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分裂时期的政权 为何有的被称为朝有的被称为国

分裂时期的政权 为何有的被称为朝有的被称为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314 更新时间:2023/12/8 10:55:44

中国是世界上最多历史朝代的国家,自从诞生夏朝之后,中国几千年历史不断发生朝代更替。至于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代的明古国那是自说自话。

说到朝代,外国历史当然也有,而且世界大部分国家历史上都有朝代,除了美国这种比较特别的国家历史上没有朝代,亚洲绝大部分国家、欧洲绝大部分国家都有历史朝代。

不过,外国历史朝代与中国历史朝代却大有不同,甚至可以说几乎完全不同。

首先,中国历史朝代的严格定义是“建立国号的开国君主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期”。在中国历史上,任何朝代建立的时候首要的是确定国号,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等这些朝代名称就是这个朝代的国号。

如果按照朝代的严格定义,即使是大分裂时期,比如三国时期的蜀汉(实际国号“汉”)、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实际国号“秦”)、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实际国号“周”)、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实际国号“梁”)等割据政权,都可以称为朝代。

接下来重点介绍外国历史朝代。称呼外国历史朝代通常都是某某朝,实际上某某王朝都可以视为一个朝代。外国历史朝代很多情况下,不能用中国历史朝代的严格定义。中国一旦改朝换代,国号也随之改变,因为中国所有朝代的名称就是这个朝代的国号,但外国改朝换代,国号未必改变。

拿越南为例,越南历史一直发生朝代更替,从第一个朝代丁朝开始,经历了丁朝、前黎朝、朝、陈朝、胡朝、后黎朝等。后世称呼越南历史朝代,都是用皇室姓氏称呼,那是因为越南即使改朝换代,也不更改国号,只能以皇室姓氏去区分。

丁朝建立的国号是“大瞿越”,后面的前黎朝和李朝也用大瞿越这个国号。直到1054年,李朝皇帝圣宗李日尊把国号改为“大越”,后来的陈朝、后黎朝所用的国号也是大越,只有中间的胡朝短暂更改国号“大”。当越南最后一个历史朝代阮朝建立后,改国号“越南”。

在亚洲,基本都是一个朝代统治一个国家,但在欧洲情况又有所不同。在欧洲,一个朝代可能会统治几个国家。就拿很著名的波旁王朝做例子,波旁王朝自从建立开始,统治过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而且波旁王朝这个朝代名称显然不是国号,是一个家族名称,相当于姓氏,与前面介绍的越南朝代同理。

俄罗斯历史最后一个朝代是“罗曼诺夫王朝”,这个显然不是国号,而是家族姓氏,而罗曼诺夫王朝的国号是“俄罗斯帝国”。

回首历史,会发现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自秦开始一直到清,许多的朝代都是称呼为朝,而并非国,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现在大都称之为国,那么古代为什么要称之为朝呢?而且在秦朝没有统一的时候也叫做秦国,在古人的划分中,朝比之国要大,大家应该听过这样一句话,大曰邦,小曰国。所以在当时只有诸侯的领地或者是一些小国才称之为国。

而在秦一统六国后,则成为了秦朝,也就意味着在统一之后才可以称之为朝,当然在历史也有例外,如五代十国,南北朝。

而朝代表的是朝廷,朝廷则是皇帝的地盘,也就是属于中央的位置,所以朝则要比之国要大。

在我们考量的历史的时候,也是往往由朝代划分,而不是以国划分,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的小国,他们都是称之为国,而在秦没有统一之前也只是国,统一之后才称之为朝。

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周边的小国怎么怎么样,而在朝代存在的时候也是有着国的存在,但是因为很小,所以便以当时的朝代为纪年,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划分,如果将秦朝于当时的卫国并列,明显不是一个重量级,而出来朝的称呼之外,还有这帝国的说法,比如大秦帝国,证明这个国家的强大,而一些小国是不允许这样称呼的。

在三国时期,可以说天下三分,但是也仅仅是成为国,这也是后人为了划分当时的一种局势也分别的称呼,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和北朝也有着许多的国家,而这些国家就只能以国的形式存在。

在很久之前的中国,国的称呼就是一个城,后来城池变大便成为了邦国,在发展则成为了王国,到了统一的时候则成为了帝国,也叫做朝。

而朝和国的划分也是为了方面我们更加容易了解历史,比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如果都叫国或者都称之为朝,是很难区分的,而不论是朝还是国也都是后人的一种划分,为的就是方便区分。

