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多历史朝代的国家,自从诞生夏朝之后,中国几千年历史不断发生朝代更替。至于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代的文明古国那是自说自话。
说到朝代,外国历史当然也有,而且世界大部分国家历史上都有朝代,除了美国这种比较特别的国家历史上没有朝代,亚洲绝大部分国家、欧洲绝大部分国家都有历史朝代。
不过,外国历史朝代与中国历史朝代却大有不同,甚至可以说几乎完全不同。
首先,中国历史朝代的严格定义是“建立国号的开国君主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期”。在中国历史上,任何朝代建立的时候首要的是确定国号,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等这些朝代名称就是这个朝代的国号。
如果按照朝代的严格定义,即使是大分裂时期,比如三国时期的蜀汉(实际国号“汉”)、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实际国号“秦”)、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实际国号“周”)、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实际国号“梁”)等割据政权,都可以称为朝代。
接下来重点介绍外国历史朝代。称呼外国历史朝代通常都是某某王朝,实际上某某王朝都可以视为一个朝代。外国历史朝代很多情况下,不能用中国历史朝代的严格定义。中国一旦改朝换代,国号也随之改变,因为中国所有朝代的名称就是这个朝代的国号,但外国改朝换代,国号未必改变。
拿越南为例,越南历史一直发生朝代更替,从第一个朝代丁朝开始,经历了丁朝、前黎朝、李朝、陈朝、胡朝、后黎朝等。后世称呼越南历史朝代,都是用皇室姓氏称呼,那是因为越南即使改朝换代,也不更改国号,只能以皇室姓氏去区分。
丁朝建立的国号是“大瞿越”,后面的前黎朝和李朝也用大瞿越这个国号。直到1054年,李朝皇帝圣宗李日尊把国号改为“大越”,后来的陈朝、后黎朝所用的国号也是大越,只有中间的胡朝短暂更改国号“大虞”。当越南最后一个历史朝代阮朝建立后,改国号“越南”。
在亚洲,基本都是一个朝代统治一个国家,但在欧洲情况又有所不同。在欧洲,一个朝代可能会统治几个国家。就拿很著名的波旁王朝做例子,波旁王朝自从建立开始,统治过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而且波旁王朝这个朝代名称显然不是国号,是一个家族名称,相当于姓氏,与前面介绍的越南朝代同理。
俄罗斯历史最后一个朝代是“罗曼诺夫王朝”,这个显然不是国号,而是家族姓氏,而罗曼诺夫王朝的国号是“俄罗斯帝国”。
回首历史,会发现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自秦开始一直到清,许多的朝代都是称呼为朝,而并非国,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现在大都称之为国,那么古代为什么要称之为朝呢?而且在秦朝没有统一的时候也叫做秦国,在古人的划分中,朝比之国要大,大家应该听过这样一句话,大曰邦,小曰国。所以在当时只有诸侯的领地或者是一些小国才称之为国。
而在秦一统六国后,则成为了秦朝,也就意味着在统一之后才可以称之为朝,当然在历史也有例外,如五代十国,南北朝。
而朝代表的是朝廷,朝廷则是皇帝的地盘,也就是属于中央的位置,所以朝则要比之国要大。
在我们考量的历史的时候,也是往往由朝代划分,而不是以国划分,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的小国,他们都是称之为国,而在秦没有统一之前也只是国,统一之后才称之为朝。
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周边的小国怎么怎么样,而在朝代存在的时候也是有着国的存在,但是因为很小,所以便以当时的朝代为纪年,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划分,如果将秦朝于当时的卫国并列,明显不是一个重量级,而出来朝的称呼之外,还有这帝国的说法,比如大秦帝国,证明这个国家的强大,而一些小国是不允许这样称呼的。
在三国时期,可以说天下三分,但是也仅仅是成为国,这也是后人为了划分当时的一种局势也分别的称呼,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和北朝也有着许多的国家,而这些国家就只能以国的形式存在。
在很久之前的中国,国的称呼就是一个城,后来城池变大便成为了邦国,在发展则成为了王国,到了统一的时候则成为了帝国,也叫做朝。
而朝和国的划分也是为了方面我们更加容易了解历史,比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如果都叫国或者都称之为朝,是很难区分的,而不论是朝还是国也都是后人的一种划分,为的就是方便区分。
