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谁钦点了五岳?泰山的地位为什么格外高?

谁钦点了五岳?泰山的地位为什么格外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532 更新时间:2023/12/24 22:23:18

游客云集的五岳是怎样确定的?为什么五岳的位置历史上并不稳定?泰山的地位为什么格外高?文|伍雩

对多数中国游客而言,五岳几乎是中国名山的代名词,也是中国旅游业开发最早的景区。每逢旅游季,泰山、华山、嵩山等都人山人海,不时爆出景区超负荷运营、大量游客拥堵滞留的负面新闻。

▍旅游季的泰山游客

不过,时至今日,随着三清山、四姑娘山、梅里雪山等景区逐渐为人所知,「五岳归来不看山」的口号已经逐渐过时。

▍由上至下依次:三清山、四姑娘山、梅里雪山

在今日的中国版图,尤其是西部地区,海拔5000米以上且景观壮丽的高山为数众多,以至于每年都有人倡议评选更高更美的新五岳。

不过,用高度和风景要求五岳,或许是从根本上误解了五岳的含义。

朝廷钦点的五岳

中国人热衷五岳旅游,源自童年时代积累的感情:作为小学课本收录的名山大礼包,这五大景区的地位与北京天安门和桂林山水相当,是中国儿童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最初印象。

不过,根据传统儒家理论,五岳根本不是普通人的旅游区,而是天子和诸侯的祭祀场所。祭祀山岳,源于上古的山神崇拜。古人认为,位置重要、形态险峻的高山具有神性,因此各地诸侯都要定期祭祀本国境内的大山,祈求保佑农业收成、宗室平安以及战争胜利。

作为最早的岳山,泰山的「泰」字即通假「太」、「大」,泰山就是大山的意思。先秦时期,其他各国也有自己的「太山」,例如华山是「华大山」,霍山是「霍太山」。

▍封泰山碑的拓片,封泰山碑系秦始皇巡泰山时所立

现代人所知的五岳概念,在周代初步成型,《尔雅》《周礼》已出现「岱恒华衡嵩」的五岳体系。

据《礼记》记载,帝需五年一巡狩,视察诸侯守御的各地,经过一系列礼仪后,巡狩在封禅活动中达到高潮,也就是在山顶和山下分别祭天祀地。在这种仪式中,大山就是君王与天地沟通的媒介。

根据汉代经学家许慎的说法,所谓「岳」,指的就是「王者之所以巡狩所至」。

因此,周代强调全国各地这五座祭祀用的大山,与周天子「天下共主」「沟通天地」的地位有着紧密的联系。

由于五岳与天子巡狩联系在一起,它也与九州、华夏等概念一样,成了中原王朝地理疆域的一种观念标识。

这一套完整的地德体系,合称「镇海岳渎」。渎与海分别是大江大海,镇和岳则是名山系统。天下有名的九大山岳被分为两组,先按五方挑选出岳,作为一等名山,余下的则是镇,是二等名山。「五岳四镇」,合起来九座山,又与九州相对应。

不过,《周礼》虽已提出五岳体系,乃至发展出「镇海岳渎」,但除泰山外其他几岳的具体方位长期不能确定,以至于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的五次巡游里,只能在泰山封禅一次。

五岳的具体位置,直到西汉才第一次确定:神爵元年,汉宣帝颁布诏书,以东岳泰山、中岳嵩山、南岳天柱山、西岳华山和北岳恒山为五岳。

五岳祭祀正式纳入朝廷制度,基础设施建设因而也渐入轨道。各个山岳下都形成了小城,设有举行祭礼的岳庙,如泰安古城就是以岱庙为中心发展而来,衡阳、华阴的命名则是呼应了山岳与城镇的位置关系。

有些类似城镇的地名直接出自朝廷的祭祀活动,如登封就源自武则天封禅嵩山,沿用至今。

由于朝廷的区别对待,五岳之间的地位也不完全平等。

泰山因为有秦始皇封禅的加持而成为五岳至尊,历代帝王封禅也最为密集,共有七位皇帝在泰山封禅,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与宋真宗

其中,除了宋真宗是在澶渊之盟受辱后靠封禅来争面子,其余的封禅活动都颇有道路自信。宋后再无泰山封禅宋真宗到底对泰山做了什么?