而我们现在称之为国和以前的国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中国的历史几千年的传承,大大小小的国家不知道有多少个,如果没有一个可以区分的名称,那么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而至于为什么不称朝朝为国,称国为朝,可能也是因为我们现在叫中国,也可能是因为朝廷两个字的缘故。

古代皇帝的领土观念确实不清晰,同时皇帝还有个一厢情愿的想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过可以判断朝代的实际控制范围,只要有驻军、有派官员施政管理,中央对管理的地方确实用心了,那么这地方就算是实际控制之内。就像明朝和乌斯藏,明朝军队都从未去过,也没派官员施政管理,皇帝也不重视,只是有朝贡关系。那么这最多叫势力范围,而不是领土。

中国定义模糊,指的中原地区的政权,还是指的汉人政权,其中,汉人政权又分为两个意思,一个是统治者是汉人就是汉人政权,一个是只要主体民族是汉族就是汉人政权。

我们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那个时代是我们的根,我们是那个时代的继承和延续,民族,文化,土地,方方面面,我们当之无愧,说古代没有明确的观念,只是说对偏远地区重视不够,并不是说,那些地方不是我们的,很多地方,我们的先辈便在那儿生存,繁衍,很多地方还是政权的中心。

历史上的统一和分裂都是相对的。都是统一和分裂的相结合。没有绝对的统一时期。也没有绝对的分裂。都是在我大中华文明范围之内的变化。

要把历史和当今结合起来,要有大历史观,研究某个时期的历史,不能只局限于那个历史时期,中国历史一脉相承,二十四史五千年,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兴亡更替,强盛者四海为家,衰弱者国耻百年。

另外,中国改朝换代意味着换了一个皇室家族,但外国改朝换代未必换了皇室或王室家族。拿英国历史为例,英国现在由温莎王朝统治,温莎王朝之前是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再之前是汉诺威王朝,虽然已经改朝换代,但始终是同一个王室家族统治,只是建立这个王朝的开国君主的姓氏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外国历史朝代与中国历史朝代几乎完全不同。中国改朝换代都更改国号,而且朝代名称就是国号,还意味着换了一个皇室家族,而外国历史改朝换代未必更改国号,朝代名称几乎都不是国号,而是皇室或者王室家族姓氏,还未必会换一个皇室或者王室家族。

我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有些政权被称之为朝,而众多政权则被称之为国。如东晋十六国,唯有东晋被视为朝代,而十六国却只被称为国。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梁唐晋汉周)被视之为朝代,其余十国却不能享受这种待遇。

那么,同为分裂时期的并存政权,却为何有如此之别呢?其实,这是我国古人的一种正统观念的体现。在我国古人的天下观念中,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故而,正统的政权也只能有一个。这在大一统时期,自然不会有太大的争议。而一旦处於分裂时期,就会出现所谓的正统之争。

“朝”,则代表一种正统,用於指代一段时期。“国”,则是代表该时期的割据政权。而后世史学家在修史的时候,也只会使用正统政权的纪年。比如北宋时期司马光主修的《资治通鉴》,即是按朝代分为十六纪,而为:《周纪》、《秦纪》、《汉纪》、《魏纪》、《晋纪》、《宋纪》、《齐纪》、《梁纪》、《陈纪》、《隋纪》、《唐纪》、《后梁纪》、《后唐纪》、《后晋纪》、《后汉纪》、《后周纪》等等。

《资治通鉴》的纪年方式,即表明了北宋官方是以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五代为正统。而历史上有很大争议的蜀汉、北朝等都没有获得北宋官方承认。实际上,隋唐-后梁的江山却都是禅让自北朝这一支脉(北魏-北周-隋-唐-后梁),而承认隋唐-后梁的正统,就不能彻底抹杀掉北魏-北周的正统地位。这也是后世将这段时期,称之为南北朝的无奈,即南朝与北朝皆被视为正统。

而与宋朝同期并存的辽、金、西夏等,在习惯被称为辽国、金国、西夏国,也是出於站在宋朝正统的角度。而蒙元乃系少数民族入主的政权,故将辽、金与宋一视同仁,分别修《宋史》、《辽史》、《金史》。

到明朝建立,华夏光复,自然不愿意承认辽、金等异族政权的正统地位。但是,宋朝灭亡到大明建立,又存在一个华夏政权的空挡时期,又无奈承认了蒙元的正统。再至满清时期,由于也是少数民族入主华夏,而为使满清政权更具正当合法性,有意提高辽、金的地位,于是又再次恢复了辽、金的正统地位。

参考史籍:《资治通鉴》、《新五代史》等等;

标签: 分裂政权朝代

更多文章

  • 《二十四史》历史难以逾越的高峰 读越久越知其乐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二十四史,中国历史,中国朝代,历史朝代

