意见和建议,娶老婆生更多的儿子,但任性的朱祐樘置若罔闻,照样和唯一的妻子张皇后过着一夫一妻生活,用现在话说,就是中国好丈夫,好老公。

明孝宗在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可以说是最完美的一位,在他的治理下,没有权臣专权没有宦官专权更没有后宫专权,使得明朝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参考资料:

『《明史》、《宪宗实录》、《明实录》、《玉堂丛语》、《万历野获编》、《直琐缀录》』

标签: 万贵妃明宪宗明孝宗

更多文章

  • 历朝历代壁画之旅,发现艺术之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壁画,古代壁画

    壁画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被称为墙上的艺术,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建筑装饰和室内装饰的一类,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可以让空间提升艺术感,今天就看一看那些年壁画走过的历程。石器时代石器时代伴随着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壁画的萌芽时期就在这个时候,并且“艺

  • 中国人口:中国坐稳了3000年的世界第一人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人口,中国历朝历代人口,中国各朝代人口总数

    中国的人口数量,现存最早的一项全国性和分政区户口统计数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6000万,此前只留下零星的地区性数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实施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民国期间也做过多次人口调查,但直到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才通过科学的普查,获得了除台湾、港澳地区以外的准确人口数字。一

  • 放牛娃被30万大军拥立为皇帝 兵败降后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玄汉,刘盆子,皇帝

    光武帝知道刘盆子不过是个傀儡,同时又可怜他的遭遇,便任命他为赵王刘良的郎中。后来,刘盆子因病双目失明,无法继续任职,光武帝便下令用荥阳的官田租税来奉养他,直到刘盆子去世。刘盆子作为失败投降的皇帝,最终却能得以善终,也算是很幸运了。真正的历史远比小说精彩,这句话用来形容汉朝某位人物,简直再恰当不过。他

  • 唐高宗李治的恋母情结 娶了小妈成就女皇帝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高宗李治,唐高宗,李治,武则天,女皇

    唐高宗李治,字为善,大唐王朝第三代天子。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即便从长孙皇后的角度讲,他也只是嫡出的第三子。依照常理,太子应该是轮不到他做的。他于贞观五年,即公元631年被封为晋王。两年后,被遥授并州都督。唐太宗暮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取皇位承继权的奋斗,这让唐太宗非常恼怒和非常绝望

  • 朱元璋逆行倒施,恢复殉葬制度让妃子宫女人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殉葬制度,朱元璋

    封建社会有很多制度是非常不人道的,比如太监制度,宫女制度,其中最残忍的莫过于殉葬制度,也叫人殉,就是把活人作为陪葬品。殉葬的习俗早在商代就有,那时候人们认为人死了之后就去到另外的世界,因此奴隶的贵族死后就会让一些奴隶殉葬,这样到了另外的世界还可以再使唤这些奴隶。因此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

  • 北宋的剧痛真的全赖石敬瑭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企非法撤离,非正常撤离,外资非正常撤离,外资非正常撤离现象

    公元916年,河东之主李存勖与后梁名将刘鄩[xún]大战于清平。李存勖的军阵还没列好,老辣的刘鄩就引兵掩杀过来,打得李存勖措手不及。眼看兵败如山倒,当此情势危急之时,河东军一员骁将策马而出,带领十几个骑兵冲入后梁军阵之中,“横槊深入,东西驰突,无敢当者”,李存勖

  • 若把中国422位皇帝放在一个群里,他们会聊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皇帝,皇帝

    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第一个自称皇帝始皇帝,后世称秦始皇。到公元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自此中国封建社会结束。中国帝制社会经历了2133年,共有皇帝422人(谥号大全)。在这2133年的帝制社会里,皇帝始终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国自秦朝之后的君主虽然大多数以皇帝

  • 你以为你真的理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土地所有制

    孔子删定《诗经》,保留了先秦的一首民谣《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后世杂文家特爱引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之说,借以佐证两点:一、中国的政治传统的“家天下”的传统,“天

  • 明朝天下养猪,除闽贵外几乎所有省份均有藩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天下养猪,明朝藩王,藩王,明朝

    大明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元末农民起义最后的胜利者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郊外登坛祭告天地、向昊天上帝宣读祝文、汇报了自己起兵以来十六年里的成就、功业,然后正式下诏晓谕全国,向天下宣布自己登基称帝、建立新朝、国号曰“大明”、年号曰“洪武”。朱

  • 中国古代打仗怎么解决生理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生理问题,古代打仗

    中华经历了朝代的不断更迭,每一个朝代的建立都会经历战争,攻城略地不断扩张与巩固。那时的战争没有现如今的高科技手段与武器,全部是依靠士兵面对面的厮杀。将士们出征往往一别数年,甚至会出现入军时是少年,归来却已老矣的现象。当然能够回来还是幸运的,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十分残酷,那时的医疗水平又很低下,所以在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