其他帝王也不乏梦想封禅泰山者,只是因国土不全,不符合儒生们的封禅条件而难以如愿。

北魏孝文帝即是此类典型,至北魏末年,朝不保夕的节闵帝也依旧保留着这一梦想,让词臣做了一篇《封禅书》。高齐代魏之后,封禅泰山的愿望仍未消逝,只得在多位君王的墓志上留下遗憾。

▍如今泰山的「封禅大典」

迁都还是移岳

由于五岳成为了中原王朝地理疆域的地标,又与古代帝王最高等级的封禅活动紧密相关,追求王朝正统性的朝代,均会认真对待岳的问题。

最重要的考量有两方面,一是岳的边界最好与王朝四方相当,二是都城与岳的关系。最理想的情形下,国都靠近中岳,而东西南北四岳各如其方。

▍《史记·封禅书》对这一理念作了详细的记载

秦始皇登帝位后即巡行天下,祭祀山川,但是秦都咸阳却不在五岳之内,五岳四渎都在咸阳以东。为弥补这一缺憾,秦始皇干脆让祠官重新编订了十二名山,结果未能延续下去。

西汉之后,五岳祭祀成了历朝历代都遵循的定制。若是都城与五岳的相对关系不太理想,两种调整情形经常发生:重新挑选岳山,或是迁都。

这一点对于北方民族政权尤其重要,因为「天子居天下之中」不仅是理想的政治格局,更会触及政权合法性的现实问题。

北魏的孝文帝就曾立排众议,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其重要理由之一,就是原先的都城在「恒山以北、九州之外」,不符合五岳岳域,出了正统的九州范围。

清代也同样面临正统性的难题。清代定都北京,虽然将北岳从河北曲阳改到山西浑源,使得岳域北扩,但是浑源仍然地处北京西南方,不够理想。

▍一般认为北岳北迁是为了照顾北京的位置,但浑源恒山临近北纬39.5度,而北京城墙北部紧邻40度线,仍在北岳的北边。图为清康熙时期的《皇舆全览图》中北京和浑源恒山的相对位置。

于是,康熙在两次登临泰山以后,愤然创作了一篇《泰山山脉自长白山来》,提出了「泰山实发龙于长白山」的地理发明,并在朝堂上反复向大臣们科普。

康熙地理学的政治意义显而易见:虽然从现代地质地理的角度来看,泰山与长白山完全是不同的山系,但康熙一举将清代的五岳岳域扩展到了天池边,充分满足了清朝继受天下的正统性需要。

此后,长白山被敕封为山神,祭祀礼仪等同于五岳。

至于中原起家的王朝,王权正统性毋须申辩,也就不会强求到迁都的地步。西汉和唐朝建都长安,五岳都在国都东面;南宋都城杭州和明初都城南京,偏东南,均不算理想的国都位置。

当国家重心有所变动时,迁岳也是选项之一。

「岳随都定」的做法,有深远的理论基础。根据对经书的解读,宗周在丰镐,而西岳华山在东,所以改以另一座大山为周之西岳。可见自其起源之初,五岳就具备变来变去的灵活性,迁岳合理合法。

特别是许多领土和势力范围有限的王朝,如南汉、吴越、闽国等五代十国的诸多小政权,无论怎样设置首都,也不可能符合传统五岳的地理要求,只能在自家境内重新设置五岳。

云南的南诏和东北的新罗政权,也效仿着制定了自己的五岳,南诏灭亡以后其五岳影响犹存,元世祖就曾封丽江玉龙雪山为「大圣北岳定国安邦景帝」。

朝鲜也受中国五岳文化影响较深。流行于17世纪的朝鲜的「天下图」,描绘的就是一副嵩山在中原,四岳各如其方的理想秩序。今日韩国的庆州五峰与日月五峰图等文化遗产,均是受中国五岳影响的衍生文化。

在中原王朝,主要的迁岳发生过两次。

一次是南岳的南迁。从西汉到南北朝时期,南岳衡山是指安徽霍山或称天柱山(今霍山县西南),隋唐之后才改到湖南衡山。

这次南迁,既有经学理论的因素,也有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但总归是一次将国土重心挪向广大南方的变动。

▍今天湖南衡山南岳大庙的圣帝殿

另一次变动,则是北岳的迁移。从汉代至元代,北岳恒山均指河北曲阳的大茂山。但到明清时期,北岳被改到至山西浑源。

北岳的改迁,主要是出于军事信仰与军事部署的原因。

五代至宋辽时期,曲阳大茂山始终处于中原王朝与草原民族的边界,历代王朝的边患,逐渐使北岳独自发展出了一种军事信仰。与此同时,曲阳的岳庙设施在战乱中屡遭兵祸,使得北岳声望日衰。

▍今天河北曲阳北岳庙的德宁之殿

到了明代,朝中大臣追溯经典,提出浑源恒山才是正统北岳的说法。在明代边防中,大同又是九边重镇之一,浑源恒山的地位和影响随之不断上升,到清代最终赢得了北岳争夺战的胜利。也许是受历史的拖累,山西恒山是五岳中唯一未评上5A级的景点。

