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在古代可谓是大多数女子所羡慕的对象,出生便有了较高的头衔与地位,不必用尽心思像后宫的女人一样争宠。只是有得便有失,在很多朝代公主的婚姻都会被用以维系政治利益。但是有一个朝代的女子就比较幸运,那便是宋朝,因为早先便与边疆地区约定以金钱维系和平,因此公主不必牺牲掉自己的婚姻。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仁义皇帝宋仁宗子息艰难,他一共有三个儿子,十五个女儿。但是这十八个孩子只有四个女儿长大成人,其它孩子都在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包括三位皇子。所以宋仁宗只能收养堂侄继承皇位,即宋英宗赵曙。比狸猫换太子还奇的真相宋仁宗为何没有儿子?
但是宋仁宗第十女秦鲁国大长公主却非常长寿,是公主们当中最高寿的了。秦鲁国大长公主也称庆寿公主(1060年册封)、令德景行大长帝姬,她是宋仁宗的第十个女儿,母亲为昭淑贵妃周氏。1067年她就嫁给了钱景臻。秦鲁国大长公主活了八十六岁,她一生经历了七朝皇帝,分别是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还有南宋的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她这一生中,历经七位皇帝,每一任皇帝对她都格外敬重,尤其是宋高宗赵构。
到了宋徽宗即位时,秦鲁国大长公主已经是皇室里的大长辈了,她应该算是宋徽宗的堂姑奶奶。当年“靖康之难”,金人闯进皇宫,取到了皇族宗室的册子,按照册子上记载的人物关系,把京城里那些跟皇帝有点关系的女眷都掳走了,皇帝的妃子、皇后、女儿,以及王公贵族的女眷统统被金人抓走,连一岁多的女婴也没有放过。至于被抓去干嘛,不言而喻。可就是在这么严密的搜捕下,秦鲁国大长公主竟然躲过了!金兵难道不知道秦鲁国大长公主吗?这不可能吧,他们可是拿着册子寻人的。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故意放过了秦鲁国大长公主。可是为什么呢?也许是秦鲁国大长公主太老了,靖康之难发生在11261127年之间,这样算起来,秦鲁国大长公主起码有六十六岁,金国都没有想到这么老的公主还活着,所以皇室名单上没有她,就不抓她了。金兵一走,她就留在了汴京,改封为秦鲁两国大长公主。
秦鲁国大长公主的驸马钱景臻出身名门,还应该算是皇族后代,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钱鏐的后人(吴越钱氏家族千年名门望族从钱镠铁券说起),也是北宋大臣、文学家钱惟演的孙子,钱暄的儿子。
钱惟演是宋朝著名词人,他的词还被收录入宋词三百首,最著名的就是那首《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情怀渐变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昔时多病厌芳,今日芳尊惟恐浅。”
钱家是江南望族,杭州一带是钱家的根据地,钱家在那里根基颇深,在老百姓中也很有威望。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定都杭州,建立南宋,成为皇帝,钱家还曾经捐出家财让赵构打仗用。
宋高宗赵构自然很尊重秦鲁国大长公主,一是她是皇室的大长辈,赵构的曾祖辈,二是她婆家钱家是江南望族,赵构每次见秦鲁国大长公主必然要作揖行礼,十分恭敬。秦鲁国大长公主是赵构的曾祖父宋英宗的堂妹,也算是赵构的曾祖母一辈的。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秦鲁国大长公主的庶子钱愐侍奉她这位嫡母,随待皇帝赵构,扈从皇帝赵构的车驾南渡到临安(杭州)。绍兴七年(1137年),为了让秦鲁国大长公主颐养天年,皇帝赵构在台州县治临海给秦鲁国大长公主赐了一座漂亮的宅院,对她的各种要求也是有求必应。