而我们现在称之为国和以前的国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中国的历史几千年的传承,大大小小的国家不知道有多少个,如果没有一个可以区分的名称,那么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而至于为什么不称朝朝为国,称国为朝,可能也是因为我们现在叫中国,也可能是因为朝廷两个字的缘故。
古代皇帝的领土观念确实不清晰,同时皇帝还有个一厢情愿的想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过可以判断朝代的实际控制范围,只要有驻军、有派官员施政管理,中央对管理的地方确实用心了,那么这地方就算是实际控制之内。就像明朝和乌斯藏,明朝军队都从未去过,也没派官员施政管理,皇帝也不重视,只是有朝贡关系。那么这最多叫势力范围,而不是领土。
中国定义模糊,指的中原地区的政权,还是指的汉人政权,其中,汉人政权又分为两个意思,一个是统治者是汉人就是汉人政权,一个是只要主体民族是汉族就是汉人政权。
我们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那个时代是我们的根,我们是那个时代的继承和延续,民族,文化,土地,方方面面,我们当之无愧,说古代没有明确的观念,只是说对偏远地区重视不够,并不是说,那些地方不是我们的,很多地方,我们的先辈便在那儿生存,繁衍,很多地方还是政权的中心。
历史上的统一和分裂都是相对的。都是统一和分裂的相结合。没有绝对的统一时期。也没有绝对的分裂。都是在我大中华文明范围之内的变化。
要把历史和当今结合起来,要有大历史观,研究某个时期的历史,不能只局限于那个历史时期,中国历史一脉相承,二十四史五千年,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兴亡更替,强盛者四海为家,衰弱者国耻百年。
另外,中国改朝换代意味着换了一个皇室家族,但外国改朝换代未必换了皇室或王室家族。拿英国历史为例,英国现在由温莎王朝统治,温莎王朝之前是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再之前是汉诺威王朝,虽然已经改朝换代,但始终是同一个王室家族统治,只是建立这个王朝的开国君主的姓氏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外国历史朝代与中国历史朝代几乎完全不同。中国改朝换代都更改国号,而且朝代名称就是国号,还意味着换了一个皇室家族,而外国历史改朝换代未必更改国号,朝代名称几乎都不是国号,而是皇室或者王室家族姓氏,还未必会换一个皇室或者王室家族。
我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有些政权被称之为朝,而众多政权则被称之为国。如东晋十六国,唯有东晋被视为朝代,而十六国却只被称为国。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梁唐晋汉周)被视之为朝代,其余十国却不能享受这种待遇。
那么,同为分裂时期的并存政权,却为何有如此之别呢?其实,这是我国古人的一种正统观念的体现。在我国古人的天下观念中,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故而,正统的政权也只能有一个。这在大一统时期,自然不会有太大的争议。而一旦处於分裂时期,就会出现所谓的正统之争。
“朝”,则代表一种正统,用於指代一段时期。“国”,则是代表该时期的割据政权。而后世史学家在修史的时候,也只会使用正统政权的纪年。比如北宋时期司马光主修的《资治通鉴》,即是按朝代分为十六纪,而为:《周纪》、《秦纪》、《汉纪》、《魏纪》、《晋纪》、《宋纪》、《齐纪》、《梁纪》、《陈纪》、《隋纪》、《唐纪》、《后梁纪》、《后唐纪》、《后晋纪》、《后汉纪》、《后周纪》等等。
《资治通鉴》的纪年方式,即表明了北宋官方是以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五代为正统。而历史上有很大争议的蜀汉、北朝等都没有获得北宋官方承认。实际上,隋唐-后梁的江山却都是禅让自北朝这一支脉(北魏-北周-隋-唐-后梁),而承认隋唐-后梁的正统,就不能彻底抹杀掉北魏-北周的正统地位。这也是后世将这段时期,称之为南北朝的无奈,即南朝与北朝皆被视为正统。
而与宋朝同期并存的辽、金、西夏等,在习惯被称为辽国、金国、西夏国,也是出於站在宋朝正统的角度。而蒙元乃系少数民族入主的政权,故将辽、金与宋一视同仁,分别修《宋史》、《辽史》、《金史》。
到明朝建立,华夏光复,自然不愿意承认辽、金等异族政权的正统地位。但是,宋朝灭亡到大明建立,又存在一个华夏政权的空挡时期,又无奈承认了蒙元的正统。再至满清时期,由于也是少数民族入主华夏,而为使满清政权更具正当合法性,有意提高辽、金的地位,于是又再次恢复了辽、金的正统地位。
参考史籍:《资治通鉴》、《新五代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