如前文所述,这次迁岳与首都的位置并无关系在明代疆域里,已找不到比北京更靠北的名山了。

时至今日,位于北纬39°42′的北岳恒山,仍处在北京的西南方,北京仍处在五岳之外。

可喜的是,就在北京南方不远处、位于北纬38°56′N的雄安新区,恰好坐落在北岳以南,五岳之内。

标签: 五岳泰山

更多文章

  • 明朝16位皇帝大多不是做皇帝的料 但无一软骨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皇帝,明朝

    明朝皇帝图像(明朝十六帝)明朝,1368年由朱元璋建立,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煤山自缢,明朝作为统一国家的历史结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中国历史上的王朝中,明朝无疑是最特殊的一个。明朝的皇帝有好的,有爱玩的,有荒谬的&h

  • 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公开承认自己是秦始皇的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日本首相,羽田孜,秦始皇后裔,秦始皇

    《秦时丽人明月心》是一部由迪丽热巴、张彬彬等主演的古装电视剧,讲述了丽姬与秦始皇之间的爱情故事。秦始皇年轻的时候,为了国事经常独寝,但是公孙丽死后,秦始皇就开始放纵自己了,据说后来光儿子就生了25个之多。虽然有这么多后代,但没有一个是刚刚去世的日本前首相(第80任日本首相)羽田孜的祖先,因为后来这些

  • 为什么说人兴奋叫打了鸡血 那个荒谬年代荒谬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打鸡血,文革

    “我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年轻一代中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沿用至今的俗语是从文革时期流传下来的,而其中的“打了鸡血”,是切切实实的给身体打进鸡血。在新中国成立到新世纪前,除了人们不能忘却的打砸抢烧和忠字舞,还有一群致力于开发人体潜能的神秘群众有凭意念移动茶

  • 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 大明朝才最有骨气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明朝历史

    由于满清的缘故,有人对明朝极尽污蔑之能事,好象明朝是最不中用的朝代。其实,只要细心比较,就会发现明朝其实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与号称最强大的汉、唐相比,明朝亦毫无逊色!长期为明朝边患的是蒙古,而汉朝则是匈奴。愚昧者总是津津乐道于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可是汉高祖当年也被匈奴兵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

  • 明朝十六位皇帝 但为何北京明皇陵只有十三陵?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皇帝,明朝,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明朝皇帝墓葬群世界闻名的“明十三陵”,是“燕京八景”之一,北京昌平区天寿山麓的明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市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明朝自开国以来,从明太祖朱元璋传到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皇帝),共传了16位皇帝,那么明朝十

  • 中国历史上十大“龙兴之地” 得之龙兴方可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龙兴之地,发迹之地

    龙兴之地,每个朝代都有,也称为起源之地或发迹之地。龙兴之地是帝国的“王霸之基”,是地球灵气汇聚之地,也是宇宙原力觉醒之地,是人类历史的焦点和世界的重心,也是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尖锐激化,孕育着重大社会变革和时代飞跃之地,更是人才辈出,虎踞龙盘,龙腾虎跃,风起云涌,风云变幻之

  • 历史不要戏说 所谓中国历史的8条谣言是骗你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中国历史,历史谣言,谣言

    有一个段子叫做“99%中国人不知道的历史真相”(见最后附录),因为内容的新奇,促进了这些谣言诞生和发展。这个段子的发展史概括为:没头脑和不高兴。没头脑根据咱家向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作者本人确认的结果,写这个文的初衷是泡文艺女青年(然并卵),其中诸如“秦桧发明宋体字&l

  • 泰坦尼克故事里的残忍 6位中国人被侮辱和冤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泰坦尼克号,泰坦尼克号真相,泰坦尼克号史实

    正好,1985年的今天,人们在海洋深处发现了泰坦尼克号的残骸从海洋深处被发现。今天我们就讲讲泰坦尼克号的浪漫爱情故事请观看小李子还帅破天际、肥温仍丰腴可人年代的经典名作《泰坦尼克》!讲完是的,浪漫的故事电影都讲完了,20多年来赚走你多少眼泪?你说!我们今天就讲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人的故事!这个故事从电

  • 盘点历史上为中国开疆扩土立下功劳的十大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开疆扩土,皇帝,开疆扩土的皇帝,中国皇帝,中国十大皇帝

    古代帝王大多都想名留青史,想要留下一份丰功伟绩来让后人记住自己,下面就走进中国历史最有霸气的十大帝王,正事因为他们,才有了今日中国如此辽阔的土地,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更当永远铭记!(排名不分先后)第一位:清朝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

  • 揭秘“康乾盛世”的历史真相 这是哪门子的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康乾盛世,清朝,朝代,盛世

    所为盛世,指历史上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即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时期。中国历史上有八大盛世,也有汉朝文景之治、隋朝开皇之治、唐朝贞观之治、唐朝开元盛世、宋朝仁宗盛治等。从康熙中叶起,清朝出现了“相对繁荣”的局面,到雍正、乾隆年间,清朝国力达于满清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