    读史明智,要知中国历史的细枝末节,必读《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史书总称,为历朝“正史”。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24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按照各史所记朝代的先后排列,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

  • 纣王囚禁周文王一案相当诡异 《封神演义》真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商纣王,周文王,商朝,周朝

    因为《封神演义》的传播,周文王姬昌被囚羑里之事众所周知,然而,仔细揣摩,不难发现这一事件背后有着不少疑团。1.为何被囚?姬昌之所以被囚禁,《封神演义》的说法是,商纣王想要将姬昌在内的四镇大诸侯统统杀掉,但因为大臣们的求情而决定放他一马。岂料,有奸臣费仲、尤浑从中作梗,姬昌再次陷入生命危机,最后虽然因

  • 致命的风投资金 导致李世民子孙几乎被屠戮殆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渊,李世民,武士彟,武则天

    隋朝的时候,并州文水县有一个商人。他从卖豆腐起家,一步步把生意做大,成了当地一个富得流油的木材商人,这个人的名字叫武士彠(音:约)。古代的时候,商人社会地位低下。武士彠资财巨万,就想谋求社会地位。他商而优则仕,花钱上下活动,弄了一个芝麻官当。武士彠,武则天的父亲在武士彠满脑子要改变命运的时候,一个名

  • 失业的米脂驿卒 闯王李自成四十二天“皇帝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闯王,李自成,明朝,农民起义

    1644年农历3月19日到1644年农历4月30日,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到退出北京城,其间还发生了从4月13日进军山海关,与吴三桂的军队、女真军队交战,到4月26日退到北京城这段战事,前后只有42天的时间,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中国历史上,王朝末年一般会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农民起义者众多,失败者多,而

  • 明朝的疆域版图,各版本相差巨大到底孰是孰非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疆域,明朝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而关於明朝的疆域,各版本的疆域图相差巨大。有的版本的大明疆域图,幅员辽阔,远迈汉唐。而有的版本的大明疆域图,则疆域较为蹙小,仅约相当於我国现今疆域的一半。那么,为何各版本的大明疆域图,却相差如此之大呢?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计算方式。上面的大明疆域图,囊括了大明的羁縻

  • 为大清朝续命二十年李鸿章 也是个享受的美食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鸿章,李鸿章吃鱼,清朝

    在历史上有很多争议很大的历史人物,后人对他们的评价褒贬不一,历史对他们也存在着很大的误解。而在近现代历史中清朝短短几百年,却经历了建国、辉煌、覆灭的整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就是晚清名臣李鸿章,他经历了众多的重大历史事件,伴随着清朝的灭亡,他的历史也消逝了。李鸿章作为晚清的重臣,深

  • 老照片:七十年前的香港记忆,形形色色众生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老照片,香港老照片,香港历史

    叮叮(又叫双层有轨电车)车行驶的路线是香港最繁华的商业中心,途径西环、上环、中环、湾仔。..太古、筲箕湾及维多利亚港沿岸,这种全世界只有香港岛才有的交通工具,实际上是一种双层有轨电车,由于开车时司机踩到踏脚车子会发出“叮叮、叮叮。..”的声音而著名,故人们喊它“叮

  • 靖康之耻,宋高宗赵构接到的两道致命“蜡丸诏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靖康之耻,赵构,蜡丸诏书

    蜡丸诏书,就是将皇帝的密函放在小小的蜡丸里面,秘密地传递给受诏人。皇帝下诏书还要偷偷摸摸?当然,这仅限于紧急情况下使用的方法,比如:皇帝危难,或者道路不通。蜡丸诏书在宋朝使用得非常频繁,这也体现了当时的谍报系统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然而,北宋末,两道神秘的蜡丸诏书却要了北宋的命。哪两道?1、封赵

  • 中国古代囚服到底是什么颜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囚服颜色,囚服,中国囚服颜色

    中国历史上的囚服,可不是白色的。囚服被设计出来的原因,就是要将犯罪的人与一般小老百姓区分开来,关于囚服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代的《荀子.正论》载:“杀,赭衣而不纯”。唐代学者杨倞作注解释:“以赤土染衣,故曰赭衣……杀之,所以异于常

  • 狂刷屏西安1374寓意真的是:13个朝都74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安1374,西安,西安无人机,西安十三朝古都

    2018年5月1日,“红五月·西安城墙国际文化节”在南门文化礼仪广场正式拉开帷幕,1374架无人机表演是启幕首秀。当晚21时10分许,1374架无人机从南门城墙上及东西延伸区域起飞,汇聚至南门上空编队飞行表演,组成“西安最中国”&ldqu