秦鲁国大长公主的丈夫是钱景臻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钱鏐的后人,高宗重建宋政权时,钱家还捐钱当军费呢!秦鲁国大长公主与钱景臻有两个亲生儿子,长子钱忱、次子钱愕,不过次子钱愕南渡之时被强盗张遇害死,所以秦鲁国大长公主的亲生儿子只剩下长子钱忱。秦鲁国大长公主就把所有的爱都转移到了独儿子钱忱身上,把钱忱宠上了天。可是呢,孩子越宠就越没出息,钱忱见有秦鲁国大长公主这个母亲在,他就能白白获得官职和钱财,于是多次怂恿秦鲁国大长公主向高宗求爵求禄。秦鲁国大长公主每次都拄着根拐杖,颤颤巍巍的进宫求见高宗。
活了八十六岁熬成最长寿的公主年老后贪心不足
秦鲁国大长公主有四个儿子,只有两个是她亲生的,其它两个是她丈夫小妾生的,但按照古代的算法,小妾生的儿子也算是嫡妻的儿子。这四个儿子都挂着闲差拿俸禄,只拿工资不用干活,这是朝廷对秦鲁国大长公主的恩赐啊。而她的女儿都被封为宜春郡主,待遇也很优厚。
作为女人,当然最疼爱自己亲生的儿子,庶子当然排在后面,秦鲁国大长公主也不例外,秦鲁国大长公主的两个亲生儿子是长子钱忱和次子钱愕。
秦鲁国大长公主对唯一的亲生儿子钱忱十分疼爱,她不断地为钱忱求爵求禄,她给皇帝赵构写奏章说:“妾虽近于饥窘不敢妄有干求。但以年老多病,瘴疠之余,得一望清光,虽死不恨。”
皇帝赵构还是很厚待秦鲁国大长公主的,对她有求必应,总答应给她儿子钱忱加官进爵。
宋代为了抑制外戚,常常只给外戚封号不给实权,但是钱忱想要实权实职,就让老娘秦鲁国大长公主去找皇帝赵构要。
于是皇帝赵构封钱忱当了沪川节度使,这可是一个有实权的实职官啊。皇帝赵构不得不对大臣和其它外戚声明:“这是特例!其它外戚可不能以这为例。”
史书的古文原话是“上以忱为沪川节度使,仍诏戚里不得援例”
这一次次的例外都是看在秦鲁国大长公主的面子上,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享受到这种待遇。
后来钱忱还当了秦延芑诸州团练防御使、宁武泸州观察留后承宣节度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少师,甚止还被封为荣国公,累赠太师、汉国豫国公,这真是官运亨通了。
可是秦鲁国大长公主还不满足,在她八十多岁的时候,她还拖着老迈的身体,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去找皇帝赵构,给自己的宝贝儿子钱忱要封赏。
被打扰了这么多年,皇帝赵构已经烦了,他不客气地对秦鲁国大长公主说:““长公主您能活这么大岁数,这是多大的福分!想想您早早病故的姐妹们,仁宗皇帝当政四十二年,十几个子女,只有您老人家一个人这么长寿的,可见仁宗皇帝所有的深仁厚泽都集于你一身了。你要知足啊。”
(原话是这样的:上戒之曰:“长主寿考如此,乃仁宗皇帝四十二年深仁厚泽,是以钟庆于长主。长主待遇诸子,宜法仁宗用心之均一。”)
可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秦鲁国大长公主老得都快走不动了,还隔三差五往皇宫跑,弄得高宗很是烦闷。于是,八十多岁的秦鲁国大长公主某一天又来向高宗求爵的时候,高宗就狠狠批评了她,你说什么事情也有个度对不对,说她活了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福气,消磨他对她的耐心和宽容等等。就算秦鲁国大长公主是长辈,那也要懂得适可而止吧!
秦鲁国大长公主老脸一红,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进宫替儿子求官了。实际上,钱忱的头衔已经很多了,秦延芑诸州团练防御使、宁武泸州二军观察留后承宣节度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少师、荣国公,累赠太师、汉国豫国公。
鲁国大长公主病故时,已经八十六岁,皇帝赵构待她还是很好的,去祭奠她的时候,给她的儿孙们全部加官一等。
而秦鲁国大长公主的驸马钱景臻被封为会稽郡王,也活到八十四岁。
秦鲁国大长公主一家都长寿,她的亲生儿子钱忱也活了八十多岁。鲁国大长公主的母亲周贵妃比秦鲁国大长公主还长寿,周贵妃一生吃斋念佛,活到九十三岁。这是不是她家有长寿基因啊?
因此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公主就是秦鲁国大长公主,不但长寿,也很有福气,夫妻白头到老,也没有被金人抓走,一生荣华富贵,唯一的不幸就是次子被强盗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